童話故事不真實?成人思維並不是孩子世界的度量尺,家長及早了解

2021-01-12 IF枕邊育兒

今天翻看朋友圈時,看見一位寶媽吐槽《海的女兒》這篇童話故事,說故事情節嚴重不符合現實,裡面的美人魚用很大的代價換來了自己的愛情非常不值得,這樣的故事也就能唬住小孩子罷了,說不定孩子還有很大可能會被教壞。

海的女兒

而且,下面的評論裡面,還有大多數家長都贊同這位寶媽想法,覺得那些故事書並沒有太大的現實價值,對孩子的發展非常不利等等。只有一個寶媽說:童話故事符合兒童認識世界的方式,好的童話都是從兒童的視角來創作的,是一種與成人視角不同的,屬於兒童的「真實」。童話故事不真實?成人思維並不是孩子世界的度量尺,家長及早了解的。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不一樣

其實這位寶媽說的很正確,童話故事並不是教會孩子懂得世界上的大道理。而是體會故事人物的一系列行為和情緒,從而促進孩子情緒情感的建立和多樣化。如孩子會因為巫婆很壞而生氣,會討厭巫婆;也會因為美人魚善良而感動,萌發對美人魚的喜歡。

像開篇那位寶媽所說的「愛情」、「代價」等,都不是孩子所看到的,它們只是成人思想的產物,強加在孩子身上後,自然會覺得童話故事不符合現實,誤人子弟。

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表示:「我們從來沒有設身處地地揣摩過孩子的心理,我們不了解他們的思想,我們拿我們的思想當作他們的思想。」

所以,家長們可以嘗試放下成人的思維以及放棄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那樣,或許就可以發現孩子世界的精彩,才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被注意」,如果孩子本來的世界沒有被看見,那就不叫愛。

樂樂媽很喜歡和孩子玩遊戲、看故事書。每天孩子睡覺後,她都會把《農夫與蛇》、《海的女兒》、《美人魚》等都看好幾遍。樂樂媽認為,這些故事很有意思,仿佛讓自己回到了童年。因為每次和樂樂看時,樂樂媽總是注意結局有多不好,情節很扯;可孩子總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聽完孩子的想法以後,樂樂媽覺得成人的視角真的和孩子的不一樣。

那麼,作為家長該怎麼做,才可以在陪伴孩子的同時,避免自己用成人的思維打擾孩子的世界呢?

給孩子自由

給孩子自由,拓展孩子認知的範圍

孩子的認知從來都都不是成人強加的,也不是按照成人的想法發展的,而是孩子自身與外界的互動產生的認識。如經常帶孩子旅遊,能夠豐富孩子對世界的認識。

橙子三歲以後,就經常跟爸爸媽媽出去郊遊、旅遊。他們去過很多地方,橙子也見到過各種各樣的事物。橙子爸媽認為,用成人的視角去衡量孩子的世界,容易使孩子的思想變得狹隘,而多帶孩子出去,可以讓孩子知道世界並不是他眼裡的那麼大,也並不是童話故事裡描述的那樣。橙子從一開始的不安,變得越來越淡定,也很喜歡和別人交流。因為親眼見過和感受過大海、花草、山等,橙子畫的畫比幼兒園的其他孩子更生動真實。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

蹲下來,體會孩子的視野

因為成人和孩子的身高不同,所以成人的視角和孩子的視角也就大不相同。只要家長放低了姿態,簡化了思維方式,才可以讓自己在心智上更加靠近孩子。

蹲下來,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知道在孩子的高度裡的世界是什麼樣的,這樣才能理解孩子,和孩子有效地溝通。蹲下來,在孩子的眼裡,成人就不是那個居高臨下有距離的大人。

《在生命擁抱你》中提到,確實存在著兩個生命的視角:孩子的,成人的,兩者都正確。雖然成人的視角更廣闊更完整,卻不代表孩子的視角是錯誤的。

保護孩子童年

保護孩子的童年

孩子不是為「長大」或「成功」、「成才」而活著,他們首先是為「童年」而活。作為成人,要讓孩子有過做天使的經歷,有美好的童年經歷,千萬不要讓孩子生來只能做沒翅膀的凡人。

現在大都是80、90後做媽媽,回想我們的童年,也許不是很美好,畢竟那時候爸媽忙於生活,育兒知識也沒這麼普及。所以,我們更要盡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保護好他們天真和想像的翅膀。

枕邊育兒寄語:

童話故事有毒?別用成人思維來毀了孩子,讓娃只做沒有翅膀的凡人,作為家長要學會用孩子的眼睛去看,學會用孩子的耳朵去聽,學會用孩子的感知去感受。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去衡量和保護孩子的世界,不打擾他的世界,才可以更好的陪著孩子長大。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寒假家長試試這三招,做到這3個「及早」,讓孩子遠離手機
    缺乏真實互動環境、眼神交流、眼神和肢體等的輔助,還談何促進語言能力發展?5、孩子變得內向、易怒。因為缺少和人交流的經驗,在人際交往中往往缺乏自信,拘謹內向。還因為難以識別他人情緒和控制自己情緒,容易發怒。6、影響親子關係。手機成了爸媽的兒子,手機也成了孩子的爹媽。各玩各的,誰也不用管誰。
  • 如何讓孩子明白現實和童話?
    其他的家長都走完後,許朗告訴她,因為她給小朋友講的道理都很現實,家長和老師都很反感這個結局,因為她給孩子講了實話。 確實,在孩子童年時期,家長們會給孩子講各種童話故事,讓孩子的時間充滿幻想,讓孩子相信這個世界充滿善良與美好。
  • 童話裡的「不美好」如何引導?真實版《灰姑娘》:正視內心是關鍵
    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有童話伴隨著長大,在孩子小的時候,看童話、講故事是日常的行為活動之一。在美麗的童話故事前,孩子能夠展開想像,看到世界的美好。可是我們會發現,有一些童話的內容並不總是布滿美好的字眼,也會有一些黑暗面。很多家長會質疑不好一面的童話應不應該該告訴孩子?這種童話適合讓孩子接觸嗎?其實是可以的,因為童話裡的「不美好」,可以幫助孩子接納自我和世界。
  • 尺木無山:不只送給孩子的城市樂園
    郊外、童話還是孩子的夢裡? 現在,尺木無山(需求面積:3000-8000平方米)將他們搬進了城市。   在城市的繁忙和喧囂裡, 尺木無山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夢幻樂園, 一個屬於孩子,也屬於每個人的自然樂園。
  • 給周星馳帶來靈感的童話故事,卻被批三觀不正,還能給孩子看嗎
    《美人魚》這個故事被人們所熟知,甚至還曾被著名導演周星馳拿來拍成電影,一度熱賣,很多家長直言給孩子買的第一本童書,就是《安徒生童話》,甚至連小學課本裡,都會詳細介紹童話故事於孩子們成長的意義,以及每一種童話不同的特點。
  • 被功利主義綁架的大人,連童話故事都不放過
    今天,我就簡單來闢個謠,順便請這類家長收一收自己的神通。1.當我們講童話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講啥現存的童話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像"格林童話"這樣的,由知識分子收集整理的流傳在民間、由廣大民眾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即使經過改編,也屬於集體創作的範疇。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看似是一個童話故事,實際上在為家長敲起警鐘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不只是一個童話故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看似是一個童話故事,裡面作為劇情主要場景的巧克力工廠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奇妙幻想,酷愛巧克力的矮人國的小矮人,到處都是神奇的糖果和巧克力,如同一個童話世界一樣。
  • 童話故事可不只有安徒生,這些經典童話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安徒生童話固然好,但是童話故事也不止有安徒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複課防疫必備物品清單,建議家長及早為孩子準備↓
    複課防疫必備物品清單,建議家長及早為孩子準備↓ 2020-04-26 2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充滿成人內容的黑暗童話,楊紅櫻、曹文軒躺槍,家長:毒害孩子!
    然而,童書市場並不僅僅是一塊養育孩子的沃土,它同時也是一個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地方,如果家長不小心給孩子選擇了錯誤的童書,不僅無益,反而有害。我們不難注意到,在挑選童書的時候,大人和孩子之間往往是有分歧的。大人會喜歡這樣一些書——對孩子有教育意義,會讓他們對世界有更多了解。但這些並不是小朋友真正想要的。
  • 專家:只給孩子買故事書的家長,已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
    早就有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喜歡早期閱讀的孩子在各個方面發展的都會更優秀。比如思維、見識、表達、寫作能力都是如此。所以近些年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已經能夠越來越看到閱讀的重要性了。不過,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挑選的閱讀書籍還都虛構類的,也就是故事書。
  •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因為王爾德告訴了我
    童話裡的故事不是騙人的,而是告訴人們記住曾經的童真。成人世界的謊言和欺騙,利益和貪婪,每個人都忘記了曾經的自我,曾經的美好。馮唐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姑娘,我想說十八歲請給我一個「王爾德」。從小到大生命裡並不缺少疼痛與感動,而這些疼痛與感動,王爾德將它們巧妙地表達了出來。
  • 謹防三種因素,水果也在其中,及早了解帶孩子繞開「白血病」
    近些年來,大眾媒體中以及社交平臺上,越來越多關於兒童白血病的報導出現,罹患白血病的兒童人數在不斷增加,曾經聽說的疾病「盯」上了越來越多的孩子。白血病的高昂治療費用無疑是一個家庭的摧毀劑,這讓許多家長開始害怕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受害者。
  • 童話故事,我們有不輸於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民間底蘊
    一直以來,個人印象中的童話故事,只要提起來,就是《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部享譽世界的作品,其中看過的故事非常多,也許這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但如果談起中國的那些廣為流傳的故事的話,恍然間有點明白了過來,我們中國並不是沒有童話作品,而只是將所有類似的作品統稱為了民間故事而已。國內的作品,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創刊的《童話大王》,專門刊登鄭淵潔一個人的作品。多年以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國內童話的存在感,所以當我拿到手裡這套《百年經典童話繪本中國篇》的時候,有點驚訝的意味在其中。
  • 《格林童話》竟然不是給孩子們看的?是時代選擇了孩子和格林童話
    說到童話故事不得不提世界三大童話故事《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伊索寓言》其中《格力童話》更是歐洲童話的象徵《格林童話》開始不是為了孩子們而寫在18世紀,德國不是一個統一個國家格林兄弟響應了這個號召,開始收集民間童話。時代和孩子們選擇了《格林童話》雅各布格林比威廉格林大一歲,哥哥比較嚴肅,弟弟則是個憂鬱隨和,兄弟倆形影不離從民間收集了大量的故事、童話,並跟同類故事進行比較分析,編輯了《格林童話》並出版。
  • 丈量世界的人體之尺
    收錄於話題 #度量衡故事匯要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非常困難,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體之尺在計量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趣的是,世界主要文明國家最初都選用人體之尺進行長度測量,並且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近的單位制。
  • 第二屆正元杯安徒生童話故事改編大賽在貴陽啟動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當天,第二屆「正元杯」安徒生童話故事改編大賽在貴陽市美的林城時代內正元之星國際幼兒園正式啟動。活動旨在鼓勵孩子們勇於創新,通過不同形式改編安徒生童話故事,腦洞大開,重塑經典。活動現場,正元教育集團教師、家長和孩子們朗讀倡議書:從今天起,每天講一個故事,增進親子情感;每周進一次書店,買一本好書;每月進一次圖書館,博覽群書;每年參加一次安徒生童話故事大賽,分享創意;倡導家長和兒童共同參與多讀書、讀好書的閱讀活動,以此引導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們閱讀的習慣。
  • 不適合小朋友看?其實《鬼媽媽》是一部全年齡段適應的暗黑童話
    各種設備都透著一種年久失修的狀態,尤其是浴室的環境和牆壁上的汙漬…相反的,整個故事有一個平行世界,在另一個世界中,整個家庭環境和真實的家截然不同。高檔的裝修風格,屋子裡面也是簡潔明亮的,從這一點上也反映出,電影想要通過兩個空間的不同來區分真實和虛幻。
  • 不去迪士尼,也能給孩子摸得到的童話!
    鮮活立體的故事人物造型和設計巧妙的機關,使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裡收穫快樂。 立體書購書指南 立體書有很多種主題,每種主題都有對應領域的知識,比如:海洋主題、名勝古蹟主題、交通主題、童話主題等,種類繁多具體選擇哪種,家長可根據孩子自身需求或年齡階段進行選擇。
  • 誰來給孩子講真正的童話故事
    奶奶回老家後,這故事就變成我跟爸爸的政治任務了。今天晚上輪到我了,正在愁講什麼故事呢!」 大家聽完,紛紛說:「這有什麼難的《格林童話》、《希臘神話》,繪本也多得數不清……」  「是呀,原本以為講故事很簡單,但是孩子不買帳,這個聽過了,那個不好玩,嚷著鬧著要聽奶奶講的故事。」 「那你問問奶奶講的都是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