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8/10 16:27:12
來源:奉賢區教育局 作者:南中路幼兒園園長 蔣美勤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今年疫情下的奉賢區教育系統黨政幹部暑期學習,培訓方式有所改變,但學習的質效沒有打折。在認真研讀學習了《奉賢區關於全面建設南上海品質教育區的若干意見》精神之後,對照「堅持多元成長,全面深化教學改革」中提出的「促進學校特色品牌發展」這一目標任務,我與奉賢區南中路幼兒園黨政班子團隊重點思考、梳理了幼兒園如何進一步傳承與發展民俗文化教育這一特色品牌的新一輪發展思路。
立足傳承 明晰發展方向
明確發展定位
南中路幼兒園創辦於1955年,是一所以民俗文化教育為特色的上海市示範性幼兒園,也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老牌幼兒園。
在60多年的辦園歷程中,南幼始終深入貫徹《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己任,秉承「童蒙養正——正心·正德·正見·正行」的辦園理念,始終堅定地走「幼兒園民俗文化教育辦園特色」之路,致力於辦一所「傳承文化涵養道德」的品質園。在辦園理念的引領下,幼兒園以前瞻的預見、敏銳的洞察,成功探索構建了園本課程《幼兒園民俗文化教育課程》,並在傳承中不斷推進。幾年來,在客觀分析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南幼不斷體現繼承和發展、傳統與時尚、共性和個性,把「民俗文化教育」貫穿於幼兒一日活動之中,與基礎性課程融合、與「賢文化活教育」融合。在傳承中積極開展「民俗文化體驗中實施童蒙養正教育的實踐研究」,通過節慶文化、工藝文化、飲食文化、詩詞文化四大文化節活動,讓師生共同體驗民俗文化中的傳統習俗和風尚等。
南幼人一直傳承著「持善本之心、存善本之念、做善本之行、師幼養德做最幸福的南幼人」的信念,自覺為「做最美麗的南幼人」注入內外合一更為豐富的內涵,讓歷史悠久的幼兒園煥發出新時期的風採。
注重園本課程建設
在園本課程的開發上,我們南幼堅持傳承、吸納、利用優秀的民俗文化,將符合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可能性的民俗文化資源融入課程,既傳播和弘揚民族文化,又能彰顯幼兒園辦園特色,凸現幼兒園辦園個性。
幼兒園成立有「南幼娃京劇社」,特邀專業的京劇老師精心挑選有潛質的大班幼兒園參加社團活動,有幸受邀和京劇小演員承擔了「2019親子嘉年華」開幕式富有韻味的京劇表演《華夏歷史歌》,和「梨園夢」的代言人白金女士——北京京劇院青年領軍、梅葆玖先生入室弟子亮相世博展館為大家展示了《梨花頌》曲目,參與拍攝了「尋找我眼中的上海之美」微視頻徵集,親身體驗了一把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幼兒園創設有三層民俗長廊「賢趣活動」區域,臉譜坊、剪紙坊、扎染苑、刺繡社、皮影戲社等傳統元素融入幼兒活動,讓幼兒在感受體驗中嘗試接觸中國民俗文化工藝製作,通過手工製作、藝術表現等手段,感受中國民俗文化與中國民俗藝術的美。南幼民俗長廊互動活動也多次向兄弟省市及其他區縣團隊開放展示。根據幼兒的興趣、家長的需求、老師的特色,幼兒園開設了「國畫」、「書法」、「剪紙」、「誦讀」、「足球」、「圍棋」等「南幼小社團」,師生每周一次分散到自選的社團裡參加活動,讓我們的特色課程形式更加多樣,方法更加靈活,設置更加優化。
作為上海市一般項目《創建區域幼兒園課程特色的推進機制研究》的課題組核心成員,幼兒園向全區全方位展示開放,並結合本園課程特色建設,下階段將開展《「活教育」理念下實施幼兒民俗文化教育的實踐研究》,進一步彰顯園本特色,推進幼兒園課程特色的建設。
放眼未來 思考後續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有特色,有亮點
作為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上海市示範園,許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也已隨著歲月的洗禮融入了我們的校園文化中,成為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表現,我們也更期待更多的打著「南幼烙印」的園所文化能使幼兒園換發新的生命活力。擬創設溫磬、開放、動態、隱性教育的環境文化(幼兒園門廳民俗文化節元素、南幼「八德」文化景觀、京劇專用活動室等),並充分利用奉賢「賢文化活教育」資源及幼兒園環境資源,不斷創新豐富民俗長廊「賢趣活動」區域,讓孩子在感受體驗中嘗試接觸中國民俗文化工藝製作,並通過手工製作、藝術表現等手段,引領孩子推開民俗工藝藝術瑰麗的大門,使南幼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深深地烙上「中國印」。
課程建設有傳承,有發展
利用「賢文化」活資源、創設活環境中開展「活課堂」系列項目行動研究:每周民俗長廊賢趣活動、遠足體驗日活動、親子民俗樂及各小社團活動;以節慶、工藝、飲食、詩詞為主題的四大民俗文化節活動;主題教育滲透性活動等。以教研組為主陣地,聚焦活資源、活環境、活課堂、活方法等核心內容,開展序列研究,進行資源庫建設研究,梳理、編制資源電子夾,包括「課例精選」「活動方案」「活動案例」等,形成較為序列性、操作性的「民俗文化教育」園本課程實施方案。
新時代的大環境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文化使命,戲曲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中華民族千年智慧的結晶,也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擬推進實施「京韻坊」——南中路幼兒園京劇文化體驗空間項目,充分利用三樓空間打造「南幼京韻體驗館」和「京劇文化長廊」——「一館一廊」的特色空間。京韻體驗館設京劇文化互動體驗區、京劇欣賞延展區、京劇表演小舞臺等。戲劇文化長廊則通過京劇元素布置、經典人物造型及臉譜服飾製作等形成特色京韻小街區,在京劇與語感、京劇與美感、京劇與品德、京劇與生活等多方面進行多元探索,將京劇作為培養幼兒對自然、藝術、語言、生活等「感受力」的重要渠道,綿綿滲透、細細入微,讓濃鬱的「京韻」在南幼閃爍藝術的光輝。
師資隊伍建設有抓手,有成效
學校的發展,保教質量是關鍵;保教質量的提升,師資隊伍是關鍵。而師資隊伍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教師個體的發展。作為市級示範性幼兒園,在經歷60多年歷史考驗的南幼文化薰陶中,以「以人為本、以園為本、以需求為本」為指導思想,將繼續圍繞幼兒園三年自主發展規劃的目標要求,激發教師自我發展需求;作為奉賢區校本培訓先進學校,擬通過開展多元的培訓項目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支撐:如音樂素養培訓、京劇特色老師培訓等,根據不同發展時期教師的特點和需求,精心研究、策劃、組織,傾心打造各層次教師的專業發展,用民俗文化教育中「八德」小故事引導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做有思想的教師,辦有品味的幼兒園」始終是南幼努力的方向,我們每一位南幼人將繼續堅定地走「幼兒園民俗文化教育辦園特色」之路,用心讓每一位南幼寶貝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