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8日,記者從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獲悉,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雲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該院的共同幫助下,11歲的張華(化名)在昆明愛爾眼科醫院接受了「雙眼上瞼下垂矯正術」。經過手術,張華下垂的眼瞼已經恢復正常。
術後的張華面對鏡頭更自信了。 供圖
「手術後,弟弟的眼睛相比之前大了一倍!」看到張華眼睛的術後效果,姐姐張曉燕非常驚喜。她介紹,張華是早產,出生15天後眼睛才能微微睜開,「這十多年來,他的雙眼一直睜不大,白天無精打採總像睡不醒一樣,到了晚上睡覺時眼睛還閉合不上。我們一直以為他只是眼睛偏小,直到這次『集善?三星愛之光』青少年眼病救助項目到來怒江,我們才知道弟弟的這種情況竟然是一種眼病。」
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眼整形科主任管一沁介紹,上瞼下垂這類疾病中,先天性上瞼下垂的發病率很高,主要是由於睜眼的提上瞼肌發育不好,致使眼睛不能睜大,下垂的眼瞼將瞳孔的部分甚至全部遮蓋。患者為了看清物體,常需要後仰頭部或者皺額頭。因為下垂的眼瞼遮蓋了部分瞳孔或全部瞳孔,先天性上瞼下垂患者常常會患上弱視。「因此,先天性上瞼下垂如果影響視力發育,則應早期手術矯正。」
在為張華實施了「雙眼上瞼下垂矯正術」後,管一沁表示,從外觀上來說,張華實施矯正術後,能讓眼睛變得更大更有神;而從功能上來說,手術後他的視野會恢復正常,可以不再仰著頭或皺著眉看東西。
由於張華本身營養狀況欠佳,醫護人員也給予了他最大的關注。「張華手術需要全麻,術前一天晚上只能吃流食,但由於語言不通,張華的父親溝通時理解出現偏差,導致孩子斷食兩餐。了解情況後,醫院的護士還自費為他們父子倆買來了粥。」管一沁說,為了做好張華的術後護理,醫護人員幾乎每天都要去跟張華聊聊天,在護理操作的過程中也格外小心,為的就是能還給張華一個正常的外貌和視野。
醫護人員為張華父子倆送粥。 供圖
「感謝醫院和管醫生給了我弟弟如此美麗的一雙大眼睛,讓他可以自信地面對接下來的人生;也非常感謝醫護人員,不辭辛勞把我們從怒江帶到昆明,並免費做了手術。」張曉燕說,張華平時與年近古稀的父母在怒江老家相依為命,家中的收入來源就只有政府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這樣的家庭情況完全無法支撐張華外出看病,「要不是基金會和愛爾眼科為我們提供了這次免費治療的機會,就我們家庭目前的經濟條件來看,即便是知道張華患了眼病,我們也沒有實力帶他去治療。」
據了解,「集善?三星愛之光」青少年眼病項目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雲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聯合發起,由昆明愛爾眼科醫院負責醫療技術支持。該項目於2017年開始,覆蓋範圍為全雲南省境內。目前,該項目第四輪公益救助已經開始,張華就是第四輪救助中的第195位受益者。據悉,第四輪救助結束後,該項目救助貧困兒童患者總數將到達1200名。
責任編輯:董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