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聽「洋面孔」們的「上海話」

2020-12-18 人民政協網

上海空鐵——騰空50米高的輕軌,不僅能夠讓人們上下班,還能夠讓上海的全世界遊客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這座城市……」

上海之環——把上海的綠帶全部聯繫在一起,如一條綠色的項鍊一樣,包圍著這座城市……」

上海之橋——我們希望在黃浦江上能有行人橋,讓騎自行車的騎手和徒步的行人能夠只花5-10分鐘就跨越黃浦江……」

話筒前,馬溯設計合伙人、執行長姜華凱侃侃而談,每一個概念被提出,周遭就是一片「哇」的驚嘆。無論是見多識廣的各國老外,還是嚴謹務實的中方官員,隨著姜華凱的描述,被帶進了對城市未來的無盡想像中。

這場會議,名為「我心中的未來上海」——上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外資企業和商界人士座談會,由上海市政協主辦。「圍繞編制『十四五』規劃協商議政,是市政協今年履職工作的重中之重。外資企業和商界人士具備全球視野,更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工作經驗,是推動上海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舉辦此次座談會,我們希望廣泛聽取意見、凝聚各方共識、匯聚各方智慧,進一步做好協商議政工作,並將相關意見建議收入市政協圍繞上海『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的協商議政工作成果中,助力上海未來發展更快更好。」會議一開始,市政協副主席李逸平的一番致辭開門見山。

「近期國務院出臺的推動跨境資本投資、優化外國人申請工作籤證流程等一系列措施,讓我們倍感鼓舞。」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總經理瓊安娜表示,上海的機遇尤其多,現有政策也支持來中國發展的外企,上海具有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的潛力。以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例,上海建立了智慧財產權的法院,從法律層面為智慧財產權提供保障。

「這將有助於歐洲公司把科技方面的經驗帶到這裡。」說到這裡,瓊安娜展望了2020年上海進博會,她說:「這次進博會能夠證明儘管過去幾個月面臨疫情的巨大挑戰,上海依然向各國企業、向全球商業開放,而且願意建設更加開放的未來。」

「我在上海住了7年了。」上海紐約大學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部主任羅開朗表示,城市發展要注重可持續性,比如減少空氣排放、垃圾精細化管理等。「中國已經走上了一條正確的軌道,未來會有更多顛覆性技術的突破,上海要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成為全球創新中心和發展的典範。」

德國商會上海分會董事會主席、科德寶集團亞洲地區代表許倍帝所在的公司紮根上海已有25年。許倍帝認為,上海作為一座有工業歷史的城市,在重視貿易和服務的同時,也要關注高端製造產業,尤其是高端數位化製造業的發展。同時,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提高城市和整個區域的競爭力,聚集人才,建立可持續的人才庫,並改善住房、教育、醫療資源的分配。

「今天這個會開在特殊的時間,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的時候,我們已經聚到一起;也面向特殊的對象,各位企業家、高管,你們見證上海發展、參與上海發展;開在特殊的地點,會場所在的人工智慧島,應該說也是代表未來上海;以及特殊的主題,我們心中未來的上海。」應邀而來的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阮青以上海「十四五」繪圖者之一的身份傾聽了各位「洋面孔」們的「上海話」。

「你們提醒我們要更加重視『十四五』規劃當中要注意的一些內容,比如說先進位造業的發展、實體經濟的發展、創新研發中心的建設;大家講得比較多的一些訴求,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的放寬,人才的供給、保障等;各位的中肯建議,對於政府的監管方式要適應創新時代的需要等,我們都聽到了!感謝大家。」阮青轉過頭對李逸平說:「就是我感覺今天這個會還沒聽夠,每個人限定8分鐘的發言,太短了。真希望政協能再辦一場!」

作者:顧意亮

編輯:吳靜怡

責編:周佳佳

審核:趙彤 李木元

相關焦點

  • 海派插花大賽首次出現「洋面孔」 2020上海市民職工海派插花花藝...
    今天上午,2020年上海市民職工海派插花花藝大賽首場預賽在奉賢區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劇場舉行,108位選手同臺比拼,還首次出現了兩張「洋面孔」。在今後一個多月內,全市20個賽區、1214名「巧手花匠」將決出金銀銅獎,為明年在滬舉辦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造勢。
  • 店員因聽不懂上海話,遭男顧客訓斥:上海人不說上海話,說什麼!
    事件經過2020年3月24日,上海。有網友爆料稱:在上海長寧路一便利店買零食,遇到一男子結帳時因店員聽不懂他說的上海話而破口大罵,甚至還找經理投訴。從現場曝光的視頻來看,這名上海男子年紀不大,打扮休閒,看上去不像是「槓精」。但他的言行卻讓人難以接受。
  • 上海人,請說上海話!
    「上海人肯定說上海話的,普通話說不來」。「阿拉上海話就是嗲,聲音嗲,表情嗲,聽著老舒服額」。在上海生活5年的小健,沒來上海之前,對上海的印象就是:上海話,東方明珠,申花...但他最喜歡聽上海人講話,聽起來糯糯的,特別是女生,每一個腔調都有自己特有的味道。
  • 上海人說方言怎麼了?店員因聽不懂地道上海話,被辱罵還投訴
    近日,一則男子因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而破口大罵的新聞,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爆料稱,在上海長寧路的一家「全家」便利店裡,遇到一位地道的上海男顧客,此人在結帳的時候,情緒逐漸失控,對著女店員破口大罵,事後還報復性投訴,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女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請他說普通話而造成的。
  • 能滿足洋女婿居家隔離,為什麼不能滿足要喝瓶裝水的留學生
    上海的一位洋女婿歸國後嫌棄隔離點兒的條件,拒絕隔離。社區計上心來,讓對方家人搬到親戚家,把房子留給洋女婿隔離。官媒對此「機智」行為大肆誇獎。身為國人卻覺得汗顏。試想,在隔離點兒隔離的人有幾個沒有親戚?為什麼他們沒有家人去親戚家,自己居家隔離?!為什麼泉州欣佳賓館罹難的那一家五口不能整整齊齊地居家隔離?那一起罹難的29個人不能居家隔離?永久地成了泉州在這次疫情裡的痛?!是我們的國民太循規蹈矩?
  • 店員聽不懂方言,男子破口大罵:上海人不說上海話?說什麼話!
    近日,一則男子因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而破口大罵的新聞,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有網友爆料稱,在上海長寧路的一家「全家」便利店裡,遇到一位地道的上海男顧客,此人在結帳的時候,情緒逐漸失控,對著女店員破口大罵,事後還報復性投訴,究其原因,僅僅是因為女店員聽不懂上海話,請他說普通話而造成的。
  • 疫情下上海的那些「洋餐廳」怎麼樣了?一切都在好起來
    那麼,除了本土的餐飲行業,那些外籍餐飲店主的「洋餐廳「們怎麼樣了呢?今天,易姐就帶大家一起來探訪下上海的Bakerhaus西餐廳和Senso義大利餐廳,看看他們面對疫情是怎麼做的。Bakerhaus西餐廳制定了嚴格的消毒流程上海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一直秉持著開放融合的態度,據了解,在滬常駐外國人就有20萬之多。
  • 上海話罵人(作者:wayen)
    上海話罵人wayen上海話罵人不帶髒字。與其他方言不同之處獨有舶來罵人話。如「骯三」「癟三」「拉三」「十三點」「阿飛」。罵人是心理高頭的出松,是最原始、最直接的情緒宣洩。有人講大概有五種罵人心理:好強心理、自尊心理、報復心理、發洩心理、取樂心理。
  • 放了咖喱粉、洋山芋的咖喱,才是上海咖喱| 大雪
    但要說最能代表上海咖喱特色的,一定得是咖喱雞,而且一定得是放了洋山芋的咖喱雞。老清老早,上海姆媽去菜場挑一隻精幹的童子雞,雞不用大,也不用太肥,嫩些的好。稱好算好價錢,讓攤主收拾的時候,自家去其他攤頭轉轉,買點蔬菜。做小菜生意的攤主,記性都不是一般的好。張家姆媽買的老母雞是燉湯的,李家伯伯買的童子雞,用來清蒸的,還特別交代過要一切二,回去弄起來便當些,只只不會弄錯。
  • 「二維碼」用上海話怎麼讀?
    「二維碼」用上海話怎麼讀?「二維碼」三個字上海話怎麼讀?「二維碼」三個字用上海話怎麼讀?可能很多人沒有想過。如果按照標準的上海話讀音,應該讀成Nivimo,但確實很少有人這麼讀的。一般都說「Ervimo」,或者「Liangvimo」,或者乾脆避開這個「二」字,就說「阿拉掃個碼」。
  • 「優待」洋女婿的上海居委大媽,你真是傻的可以
    最近,因為上海本地報紙《新民晚報》的一則新聞,「上海居委會英國女婿」成為熱搜,不少人猛烈批評居委大媽的做法,甚至連胡錫進等大V也跟進,認為居委大媽」媚外」、給他們「超國民待遇」。知道真相之後,我也想批評一下「優待」洋女婿的上海居委大媽:大媽,你真是傻的可以!
  • 上海話「道白尼」聽說過嗎?
    上海話「道白尼」聽說過嗎?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上海話「道白尼」聽說過嗎?
  • 遊記:了解洋平先生與鬼宅
    碩大的老宅被洋平分為一個餐廳區,一個廚房區,一個寢室區,他曾在過去的十年內招待過幾千名來日本wooof的外國人,並結識了來這裡遊玩的前任妻子,她的妻子熱愛繪畫,幫助洋平建設了自己的農園網站,一起經營這個有機農場,洋平是農業大學畢業,他的夢想就是研究如何讓作物有機的生長,因為他的爸爸早年死於癌症。
  • 哈琳聽不懂言承旭的臺灣話,黃景瑜用東北話說4個字,周震南笑翻
    哈琳聽不懂言承旭的臺灣話,黃景瑜用東北話說4個字,周震南笑翻大家對言承旭的印象一直是《流星花園》中那個霸道、火爆的道明寺。這次受邀來到《放開我北鼻3》中,他卻以溫和耐心的面孔贏得了北鼻們的親近。來到北鼻屋後,「暴龍」言承旭一直貼心、細緻地照顧著北鼻們。這一期節目吃飯的時候,哈琳發現辰辰飯沒有吃乾淨,就馬上舉報說:「辰辰都沒有吃完,你看。」細心的言承旭以為哈琳想要吃辰辰剩下的,就貼心地問:「你要湯匙嗎?」可惜我們的哈琳聽不懂言承旭的臺灣話,對言承旭的發問只能是一臉懵,迷惑地問:「什麼?」「你要湯匙嗎?」「什麼?」
  • 洋碼頭首家「CHANGE·洋物運動」主題快閃店登陸上海世茂廣場
    來源:時刻頭條9月29日,在上海世貿廣場迎來2周年之際,跨境電商洋碼頭宣布其全國首家快閃店正式入駐上海世貿廣場。據介紹,在9月29日至10月8日,在洋碼頭這在為期10天的「change」之旅中,消費者只需要帶著舊T恤、舊杯子……等舊物來到洋碼頭快閃店,就能在現場免費抽獎獲得新物件,包括化妝品、零食、消費品……國際大牌0元領,此外還有LV onthego,iPhone 11,BV錢夾,Gucci WOC包,Dyson吹風機等限量獎品。
  • 洋仔不再沉默,終於正式回應《可可託海的牧羊人》網友們的質疑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首歌竟然被一個自稱流浪歌手名叫洋仔的對口型給對火了。洋仔的表演非常接地氣,看上去也很真實,每次都是在大排檔,每次都有女孩子被他的歌聲感動「哭」。 但細心的觀眾發現,每一次的劇情都是一模一樣,原來所謂的偶遇其實全部是託。
  • 用上海話講述上海的紅色故事,秦來來的音頻節目讓年輕人都轉發點讚
    「我是偶然從朋友圈點進去的,沒想到聽秦來來用上海話講紅色故事這麼有意思。」80後的徐先生說,「短短十分鐘,除了能讓人學到了正宗的上海話,很多故事就像諜戰片一樣扣人心弦。」圖說:秦來來和學生們在一起 官方圖精彩 再也不做「守門員」說起來,秦來來在網上做《建黨100年 「四史」100講》這個音頻節目是偶然,也是必然。
  • 娘兩家頭(上海話朗讀)
    娘兩家頭(上海話朗讀) 2020-05-24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面孔"閃亮除夕夜 滬劇時隔32年再登央視春晚
    2月7日晚,在央視春晚泉州分會場,演員們表演歌曲《美麗中國走起來》。新華社發  年年歲歲共此良宵。億萬華人的關注中,螢屏年夜飯——央視猴年春晚落下帷幕。其中,最能代表「上海面孔」的是滬劇《燕燕做媒》選段,這也是滬劇時隔32年後再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一襲紫色繡花旗袍,娉婷亮相,給春晚帶來一股精緻海派風。  最清新,莫如情景歌舞節目《中國山水夢》。大屏幕上,江南的小橋流水,如詩如畫;舞臺上,上海評彈團和吳中評彈團的演員吳儂軟語娓娓唱來。賞心悅目的山水景色中,評彈特有的靜和雅在音樂中緩緩流出。
  • 新民快評|在上海,一起來「磕肥」
    圖片來源:東方IC上周末,被譽為「咖啡奇幻樂園」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迎來了開業3周年。作為當時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上海烘焙工坊在3年來共烘焙咖啡豆總量3000噸,相當於10架A380客機的重量,累計到訪近8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