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頭版: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

2020-12-23 身邊24小時

12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的報導。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

眼前的風景似乎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左側是一望無際的金色蘆葦蕩,右側是已清理平整的海參圈養池。

「等明年幾個潮上來,這裡也會長出成片的鹼蓬草、蘆葦蕩。」在遼寧省盤錦市的遼河入海口,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袁宏志指著右側的灘涂說。

今年5月,盤錦開展了為期11天的「圍海養殖退出恢復海域原狀」專項執法行動,退出養殖戶574戶、養殖面積6.29萬畝。至此,盤錦清理平整圍海養殖總面積達8.59萬畝,新增自然岸線17.6公裡。

遼河口的蘆葦濱海溼地棲息著各類野生動物440多種,是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等珍稀物種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圍海養殖,帶來了短期的經濟效益,卻對溼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養殖池阻斷了溼地的納潮功能,影響微生物交換,珍稀物種棲息、覓食的面積不斷減少。」盤錦市林業和溼地保護管理局副局長侯軍說。

當地「退出圍海養殖,恢復濱海溼地」(以下簡稱「退養還溼」)工作於2015年啟動,但海參退養比魚蝦複雜,養海參至少要3至5年才有收益。「考慮到海參養殖周期和個體養殖戶利益,當年先退出了2.3萬畝,大多為國有、鄉鎮所有的養殖場。」袁宏志說。

2018年8月,盤錦進一步推進「退養還溼」工作,取消遼河口生態經濟區,成立政府直屬的市林業和溼地保護管理局,將遼河口溼地全面納入保護。

原來預計3個月結束,但實際工作難度大,利益訴求複雜。「我們多方徵求了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退養還溼』是依法行政;久拖不決,處理難度會更大、代價更高。」盤錦市市長湯方棟說。

依法依規,合情合理,盤錦在推進「退養還溼」工作中既查處違法行為,又照顧困難群體。一方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遼寧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盤錦市溼地保護條例》為依據開展工作,另一方面精選10名法律顧問律師組成法律援助小組,為養殖戶提供法律服務,引導養殖戶通過民事訴訟解決上下家利益糾紛、降低經濟損失。市政府還成立了6個工作專班,相關負責人帶隊赴養殖戶戶口所在地,與當地黨委和政府以及基層部門溝通,與養殖戶對接交流,宣講政策,實施「一戶一策」。

為儘可能降低養殖戶退出養殖受到的損失,盤錦依據法律法規,對有意願轉產的養殖戶,鼓勵開放式養殖用海,並給予按照原圍海養殖面積的2.3倍置換、按照15年最高使用年限審批、減免3年海域使用金等優惠政策。截至目前,盤錦已累計轉產養殖戶302戶、養殖面積2.62萬畝,兌現轉讓資金1.16億元。同時對生活困難群體給予精準救助,發放救助金31.3萬元。

與「退養還溼」工作銜接,「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有序展開,市裡11個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組於今年5月開始進行養殖戶清退和灘涂平整。

偌大的溼地灘涂望不到邊際,狹窄的壩脊容不下車輛通行。盤錦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李成健介紹,執法人員要先徒步走到每一處看護房前,向養殖戶宣讀法律法規、對屋內物品進行拍照公證後,車輛才能駛入進行拆除。

最後退出的,是年近70歲的養殖戶李天新夫婦。11天內,李成健來了15次。「每天跟老人嘮家常、耐心做工作。」李成健說,「直到老人同意,我們才進場幫忙拆卸、搬運。」

此次執法行動還撤出了同處保護區內的兩處小漁村,共56戶漁民。目前,退出的灘涂已基本完成了地上物清理和養殖池拆除平整,實現自然水系連通,生物洄遊通道貫通。

「保護溼地,不僅是為了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也是為了對子孫後代負責。我們還將進一步恢復遼河口灘涂溼地的完整性和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實現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盤錦市委書記付忠偉說。

來源:人民日報

【來源:盤錦網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
    今年5月,盤錦開展了為期11天的「圍海養殖退出恢復海域原狀」專項執法行動,退出養殖戶574戶、養殖面積6.29萬畝。至此,盤錦清理平整圍海養殖總面積達8.59萬畝,新增自然岸線17.6公裡。遼河口的蘆葦濱海溼地棲息著各類野生動物440多種,是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等珍稀物種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
  • 遼寧盤錦:修復濱海溼地 守護淨美海灣(「十三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5月,盤錦開展了為期11天的「圍海養殖退出恢復海域原狀」專項執法行動,退出養殖戶574戶、養殖面積6.29萬畝。至此,盤錦清理平整圍海養殖總面積達8.59萬畝,新增自然岸線17.6公裡。  遼河口的蘆葦濱海溼地棲息著各類野生動物440多種,是丹頂鶴、黑嘴鷗、斑海豹等珍稀物種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
  • 從「靠海吃海」到「靠海養海」 ——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四市紮實...
    葫蘆島市海洋環境治理修復工程,讓覺華島周邊的海洋環境得以淨化。水清、沙細,來島上的遊客越來越多,不少島上居民看準商機,做起旅遊接待生意。遼東灣,渤海三大海灣之一,豐富的濱海資源是其天然優勢。錦州市堅持生態立市,相繼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等系列海洋修復舉措,有效保護了海灣、海島生態資源。營口市北海旅遊區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及生態系統修復,定期開展調查監測等工作,讓珍貴的濱海資源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 臨海白沙灣濱海溼地生態修復項目獲中央財政獎補資金
    浙江省一共有浙江台州和浙江溫州2個項目入選中央海域使用資金補助項目,其中台州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共申請3億元中央財政獎補資金,目前第一批1.46億元已就位。臨海市白沙灣濱海溼地生態修復項目為台州市藍色海灣項目中的一個子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35754萬元,申請中央財政補助1.8億元。
  • 聽「濱海溼地守護者」孫莉莉講紅樹林...
    在昨日的福田文明學院第6期經典課上,紅樹林基金會(MCF)發起人、終身榮譽理事,福田紅樹林生態園園長孫莉莉給福田文明學院的學員們講述了福田紅樹林裡的三個小故事:深圳灣變遷的歷史、紅樹林溼地的保護以及深圳灣的「小鑰匙」。在政府的支持下,2015年12月,紅樹林基金會託管了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這是國內首個由公益組織託管的市政公園,孫莉莉由此也成為深圳公園管理史上的第一個公益型園長。
  • 疊加式管護體系讓溼地生態功能持續增強
    近年來,在遼河口溼地越冬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這與盤錦市持續加大溼地保護力度,為溼地上棲息的候鳥提供了更加適宜的環境有極大關係。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盤錦生態形象的一張名片。盤錦市把保護好溼地生態環境作為政治任務。2017年5月1日,盤錦市頒布實施了第一部地方性法規《盤錦市溼地保護條例》,為溼地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
  • 「藍色海灣」修復海域,推進向海經濟!廣西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達標率...
    12月17日,記者從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和推進「藍色海灣」保護行動新聞發布會了解到,2017年以來,中央和地方累計投入資金60多億元,實施廣西「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以及海洋環境汙染防治項目。最新監測顯示,廣西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37%,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達標率保持在90%以上,是全國最潔淨的近岸海域。
  • 中科院長期生態學研究為濱海溼地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穩定性與驅動機制,退化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濱海溼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對策,為提升我國濱海和河口溼地研究的國際化理論水平和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平臺。退化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與示範針對生境類型單一導致的生物多樣性喪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削弱問題,依據生態位原理與生物多樣性理論,構建了基於微生境營造-水位調控的嚴重鹽鹼化退化溼地的修復技術體系和健康濱海溼地模式
  • 大陳島,守護美麗藍色海灣
    等年底客棧前方的沙灘修復完成,這裡的景色將更美,對遊客的吸引力也將更大。」客棧老闆施招榮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海灣對記者說,沙灘修復好後,他計劃購買一艘遊艇,為客人提供免費的海上遊覽服務,進一步提升住宿體驗。施招榮期待的沙灘新景觀,得益於大陳島藍色海灣生態修復工程的實施。
  • 台州全面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好一幅「魅力藍灣」風景畫
    近年來,台州市以提升海域海島生態環境為導向,以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為目標,秉承陸海統籌與修復管控的原則,打出入海河流總氮總磷濃度控制、入海排汙口全面整治提升、圍填海有效管控、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船舶港口汙染物集中接收處置轉運等一系列「組合拳」,重點實施白沙灣濱海溼地生態修復和大陳島生態修復等項目,全面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 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守護藍色海灣,全面落實灣長制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程裕涵 通訊員 劉剛 日照報導  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圍繞實現「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的藍色海灣治理目標,全面落實灣長制,持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山海天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以實施灣長制為抓手,將轄區海灣劃分為黃家塘灣、任家臺灣和龍山灣三部分,建立健全區、街道、村三級灣長體系,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先後實施了陽光海岸帶整治提升、龍山灣生態修復和兩城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工程
  • 汕頭海灣「升級版」溼地公園,重新開放迎賓客
    今年初,因施工改造等原因,汕頭海灣溼地公園暫時閉園,到目前已重新開放。改造後的溼地公園,遊玩空間更開闊,園區景觀更雅致,給市民遊客提供更好的遊玩體驗。經過半年多的改造,「升級版」的海灣溼地公園已於近期重新對外開放,俯瞰整個園區,遊玩空間變得更開闊。據介紹,今年初,市園林部門拆除了原交通執法「治超點」,並對該區域進行景觀提升改造,新種樹木和草皮,在海灣溼地公園內形成一座新的「綠島」,為市民遊客提供更多休閒空間。
  • 美麗海灣長啥樣?來台州看看,一系列組合拳打造出魅力藍灣
    近年來,台州市以提升海域海島生態環境為導向,以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為目標,秉承陸海統籌與修復管控的原則,打出入海河流總氮總磷濃度控制、入海排汙口全面整治提升、圍填海有效管控、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船舶港口汙染物集中接收處置轉運等一系列「組合拳」,重點實施白沙灣濱海溼地生態修復和大陳島生態修復等項目,全面推進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強化溼地保護與修復——訪國家林業和草原...
    同時,2021年恰逢《溼地公約》締結50周年,此時承辦締約方大會,對參與構建《溼地公約》後50年發展戰略具有裡程碑意義,對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和溼地保護意識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濱海溼地保護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央視網:針對濱海溼地的保護和修復,國家林草局下一步將開展哪些工作?
  • 阿拉善SEE溼地保護議題聯盟成立
    其中93%為內陸溼地,7%濱海溼地。短短13年,損失量甚至超過了我國天然溼地面積的總和(5360萬公頃)。 以陸地與海洋之間的濱海溼地為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我國損失了11000km的自然岸線、53%的溫帶濱海溼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圍墾與土地利用改變、水與固廢汙染、資源過度利用、氣候與水文變化、入侵種以及非法盜獵等使得濱海生機不再,也威脅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 溼地保護|紅樹林修復提速 仍有難題待解
    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開發強度加大,大規模圍填海造成濱海溼地喪失,加之近海海水汙染、過度捕撈等,我國紅樹林面積銳減。 生態文明建設的號角下,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今年8月,我國首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出臺,明確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
  • 惠州虹海灣二期怎麼樣-雙月灣和虹海灣哪個好玩
    惠州虹海灣二期怎麼樣-雙月灣和虹海灣哪個好玩        以及60畝蔥翠茂密的紅樹林溼地公園,商業街區一海洋劇場一陽光泳池一自然沙灘程度實現泛社交場景園林設計,含裝修家私電器均價13000元,以及60畝蔥翠茂密的紅樹林溼地公園,惠州虹海灣二期怎麼樣-雙月灣和虹海灣哪個好玩        以及商業街內的大型水母造型雕塑,虹海金岸項目優質物業項目戶戶觀海。
  • 富力悅海灣售樓電話-富力灣聯繫電話
    項目規劃容積率僅約為1.0,是濱海線上的以別墅產品為主導的超大型濱海度城,項目以造城、填海的模式開發,斥資500億打造。屆時富力灣將會打造成為整個濱海線交通便捷、配套齊全、端的國際濱海旅遊度假區。,惠州富力灣附近旅遊景點紅樹林溼地清新自然的海濱紅樹林,讓您領略海邊的浪漫!。        惠州富力灣配有巽寮灣唯~一的紅樹林公園,,惠州富力灣配套有希爾頓酒店已籤約:全球知名的酒店運營公司,將是珠三角濱海旅遊渡假區的一家,,跨海大橋14年已開通,範和港跨海大橋直通,廣深莞縮短四十分鐘車程。
  • 生態修復丨「修」出最美生態
    2019年,湖頭村接待遊客超36萬人次,人均年收入比2018年上升8%,以實際行動證明,守護綠水青山可以換來金山銀山。(宋昌素)凌海:溼地版圖有序延展 在這裡,紅色和綠色是主色調——離北京最近的3萬畝紅海灘匯聚成一片紅色的海洋,與此相連的5萬多畝綠色蘆葦,不時隨風掀起陣陣葦浪。
  • 守護最美生態 一座城市的承諾與擔當——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
    去年7月5日,在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鹽城黃海溼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我國第一處濱海溼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標誌著我國世界遺產從陸地走向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