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的青綠山水畫法
1.大青綠畫法大青綠山水色彩豔麗濃厚,雍容華貴。是一種根據賦彩原理把自然現象「典型、抽象、誇張」地予以色彩的表現方法。畫法工細,勾多皴少,是以礦物性顏料為主要色彩的山水畫。大青綠多為工筆或工寫兼之之作,大多在熟宣或絹上作畫。現已被許多畫家嘗試用生宣來創作。步驟一:先用鉛筆或淡墨在熟宣等紙上打好初稿,再用墨線勾勒好畫稿景色。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上海書展首發這本山水畫技法書告訴你
「墨不礙色,色不礙墨」是中國山水畫的古典之美、高妙之境。追溯山水畫的設色方法,如兩宋「三趙」——趙令穰、趙伯駒、趙孟頫之青綠,明代唐伯虎和仇英之青綠,元代又有黃公望之淺絳,所謂「各領風騷」,才能造就後世之集大成者,如近代的張大千、吳湖帆等。
-
藍瑛山水畫深得宋元人筆意,單憑「青綠荷葉皴」,就能傲立畫壇
文|夏紹毅【摘要】:藍瑛的山水畫從宋元人築基,並深得其筆意,但未被束縛,自創「青綠荷葉皴」,在山水畫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本文通過藍瑛的存世山水畫,試分析他的的「青綠荷葉皴」有何特點,他是如何入古出新的?
-
跟著許俊學習青綠山水畫
學習青綠山水畫技法,包括構圖章法、用筆用墨、設色敷彩和畫面整體處理等諸多方面,但其關鍵還是在於著色。對於設色敷彩這一點來說,古今一些名家雖然論述各有主見,且並不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藝術貴在出新,貴在獨創),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對青綠重彩的敷色,都強調濃而能清雅,明而能古厚,薄而能深沉,這就是一張青綠山水畫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
青綠山水畫傳統,如何成時代表達的創新
這是一種「青綠閃爍、金彩輝煌」令人驚訝的青綠,猶如藍綠寶石交相輝映。這種光芒越過千年,激發著今天的觀眾對中國青綠山水的探尋與興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尋與熱愛。 一 中國山水畫發端於魏晉,其表現形式初始就是青綠設色。而水墨山水畫起始較晚,應說興起於盛唐。五代時期出現了兩種繪畫樣式,一種是描繪北方大山大水的氣魄雄渾之作,一種是代表江南意趣的南方山水畫。
-
許俊的青綠山水畫,有著來自自然山水寫生的原型
199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山水印象」畫展,曾集中展示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山水畫家的作品,在當時得到了很好的反響,許俊亦是參展的作者之一。匆忙和粗率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上經常出現的問題,既然山水畫的宗旨是與純淨的自然精神相接,那就需要畫家這個中介保存一份透明的、集中的和內在的性情,所謂人品即人的品性總會在具體的畫跡中顯現出來。」
-
汪採白:對傳統青綠山水的再創造
陳傳席先生講:「汪採白山水畫最具特色的是青綠山水,他用挺勁而瘦峭的線條勾出山石和松雲,然後用青綠、赭石反覆渲染,再用石綠、石青提醒,清新而醒目,厚重而流麗。」汪採白師承新安畫派,一生致力於繪畫黃山,他的最大成就是對中國山水畫中傳統青綠法的突破和超越。他的青綠黃山俊逸新奇、清快可喜,迥別於其他畫家,他的青綠黃山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具有寫意性。
-
人們為什麼喜歡青綠山水畫?
為何藏家都喜歡青綠山水畫「青綠山水」是一種中國畫的技法。系中國畫中施用濃重的礦物顏料的石青和石綠顏料為主,宜表現色澤豔麗的丘壑林泉之類。 「青綠山水」的繪畫方法是先以濃淡墨色勾出山石、林木、泉流等輪廊層次。樹葉多為夾葉,也可點葉。行筆宜有虛實,山石要有凹凸塊面。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構思、構圖、勾勒、設色「周密不苟」的佳作。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赭石色來表意山體裸巖。石綠和石青用色於樹木青苔。顏色厚重華麗。
-
美術研究|張大千:青綠山水畫關鍵在著色,而著色關鍵在於用水!
畫筆雖工,氣勢雄壯,可稱唐代山水畫傑作。《唐朝名畫錄》謂之為「國朝山水第一。」其子李昭道直接繼承了李思訓的畫法。其《明皇幸蜀圖》(傳)也是這一時期優秀的青綠山水作品。張彥遠說他:「變父之勢,妙又過之。」⑥二李把展子虔的青綠山水推向了一個高潮,形成了盛唐最有影響的山水畫派。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是青綠山水畫史上的重要作品。
-
牡丹畫山水畫技法
紙:熟宣不浸染,常用於工筆山水畫,歷史上的山水畫家大多也用於寫意山水畫,初學用熟宣易成。生宣易浸染,常用於寫意畫,因浸染不易控制掌握初學難度較大。此外,不同的紙畫法亦不同,熟宣通常按勾、皴、點、染的步驟,將染墨染色放在最後,這是因為,熟宣作畫筆觸顯得生硬毛刺,最後通過三礬九染,可消除毛刺,使畫面柔美滋潤。
-
分解中國畫山水畫樹的畫法
樹木是山水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學會山水畫的必修課。在清代龔賢說:「學畫先畫樹起,畫樹先畫枯樹起。畫樹如人,稍不合理,如不全人也。」學習畫樹也是學習山水畫的第一步。蟹爪枝枝樹葉的畫法:分點葉法和夾葉法。點葉法,毛筆調墨後直接點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點為點葉法,還有介字法、個字點、尖葉點、垂葉點、胡椒點、花梅點等很多技法。
-
中國青綠山水畫的開山之作《遊春圖》
上一篇我們講到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提到唐代張彥遠對其的評論,其中有一句「人大於山,水不容泛」,說明了當時在山水畫技法上尚處於起步階段,那麼接下來要講的這幅展子虔所作的《遊春圖》,則代表著中國山水畫進入了完全不同的一個階段。
-
家裡掛山水畫時,你是否知道工筆山水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區別
家裡掛山水畫時,你是否知道工筆山水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區別?山水畫的畫法多樣,曾經以描寫繪畫手法精工和粗狂分為寫意山水畫和工筆山水畫,後來以水墨色彩的形式分為水墨山水畫、青綠山水畫、潑墨山水畫、焦墨山水畫、金箋山水畫。在此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工筆山水畫與寫意山水畫的區別。
-
中國山水畫樹木的畫法
中國畫山水畫樹的畫法 山水畫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選擇從山石後者樹木開始畫起,樹木是山水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學會山水畫的必修課。在清代龔賢說:「學畫先畫樹起,畫樹先畫枯樹起。畫樹如人,稍不合理,如不全人也。」學習畫樹也是學習山水畫的第一步。
-
王永旭:淺談青綠山水畫的認識與實踐
當然,在繼承古代藝術家的繪畫觀念和技法的同時,也需要與時俱進,才能保持當代繪畫語言。」日前,青年畫家王永旭在「畫境」青年畫家作品展暨線上沙龍,與書畫愛好者分享青綠山水畫創作實踐中的體會與感悟。王永旭,河北唐山人,現居北京。師從於方向、買鴻鈞諸師。畢業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畫導師班。現為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研究員、河南省美協會員、九零畫會副會長、清華大學書畫高研班助教等。
-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的皴法14種
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的皴法: 1.折帶皴 又稱「側縱」。中國畫山水畫技法中皴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方折山石的皴法。元代倪瓚融合各家皴法以寫太湖山石創用之。
-
看張大千山水畫,品脫俗心境,學山水技法
看張大千山水畫,品脫俗心境,學山水技法文/華勇山水畫是畫家心中的山水世界,畫山畫水一定要先有印象,提筆才能有思路,也因此想要繪出壯觀景象,則需要多看名山大川,感知傾瀉飛瀑、俊逸山石、遒勁蒼松、危巒平坡等壯景。
-
色彩明豔:脫離儒家崇尚的黑白正色,隋代《遊春圖》中的青綠山水
引言中國山水畫發展到隋唐時期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而「金碧輝映」的青綠風格成為這一時期山水畫的主流樣式。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標誌著中國山水畫的開端,以及山水畫青綠樣式的形成,是傳統青綠山水畫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