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都去送外賣了,工廠裡還有人嗎

2020-12-21 廣州日報

今年以來,靈活就業、新形態就業迸發出了蓬勃生機,創造了大量崗位,對穩就業保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前不久,人社部發布了包含「網際網路營銷師」在內的一批新職業,某招聘網站的報告顯示,上半年「直播帶貨」業態主要崗位人才需求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3.6倍,湧入行業的求職者規模達到去年同期的2.4倍。

新形態就業迸發出蓬勃生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憂子 攝

不過也有人擔心,人都去直播、送外賣了,工廠裡還有人嗎?

這並非空穴來風。據媒體報導,今年1月下旬至今,美團與餓了麼累計新增的超200萬外賣騎手中,有近三成來自製造業工人,超八成年齡在40歲以下。「小哥」們直言:「都是『辛苦錢』,去做工不如送快遞,還掙得多!」在面向高校畢業生的招聘會上,物流企業推出一些需要到一線擔任快遞員鍛鍊的崗位,也不乏高學歷的應聘者。

在大城市送快遞、送外賣「掙快錢」,如今正取代早年間的進廠做工,成為大量年輕勞動力的優先職業選項。這一現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等行業興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技術工人的角色定位、生存空間、成長通道都面臨著劇變與挑戰。同時,技術工人總體上收入偏低、工作內容枯燥、發展前景有限等問題,近年來也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技能人才的流失也就在所難免。

只不過,上手快、來錢快,往往伴隨著低門檻、不穩定、競爭激烈、淘汰率高等問題。一線工人面臨著被機器取代的惶恐,可誰又能肯定,未來快遞、外賣不會有新的模式,從業者就不會被機器取代?

或許有人會拿前不久被評選為杭州市高層次人才的快遞小哥李慶恆舉例。這位快遞小哥不僅落了戶,還獲得100萬元購房補貼,這難道不是一個積極信號?是的,行行出狀元,社會對各行各業都能給予充分尊重,不管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能闖出天地、實現價值。但輿論千萬別只盯著「快遞小哥」的表面身份,忘了背後的內涵指向——在該省的快遞職業技能競賽中,李慶恆獲得第一名,一箱經打包好的雞蛋從1.6米高往下扔3次都完好無損,各地的郵政編碼、航空代碼他也都熟記於心。他能有今天的收穫,正是歸功於平日勤思苦練積累得來的職業技能。說到底,只有擁有「一技之長」,才能實現穩定的、「高質量」的就業。

只有擁有一技之長,才能實現高質量就業。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攝

而這樣的高技能人才,恰恰是短缺的。目前,我國技術工人有1.65億人,約佔總就業人口的21%,其中高技能人才卻僅佔就業人口的6%。勞動者自身的觀念、技能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依然嚴重,勞動力過剩與短缺並存,結構性矛盾凸顯。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對高技能人才培養投入總體還不足,培養培訓機構能力建設滯後,個人發展存在渠道窄、待遇偏低等問題。企業、職工雙方對提升技能都缺乏內生動力,企業寧可高薪挖人也不願投入,職工對學技術學技能的積極性則普遍不高。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說起來都認為很重要,現實生活中又離不開,可打心眼裡卻仍然瞧不上」,鮮有家長心甘情願送孩子去學習職業技能。

誰都知道,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即將建成開通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前些日子我國發射升空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每一項工程奇蹟,都離不開「大國工匠」的汗水與才智。即便是那些看似「輕盈」的新就業形態,比如快遞等,背後也需要技能的支撐,從而得以持續發展,而不是曇花一現。

產業不能「脫實向虛」,就業也要避免「脫實向虛」。加快技能人才的隊伍建設,在當前更顯緊要。除了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更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來源:吳頔 | 解放日報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俊聯繫我們:lilunbu@gzdaily.com

相關焦點

  • 工廠招工難在哪裡?年輕人寧願學技術送外賣上工地也不願意進工廠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去讀大學畢業後能找份好工作。其中有的朋友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無法繼續讀書;有的朋友是因為成績不好不是讀書的料形成厭學心理對讀書表示反感不願意進學校讀書;有的朋友是因為社會的各種誘惑太多就早早踏入社會輟學了……還有很多原因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中國未來製造業咋辦?
    報告中提到「不少年輕人還表達了希望通過做外賣騎手改變性格、接觸更多的人和發現城市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兼職初衷。」不過,很多專家擔心,這麼多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中國未來製造業該咋辦呢?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年輕人去做外賣也不必過分擔心:一方面,全國勞動力大軍,總共有6-7億人,而700萬人做外賣小哥,只佔到勞動力人口的1%多一點,又何必多慮?
  • 90後寧願送外賣,也不進工廠:中國製造怎麼辦?
    在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從雙水村年輕農民,到大牙灣煤礦礦工,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縮影。進入新世紀,農民工潮也更加洶湧。那時候,國家有關部門開始發布《農民工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總量達1.4億人,比2008年增長3.5%。
  • 為何外賣如此火爆?學生佔15%,北大碩士都送外賣!科技怎麼辦
    最近,網上有這樣一則新聞,報導稱中國有700萬外賣小哥,其中大學畢業生佔15%,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更佔1%。這一比例似乎很低,但是如果進行換算,這意味著在中國有多大70000名研究生在送外賣!那就是,你每天都在辦公室裡苦苦等待的外賣小哥,也許他的學歷,智商都比你高。這個數字並不一定完全準確,當然,「高學歷人群送外賣」這件事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屢見不鮮。
  • 7萬碩士都去送外賣了!以後誰來幹製造業?有點想多了
    此外大專學歷還有11%,應該佔了70萬人,最多的人群是初中和中專學歷,大概佔了外賣騎手總數的60%,於是就有人大發感慨,說研究生這麼高學歷去送外賣,這就是對於人才的浪費,這也應該引起足夠的反思,高學歷都去送外賣了,以後我們的製造業怎麼辦?這其實就是您有點想多了。
  • 失業後,送外賣/快遞、工廠打工、擺攤、跑滴滴,你會選擇做什麼?
    關於「失業後,送外賣/快遞、工廠打工、擺攤、跑滴滴,你會選擇做什麼?」的問題,我在30歲後就開始在思考這個問題。送外賣:優點:時間上比較自由,上班不用打卡,自由接單,多勞多得;缺點:風雨來雨裡去,天天要找新客戶的地方,要送上樓(沒電梯的要爬樓梯,對體力要求高);時間上很趕(超時了有時候會被客戶投訴或者被平臺罰款),天天在路上開車,比較危險;要有摩託車駕照,有的還要自備摩託車。
  • 送外賣和學技術選哪個?可以先送外賣再轉型學技術嗎?
    現如今的社會就業壓力是越來越大了,僅每年高校的畢業生都是在八百萬之多,一些熱門的崗位說是萬裡挑一是毫不為過。但跟10年前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多了一個去工廠打工之外的選擇——送外賣。那麼這兩個哪個更值得年輕人去選擇呢?
  • 又想騙我去送外賣 日本外賣騎手都是中國人 日本人叫外賣都吃啥
    近日,有報導稱在日本東京的街頭,都是說著中國話的外賣小哥在聚集。大家表示現在日本大多數外賣公司的騎手幾乎都是中國人。平均每跑一單外賣,最少能夠賺到300日元(折合人民幣19元),一天平均能夠賺到660元人民幣。如果是接單跑腿去便利店買香菸,跑6個小時就能賺取七八千元人民幣。
  • 「我在大山裡送外賣,年入40萬,四個月騎壞一輛車」
    2016年,騎手王波辭去了廣東一家工廠的工作,回到老家貴州省六盤水市開始送外賣,一天下來他竟然接到了近20個單子,以前在城市裡面幹都不一定有這麼多。騎手王波原本在的外賣公司開始向鄉鎮進軍,其領導打算派他去他的老家盤州市響水鎮「開疆拓土」,老闆給的待遇還算優厚,於是王波接下了這份重任,回到了響水鎮送起了外賣,但心裡還是相當疑惑,自己在鎮上生活了十幾年,幾乎從未見過有人點外賣,去這種地方真的有單送嗎?到大山裡的鄉鎮跑外賣?這怕不是天方夜譚吧?
  • 外賣騎手滿大街跑,工廠有活沒人幹,「搶」走多少製造業勞動力?
    一方面說明了外賣員的工資水平還是比較高的,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重視,外賣騎手數量大增的背後,也「搶」走了不少原本屬於製造業的人員。 由於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確實也誕生了不少新興行業,與此同時也給更多人帶來了機遇。電商平臺的興起,帶動了快遞行業的發展壯大,這時候不少人去送快遞。而外賣平臺的興起,也讓不少原本只能進廠上班的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 一天送外賣10單賣多少錢 比進廠打工強嗎
    現在去城市打工的機會更多了,是去工廠打工呢,還是去送外賣呢?最近,不少人在這兩個行業裡面做選擇,因為似乎送外賣能月入過萬,而進工廠卻不行,還很累。有網友問,一天送外賣10單賣多少錢?比進廠打工強嗎?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風吹雨曬,也不願意去廠裡上班?我國經濟實力不管提高,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每個人對自己尋找工作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記得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很多年輕人面臨找工作時,都是去各種製造業工廠上班,因為廠裡面一般都是管住管吃,工作也很簡單,很適合當時人的一種追求。但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去做一些外賣員,快遞員類的工作,也不願意在工廠工作了。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國在製作業上更多開始採取科技化的機器操作,加上本身比較枯燥的工作,現在有些工廠難以招到年輕人了。
  • 現調雞尾酒都能送上門了,還有什麼是不能外賣的?
    Late Market外賣最便宜的一款雞尾酒定價35元,但店內一杯酒入門價是80元左右。「因為外賣和店裡的體驗感不一樣,店裡的附加值不能帶到給消費者;而且這個定價是為了對客人吸引力更大」。Jinn說他們外賣雞尾酒扣除人工和房租後整體是虧損的。「收入對於損失來說杯水車薪,做外賣是想要現金流。」
  • 一些外賣騎手沒社保,到老了怎麼辦?工廠上班按時繳納,不好嗎?
    我國「熱門」行業,外賣騎手之前很多人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我國的外賣騎手,越來越多了。很多年輕人,不願意進廠,而選擇送外賣,導致我國一些工廠出現「用工荒」的情況。當時這一情況,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如今又有人提出,工廠上班按時繳納社保,但很多外賣騎手卻沒有社保。等外賣騎手到老了之後,不能享受到社保福利,該怎麼辦呢?根據「內行人」的表示,由於各種原因,不少外賣騎手是沒有繳納社保的。此外,一些快遞員、滴滴司機等,當下的很多「熱門」行業,都是沒有繳納社保,這甚至成為了「常態」。
  • 大學生兼職大部分選擇去送外賣,背後原因讓人唏噓,學生:沒辦法
    然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兼職的大學生中,竟然有7萬研究生和21萬的本科生選擇送外賣,甚至這個數字還在連續不斷地往上增加。對此情況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大學生兼職不是應該按照自己的學習專業來找對口的工作積累經驗,為以後的就業做準備嗎?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選擇了送外賣呢?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美團外賣打破天花板,給狗送飯,真是一門好生意嗎?
    美團外賣的新故事:給狗送飯,也很快!資本市場裡需要新故事,面對虧損,唯一能夠撫平投資者心中的傷痛,那就只有新的故事,一個別人從未講過的故事。今天美團宣布開啟:外賣+寵物新模式,寵物用品最快30分鐘送到家,正式開啟了給狗送飯的新業務,同時也給資本市場講了一個好故事。給狗送飯到底有沒有前途?給狗送飯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答案是的。
  • 90後打工人的現狀:月光族、不結婚、送外賣,專家:未來堪憂
    實際上有一些工廠招聘信息也反映了一些情況,比如現在工廠招人越來越難了,偶爾來一個90後面試都能讓他們開心不已。為此工廠也小心翼翼地哄著90後留下去,因為大多數人做兩天就跑了。那麼不禁有人會問,除了那些事業小有成就的90後,其他的90後都去哪了?他們既不在工廠打工,也沒有在各個崗位從事工作,那麼這些人還有什麼出路呢?實際上有調查顯示,現在有絕大部分90後都去「送外賣」了。
  • 當大山裡都有人點外賣時,我明白了「下沉」的真正含義
    大山裡的外賣員:四個月騎壞一輛車2016年,騎手王波辭去了廣東一家工廠的工作,回到老家貴州省六盤水市開始送外賣。原來,這一年王波所在的外賣公司開始向鄉鎮進軍,恰好王波是其中一個目標市場——盤州市響水鎮的當地人,於是打算派他去「開疆拓土」。考慮到待遇還算優厚,王波接下了這份重任,但心裡還是相當疑惑。他在鎮上生活了十幾年,幾乎從未見過有人點外賣,去這種地方真的有單送嗎?然而,剛到響水鎮站點的一天王波就震驚了:一天下來他竟然接到了近20個單子,以前在市裡面幹都不一定有這麼多!
  • 帥鍋鍋火鍋外賣:在寒冬裡火鍋送上門 懶懶的人生亮了
    同是辦微信訂閱號,饞鬼好成功啊,與動力元素聯手打造了火鍋外賣——帥鍋鍋(微信號:17604308986)。吃飽喝足之後一屋子火鍋味衣服上身上好幾天都去不掉帥鍋鍋送你一個獨門秘器動力元素火鍋空氣清新劑像香水一樣輕輕一噴一切都清新起來
  • 讀博第三年:我想輟學去送外賣!
    「今年是我讀博的第三年,越來越感覺自己不是那塊料,當初選擇讀博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想幹嘛,不想讀了,想回老家送外賣可以嗎?感覺那種簡單快樂的生活比較適合我,哪怕累一點窮一點。」名為「簡在我心」的網友說:既然如此還不如回農村當一名小學老師,上課之餘下地幹活,勞逸結合身心健康,博士送外賣完全是以己之短擊人所長,成為一名鄉村教師,你一個肄業博士還不是輕輕鬆鬆,與其賣身資本家還不如獻身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