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有哪些服飾企業選擇在港上市

2021-01-08 CFW時尚

核心提示:2018年以來,在A股上市的服飾企業為數不多,而與此同時,有一些服飾企業則選擇在香港上市。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以來選擇在香港上市的服飾企業。

2018年以來,在A股上市的服飾企業為數不多,而與此同時,有一些服飾企業則選擇在香港上市。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以來選擇在香港上市的服飾企業。

嘉藝控股(伴娘裙製造商)

2月28日,嘉藝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為伴娘裙、婚紗及特別場合服的一站式解決方案供應商,根據 Ipsos報告,公司為2017年中國最大的伴娘裙製造商,約佔2.9%的市場份額。公司在過往業績記錄期內有超過95%的收益來自時裝品牌,主要向美國時裝品牌銷售產品,其中包括伴娘裙、婚紗及特別場合服,同時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務,包括潮流走勢分析、產品設計及開發、原材料採購、設計及開發、生產、品質保證及存貨管理等。

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6個月,嘉藝控股的總收益分別為1.65億港元、1.69億港元、2.08億港元及1.54億港元,年╱期內溢利則分別為0.12億港元、0.24億港元、0.24億港元及0.17億港元。截至2016年3月31日止年度至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總收益增長為複合年增長率約12.3%。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大部分產品均售予美國客戶,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約87.8%、88.6%、92.8%及94.7%。

公司產品分為四個類別,即伴娘裙、婚紗、特別場合服及其他。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主要由銷售伴娘裙產生,分別佔相關期間總收益約79.3%、77.3%及62.3%,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6個月,公司收益主要由銷售特別場合服產生,佔該期間總收益約53.0%。

杉杉品牌(男裝零售商)

杉杉品牌由A股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將旗下服裝業務分拆而來。2018年6月中旬,杉杉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杉杉品牌管理運營股份有限公司收到香港聯交所發來的信函,原則上同意杉杉品牌遞交的公開發行H股股票並主板上市的申請。2018年6月27日,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招股書顯示,杉杉品牌業務主要涉及以FIRS、SHANSHAN及LUBIAM三個品牌在中國設計、推廣及銷售男士商務正裝及商務休閒裝,其中FIRS品牌產品面向35至45歲年齡段偏好優質男士商務正裝的中高收入男性消費者,SHANSHAN品牌主要面向25至35歲年齡段追求時尚潮流並經常購置新潮且高性價比男裝產品的中等收入男性消費者。國際品牌LUBIAM由公司與義大利合作夥伴Lubiam Moda per L』Uomo 合作於2005年在中國推出,該品牌產品面向35至45歲年齡段追求低調奢華的富有男性消費者。

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杉杉品牌收入分別為5.26億、5.92億及7.98億人民幣,而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分別為0.53億元、0.35億元及0.45億元。3月19日,杉杉品牌發布2018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杉杉品牌實現收入10.25億元,同比增長28.5%;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3621.04萬元,同比下降19.48%。杉杉品牌稱,收入主要產生自集團對分銷商的銷售、直接銷售及加盟商銷售,集團收入的增長主要來自SHANSHAN的品牌加盟商合作安排的收入大幅增加。集團零售門店數量已從2017年12月31日的1027間(除MARCO AZZALI外)增長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26間,其中包括FIRS 702間,SHANSHAN 506間,LUBIAM 18間,這三個品牌零售店鋪總數增長約19.4%。

民信國際控股(嬰幼兒服飾製造商)

2018年1月26日,民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民信國際控股招股書顯示,公司專門製造及銷售嬰兒服裝及嬰幼兒服飾,有代工和零售兩個業務,具體為向主要位於香港、英國及美國的海外品牌公司或指定的採購公司直銷的代工生產業務;以及在香港的自營零售店及百貨公司專櫃出售自有品牌「MiDes」的產品及第三方品牌周邊產品,及在香港、內地及澳門批發銷售的原品牌生產業務。

民信國際控股的主要業務為代工業務。公司稱,自集團1993年開始營運以來,集團製造多種針對嬰幼兒市場的嬰兒布料產品,並向主要位於香港、英國及美國的海外第三方品牌公司及指定採購公司出售,大部分海外第三方品牌公司為國際知名的嬰兒服裝品牌,例如Gerber、Mamas & Papas及Next。2016年財年、2017財年及截至2017年8月31日止5個月,公司的代工生產業務分別帶來約80.4%、76.3%及77.1%的總收益。

在零售業務方面,集團自2004年開始,在香港鰂魚湧、上環及彌敦道設立百貨公司專櫃出售公司的嬰兒布料產品,以開展原品牌生產業務。2009年集團在香港黃埔開設首間「MiDes」自營零售店,目前集團擁有10間自營零售店及12個百貨公司專櫃,分布在香港島、九龍及新界。自2010年起,公司與澳門、臺灣及內地的業務夥伴訂立批發協議,並向它們出售集團自有品牌的產品。

資料顯示,公司2017財年總營收為3.36億港元,同比下滑18.0%,淨利為1026.9萬港元。2月4日,公司公布2018/19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9個月,公司收益1.85億港元,同比減少12.5%,期間虧損821.4萬港元,而上年同期溢利62.5萬港元。公司稱,收入減少主要是由於冬季面臨全球暖化影響,使香港目前的秋冬季節較為暖和,嚴重影響原品牌客戶的購買意欲。此外,全球股市表現欠佳加上人民幣貶值,影響整體經濟發展氣氛,亦拖低整體零售消費。

華新手袋國際控股(非皮革手袋製造商

2018年1月22日,華新手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招股書顯示,該公司是一家非皮革手袋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及柬埔寨非皮革手袋OEM。主要製造及出售手袋,例如手提袋、單肩袋、斜背袋及便攜袋等,終端客戶主要為總部設在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瑞典及日本的跨國時尚品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銷售收益計,公司是全球第五大非皮革手袋OEM、柬埔寨最大的非皮革手袋OEM及中國第二大的非皮革手袋OEM,2016年全球、柬埔寨及中國市場份額分別為0.4%、68.3%及0.5%。公司2015財年、2016財年和2017財年營收分別為5.46億港元、5.86億港元和6.77億港元,2018年四個月營收為2.38億港元。

資料介紹,公司產品主要為零售市場中的大眾市場及中價產品,主要是以PVC、PU及多種紡織材料等物料製成的非皮革手袋。客戶群包括涵蓋中價品牌、大眾市場品牌及它們各自的採購公司在內的國際知名品牌。公司生產的手袋以這些品牌的名義銷往世界各地,例如北美洲、歐洲及亞洲。北美洲及歐洲市場為公司產品的最大市場,在2015財年、2016財年和2017財年及2018年4個月,公司出口至北美洲及歐洲的產品銷售額分別佔公司總收益的87.5%、76.3%、71.5%及68.5%以及3.7%、12.5%、17.5%及23.6%。

華新手袋國際控股2018/19財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實現收入約3.60億港元,同比增長1.48%,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1524.6萬港元,同比減少29.95%。公告稱,收益增加主要原因一是對若干快速時尚品牌的業務需求增加;二是柬埔寨王國向美國及歐盟成員國免關稅免配額出口一切商品(武器及彈藥除外)的優惠;三是公司的擴充計劃第一期完成後產能提高。

森浩集團(女士手袋零售商)

2018年1月16日,森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森浩集團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一間女士手袋公司,主要在國內設計、推廣及銷售女士手袋、小型皮具產品及旅行用品(包括手提包、手抓包、皮夾、零錢包、卡片套及行李箱),按線上零售銷售收益計算,公司2016年在國內線上中端女士手袋市場位列首位。公司品牌組合包括兩個品牌,一是特許品牌ELLE,二是公司自家品牌Jessie & Jane。

資料介紹,森浩集團在1999年成立,初期業務定位為輕資產業務,為終端用戶採購及銷售產品。2006年1月,集團與「ELLE」的特許人Hachette Filipacchi Presse, S.A.訂立牌照協議,開始設計女士手袋、小型皮具及旅行用品,並以ELLE品牌名義在國內銷售。2010年,集團開始在國內電商平臺銷售ELLE的產品。2014年4月,集團向一名獨立第三方收購「Jessie & Jane」品牌及產品,以Jessie & Jane名義設計及銷售女士手袋、皮夾、卡片套、鑰匙扣、錢包、票據夾及鞋具,並在國內進行線上及線下零售及批發。截止2017年6月30日,集團在國內四個直轄市、17個省及四個自治區中,共設立八個自營線下零售點及89個零售商營運的線下零售點。

3月21日,森浩集團公布2018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實現收益1.41億元,同比減少32.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526萬元,去年同期則盈利384萬港元。公司稱,收益減少主要由於線上零售銷售、線下零售銷售及批發給線下零售商的收益分別下跌37.4%、62.6%及32.3%所致。森浩集團稱,自2018年年初以來,女士手袋的需求減弱,原因一是中國的消費者傾向購買較便宜的商品或購買更具風格及個人特色的商品,中檔品牌產品因而受到影響。二是近期的中美貿易戰於2018年下半年開打,抑制了中國的消費氛圍,並增加消費市場的不確定性。

2018以來在港上市的服飾企業呈現「小而美」的特點

盤點2018年以來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上述5家服飾企業,嘉藝控股是伴娘裙製造商,杉杉品牌由A股上市企業杉杉股份旗下男裝業務分拆而來,民信國際控股是嬰幼兒服飾製造商和零售商,華新手袋國際控股是非皮革手袋製造商,森浩集團則是女士手袋零售商。可以發現,除了杉杉品牌,其他四家所處的產業領域都相當的細分,而且在所處的細分市場中都有相當的歷史和市場地位,也有長期合作的主要客戶。不過,這些企業規模都不算很大,大致呈現出一種「小而美」的特點。

另外,在市值方面,表現較好的是剛上市不久的伴娘裙「龍頭」企業嘉藝控股,目前市值約為13.9億港元,股價亦是這5家企業中最高的,其他企業市值均不超過3億港元。特別是兩家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民信國際控股和森浩集團,其市值均不超過1億港元,股價也是這5家企業中較低的,這也符合目前香港創業板上市企業市值普遍不高的「現狀」。總的來說,雖然2018年以來在港上市的服飾企業數量比A股多,但亦缺少較大規模的企業登錄,這也符合了港股市場上市門檻相對較低、企業估值相對較低、而市值表現較為兩極分化的特點。


相關焦點

  • 2018年以來山東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上市公司總量...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8年以來,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山東上市公司總量達到216家。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省新舊動能轉換綜試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周連華介紹,山東新動能擔綱挑梁的態勢加快形成。堅決淘汰落後動能,2018年以來,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停化工生產倉儲企業1500多家,化工園區從近200家壓減到84家。
  • 美邦服飾2018年減員2803人;中國男裝品牌GXG母公司在港上市 丨刷著看
    「資本/財務動態」1中國男裝品牌GXG母公司在港上市中國男裝品牌GXG母公司慕尚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中國香港上市。「人事變動」1美邦服飾2018年減員2803人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5月24日晚間在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公司2018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中披露,2018年,該公司裁撤員工2803人,其中銷售人員減少2478人,研發人員減少160人。
  • 即將上市的中榮印刷 其競爭對手有哪些?
    那麼,在行業內,它有哪些競爭對手呢? 1、裕同科技 裕同科技成立於2002年,2016 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覆蓋彩盒(含精品盒)、說明書、紙箱、不乾膠貼紙等紙質包裝印刷產品的生產與銷售。 裕同科技的下遊客戶主要為消費類電子製造商或代工廠,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 85.78 億
  • 瑞恩資本:2019年有16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月16日,瑞恩資本發布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統計數據,2019年共有16 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募資387.75億港元。其中根據上市規則第18A章上市的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9家,共募資157.94億港元。
  • 上港集團上市14年累派紅利402億 多元助力投資收益佔淨利半壁江山
    上港集團是上海港公共碼頭運營商,主要業務為貨櫃碼頭、散雜貨碼頭、港口物流和港口服務等四大板塊。經營業績數據顯示,2006年上市以來,上港集團經營業績總體上呈增長趨勢。2006年,其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為29.65億元,2019年為90.62億元,增長了2.06倍。
  • 港資服飾品牌陷入困境,堡獅龍預計虧損達2800萬
    香港服裝零售商Bossini堡獅龍日前發布的下半財年盈利警告,集團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淨虧損或達2300萬港元至2800萬港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為1200萬港元,市盈率錄得虧損。集團認為虧損主要受集團經營的多個核心市場冬季氣候異常偏暖以及當地消費低迷的影響。
  • 一萬多億美元的中概股有機會回港上市,我們梳理了最關鍵的20個問題
    到 7 月 26 日,拼多多在美上市時間滿到兩年,也將滿足赴港二次上市的全部條件。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主要在境外上市有歷史原因。第五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說中國股市成立早期的定位是 「為國企脫困服務」,上市輪不到新興科技公司。由於盈利、股權等多方面限制,中國科技公司長年首選赴美上市。隨著港交所 2018 年開始改革,大批新上市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選擇港股。
  • 服飾企業「渡劫」
    現在處於洗牌的過程中,一方面是企業倒閉,另外一方面一些新的品牌會出來。」疫情對服飾企業影響到底有多大?企業目前的生存狀態如何呢?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調研了國內33家服飾企業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數據,並且上溯到2018-2020三年來對比分析。
  • 23家男女服飾上市企業2018半年報:女裝回暖優於男裝 多品牌殺入童裝
    而從上市服飾企業的半年度業績來看,服飾行業回暖跡象更加明顯!   據贏商網統計,包括拉夏貝爾、地素時尚、歌力思等12家女裝,以及海瀾之家、中國利郎、雅戈爾等11家男裝在內的23家國內服飾上市企業業績整體呈現積極態勢,僅一家企業營收下滑,一家企業虧損,四家淨利潤下滑。其中,女裝企業業績普遍上漲,盈利能力增強;男裝企業業績改善明顯,多家男裝同比去年扭虧為盈。
  • 內地企業為什麼要選擇在香港上市?
    農夫山泉2019財年給股東派息95.98億,2020年3月又派息9億元,帳上還有91.75億的派息儲備,投資者不禁要問了,你都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來上市募集資金?可能農夫山泉自己也沒有想好募集資金怎麼花吧,我看招股書,壓根就沒有披露募資用途,那為什麼還要來港交所上市?
  • 自身估值受限 地產公司頻頻分拆物業資產赴港上市
    東原澄方成立於2015年1月,是迪馬股份旗下的物業發展平臺,主要有「東原物業」這一品牌。去年以來,內地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已成為風潮。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物業公司的盈利模式還都是依賴地產集團母公司,實際增值服務的空間也有待挖掘。
  • 優客工場VS創富港,同一賽道雙雙上市,有何不同
    A股這邊,11月2日,新三板公司創富港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向深圳證監局報送了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獲受理,已進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輔導階段。至此,中國的聯合辦公終於拿到了國際和國內資本市場的兩張入場券。  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是在理性質疑與非理性「槓精」的探討中不斷曲折發展,聯合辦公也是如此,而理性與客觀質疑更會成為企業前行中修正商業邏輯的動力。
  • 浙江九州量子等蕭山多家獨角獸、高新企業計劃上市!
    近日,最新一期杭州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名單發布,我區有10家企業上榜。目前,包括這10家市重點擬上市企業在內,我區共有上市後備企業20家,摸排有意向上市企業超過40家。據了解,相比上半年發布的名單,本次全市上榜企業數量從123家增加到了139家。
  • 2020年最新版杭州重點擬上市企業名單發布
    這也是市金融辦自2018年9月以來第五次更新這份名單。與2019年10月發布的名單相比,16家企業新增入榜、9家企業從名單中退出,擬上市企業總數從116家增加到了123家。企業數量為歷年來最多的一次。杭州安傑思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申報科創板並獲受理,浙江省新能源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報會衝刺創業板;杭州瑞麗美容諮詢服務有限公司、杭州宋都物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則均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材料。有4家目前已屬於「準獨角獸」企業。
  • 體育上市企業有怎樣的成績單?
    那麼,過去的2019年,作為體育產業翹楚的中國體育上市公司究竟發生了些什麼?投射到2020,有沒有哪些體育企業值得投資和關注的呢?跟隨32家公司的2019年財報,一起勾勒出行業和公司背後的發展「畫像」。
  • 2015—2020年,國內十強茶葉企業有哪些?
    2015—2020年,國內十強茶葉企業有哪些?11月17日至20日,2020年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舉辦。到今年,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已經舉辦16屆。,可以看到哪些信息?龍頭企業參與該榜單為自主申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牽頭評估,一些茶企並未積極參與。比如,就算今年茶業經濟年在勐海縣舉辦,雲南大益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暫未參與。其營業收入不可小覷,歐睿信息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大益茶類銷售額約為7.718億美元。
  • 國內服飾品牌業績排名,2019年前45名有哪些?
    核心提示:在這45家企業中,有16家企業營收同比呈現負增長,有8家企業2019年淨利潤呈虧損狀態,有27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幅為負數。整體情況差距較大。 近期,國內多家服飾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陸續出爐,商業地產觀察選取了前45強,分為運動裝、女裝、男裝、休閒服飾、鞋履、童裝、內衣七大品類,進行梳理統計。
  • ...赴港上市,持股曝光,劉強東身家或超千億,中概股回港原因大透視!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4月29日消息,據外電報導,中概股回歸香港再現新進展,京東已經秘密提交赴港上市文件,預計最早在6月掛牌。今日午間,參與京東赴港上市的消息人士確認正在安排赴港上市事宜,並且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知道注意的是,這是自2019年11月阿里赴港作第二上市後又一隻網際網路巨頭來港。
  • 16家運動休閒服飾上市企業2020上半年市值排行榜
    本文為2020上半年市值系列文章之運動休閒服飾篇,共選取16家運動休閒服飾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據數說商業統計,16家運動休閒服飾上市企業2020上半年市值總額為3170.5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93.87億元,增加476.65億元,同比增加17.69%。平均市值為198.16億元。
  • 報導稱愛奇藝或赴港二次上市
    8月11日晚,據彭博社報導,愛奇藝正在與瑞信商討可能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事宜。商討仍處於初期階段,目前沒有時間表和交易規模。愛奇藝對36氪回應表示,不予置評。距離愛奇藝2018年3月29日在美國上市已過去兩年。愛奇藝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達到76億元(人民元,下同),同比增長9%;一季度營業成本為79億元,自上市後毛利率始終沒有轉正,季度虧損近2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擴大。持續虧損下,股價難以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