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國歷史,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玉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上萬年。玉文化大約有一萬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文化,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奠基石。今天國家開始提倡《大國工匠》什麼是大國工匠精神?應該就是中華玉文化理所敢當然啦!它歷史文化悠久,工藝美術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鼓勵大家學習國家的工匠精神,時代需要工匠,需要勞動創造,只有勞動才能創造輝煌,勞動最光榮,只有勞動和創造才能讓中國真正富裕和強大,這些熠熠發光的古玉藝術品不正是古代人民勞動和工匠精神的寫照嗎?看來發揚工匠精神,先從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開始吧!
中國不需要學習德國和日本的工匠精神,全世界都需要學習中國古人的工匠精神。文化立國不是一句空話,活起來需要具體的表現,具體的表現就是儘快樹立其中華文化的價值體系,讓這些流傳了幾千年的《中華瑰寶》成為中國的價值典範,活起來才能引領文化的風騷。
中國古玉是歷史的物證,是文化的載體,華夏玉器歷史文化非常悠久,八千年前遼河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都在證明中國玉文化的偉大。在它身上可以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現象,宗教思想禮儀制度、審美情趣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玉器發展史就是中華文明發展史的縮影,先有玉石之路後有絲綢之路。
古人以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一個玉璧可換十五個城池。這說明在古人眼裡,玉的價值超越了黃金的價值,同時也證明了古時的珠璣玉佩並不單純是個人裝飾物,也是一種財富,地位及權利的象徵。玉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起源及發展提供了許多線索。中華玉文化凝練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祖先的工匠精神認真做事就值得我們學習了解,中華玉文化就是以物見史,以物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偉大。我們應該要透物見事、見人、見生活、見精神,古為今用,把歷史智慧和啟示告訴人們,起到教化作用,即習主席倡導的「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啟迪後人,孔子也說過君子比德於玉,認為玉有六德:溫、潤、結、細、凝、膩,正好對應了君子的六德:仁、厚、禮、義、智、信。由其對下一代還有教育作用。要以玉比德教育後人。
中華古老的偉大玉文化才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真正傳家寶,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每天分享促進傳播古玉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宗旨,交流古玉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真的喜歡古代文物喜歡收藏,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那就百度關注家傳古玉說傳承,謝謝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歡迎大家加入中華玉文化交流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