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歲愈大愈要看破,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年歲大了,患得患失的心容易起來,為什麼?他沒有依靠。中國古時候社會好,都學孝悌忠信,人老了有兒孫會養老。現在的人兒女不養老人,年歲老了他真的提心弔膽,他很恐怖,為什麼?年歲老之後所有一切依靠統統失掉。在美國,像外國這些西方國家,國家養老。國家富的時候可以,國家窮了怎麼辦?養不起。養不起,這個老人真的死路一條,你說他多悲哀,他多痛苦,他心裡有多怨恨,充滿怨氣,他前面的路可想而知,一片黑暗。只有念佛人前途是一片光明,他有信心,他有依靠,依靠阿彌陀佛,依靠彌陀本願加持,真正離苦得樂。不是真正念佛人他不知道,真正念佛人知道,除了這一條之外都不可靠。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要斷煩惱、要消業障。這兩樁事情大家都知道,誰有把握斷煩惱,誰有把握消業障?認真努力在做,天天在做,能夠消幾分之幾,消不乾淨,希望多消一點、少帶一點,可是這個事情是難事。唯獨淨宗法門,不必斷煩惱,不須消業障。而實際上告訴你,淨宗這個法門之妙,妙在讓你不知不覺你業障消了,你煩惱輕了。怎麼消的?聲聲佛號裡面消掉的,聲聲佛號裡面把業障化解了。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明白的告訴我們,真心,真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佛這個話不是妄語,佛不打妄語的,佛說話也不過分,《金剛經》上我們看到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是什麼樣子就說什麼,一點不過分。那我們就要知道這句話是真話。
念佛的利益真正是無量無邊,要至心,至心就是一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個叫至心。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放下,這就對了。所以他不是不消、不是不斷,他沒有想消也沒有想斷,一心想佛,就這樣業障自然消了,煩惱自然斷了,這個法門妙不可言。千經萬論,世尊常常提起念佛的好處,都在勸導。所以善導大師有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諸佛所以興出世」,就是一切諸佛到這個世間來,來幹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實在講就是說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能普度一切眾生,上面能度等覺菩薩,下面能度無間地獄,全度了。為什麼還說那麼多的法門?實在說,佛沒說。沒說為什麼說那麼多?眾生有感,佛有應。眾生根性不齊,無量無邊,叫品類不齊,佛的應自然而應,就有無量法門,是這個意思。如果說是統統什麼都沒有,那佛開什麼法門?就是一門,念佛法門,這個要知道。念佛法門不是感應,是佛的大慈大悲,從佛的真實智慧慈悲裡頭流出來的,就這個法門。我們要能體會得到,真正體會到才對彌陀感恩、對世尊感恩。這個法門無問自說,講得最清楚、最明白、最透徹的無過於《無量壽經》,又何況《無量壽經》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歷代祖師世世代代為我們解釋這部經,勸我們發心念佛,求生淨土,註疏非常豐富。《無量壽經》,古大德的這些註疏,我們需要把它編成一個會集本,就是會集祖師各種不同的註解。日本有二十八種,這二十八種已經印出來,我看到了,它是照相做的版,原本照相的,縮小了,看起來不太方便,應當重新排版,重新把它印出來,對於淨土宗的弘揚有很大的幫助。
年歲愈大愈要看破,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年歲大了,患得患失的心容易起來,為什麼?他沒有依靠。中國古時候社會好,都學孝悌忠信,人老了有兒孫會養老。現在的人兒女不養老人,年歲老了他真的提心吊膽,他很恐怖,為什麼?年歲老之後所有一切依靠統統失掉。在美國,像外國這些西方國家,國家養老。國家富的時候可以,國家窮了怎麼辦?養不起。養不起,這個老人真的死路一條,你說他多悲哀,他多痛苦,他心裡有多怨恨,充滿怨氣,他前面的路可想而知,一片黑暗。只有念佛人前途是一片光明,他有信心,他有依靠,依靠阿彌陀佛,依靠彌陀本願加持,真正離苦得樂。不是真正念佛人他不知道,真正念佛人知道,除了這一條之外都不可靠。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要斷煩惱、要消業障。這兩樁事情大家都知道,誰有把握斷煩惱,誰有把握消業障?認真努力在做,天天在做,能夠消幾分之幾,消不乾淨,希望多消一點、少帶一點,可是這個事情是難事。唯獨淨宗法門,不必斷煩惱,不須消業障。而實際上告訴你,淨宗這個法門之妙,妙在讓你不知不覺你業障消了,你煩惱輕了。怎麼消的?聲聲佛號裡面消掉的,聲聲佛號裡面把業障化解了。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上明白的告訴我們,真心,真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佛這個話不是妄語,佛不打妄語的,佛說話也不過分,《金剛經》上我們看到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就是是什麼樣子就說什麼,一點不過分。那我們就要知道這句話是真話。
念佛的利益真正是無量無邊,要至心,至心就是一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個叫至心。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的統統放下,這就對了。所以他不是不消、不是不斷,他沒有想消也沒有想斷,一心想佛,就這樣業障自然消了,煩惱自然斷了,這個法門妙不可言。千經萬論,世尊常常提起念佛的好處,都在勸導。所以善導大師有一句名言告訴我們,「諸佛所以興出世」,就是一切諸佛到這個世間來,來幹什麼?「唯說彌陀本願海」,實在講就是說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能普度一切眾生,上面能度等覺菩薩,下面能度無間地獄,全度了。為什麼還說那麼多的法門?實在說,佛沒說。沒說為什麼說那麼多?眾生有感,佛有應。眾生根性不齊,無量無邊,叫品類不齊,佛的應自然而應,就有無量法門,是這個意思。如果說是統統什麼都沒有,那佛開什麼法門?就是一門,念佛法門,這個要知道。念佛法門不是感應,是佛的大慈大悲,從佛的真實智慧慈悲裡頭流出來的,就這個法門。我們要能體會得到,真正體會到才對彌陀感恩、對世尊感恩。這個法門無問自說,講得最清楚、最明白、最透徹的無過於《無量壽經》,又何況《無量壽經》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講,歷代祖師世世代代為我們解釋這部經,勸我們發心念佛,求生淨土,註疏非常豐富。《無量壽經》,古大德的這些註疏,我們需要把它編成一個會集本,就是會集祖師各種不同的註解。日本有二十八種,這二十八種已經印出來,我看到了,它是照相做的版,原本照相的,縮小了,看起來不太方便,應當重新排版,重新把它印出來,對於淨土宗的弘揚有很大的幫助。
恭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一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