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一口氣買了一個星期的菜,準備過個清淨的年,在家帶娃、做飯、煲劇,話說,這才是過年和休假啊,因為我平時都很宅,所以,在武漢也沒覺得寂寞無聊,喜歡熱鬧的人估計有點不舒服,我表示還好,這樣正好在家搗鼓一些吃的,不然還能幹啥,話說,現在的外賣還是很給力的,過年照常營業,不出門也可以買到東西,表示也很方便,不想被各種消息淹沒,除了新聞,手機幾乎不怎麼看,所以,今天也能在家專心研究魚好吃的做法,下單一條白鮰魚,宰殺處理好送過來,新鮮的剛剛好,準備煮湯來喝。
白鮰魚,俗稱「江團」,分布在長江水系,體光滑無鱗,肉質鮮嫩、富含脂肪、又無細刺,膠層厚、味純正,是比較受歡迎的淡水魚,野生長江鮰魚是國家重點保護魚類,不可食用,現在我們能買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吃是沒問題的,白鮰魚的優點是肉厚刺少、肉質細嫩,缺點就是有土腥味,並且不好處理,所以,今天不紅燒也不清蒸,換個做法來處理這個魚,我是把魚處理乾淨後用開水焯燙了一分鐘,把魚表面黏液給處理掉,然後用薑片煎了一下,加豆漿和白蘿蔔煮入味,再用少許鹽和白胡椒調味,這樣一鍋奶白色的豆漿蘿蔔鮰魚湯就搞定了,魚肉鮮嫩不腥,魚湯清爽可口,煮了一大鍋都被喝光光。
【豆漿蘿蔔鮰魚湯】
食材:白鮰魚1條、白蘿蔔1個、生薑1塊、原味豆漿1000毫升、白胡椒1勺、枸杞少許、小蔥2根、油適量、鹽少許、料酒1勺
做法:1、鮰魚的魚鰓、內臟及靠近脊骨的淤血,魚鰭、魚尾都是腥味重的地方,要處理乾淨,用廚房擦紙擦乾表面的水分,切小塊備用。
2、鮰魚無鱗,靠表面一層光滑的黏液保護自己,這層黏液腥味也很重,用開水焯燙一分鐘可以去除,撈出來再進行料理。
3、平底鍋放油燒熱,煸香薑片後將焯燙好的鮰魚煎香,味道出來後淋點料酒去腥提鮮。
4、提前準備好的原味豆漿,倒進去一起煮開,再小火慢慢燉煮二十分鐘入味,豆漿用原味的哈,自己榨豆漿可以淡一點兒,不用過濾,全部一起煮。
5、白蘿蔔切薄片,提前十分鐘丟進去煮透,除了白蘿蔔還可加豆腐和其他豆製品。
6、出鍋前加鹽和白胡椒調味,蔥花和枸杞點綴一些,盛出來上桌。
溫馨小貼士:
1、 鮰魚的魚鰓、魚鱗、內臟和魚鰭、魚尾都清理乾淨,包括魚身上的黏液,用開水焯燙一下比較好,這些都是腥味重的地方,以免影響湯的口感。
2、 豆漿肯定是原味的比較好,煮湯的味道可以淡一點兒,加內容一起煮,不用過濾,豆製品屬於植物類蛋白含量高的,魚肉是動物類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一起煮營養加倍的鮮美。
3、 煮魚的食材除了白蘿蔔,各種豆製品和菌菇類也是比較好的,都是味道淡的食材,湯也比較鮮美,調味中的白胡椒不要忽略,加了白胡椒不僅是驅寒,提鮮也很棒。
錢媽的廚房,美食原創作者,關注我,我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的美食做法!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