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眾人皆「困」的疫情下,無論是實體時裝品牌或線上時裝品牌都在經歷不小的考驗。取消了海外辦秀,國內時裝周和訂貨會的延期舉行,實體零售經濟的迅速下滑,國內工廠延遲復工而無法按時交貨,拍攝等市場營銷行為的停滯……這些種種在這場困境下像多骨諾牌一樣已經產生連鎖反應。在當下,可能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或許正好想像或者思考一下,未來的時裝模式會是什麼模樣?不少先行者正在摸索一條新的路——數位技術正在重新定義我們與品牌及其服裝本身互動的方式。
從科幻電影中的賽博朋克,到近年來開始湧現的虛擬時尚博主、視頻直播博主、Instagram藝術家再到AI試衣間,時尚界似乎正在迎來一個充斥著未來主義的虛擬時代。
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近年來國內外利用虛擬模特、3DVR技術、數字媒體來展示服裝的成功案例。
2019巴黎時裝周期間,駐紮在柏林的創意二人組Trashy Muse舉辦了一場虛擬時裝秀,以視頻的形式在巴黎EP畫廊的外牆LED屏幕上播放了一整天,服飾、模特和秀場背景全部用數位技術製作。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增強現實和虛擬化身時裝秀。
這場時裝秀的背後約有100多位創作者參與,既有3D藝術家、創意工作室,還有虛擬購物體驗方面的專家等等。之前人們或許看到過用虛擬的方式呈現實體服裝,但完全用虛擬人物走秀的時裝秀還從未出現過。
走秀模特當中不乏知名虛擬人物,例如世界上第一個虛擬非裔模特Shudu、虛擬博主Dagny,以及TrashyMuse創造的虛擬網紅Branded Boi。
Johanna Jaskowska也參與其中,他是紅極一時Instagram上的AR濾鏡設計師之一。
此外,PAULA CANOVAS DEL VAS 2020春夏系列同樣引起過一陣熱議。Paula和年輕的設計師們對傳統時裝周在時尚生態系統中的意義產生過一些反思和質疑,她提出了時裝周的VR展現方式。中央聖馬丁的學生們同No Ghost動畫工作室進行合作,將虛擬實境技術運用在時裝秀秀場,這是一場360°多角度多維度的時裝秀。
其實早在多年之前,Buberry 2011年北京大秀上,就開始運用了3D全息投影的形式,除了六位真實行走在現場的模特之外,觀眾肉眼見到的其他模特與服裝均由3D全息投影來呈現,真實和虛幻渾然一體。通過運用先進的全息投影與數碼攝影技術,將音樂、傳承、天氣、創新、時尚與科技融合在秀場中,的確令人記憶深刻。
最近XU ZHI、ANDREA JIAPEI LI與RODERIC WONG三位中國獨立設計師首次推出的「PARALLEL REALITY · 平行現實 共創未知」數字時裝周正式對公眾開放,模特們在逼真的超現實虛擬空間中遊走,而觀眾們則能夠享受到真正的沉浸式感官互動體驗。
三個品牌也分別聯合了電影和AR團隊製作了新一季的概念視頻,而且配合了真人模特在科幻虛擬空間的走秀~
既然說到真實與虛幻,那就不得不說虛擬人物。
在Balmain2018早秋系列廣告大片中,廣告的主角換成了三位虛擬模特—黑皮膚的Shudu 、白皮膚的Margot和黃皮膚的Zhi,被品牌稱為自己的「虛擬軍隊」。
相信對於虛擬偶像Noonoouri大家都不會陌生, 她是Opium Effect的藝術總監Joerg Zuber創造的虛擬網紅。她是許多時裝品牌和時尚活動的座上賓。
設計者Zuber在設計時刻意避開擬人的外表,並表示「Noonoouri擁有並保持著自己的個性,我要讓每個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他並不想藉助Noonoouri來塑造一個完全符合時下人類社會審美的形象,強化宣傳不現實的理想美。」
另外一位值得一提的知名虛擬網紅Lil Miquela,她則更接近真實人類外表的視覺呈現。
Miquela雖然是一個被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但看她的Instagram動態,感覺比絕大數人活得更真實。這位齊劉海、臉上長著小雀斑的女孩由於過於真實的社交生活在最初讓不少人產生迷思。
2018年,她還被《時代》雜誌評為網際網路上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
和Miquela鮮活的定位不同,Shudu的定位即是「全球首位虛擬超模」,英國攝影師威爾遜創造Shudu的原因,只是為了讓攝影作品更加可控。
通過數字建模的方式,攝影師可以坐在工作室就創造出一張近乎完美的照片。模特,造型,光照,地點等一切因素都可以牢牢掌控在攝影師手裡,某種程度上節省了很大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Shudu的外型可以說幾乎接近真人了。勻稱的深褐色皮膚,身材高挑纖長,完美的身材比例。這是真人模特難以企及的完美高度。
隨著Shudu的商業變現能力逐漸明朗,威爾遜創建了世界首家虛擬超模公司The Diigitals,目前已經創造了7位數字超模,還包括一位外星超模。
新世代虛擬網紅正在層出不窮地蓬勃發展,模糊虛擬世界與現實之間的界線。這些數字形象由人類高度策劃並控制,卻引起了社交媒體網友的強烈好奇心。他們正在越來越多參與到時尚行業,這對時裝、造型、攝影、化妝等產業都漸漸產生一些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雖然不是真實的,但不得不說,影響力卻是不可小覷的。
挪威服裝公司Carlings在去年底攜手虛擬網紅Perl,推出了無性別、無尺寸的數字時裝膠囊系列「Neo-EX」。該系列共包含十九個款式,售價在10-30歐元之間。
NIKE則在2018 Tech Pack服裝系列當中,邀請來Cat Taylor作為一名虛擬服裝設計師,將運動的紋理轉化為看不見身體的3D渲染服裝,恰當地對這個服飾系列的種種性能做出了視覺圖解。
Taylor將Tech Pack系列服裝轉化為虛擬服裝模型
Cat Taylor從Off-White系列的操刀開始,預示了一場由三維虛擬技術引發的服裝產業技術變革。
時裝品牌不僅要對你的錢包下手,連你的虛擬貨幣也不放過。《模擬人生The Sims》與MOSCHINO之前聯手推出膠囊系列,如此玩味,這個舉動實在是很MOSCHINO。整個系列用上了8位元像素的設計概念。所有服飾都像是跳格了似的,有種失真的感覺。不僅能在現實中擁有,虛擬遊戲中也能享受衝破次元壁的感受。
最近火爆的《集合吧!動物森友會》,作為一款官方定義的社交模擬類遊戲,終於體會到足不出戶就能尋親訪友、快樂玩耍的魅力所在。
「時尚」是虛擬形象和換裝遊戲難以逃脫的一大話題之一,奢侈品牌的傍身必然是一些時裝迷和深處時裝行業的人爭先追逐開始打扮的模樣。
動物森友會的「島民」已經開始爭先開發出可愛化的品牌時裝形象。
甚至出現知名買手店Dover Street Market的虛擬店鋪版本NOOK Street Market,專門為「島民們」提供獨具風格的設計師品牌的虛擬時裝。
這一波動物森友會熱潮,好奇是否會真正意義上引起奢侈品牌的關注?就在近日,奢侈品電商NET-A-PORTER率先一步,正式登島,呈現動森版中國設計師春夏新季單品。包括MÄRCHEN、CALVIN LUO、SHUSHU/TONG等等。
Yang Li 2020春夏系列選擇用VR的方式向觀眾們展示著新季服飾360度的視角,虛擬模特們身著Yang Li標誌性的經典設計,以全新的3D成像技術製作LOOKBOOK,帶來感官上的新鮮。
XANDERZHOU作為國內時裝品牌當中對於未來時裝領域暢想的先行者,開創「超自然能力公司」, 「男性孕育的話題」等,再到新季服裝,通過AI技術隨機創建了不同的像素化面部,他們並不是地球上某一個真實的人類族群。如同《黑鏡》中所展現的未來畫面一般,人類開始變成像素化的電子顆粒。
在2020春夏系列當中,他也打破傳統的走秀方式。與一個個CGI角色,在電子屏上完成一場虛擬的走秀,呈現出物理現實與虛擬科技共生形態的可能。
點擊可以觀看 XANDERZHOU2020新品發布視頻
XANDER ZHOU 2020SS Collection CGI模特
Chanel早前宣布收購英國時尚電商Farfetch的少數股權,並達成長期合作關係,Farfetch將幫助Chanel的實體門店打造全新的數位化購物體驗。Chanel在法國康朋街旗艦店逐步開始試驗數字零售方式——最神奇之處在於一枚數字「鏡子」,它帶有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可以識別顧客帶進試衣間的衣服,因此顧客可以在鏡子上觀看所選商品的秀場視頻或活動視頻。
同時,這面鏡子還可以直接展示商品細節,若顧客不滿意,店員將直接在線刪除這個商品,從而節約了店員取貨次數和時間。
另外,像時裝零售商I.T也曾委託The Fabricant將「時尚的數位化」作為其30周年慶典的一部分。以數字形式展示了30周年紀念系列的型錄。
他們也曾舉辦過一個沒有實體服裝、只展示 The Fabricant 製作的數字影像 Pop-Up 商店,並通過應用程式獲取訂單,以求通過 3D 技術獲得更好的推廣和展示效果。
在過去十年中,時尚的風向標逐漸已從街頭轉向社交媒體。社交網絡好似一個虛擬跑道,無數的人在上面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所以,如果你購買一件新衣只是為了拍照並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話,那麼一件真實的衣服似乎就真的未必是一件必要之事。但是數位技術終歸只是一項提供便攜的捷徑,它最終還是會服務於一個個鮮活的人。
(部分文字來源:新吉尚亞麻生活館 圖片來自網絡)
品牌宣傳、合作攝影創作、攝影資源對接
歡迎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