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東港區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和拆遷居民通報安置區建設的最新情況。據悉,這是自去年以來,該區第四次召開安置區建設新聞發布會。
2016年東港區啟動新一輪城中村拆遷改造,到目前已累計啟動51個村居拆遷改造工作。 今年,在建或規劃的安置區共計33個,連同規劃的集體物業、沿街商業,總建築面積718萬平方米,規劃安置房37780套,是建區以來安置區集中開工面積最大的一年。
目前,各安置區建設整體推進順利,已有秦樓街道後大窪一期、日照街道屯溝一期兩個安置區、21.2 萬平方米建成交付;
秦樓前大窪安置區鳥瞰圖
日照街道相家莊、城南,香河街道七裡、新村,秦樓街道南王家村、厲家莊子等12個安置區、271.2萬平方米完成主體施工,進入內部裝飾裝修階段;
厲家莊子鳥瞰
七裡片區施工現場
接官亭、秦家樓等5個安置區、109.7萬平方米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區政府廣場南片區、後樓一期、滕家村等11個安置區、239萬平方米正在進行基礎施工;
秦家樓鳥瞰
屯溝一期現狀
新合村 鳥瞰
新村施工現場
(西碌碡溝鳥瞰)
前團嶺、荷疃、鞏家嶺3個啟動房屋拆遷較晚的村居,3個安置區、77萬平方米正在完善相關建設手續,即將開工建設。
安置區建設事關城市更新、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關係到數萬拆遷居民能否按時回遷和舒適生活,對這項工作,東港區委區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始終作為城中村拆遷改造的關鍵環節,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針對拆遷區域特別是安置區建設區域內,少量違建房屋、異型房屋、單位廠房等影響安置區開工建設的問題,區委區政府開展了拆遷尾子集中「清零行動」, 目前所有安置區內影響施工的民房尾子已全部拆除完畢,為安置區的順利建設掃清了障礙。
對安置區規劃方案和戶型設計進行反覆論證、優化篩選,最終形成既符合規劃設計要求,又讓百姓滿意的方案。嚴格落實責任,嚴格質量管控,嚴格施工監管,確保每個項目建設的高質量、嚴標準。切實加快建設施工進度,確保拆遷居民按時回遷。
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安置區周邊城市功能。2016年以來,結合拆遷改造,先後新建、改建、拓寬改造富陽路等市政道路70餘條;新建、改建公園綠地 60餘處,實施城中村裸露土地增綠工程,新增綠化面積550餘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學校19處,新增校舍22.87萬平方米,新增學位18470個,新建、擴、改建、移交幼兒園建設46處。
在加快各安置區建設的同時,對2015年以前採取村企合作方式啟動拆遷改造、安置區建設滯後的村居,採取多種措施加快安置區建設進度,確保安置區順利建設。
東關北路商業街
目前,東關北路商業街居民安置樓房已交付,商業安置工程已竣工並制定初步分配方案,待方案確定後即進行分配。
許家樓村
許家樓村於2017年4月開工安置區一期,並於今年5月啟動剩餘房屋的拆遷。目前安置區一期已進入內部裝飾裝修階段,預計2019年下半年交付。
怡海社區
怡海社區目前二期安置區已進入分配階段,正本著讓利於民的原則,研究制定更加合理、完善的分配方案。
張郭村
張郭村目前正進行內部配套設施建設。
新東港控股集團作為東港區棚戶區改造政府購買服務的承接主體,承擔了該區大多數城中村改造的安置區建設任務,發布會上,新東港集團詳細通報了承建的各安置區進展情況。
附:東港城中村改造安置區建設最新進展情況一覽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