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濱城區嚴格落實省市「重點工作攻堅年」精神,秉承「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 是衝刺」的幹勁作風,全面啟動新一輪城中村改造三年集中攻堅,計劃完成116個城中 村、2.3萬戶、651.4萬平方米改造任務,新建安置區25個。其中,今年完成49個項目, 新開工安置區13個。目前,6個村完成拆除,4個村籤訂協議,10個村完成測量,開始入 戶調查。玉龍湖畔安置區項目已發布施工總承包招標公告,在安置區建設中率先「起跑 」。
嚴密部署安排,擔當作為踐行使命。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決貫徹市委市政 府決策部署,挺起市駐地區責任擔當。分析研判到位。深入組織調研,廣泛徵求群眾意 見,全面壓實屬地街道和村居、社區責任,實行一村一策、一戶一檔,充分摸清吃透房 產狀況、動遷面積、補償數量、安置意願、社會關係,逐村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 案,提前介入力量,提前整頓化解矛盾問題。政策執行到位。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嚴 把房屋認定、方案編制、補償測算等重要關口,及時公開。面對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等困 難,主動深入研判、逐戶講解政策,依法鐵腕拆除218宗、4.36萬平方米違建。起跑加 速到位。9個街道爭著幹、比著幹、搶著幹,盡銳出戰、攻城拔寨,城中村改造工作已 撕開口子、拉開架勢、打開局面。市中街道4個村371處院落6.8萬平方米協議籤訂1天完 成。梁才街道宋黑居委會433處17萬平方米院落籤約1天半完成。市西街道鰲頭周居委會 16.96萬平方米建築物10天拆除。杜店街道5個村1086戶的籤約任務1天完成,「一城兩 院」周邊綠化提升遷佔院落的丈量評估、協議籤訂和房屋拆除6天完成,確保市重點工 程順利推進。
堅持讓利於民,為民棚改貫徹始終。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堅持為民棚改、棚改為 民。一是在選址上堅持「好地段」。遵循「黃金地段搞安置、高點定位做規劃、央企施 工保質量」的原則,優先就近選擇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生活便捷、群眾滿意的黃金地 段,制優惠安置政策,建百姓滿意房子,最大限度讓利於民。總投資150.6億元的11個 安置區項目立項、地界圖、環評已全部完成,規劃設計方案已全部完成強排,規劃設計 條件說明已出具;6個項目一期707畝土地已完成組卷報市審核,西吳、郝家、張皮等項 目施工招標、勘察施工等正在穩步推進。在建設上堅持「高質量」。按照「建一流工程 ,創一流質量」的要求,嚴格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工程質量主 體責任,成立安置區指揮部盯靠一線、跟蹤督導。聘請知名設計單位規劃設計,公開招 標「國字號」大企業領銜建設,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推進各個工序高效高質完成 ,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放心工程、廉潔工程、精品工程。在規劃上堅持「高標準」。 注重改善住房環境和城市功能品質,做好安置區的供氣、供熱、通訊、汙水與垃圾處理 等市政設施和商業、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統籌兼顧棚改安置區 與「高鐵片區」「科教片區」「溼地片區」「康養片區」和「一城兩院八校」建設等一 系列發展戰略,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檔次。
強化要素保障,全力加快工作推進。聚焦審批流程、資金保障、幹部作風三大要素,強 保障、抓落實、快推進。全鏈條優化審批流程。繪製《並聯審批流程圖》,梳理土地手 續、配套手續、建設手續辦理三條時間線,並聯推進、容缺受理、壓茬辦理,將時限壓 縮到86天,逐個項目、逐項手續明確時間節點。多途徑保障資金需求。堅持拆遷與建設 並進,加強與中鐵、谷山資本、新城控股等大企業的合作,採取自主開發、帶資建設、 市場化運作、與大企業合作開發等4種模式,分類建設。上報33個項目、11970套納入 2020年省棚改計劃,爭取獲批專項資金3億元;與農發行、青島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對 接,融資5億元;加快10億元棚改公司債券、20億元棚改PPN融資產品的申報發行。提前 謀劃11個城中村改造騰空地塊招商,積極與13個企業集團跟蹤洽談,跟緊抓牢吾悅廣場 、東城萬達、青啤小鎮等項目,加大土地收儲出讓力度,加快資金回籠。全方位轉變工 作作風。頂格配備區城中村改造指揮部,下設拆遷安置、開發建設等8個專項工作組, 實行一體化辦公、實體化運作,實施日調度、日公示制度,實現工作閉環運行、高效運 作。成立幫辦代辦中心和投資項目中心,成立20人專門隊伍,根據項目需求進行全程服 務。將城中村改造績效納入年終考核,把棚改舊改一線作為淬鍊幹部、選賢任能的「練 兵場」,區紀委、區委組織部全程參與,給幹事者鼓勵、為擔當者撐腰、讓無為者無位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劉貴鵬 李榮新 記者 邊浩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