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城中村外衣,深圳南頭古城改造後成文化打卡地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南頭古城改造後 張慧敏 攝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未來 見習記者 張慧敏 深圳報導

近日,深圳市南頭古城改造項目以嶄新的面貌向市民開放。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的南頭古城在經歷了一年的集中改造之後,褪去了城中村的外衣。南頭古城開放後,其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結合,吸引了眾多市民來此打卡。

記者了解到,南頭古城與一般的舊城改造不同。據悉,南頭古城改造項目採用「政府主導、企業實施、村民參與」的三方模式,實行統一回租建築改造運營策略。改造完成後,南頭古城形成了文化、商業和居住的有機生態,在樹立深圳文化品牌之餘,將帶領周邊協同發展。

迎來新生

「三年前第一次來到南頭古城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門口那座破敗的古城門,周圍的環境比較混亂。」來深圳打拼三年的李曉(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描述了南頭古城改造前的面貌。

南頭古城改造後 張慧敏 攝

8月26日,嶄新的南頭古城對市民開放。古城南北街示範段一開放,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前來打卡,如今南頭古城已經蛻變成了集文物古蹟、文創小店、本地美食、藝術展廳、青年客棧為一體的城市新名片。

據悉,南頭古城本次的改造主要以貫穿南北和東西的兩條主街臨街的樓棟為主。按照規劃,南頭古城改造完成後將分四大功能區:歷史懷舊區、藝術文化體驗區、品質生活區、文化創意區。南頭古城東西街道將在2020年年底完成改造並開放。

「這是深圳的第一家線下實體店。」某上海網紅雪糕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南頭古城的改造既保留了嶺南古風特色,又融入了當代商業元素。街道兩側,可以看到在南頭古城開了20多年的九街糖水鋪、帶著古早味的香港蓮香樓等老字號店鋪,也可以體驗精釀啤酒屋、咖啡館等創意新餐飲。

南頭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臨深南大道,北接中山公園,又名「新安故城」,距今已有近1700年歷史,曾多次成為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是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

隨著歷史的進程,南頭古城逐漸刻上了城市發展的烙印,變成了市井氣息濃鬱的城中村。記者了解到,南頭古城的現有住戶超過3萬人,流動人口佔居住人口90%以上,人口居住密度是深圳平均密度的15倍。

2019年10月18日,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正式開工。據悉,南頭古城改造項目定位於活化古城、傳承文化,不搞大拆大建,探索城中村「微改造」比如,項目引入了簡閱書吧,將7層的農民房升級改造為簡閱大樓,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安靜舒適的閱讀空間。

在參與主體的協調方面,項目採用「政府主導、企業實施、村民參與」的三方模式,實行統一回租建築改造運營策略。「深圳更多的是購物中心,商業街比較少,南頭古城將文化與商業結合起來,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很不錯的。」記者在現場遇到了主動前來參觀學習的某商業地產投資運營部經理,他還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樣的回租工作很不容易,政府牽頭推動是必不可少的。」

多種業態共存

南頭古城的成功改造實屬不易。據悉,早在2000年以前,有關部門就提出了對南頭古城的保護性改造建議。「南頭古城改造工程不是景觀改造工程,而是民族文化保護工程,歷史意義重大。」2006年,時任深圳市南山區區長的劉慶生在南頭古城改造工作會議上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深業集團意向著手南頭古城的改造。2017年深業集團在南頭古城舉辦了雙城雙聯展,以「城中村」為出發點,探討和反思中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發展模式。但是之後,南頭古城的改造就杳無音訊。直到2019年,萬科集團接手後,南頭古城改造項目才迎來了曙光。

就目前南北主街的改造來看,南頭古城臨街的店鋪融合了文化和商業;樓上則改造成長租公寓,在保留其原有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引入萬科旗下的長租公寓品牌泊寓,對其進行了升級改造。

「能夠把村民的房子整租過來,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合一城市更新集團董事總經理羅宇認為南頭古城的改造過程較艱難,他還表示,南頭古城在改造完成後有商業、辦公、公寓等多種業態,不同於一般的功能比較單一長租公寓模式。

達成共識是關鍵

據悉,南頭古城現有建築1000餘棟,目前,古城內299棟房屋回租工作已完成9成。這意味著,沒有在回租之列的樓棟未來的發展方向還未確定。「改造需要巨大投資,同時投資回收期比較漫長,這就意味著很難全方位地去推動,所以分階段去推動改造是正常的改造策略。」羅宇表示。

南頭古城非臨街的,未改造的片區。 張慧敏 攝

《華夏時報》記者近期走訪了南頭古城非臨街的樓棟片區。夜色之下,剛下班的人群穿梭於分散的肉菜鋪、快餐店和快遞點之間,外賣車和三輪車來往於昏暗狹窄的巷道,每走幾步就能看到房屋招租的信息,空氣中混合著肉菜鋪和下水道的味道。

對於接下來南頭古城的建設,羅宇表示,如果後期的項目也是需要對房屋進行回租,進行綜合整治,那麼他判斷市場主體的投資意願不大,因為投資回報期太漫長。如果後期拆除重建,項目則需要更高的容積率才能實現盈虧平衡,但是南頭古城屬於歷史文化保護區,其建築不能太高,這就形成了矛盾,這是一個需要從長計議的事情。

羅宇還表示,村民可以自己改造樓房,進行功能升級,或者將房屋交給其他的運營商,進行投資改造。「這需要村民形成一個共同的認識,即大家齊心協力改造村裡的形象面貌,要給投資方留有盈利的餘地。但是村民要達成這種共識本身是極其困難的。」羅宇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相關焦點

  • 城中村變「城中景」,深圳南頭古城如今成為文化打卡地
    文/筆尖旅遊 (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2020年8月26日,在歷經大半年的改造後,南頭古城古老的城門緩緩打開,以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了世人面前,褪去了以往城中村的雜亂,變成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的古街,立志成為市民新的文化打卡地
  • 「微改造」活化千年文脈 深圳南頭古城蝶變綻放
    深圳灣畔,古韻新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藏著一處千年歷史古城——南頭古城。鬥轉星移,歷經滄桑的南頭古城一度被湮沒在市井的煙火氣中。在8月26日深圳特區40周歲生日之際,經過改造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蝶變歸來,歷史文化瑰寶重新煥發光彩和活力。
  • 近1700年歷史的深圳南頭古城煥彩綻放
    深圳市將南頭古城列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首,2019年10月18日,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正式開工,南山區把該項工作作為全區「三大戰役」之一,舉全區之力推進實施,力爭打造深圳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和全景歷史博物館。目前,古城內299棟房屋回租工作已完成9成,南北街88棟建築率先改造完成。
  • 深圳南頭古城植物樓,樓園並置的改造設計
    改造前 萬科城市研究南頭古城植物樓始建於80年代,位於中山南街中段口袋公園東側。首層為臨街商鋪,二層以上為業主自宅。植物樓具有城中村建築非常普遍的磚混結構與水刷石外立面,是古城內最為典型的居民樓之一,因其業主種植在露臺上的豐富植栽顯現出「萬樓從中一方綠」的獨特氣質。在經歷了2017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之後,由深圳市南山區建設工務署和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主導,南頭古城迎來了新一輪的大規模更新改造。萬科城市研究院委託釐米製造為植物樓建立新的形象和方案設計。
  • 深圳南頭古城: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幸福街區
    翻開鵬城的歷史,南頭古城是貫穿這座城市1700年過往歲月的悠遠存在,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也是深圳的城市原點。立足於「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的文化定位,這裡將被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展示窗口、深圳最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及歷史全景博物館」。8月26日,330多米長的南頭古城南北街示範段開街營業,這座曾沉寂在歲月長河中的古城再次綻放出奪目的光芒。
  • 深圳「新」南頭古城,太好玩了
    這一期和七哥小姐姐一起遊玩『新﹡南頭古城』有著近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在經歷耗時1年半的改造後終於回歸了踏入古城廣式洋房讓人眼前一新曾是城中村的古城如今已經煥然一新新安縣衙從南城門一路走到中間即可看到新安縣衙縣衙中懸掛著「明鏡高懸
  • 1700年前的深港發源地 南頭古城今重煥新生
    為加強古城歷史文化保護,重現古城昔日輝煌,近年來,深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將深圳發源地南頭古城列為「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首,並把古城保護納入市委粵港澳大灣區實施綱要。
  • 深圳南頭古城改造進行中 預計八月底完工
    南頭古城是「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8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南頭古城看到,街道上搭建起高高的腳架,戴著安全帽與口罩的工人們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前提下,正抓緊施工,有序地推進南頭古城保護與利用項目建設工作。這座承載了近1700年歷史的古城正在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 南頭古城:藏一脈時光,釀一域時尚
    南頭,在很多人眼中,在深圳是不起眼的存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南頭古城依傍著流金歲月,安靜地居於繁華鬧市一隅,看著城市急速崛起,人來車往,燈火闌珊。南頭,在很長時間裡,在深圳又是了不起的存在。珠三角同源,深港澳同根,歷史的光陰荏苒在南頭古城集於一身,不顯山不露水的詮釋大隱於市的風範。
  • 深圳千年南頭古城月底亮相
    從東官郡到所城、再到新安縣,南頭古城成為深港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見證了東晉以來深圳地區的歷史變遷,是深圳和香港的歷史之根、文化之源。南頭古城啟航蝶變之路目前進展如何?8月10日下午,深圳南山區委宣傳部組織了中央及省市媒體舉辦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千年南頭古城直播探營活動,帶領大家親身感受南頭古城的變化。
  • 南頭古城煥新顏 南山再添新名片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古城實地探訪,感受到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標正在崛起。●南方日報記者 任笑一 何可人煥新古城注入時代活力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歷史上曾是嶺南沿海地區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深圳經濟特區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古城片區逐漸形成城中村的複雜格局。
  • 1700年南頭古城「煥新」開街迎客
    定位活化古城、傳承文化,不搞大拆大建,南頭古城探索出三方主體聯合推進的「微改造」模式。南山區突破單一的商圈業態,力爭將南頭古城打造成為彰顯古城歷史文化特色,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的深圳本地文化和深港澳源頭文化的城市文創新地標。
  • 南頭古城煥新開街一個月,「文化+休閒」成為商業新面貌
    古城改造是城市煥新升級的重要環節之一,南頭古城作為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對其進行有機更新是深圳乃至大灣區的城市發展戰略之一。   2019年3月,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十大特色街區之一」進入項目提升改造階段;今年2月,其被列為深圳灣文化走廊規劃區域之一;今年8月,南頭古城項目第一期南北街正式開街。
  • 遊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城市歷史的縮影與見證,曾經有過燦爛輝煌的昨天。自漢代始設鹽官到三國時期司鹽都尉壘在南頭的設置,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東晉時期作為東官郡治,管轄著粵東南地區(包括今天的港澳地區)及福建雲霄一帶,是深圳古代城市發展的鼎盛時期。
  • 首屆「2020古城裡·創意生活節」正式落地南頭古城_綜合_江西網絡...
    「南城紀時」——2020古城裡·創意生活節活動排期表  首屆 「古城裡·創意生活節」,在歷史文化與城市社區生活融合的環境中,用創意碰撞南頭古城在地文化,激發南頭古城社區更多有趣可能。
  • 龍崗區區長代金濤率隊赴南山區調研南頭古城改造及運營工作
    10月22日下午,區長代金濤率隊赴南山區調研南頭古城改造及運營工作,汲取兄弟區推進城市更新改造、特色文化街區綜合治理等方面的創新實踐,並與南山區區長黃湘嶽等進行座談。改造後的南頭古城街區風貌煥然一新,老字號店鋪、咖啡館、啤酒屋、文創空間、公共展覽等多元業態,文物古蹟、現代園庭景觀,歷史文化和現代活力相互交融,盡顯灣區文創新地標魅力,給龍崗考察團一行留下深刻印象。每到一處,大家都看得認真,問得仔細。
  • 周末城市輕度假,探訪深圳城市的原點,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
    南頭古城 周末深圳城市輕度假。早上醒來後,簡單梳洗便到位於在57層的「燃全日餐廳」用早餐。望著落地窗外,開闊的深圳灣城市景觀,食慾大增。
  • 南頭古城的「新」與「舊」
    「粵東首府,港澳源頭」,漫步在南頭古城的街區步道,感受著1700年的歷史,回味著特區現代化的科技之先,「新」與「舊」,在這裡完美融合。  南頭古城,又稱為新安故城,是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始建於明代的古城南城門遺址,超600歲高齡,是古城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建築。
  • 深港歷史文化之根——南頭古城,深圳千年歷史的見證者!
    深圳平安國際金融大廈在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邊,有一個被稱為是「深港歷史文化之根」的古城鎮——南頭古城。這座古城絲毫不落的見證了深圳歷史發展的每時每刻。民國時期,南頭古城仍為寶安縣治所在地,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南頭古城見證深圳這座活力城市的千年歷史,也風雨飄搖的訴說著它的前世今生,興亡更替。
  • 萬科南頭古城泊寓旗艦泊閱會
    每個人都需要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項目剖面圖 / Profile項目外景PROJECT LOCATION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自東晉鹹和六年設置東官郡起,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深圳特區成立前寶安縣政府所在地,被譽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是深圳城市的原點,應時代變遷成為深圳城中村代表,是特區40年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在萬科歷時17個月的改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