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月光】三月三女兒節 和服娃娃美美噠

2021-02-11 曬曬月光

歡迎關注 曬曬月光

一同分享旅途中的美景、趣聞

………………………………………………………………………………

編者按:家有千金便是福。古時,女兒降臨之時,父親在樹下埋下一壇好酒,於是便有了沉澱歲月的「女兒紅」。而在日本,女兒出生時同樣有著屬於自己的和風娃娃——雛壇。每年3月3日,是日本的「女兒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完好地保留至今。一直為我們介紹日本人文美景的「藍蜻蜓」,此番專程為曬曬月光帶來了許多難得一見的「雛壇」,看完之後,你是否也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娃娃呢?

三月三女兒節 和服娃娃美美噠

文、圖/藍蜻蜓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每到二月初,有女兒的人家就開始把「雛壇」裝飾在各家的客廳裡了。「雛」在日文裡是小公主的意思,跟中文的「掌上明珠」很接近。為剛出生的女兒購買屬於她的「雛壇」,是從江戶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的日本社會特有的習俗。到了現代,住公寓大樓的核心式家庭越來越多,雛壇跟過去比起來規模、件數都簡略了許多,不過即便最簡化到「人形」只有公主和駙馬兩個,女兒節的這一風俗還是難能可貴得保留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裡。



平時多看到的是朋友家的「現代簡易版」,或是百貨店、政府機構等公眾場所陳列的一般的雛壇,如果想看到更珍貴更美麗的和風娃娃,更深入了解一下日本這一民間風俗的話,不妨去參觀一下一年一度的真壁女兒節

茨城縣櫻川市真壁町真壁地區的這一活動,到今年已經是第13屆,當年由幾位有志者首先提倡的這一保存真壁地區古老建築和文化的活動,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日本全國頗為知名的女兒節活動之一。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期間(2月4日至3月3日),每年都吸引了十幾萬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展示雛壇的民家和商家從最初的幾家,發展到今年已經達到兩百多家。從近現代的人偶,到保存非常完好的一、兩百年,甚至三百年前的人偶,都能在近距離仔細觀賞,可以不誇張地說,即便把相機裡的電池都拍完了,腿也走斷了,一天也看不完這麼多好看的娃娃。



不單是數量,真壁雛壇的精緻程度和如此完好的保存狀態,也彌足珍貴。以下的雛壇,分別是昭和四十年代(距今40年)、昭和初年(距今80年)、明治初期(距今100多年)、江戶時代後期(距今150到200年)和江戶享保年間(距今約300年)製作的人偶,每個時代的雛壇都有各自時代的特徵,面部表情、髮型、髮飾、和服的樣式,仔細看都不一樣。年代越久越樸素,享保年間的人偶體積較大,而到了江戶時期,幕府下了「奢侈禁止令」,對雛壇人形的大小都有嚴格的規定,所以那個時代的人偶都很小型,使得當時的工匠在人偶的服飾髮飾上下足功夫,在細節上追求「隱藏的豪華」,讓人驚嘆那些真娟和服做工的精緻、用金銀甚至珊瑚等等貴重的寶石製作的頭飾,精巧細緻至極,甚至還出現了「貴婦犬」,這是其它時代的雛壇所未見的;而昭和以後的人偶整體感覺越來越靚麗了,只是跟古時候的相比,似乎缺少一些個性。不過能把經過這麼多年代流傳下來的私人珍藏的雛壇做細細地比較、觀賞,無疑大開了眼界,也是難得的審美體驗。






不過在我看來,真壁雛壇最大的特色還不在於數量和質量,在京都古老的寺院裡,每年特別公開的時候,能看到屬於天皇家公主的雛壇,美術館或博物館裡也許有更珍貴的收藏,但是真壁的雛壇,最有意思的就是她們都是「活著」的歷史和故事。

來看看這些吧,它們分別是當地的豆腐店(背景是做豆腐的機器,前面還擺著剛做好的各種豆腐)、茶葉店、木屐店、蕎麥店(老伯正坐那兒吃呢)、肉店、電器店和有著130歷史至今仍在營業的和風旅館的雛壇。








在這裡你能一邊吃著老鋪的豆沙櫻餅,或者咬著剛炸出來的雞肉唐揚串、土豆肉餅(酒商的家裡還請你免費喝酒呢),一邊欣賞這些人家祖祖輩輩、幾代母女流傳下來的「家寶」。這些雛壇的主人,如今她們已經是祖母、媽媽或者是喜歡籃球的高三女生,雛壇講述著這些家人的故事。在平時當然不能隨意進出的私人的住宅、客廳,而在這個特殊時候,誰都是受歡迎的客人,主人都是笑臉相迎,看到有小孩,還會拿出好多點心塞給小朋友。

一下子集中看了太多人偶,簡直有點審美疲勞,不過印象最深的有兩家,其規模和氣派完全跟別家不同,一家是經營「美國石油」的豪商,一家是有著千年歷史的神社的住持。


可是不管是普通人家,還是富賈豪商,每戶人家對掌上明珠的愛都是一樣的,看了這些溢彩繽紛的雛壇,讓我感到真壁這個地方的人家對女兒是多麼珍愛,能生為這裡的女孩,是多麼幸福啊!

【真壁旅行小貼士】


坐落在筑波山北麓的真壁地區被喻為「陸地的孤島」,雖然距離東京的車程只有兩個多小時,但是如果不是自駕,公共運輸極為不便。不過女兒節期間,從筑波站有專門的送迎巴士,可以直達會場。(從淺草站出發到筑波站,只需一個多小時)

三月的東京仍舊寒風凌冽,是旅遊淡季,不過這個時候關東郊縣的草莓正逢旺季,在當地不僅可以吃到既便宜又新鮮的名牌草莓,還有各種草莓西點、草莓大福、草莓冰激凌。真壁地區百年以上的古建築、古民家數不勝數,在純和風的百年旅館裡住上一晚,細細觀看各種雛壇人偶,品嘗一下當地的風味,可以算是一趟不錯的深度遊吧。

藍蜻蜓,曾經的廣告人,現為資深隱居人。來日15年,以向各位夥伴介紹深度日本為己任。熱愛一切豐富心靈和滿足口腹的行為:攝影、讀書、旅行、畫 畫、縫紉、做麵包烤蛋糕。美術館常兜(自己買票也去)、音樂會偶去(有免費票才去)。

………………………………………………………………………………………

曬曬月光精粹《月光旅行簿》全面索取中,請發送郵件地址至「曬曬月光」後臺,小編將為你送上最新出爐的精美電子版《月光旅行簿》。

同時,也歡迎你將與眾不同的美妙旅程發送shaishaimoon@163.com,和大家一起來曬曬月光

相關焦點

  • 三月三,帶你們了解日本的女兒節!
    農曆三月三是個神奇的日子,在中原有拜祖先、軒轅的說法,同時也是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像是歌圩、掃墓、乾巴節、花炮節等等。在這之中,「女兒節」的稱謂在這早春時節顯得尤為旖旎,這一最早可追溯至周朝的節日,如今卻在鄰國日本得到了更講究的慶祝習俗。隨著日本動漫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傳播,女兒節文化也被更多人所了解。
  • 三月三| 日本傳統節日——女兒節
    今天是日本的三月三日女兒節,家裡有女孩的日本家庭都會在這一天擺上精緻的人偶。簡直太精緻了吧,據說這些人偶一套的價格在15萬到50萬不等,有些昂貴的更是在100萬日元以上。有些家庭的父母覺得自己女兒年齡還太小,會選擇一些相對便宜的人偶娃娃,在數量上也不會購置太多,反正這些人偶每年都可以添置幾個,說不定到成年了,也就湊齊了呢。而且人偶還可以代代相傳,嫁女兒的時候可以做為嫁妝讓女兒帶到婆家去。有了女兒做了媽媽以後,女兒可以直接拿媽媽的嫁妝人偶出來擺放。
  • 三月三日,探尋日本的女兒節——雛祭り
    其實,擺放這些娃娃的家庭,絕大多數家中都是有個小女娃的——因為這些娃娃正是為三月三日女兒節所擺放的。女兒節所用的娃娃,做工十分精緻除了娃娃本身,還包括背後的屏風,身前的祭壇等女兒節,在日語中叫做「雛祭り」,或者「上巳」,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從中國唐朝傳去的。
  • 【日本意向】女兒節
    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也可稱為「偶人節」、「雛祭典」、「桃花節」。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一種傳統節日。每年陰曆三月初三,日本女孩會穿著傳統服飾在桃花樹下賞花,是祝願女孩子將來幸福的節日。這一天,人們模仿昔日宮廷的風俗,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一起在桃花下喝糯米釀成的甜酒。「女孩節」在日本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日本女兒節,看日本人是怎樣「富養」女兒的!
    女兒節的由來可追朔到古代春秋時期開始的中國傳統節日,本來是因此時期正逢季節更換,為了除掉身上的穢氣與病菌,會於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又稱巳日節)祓禊畔浴(修禊之事,清潔身體,去除身上的晦氣),後來將節日固定於農曆三月三日。原本的巳日節的慶祝其實不分男女,而現代日本只針對女孩的慶祝則是因為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成為只慶祝男孩子的兒童節,所以將三月三日訂為慶祝女孩的節日。
  • 日本女性的節日 '女兒節' 3月3日 | 日本文化
    日語中又把此節稱為「雛祭」、「桃花節」(因為過去女孩節是在舊曆三月三日,正值桃花盛開之時,由此得名)、「人偶節」、「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兒節」等。最早起源於我國古時的「上巳女兒節」。屬於「五節句」之一的「桃之節句」(桃の節句)。本來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公曆三月三日。不過也就是祈求女孩健康成長並獲得幸福。
  • 【背景介紹】日本娃娃節(又名:女兒節)
    雛祭(雛祭り)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又稱人偶節、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兒節,娃娃節等。屬於「五節句」之一的「桃之節句」(桃の節句)本來在農曆的三月初三,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曆3月3日,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公曆3月3日。這一天,父母會為女兒設置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和服的娃娃,這種娃娃在日本稱為雛人形。
  • 和日本婆婆嘮叨出的女兒節.-終於有一篇不是在網上雜燴出的女兒節帖子了.
    三月三又到女兒節。我第一次聽「女兒節」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事兒。我的父親是研究日本經濟的,他的書桌上有時會擺放些日本畫報。一次我隨手翻開,看到一些穿著和服的娃娃的照片,就問父親這是什麼。父親告訴我這是日本女兒節時的裝飾,叫人形。
  • 實現一張「美美噠和服照「需要分幾步?
    在東京,無論是淺草寺的街頭,還是商場餐廳酒吧,總能見到三三兩兩穿著和服的人。  但是有時候走在路上,總能碰見一些妹紙和服穿的怪怪噠,不管是材質還是穿法都有一些不妥的地方,甚至讓我感覺好像是從是國內影樓裡拿出的服裝。穿這種和服,別說是美美噠的照片了,走在街上也會有一種濃濃的「遊客」味道。
  • 3.18 周五 | 八重櫻下:娃娃的和服製作招生計劃
    四季輪迴時,要給娃娃添置新衣。三月櫻花情濃,如果能給娃娃做一身和服,正好應和了這繁花的盛景。在一起手工的娃娃課堂,不僅能學習娃衣製作技巧,還能欣賞一場玩偶和服秀,了解傳統和服文化知識、飽覽大量精美娃衣、領略多種類型的玩偶,並看到對本次課程的作業進行點評。
  • 日本女兒節,專屬於女孩兒的節日
    今天是3月3日,日本女兒節(ひな祭り)。 女兒節在日語裡被稱為「雛祭」,又稱為雛遊、偶人節、上巳、桃花節,是專屬於日本女孩子的節日。雛祭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原本與中國一樣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了西曆三月三日。 每年3月3日,日本家庭會為了祈禱家中女兒健康幸福而慶祝女兒節。
  • 日本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
    在日本每年3月3日是女兒節,最初的女兒節是在農曆的三月初三,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舊曆,因此女孩節就變成了陽曆的3月3日。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hinamatsuri),也可稱為「偶人節」、「雛祭典」、「桃花節」。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你知道嗎?
  •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在日本這一天為「女兒節」,不妨了解下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在日本這一天為「女兒節」,不妨了解下在民間一直都有「三月三,吃雞蛋」的說法,而且最常見的是薺菜煮雞蛋三月三吃雞蛋的由來相傳在楚地(指的是古楚國所轄之地,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附近區域。),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三這一天,神農路過雲夢澤(今湖北孝感),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
  • 三月三女兒節,一枚應景的「雛霰和果子」!
    在日本,每逢三月三女兒節,日本的街頭巷尾都能看見穿和服的小女孩捧著雛霰。「霰」,意為米果,用糯米蒸熟後放涼乾燥後,和大豆一同翻炒,最後沾上砂糖著色。日本人愛用粉、綠、白來描繪春天。冬盡春來,白雪消弭後就是桃紅柳綠,裹滿砂糖毛茸蓬鬆的三色雛霰,有著獨屬春天的蓬勃朝氣。
  • 日本的主要節日之女兒節篇
    屬於「五節句」之一的「桃之節句」(桃の節句)本來在農曆的三月初三,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曆3月3日。父母會為女兒設置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日式和服的娃娃,這種娃娃在日本稱為雛人形。女兒節--簡介日本女兒節這一天,家有女孩的人家都要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祈求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
  • 3月3日,日本傳統的女兒節!
    人偶說到女兒節,相信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就是擺放講究做工精緻的女兒節人偶吧!日本的家庭在女兒出生後的第一個女兒節,會為其購買專屬的女兒節人偶並每年在家中擺設,也有的人偶是母親家代代相傳的,當嫁女兒的時候,把人偶娃娃和新添購的家具作為嫁妝讓女兒帶走。
  • 三款日本和服娃娃發卡頭飾DIY不織布手工教程
    三款可愛的日本娃娃頭飾身穿俏麗的和服別致漂亮,這款頭飾使用不織布粘貼加以簡單的彩繪製作而成,不織布娃娃頭飾被製作成髮夾和帽針的款式
  • 實拍每年三月三日日本春花浪漫的女兒節,家家戶戶擺古代人偶
    三月三日是日本春花浪漫的女兒節,是日本人為女兒祈福,慶祝女兒健康成長、一生平安幸福的溫馨日子。它曾是中日歷史上最為風雅的傳統節日。它來自中原的上巳節,與中國文人的曲水流觴、女孩的水漂人偶一脈相承。由於這一天正值桃花盛開,自古也叫桃花節。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三月三,地菜花裡煮勃勃
    今天是三月初三我們還是不在微信裡吐槽沒有進步的明陽我們來跟著詠吟老師一起聊聊這傳統的上巳節一說上巳節,相信有很多瀏陽人都不知道是什麼但一說三月三,大家就會大手一揮,說:(瀏)搞點地菜花裡煮勃勃恰啊幾咯(普)弄點薺菜花煮雞蛋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