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女兒節,一枚應景的「雛霰和果子」!

2021-02-18 企鵝吃喝指南

 企鵝吃喝指南|「面少工坊」系列視頻第 2 集 

sansan今天的這款和菓子曲奇,風格明快動人,它的靈感,正來自一款名為雛霰(ひなあられ)的春日和菓子。

在日本,每逢三月三女兒節,日本的街頭巷尾都能看見穿和服的小女孩捧著雛霰。「霰」,意為米果,用糯米蒸熟後放涼乾燥後,和大豆一同翻炒,最後沾上砂糖著色。日本人愛用粉、綠、白來描繪春天。冬盡春來,白雪消弭後就是桃紅柳綠,裹滿砂糖毛茸蓬鬆的三色雛霰,有著獨屬春天的蓬勃朝氣。

我們用黃油曲奇代替糯米和大豆做胚底,用草莓粉、抹茶粉和黃豆粉混入糖粉,作成裹粉糖衣,從而保留了雛霰原有的口感,清甜溫和的細糖入口即化,加之黃油曲奇的醇香。

來,一起複習一下這款餅乾的製作步驟吧。

時長:3'42

原料表


3分鐘讀懂配方 ☞ :烘焙配方的正確打開方式


餅乾胚 hi hi hi hi 哈哈 hi 糖衣

  杏仁粉... 7%                        草莓粉12%

    黃油73%                         抹茶粉12%

     糖粉33%                        黃豆粉. 12%

低筋麵粉....100%                 糖粉.67%


製作步驟


將黃油和糖分攪拌混合,用電動打蛋器打至發白。


Tips:

1.黃油要提前拿出冰箱軟化,並切成小塊,不然會硌著打蛋器。

2.先低速,後高速:先用低速打發將黃油和糖粉完全融合,再調至高速繼續攪打,直到黃油顏色變淺、體積變大。


將低筋麵粉和杏仁粉過篩,和打發好的黃油均勻混合後,和成麵團。

將麵團放入冰箱冷藏一晚。


Tips:一般黃油麵團的曲奇,從成團到分割整形前,都需要冰箱鬆弛這一步。冷藏一晚能讓原料之間的氣味更好融合,麵團凍得稍微硬一點,防止黃油過早融化,也方便整形和分割。

取出麵團後,壓成1cm厚的麵餅,用刀將麵餅分割成1cm見方的的小塊,揉團後放入烤盤。放入烤箱:160°C,25分鐘。

製作糖衣:將黃豆粉、抹茶粉和草莓粉分別與糖粉均勻混合。將烤好的曲奇入不同口味的糖粉裹兩次。

Tips:

1. 粉紅、杏白和茶綠是和菓子最常見的搭配,所以sansan用了草莓粉、黃豆粉和抹茶粉來呼應和菓子的色彩。

2. 趁熱一次、冷卻一次:冷曲奇很難沾上粉,所以要趁熱先裹一次。但是,曲奇放一段時間後粉會受潮變溼,等曲奇冷卻之後再裹一次粉,才會呈現毛茸蓬鬆的質感。

製片 | Elena

攝影 剪輯 | Jason

編輯 | 小小曼


烘焙師:面少sansan

日本藍帶畢業,Epi-ciel Boulangerie&Cafe前主廚,現為烘焙工作室Soul Kitchen的主理人,擅長日系烘焙和甜品設計。

除了騰訊視頻,大家還可以前往優酷/土豆/搜狐/愛奇藝/A站/B站等等其他你喜歡的視頻網站觀看,搜索關鍵字「面少工坊」即可,也歡迎訂閱[企鵝吃喝指南]的其他欄目喲,下期再見!


小金人背後默默被吃掉的爆米花,教你在家爆!

從早餐到夜宵:滬上7家咖啡館,暴走探店一日遊


鴛鴦鍋退下! 川鍋底料哪家強?



相關焦點

  • 三月三日,探尋日本的女兒節——雛祭り
    其實,擺放這些娃娃的家庭,絕大多數家中都是有個小女娃的——因為這些娃娃正是為三月三日女兒節所擺放的。這一天本身是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為了順應西曆,而被改為陽曆三月三日。 日本的女兒節的形成,很大程度受中國晉代「曲水流觴」風俗的影響。曲水流觴,相信大家都很不陌生了。三月初三上巳日,文人雅士在河邊相聚,將酒杯順流而下,酒杯在誰面前停下誰就賦詩飲酒。受此影響,在日本,人們在這一天會將紙作人偶「立雛」順水流下,希望病痛厄運可以被一併帶走,為孩子祈求健康。
  • 日本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
    在日本每年3月3日是女兒節,最初的女兒節是在農曆的三月初三,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舊曆,因此女孩節就變成了陽曆的3月3日。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hinamatsuri),也可稱為「偶人節」、「雛祭典」、「桃花節」。每逢此時,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你知道嗎?
  • 實拍每年三月三日日本春花浪漫的女兒節,家家戶戶擺古代人偶
    三月三日是日本春花浪漫的女兒節,是日本人為女兒祈福,慶祝女兒健康成長、一生平安幸福的溫馨日子。它曾是中日歷史上最為風雅的傳統節日。它來自中原的上巳節,與中國文人的曲水流觴、女孩的水漂人偶一脈相承。由於這一天正值桃花盛開,自古也叫桃花節。
  • 日本女兒節,看日本人是怎樣「富養」女兒的!
    女兒節的由來可追朔到古代春秋時期開始的中國傳統節日,本來是因此時期正逢季節更換,為了除掉身上的穢氣與病菌,會於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又稱巳日節)祓禊畔浴(修禊之事,清潔身體,去除身上的晦氣),後來將節日固定於農曆三月三日。原本的巳日節的慶祝其實不分男女,而現代日本只針對女孩的慶祝則是因為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成為只慶祝男孩子的兒童節,所以將三月三日訂為慶祝女孩的節日。
  • 日本傳統手工製作雛人偶添 「新裝」
    在日本人偶中,三月人偶(雛人偶)和五月人偶最具有代表性,三月三雛祭女孩節,五月五男孩節,三月人偶就是為女孩準備的。其實這些習俗與中國也有著很多的聯繫。傳統的由來日本平安時代受到中國唐朝上巳節(三月三)的 「送厄船」 和 「曲水流觴」 的風俗影響,人們開始用紙做成人偶狀,寫上自己身體不適之處,讓人偶漂流隨河帶走。
  • 三月三| 日本傳統節日——女兒節
    今天是日本的三月三日女兒節,家裡有女孩的日本家庭都會在這一天擺上精緻的人偶。簡直太精緻了吧,據說這些人偶一套的價格在15萬到50萬不等,有些昂貴的更是在100萬日元以上。所以有些名門世家的人偶娃娃通過代代相傳,累計到幾十數百個,每年女兒節拿出來擺一擺,簡直就是「壕」氣沖天。但也不能因為太「壕」一直擺在那裡。據說,這種人偶要是擺太久的話,會影響到女孩的婚期。最好是三月三日女兒節一過就把它收起來,最遲也不要超過兩天。
  • 日本女兒節,專屬於女孩兒的節日
    今天是3月3日,日本女兒節(ひな祭り)。 女兒節在日語裡被稱為「雛祭」,又稱為雛遊、偶人節、上巳、桃花節,是專屬於日本女孩子的節日。雛祭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原本與中國一樣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了西曆三月三日。 每年3月3日,日本家庭會為了祈禱家中女兒健康幸福而慶祝女兒節。
  • 吃一枚和果子,就可以吃下整個春天~
    關東風櫻餅一般使用小麥粉、糯米粉、上新粉(粳米加工後的米粉)等混合粉,加水後薄煎成餅皮卷上紅豆餡兒對摺,再用一到三枚鹽漬後的櫻花葉包裹而成。關西風櫻餅也會被稱為「道明寺餅」,在京都的茶店、和果子店中也會常被稱為「京風櫻餅」。
  •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在日本這一天為「女兒節」,不妨了解下
    「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在日本這一天為「女兒節」,不妨了解下在民間一直都有「三月三,吃雞蛋」的說法,而且最常見的是薺菜煮雞蛋三月三吃雞蛋的由來相傳在楚地(指的是古楚國所轄之地,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附近區域。),人們因為風吹雨打,頭痛病很常見。三月三這一天,神農路過雲夢澤(今湖北孝感),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菜,煮給人們充飢。
  • 【曬月光】三月三女兒節 和服娃娃美美噠
    歡迎關注 曬曬月光一同分享旅途中的美景、趣聞………………………………………………………………………………編者按:家有千金便是福。每年3月3日,是日本的「女兒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完好地保留至今。一直為我們介紹日本人文美景的「藍蜻蜓」,此番專程為曬曬月光帶來了許多難得一見的「雛壇」,看完之後,你是否也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娃娃呢?
  • 【日本意向】女兒節
    女兒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也可稱為「偶人節」、「雛祭典」、「桃花節」。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一種傳統節日。每年陰曆三月初三,日本女孩會穿著傳統服飾在桃花樹下賞花,是祝願女孩子將來幸福的節日。這一天,人們模仿昔日宮廷的風俗,有女孩的人家都會擺出做工精湛、造型華美的宮裝人偶來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長,一起在桃花下喝糯米釀成的甜酒。「女孩節」在日本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皮囊好看,靈魂美味,一枚3000歲的和果子
    新時代的到來/點心與禪宗二 羊羹的演變羊肝餅與羊羹/羊羹點心/羊羹的演變三 饅頭的傳入虎屋饅頭與聖一國師/關於「十字」/林淨因與鹽瀨饅頭/饅頭的演變四 南蠻果子的世紀南蠻人的到來/金平糖與織田信長/南蠻果子對和果子的影響/加須底羅的變形/南蠻果子趣事
  • 和日本婆婆嘮叨出的女兒節.-終於有一篇不是在網上雜燴出的女兒節帖子了.
    三月三又到女兒節。我第一次聽「女兒節」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事兒。我的父親是研究日本經濟的,他的書桌上有時會擺放些日本畫報。一次我隨手翻開,看到一些穿著和服的娃娃的照片,就問父親這是什麼。父親告訴我這是日本女兒節時的裝飾,叫人形。
  • 「三月三」登上熱搜 上巳節是中國古代情人節嗎?
    26日,「三月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有人表示,「三月三」也是上巳節的另一個名字,古代,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也有祭祀宴飲等習俗。還有說法稱,該節日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不過,民俗學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就個人觀點而言,她傾向於認為,上巳節主要的習俗還是祓禊、闢邪,不能簡單看作「古代情人節」。
  • 比起「少女的酥胸」來,京都和果子才叫精緻高雅呢
    高顏值和好滋味也就罷了,還有好聽的名字和故事:「綺羅」、「櫻與鳥」……春天的果子帶著浪漫氣息,盛夏的果子可以消暑,哪個季節配什麼果子,樣樣有典故。這是講究得不能再講究的甜品,相比之下,就連「少女的酥胸」馬卡龍都顯得俗氣了呢。
  • 顏值爆表又好吃的「和果子」,你真的吃到精髓了嗎?
    在京都,對能稱為「京果子」的店家有著嚴格的限制條件,能製作上果子(獻給天皇、大名等貴族的果子)的店家就更是鳳毛麟角。這些上果子不僅做工精細、原料考究,還極具文化含義,可見當時的和果子匠人具備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藝術造詣。這也是直到今天和果子匠人依然受尊敬的原因。相對於貴族專供的上果子,庶民常見的和果子稱為「雜果子」。江戶時代的雜果子也開始大放異彩,其中柏餅、大福和金鶚最出名。
  • 上巳節|三月三,春依然,願往後餘生,幸福安康永相伴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這在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很多地方依然有集會的習俗。這一天被很多地方的人通俗地稱為「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 觀察 日本傳統「雛人形」如何適應新時代
    雛人形是日本女兒節的專屬裝飾品,在日本具有特殊的文化含義,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之一。
  • 【文馨歲時記】節日大餐:女兒節的散壽司飯,好吃好看又好做
    三月三,在日本是女兒節,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吃的用的擺的都美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