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酶礦化製備具有可調控力學性能的超硬強韌型水凝膠

2021-12-12 材料人

軟骨和皮膚的含水量雖大於50%但仍很堅硬且強韌,遠遠超過目前已有的合成水凝膠。近來關於強韌水凝膠的製備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例如雙網絡水凝膠的韌性達到了皮膚的水平,而無機-有機複合材料則表現出了更好的性能。但是這些材料的韌性得益於高延展性,而硬度則仍無法與天然組織相媲美。

近日,德國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的Joerg C. Tiller1(通訊作者)等人通過酶引發在聚合物水凝膠中形成了均勻分散的無定型磷酸鈣納米結構。該水凝膠在溶脹平衡時的斷裂能可達到1300J/m2,高於目前所知的任何一種合成水凝膠。其彈性模量達到了440MPa,遠遠高於軟骨和皮膚。另外,這種高充填複合材料可以被設計成透明的且保持其原有的延展性,即使是有缺口存在的條件下仍能保持較高延展性。該研究團隊發現透析可以調控該均勻礦化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尤其是硬度。該成果以「Enzymatic mineralization generates ultrastiff and tough hydrogels with tunable mechanics」為題於2017年3月1日發表在期刊Nature上。

a)PDMA-l-TEG網絡的鈣化過程。製備了三種具有不同聚合物網絡(PHEA-l-TEG, PDMA-l-TEG和PAAm-l-MBAm)的薄膜,通過光聚合引入了鹼性磷酸酶。然後加入2-甘油磷酸鈣(CaGP)鈣化溶液。隨著時間的增加,酶催化CaGP的脫磷酸作用,將鈣離子和磷酸根留在聚合物網絡中,呈無定型結構(圖中白色圓圈)。這些薄膜由透明變為乳白色,表明發生了礦化作用;

b)PHEA-l-TEG, PDMA-l-TEG和PAAm-l-MBAm網絡的應力-應變曲線;

c)三種網絡的最大楊氏模量(藍色)和斷裂能(紅色),這些實驗至少有三個平行樣,所有數據都是平均值,誤差線代表標準偏差。

d)PDMA-l-TEG網絡鈣化7天後的斷面掃描電鏡照片;

e)PAAm-l-MBAm網絡鈣化7天後的斷面掃描電鏡照片。

含0.4wt%固定鹼性磷酸酶鍍銀水凝膠在礦化之前的透射電鏡照片:

a)PHEA-l-TEG;b)PDMA-l-TEG;c)PAAm-l-MBAm;

d)PAAm-l-MBAm礦化3天後的楊氏模量(黑線)和溶脹度(灰色虛線)測量值;

e)PDMA-l-TEG礦化7天後的掃描電鏡照片;

f)PAAm-l-MBAm礦化3天後的掃描電鏡照片。

a)在室溫下鈣化的PAAm-l-MBAm的楊氏模量(柱狀圖)和缺口試樣的斷裂應力(紅線);

b)相應的PAAm-l-MBAm複合物的斷裂能(柱狀圖),其中無機組分(磷酸鈣,CaP)的含量標註在柱狀內部,乾燥狀態(上)用質量分數表示,溶脹狀態(下)用體積分數表示;

c)含EDPOA的PDMA-l-TEG複合物礦化7天後的楊氏模量;

d)含EDPOA的PDMA-l-TEG複合物的斷裂能(紅色)和楊氏模量(藍色),鈣化時間:0wt%和7wt% EDPOA為4天,1wt%,2wt%和5wt%EDPOA為3天,10wt%EDPOA為7天。這些實驗至少有三個平行樣,所有數據都是平均值,誤差線代表標準偏差。

室溫下礦化7天的含a)1wt%;b)2wt%;c)10wt%EDPOA的溶脹PDMA-l-TEG網絡,下面對應的是各自的掃描電鏡照片(大圖)和選區電子衍射照片(小圖);

含10wt%EDPOA的PDMA-l-TEG網絡在d)水中;e)鈣化溶液中溶脹7天;

f)圓圈狀的含2wt%EDPOA的溶脹PDMA-l-TEG鈣化7天後,可以承載100g。

除磷酸鈣之外,該研究同樣適用於葡萄糖-6-磷酸鹽,並且這種複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這種方法可以被用於體內生成力學性能可調控的移植體,例如,組織工程中用於再生藥物和細胞生長的堅硬支架,或者強韌植入體和藥物釋放體系。

文獻連結:Enzymatic mineralization generates ultrastiff and tough hydrogels with tunable mechanics(Nature,2017,DOI: 10.1038/nature21392)

材料牛網專注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如果您對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點我加入材料人編輯部。如果你對高分子材料感興趣,願意與高分子領域人才交流,請加入材料人高分子交流群(QQ群:298064863)

正值考研複試階段,各位老師如有招收考研調劑學生的需求,歡迎聯繫我們,材料人旗下考學品牌材料人學院為您推薦靠譜學生。聯繫郵箱:haoxiaorui@cailiaoren.com

長按二維碼訂閱材料人了解更多科技服務

商務合作:15120014412   

郵箱:kefu@cailiaoren.com

相關焦點

  • Sci.》最新綜述:酶調節可自愈聚合物水凝膠
    如今,合成的自愈材料不僅可以修復結構缺陷並恢復機械性能,而且還可以恢復包括透明性,導電性,疏水性,超疏水性和防汙功能在內的材料功能。儘管取得了這些成就,但目前的合成的自愈材料仍遠不如可自愈生物體的智能和實用。圖1.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酶促可修復水凝膠的時間表。
  • 中國力學學會第111次青年學術沙龍活動在杭州召開
    通過精密的轉印集成方法,將在原生基板上製備的涉及不同材料、尺度、維度的異構異質元器件實現單背板的多工整合,同時簡化或省略中間的封裝過程,提升元件的極限微縮和集成。報告主要介紹課題組最近發展的基於界面粘附調控的磁控/熱控轉印集成技術,可實現低成本、可編程、適用範圍廣的高效轉印,研究結果對提升材料組裝和微納製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 南開大學團隊研獲超強韌人造蜘蛛絲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劉遵峰教授團隊使用水凝膠纖維成功製備出了新型超強韌「人造蜘蛛絲」,它強度高、慢回彈、可重複伸縮,未來或將用於高空緩降等多領域。近日,介紹該成果的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蘭州化物所實現超高強韌水凝膠3D列印
    目前,無論是化學交聯還是物理交聯3D列印水凝膠,因所製備的3D列印結構體在力學性能方面表現不佳致使其應用嚴重受限。因此,高強韌水凝膠3D列印對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具有重要意義,是增材製造領域具有挑戰的前沿研究。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曉龍帶領的團隊,通過構築雙物理交聯網絡策略實現了超高強韌水凝膠3D列印。
  • 具有「完美」光學性能的仿北極熊毛結構氧化矽納米管氣凝膠(SNTA, silica nanotube aerogel)
    雖然二氧化矽氣凝膠具有高孔隙率(80-99.8%)、高比表面積(~1000 m2/g)、超低密度(1.5mg/cc)、優異的隔熱性能(<16 mW/mK)以及超低的聲速(<70m/s)等優異的性能。但是由於二氧化矽氣凝膠的珍珠項鍊狀的納米骨架結構使得其具有天生的脆性。圖1.
  • 羅布麻纖維素納米纖維增強殼聚糖基複合水凝膠的製備與表徵
    將納米材料添加到聚合物基質中是增強複合材料力學性能的一種可行的手段。在這項工作中,以殼聚糖為基質製備了由纖維素納米纖維(CNF)增強的殼聚糖基水凝膠。研究了CNFs(1vt%,1.5vt%和2vt%)在力學性能、溶脹性能、pH敏感性和抗菌性能等方面對其結構-性能關係的影響。
  • 頂刊綜述:微凝膠/凝膠微球用於細胞培養和組織微環境構建
    圖1  微凝膠的精確調控可以滿足不同需求 1.微凝膠的設計有多種製備策略可用於製備具有獨特力學特徵、結構特徵和生化特徵的微凝膠。通過改變微凝膠的性質,可以更好模擬組織微環境,也可以通過引入互補基團便於後續組裝。
  • 幾種典型陶瓷納米纖維的性能及製備方法
    陶瓷纖維製備方法較多,典型的製備方法有熔融紡絲法,擠出紡絲法,溶液浸漬法,溶膠-凝膠法,化學氣相反應法,化學氣相沉積法,靜電紡絲法,溶液吹紡法。陶瓷纖維的製備除上述幾種方法外,還有聚合物轉化法、水熱合成法等方法。通過以上製備方法,可製備出種類繁多的陶瓷納米纖維。陶瓷纖維按化學成分分為氧化物陶瓷纖維和非氧化物陶瓷纖維,下面介紹幾種典型的陶瓷納米纖維。
  • 海南大學王寧《Nature Commun.》一種DNA水凝膠海水鈾吸附劑
    【科研摘要】從海水中提取鈾對於核能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存在的鈾吸附劑受到共存的金屬離子幹擾的阻礙。DNA酶(DNAzyme)對特定的金屬離子具有很高的選擇性,但尚無基於DNA的吸附劑可從海水中提取可溶性礦物質。
  • 浙江大學吳子良/鄭強NIR光調節梯度結構和可編程機械性能的水凝膠
    Engler和他的同事通過光刻聚合製備了條紋圖案的水凝膠,以調節細胞在較硬區域的粘附和遷移。儘管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在設計具有複雜機械梯度的水凝膠時,仍然需要解決一些問題:(i)梯度的產生依賴於特定位置的化學反應或形成牢固的締合(ii)整個或部分水凝膠故意弱化以表現出機械梯度,從而限制了其在承重條件下的應用。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示意圖溶膠-凝膠法溶膠-凝膠法(Sol-Gel Process)是化合物在水或低碳醇溶劑中經溶液、溶膠、凝膠而固化,再經熱處理製備氧化物、複合氧化物和許多固體物質的方法。溶膠-凝膠法中反應前驅體通常為金屬無機鹽和金屬有機鹽類,如金屬硝酸鹽、金屬氯化物及金屬氧氯化物、金屬醇鹽、金屬醋酸鹽、金屬草酸鹽。
  • 基於Pickering乳液技術製備新穎的纖維素納米纖-聚合物複合氣凝膠
    該研究使用纖維素納米纖(CNF)穩定的Pickering乳液技術並結合冷凍乾燥法,簡便快速地製備結構新穎和性能優異的CNF/聚合物複合氣凝膠。該方法具有很好普適性,適用於各種油溶性聚合物以及功能小分子與CNF來構築複合氣凝膠,為纖維素氣凝膠複合化和功能化提供了新方法。
  • :抗凍、耐熱導電自粘附超強水凝膠
    雖然甘油-水是常見的抗凍體系,但是甘油加入會阻礙高分子單體聚合。因此,迄今未見有甘油基抗凍水凝膠的報導。西南交通大學魯雄課題組,基於量子力學計算指導,通過精心設計反應體系,克服了醇/水溶液中凝膠困難,形成多功能水凝膠。相對於傳統的水凝膠,本研究製備的醇/水混合凝膠中,丙三醇與水能夠形成更強的氫鍵作用,防止水凝膠網絡中的水分子在低溫時結冰、高溫時揮發。
  • 我國科學家研獲超強韌人造蜘蛛絲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劉遵峰教授團隊使用水凝膠纖維成功製備出了新型超強韌「人造蜘蛛絲」,它強度高、慢回彈、可重複伸縮,未來或將用於高空緩降等多領域。近日,介紹該成果的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研製超彈性抗疲勞氣凝膠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研究團隊和梁海偉教授課題組研製出一種性能卓越的氣凝膠,與高分子泡沫、金屬泡沫和陶瓷泡沫相比,這種氣凝膠在熱機械穩定性和抗疲勞性能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 餘桂華團隊EES:調控水凝膠表面潤溼態加快太陽能致水蒸發
    太陽能海水蒸發被視為可以緩解淡水稀缺的最有前景的環保型技術之一。然而,最關鍵的挑戰在於自然陽光擴散太強(≤1kW m-2),無法為高效的水蒸發系統提供動力。而一旦利用昂貴的太陽能集中器就會增加其整體的技術成本。研究者們通過引入高效光熱能轉換材料以及合理設計蒸發器納米結構來加速蒸發過程。最近,通過調節聚合物網絡與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水凝膠太陽能蒸發器可在一個陽光下達到高蒸發速率。
  • 揭秘進博會「網紅」材料——氣凝膠
    雖然Kistler所提出的方法對氣凝膠的製備行之有效,但複雜的溶劑替換過程以及耗時的超臨界乾燥工藝卻阻礙了氣凝膠的進一步發展。 1968年,Teichner等提出了一種製備SiO2氣凝膠的新方法,該方法是利用矽的有機醇鹽正矽酸四甲酯(TMOS)替代水玻璃作為前驅體來製備SiO2溼凝膠。
  • 水凝膠溶脹後機械性能反增強?《Nature》子刊:骨骼肌啟發的溶脹...
    溶脹後,拉伸的網絡使脂質體變形,隨後引發被包封分子的跨膜擴散,這可觸發由預載前體形成新網絡。由於雙網狀結構的堅韌性,該研究成功地實現了聚合物水凝膠的溶脹強化現象。膨脹觸發的自增強功能可以用來開發各種動態材料。
  • 3D列印高強度殼聚糖水凝膠支架
    然而,已報導的研究中,大多使用酸性溶液來溶解殼聚糖粉末,再通過以這種方式獲得的殼聚糖水凝膠力學性能差,無法滿足組織修復的需求。 近期EFL團隊設計了一種不需要有機溶劑的殼聚糖墨水,通過鹼/尿素水溶劑經過多次融凍循環來溶解殼聚糖,獲得殼聚糖水凝膠,該墨水具有獨特的溫致凝膠特性,使得其能夠使用埋入式高溫凝固浴方法進行列印。
  • 性能遠超傳統塑料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 「定向變形組裝」 的新材料製造方法,該團隊採用上述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性能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塑料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