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溶脹後機械性能反增強?《Nature》子刊:骨骼肌啟發的溶脹...

2020-12-12 騰訊網

儘管生物組織在本質上屬於水凝膠材料,其中往往充滿了體液,但在需要時,生物組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機械強度。例如,血液充血後肌肉變得更強。骨骼肌的收縮可以通過增加血流量來激活其相關的肌肉。因此,充血能導致肌肉硬度大大增加。這些系統溶脹增強性質的核心是組織中存在許多生物膜屏障,它們可以調節水分子和離子的跨膜運輸。相比之下,人工合成的材料由於網絡的稀釋而呈現出典型的溶脹-弱化現象,溶脹後機械強度始終會急劇下降,並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例如作為生物膠水或人工組織這類需要一定機械強度的場合。儘管研究表明,一些經過特殊設計的具有親水-親脂平衡的網絡可以抵抗溶脹,但目前仍然難以製備能夠增強溶脹後機械強度的聚合物材料。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劉盡堯教授等人報導了通過生物啟發策略實現的聚合物材料的溶脹強化現象。作者將脂質體膜納米屏障共價嵌入交聯網絡中,以調節跨膜運輸。溶脹後,拉伸的網絡使脂質體變形,隨後引發被包封分子的跨膜擴散,這可觸發由預載前體形成新網絡。由於雙網狀結構的堅韌性,該研究成功地實現了聚合物水凝膠的溶脹強化現象。膨脹觸發的自增強功能可以用來開發各種動態材料。該研究以題為「Swelling-strengthening hydrogels by embedding with deformable nanobarriers」的論文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水凝膠的設計和準備】

為了構建具有天然膜屏障功能的人工系統,作者設計將脂質體嵌入水凝膠材料中,以同時分離觸發分子並調節其跨膜轉運。該策略如圖1c所示。裝飾有雙鍵的脂質體通過水基自由基聚合共價結合到第一個網絡中。接下來將第二網絡的前體預裝在水凝膠中,並將可點擊的交聯劑分別預存儲在脂質體內。交聯劑的膨脹會觸發跨膜傳輸,導致預加載的前體和分散的交聯劑之間形成第二個聚合物網絡。因此,當雙網狀結構形成導致強度增加超過溶脹引起的強度損失時,溶脹後的機械強度可能會超過初始強度。作為實驗驗證,作者通過將氫化大豆磷脂與膽固醇和二硬脂醯基磷酸乙醇胺-PEG2000-丙烯醯胺共同組裝來製備具有雙鍵修飾的脂質體。通過丙烯醯胺和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的水基自由基共聚,將裝有N3-PEG3-N3的修飾脂質體共價連接至第一個網絡。最後通過將Tetra-PEG-DBCO預裝在聚丙烯醯胺(PAM)水凝膠中來獲得溶脹強化的水凝膠(SSH)。

圖1溶脹強化行為的示意圖

【溶脹強化行為】

如圖2a,b所示,SSH的壓縮模量以25%的溶脹率增加了15.6%±4.5。即使溶脹率增加到75%,SSH仍可以保留其初始機械強度。然而,對照水凝膠觀察到典型的溶脹-弱化現象。相應的PAM單網絡和PAM / PEG雙網絡水凝膠的溶脹模量在溶脹過程中持續下降,溶脹率為75%時分別下降32.1%±7.7和39.7%±3.4。此外,隨著溶脹率增加25%,SSH在90%應變下的壓應力從1.32MPa增加到1.71MPa(圖2c,d)。如預期的那樣,兩種對照水凝膠在90%應變下的壓縮應力大大降低,並且在75%的溶脹率下分別降低了52.8%±7.7和57.7%±3.2。這可以通過SSH中大量交聯脂質體的存在來解釋,這增加了凝膠的機械強度。然後作者將SSHs皮下植入大鼠背部,以研究其在生理環境中的溶脹強化行為(圖3a,b),結果表明SSH在複雜的體內條件下同樣表現出出色的溶脹強化行為。

圖2溶脹強化水凝膠(SSHs)的體外溶脹強化行為

圖3體內溶脹強化水凝膠(SSHs)的溶脹強化行為

【雙網絡的形成】

為了進一步確定第二個網絡的結構,作者設計併合成了可觸發的PAM網絡,該網絡可以全面表徵新形成的網絡(圖4a)。因此,在形成雙網狀結構後,初始網絡可被還原劑穀胱甘肽(GSH)溶解。刪除第一個網絡後,即可獲得新形成的網絡。如圖5b所示,二硫化交聯的PAM網絡被GSH觸發溶解。正如預期的那樣,溶脹的水凝膠經過GSH處理後可以保持其初始固體形狀(圖5b-e),從而驗證了第二個網絡的形成。通過擴散完全除去交聯的PAM,可以得到單一的第二網絡。機械測試表明,形成的第二網絡在600%應變下的拉應力為28.4kPa,在90%應變下的壓應力為915kPa(圖5f,g)。這些結果很好地證實了SSH的機械性能、微觀形態和分子結構。

圖4 第二個網絡的設計、製備和機械測試

總結:作者報導了一種藉助生物膜屏障啟發策略實現的溶脹強化水凝膠(SSH),將共價嵌入交聯網絡中的脂質體膜納米屏障用於調節跨膜運輸。溶脹後,拉伸的網絡使嵌入的膜納米屏障變形,隨後引發被包封分子的跨膜擴散,這可觸發由預載前體形成新網絡並形成雙網絡結構。由於雙網絡水凝膠的堅韌特性,SSH無需外部刺激和其他添加劑的幫助即可顯示出其膨脹強化行為。膨脹觸發的自增強功能可以製備各種動態材料,這可能會大大擴展其在生理環境中的應用。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多特蒙德工業大學:持久抗菌快速溶脹,超級吸水劑互穿網絡水凝膠
    其中一種負責材料性能的聚合物網孔,另一種負責抗菌性能的聚合物網孔。通過原子力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確認了IPH的納米相結構。即使在最低的PBI濃度下,醫院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細菌細胞也會被殺死。洗滌水凝膠長達4周後,抗菌活性得以保留。使用一種新的定量檢測溶液中PBI的方法,IPH會顯示出PBI的少量浸出,遠低於其抗菌活性濃度。
  • Nature 酶礦化製備具有可調控力學性能的超硬強韌型水凝膠
    軟骨和皮膚的含水量雖大於50%但仍很堅硬且強韌,遠遠超過目前已有的合成水凝膠。
  • 浙江大學吳子良/鄭強NIR光調節梯度結構和可編程機械性能的水凝膠
    因此,當溫度恢復到室溫時,凝膠的機械性能得到增強。由於AuNRs的光熱效應,水凝膠的機械性能還可以通過近紅外光輻射進行局部調節。具有任意二維梯度的水凝膠可以通過特定位置的光輻照輕鬆開發。具有不同剛度和屈服應力的已處理和未處理區域在拉伸或扭曲變形中具有構造行為。
  • 《Science子刊》可編程彈性反衝生物啟發高功率密度/強收縮水凝膠
    受許多生物在跳躍過程中能量轉換機制的啟發,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Ximin He和蘭州化物所傑青周峰研究員在《Science》子刊發表Bioinspired high-power-density strong contractile hydrogel by programmable elastic recoil一文,他們論述了通過在聚合物網絡中存儲和釋放彈性勢能來設計一種彈性驅動的強收縮水凝膠
  • 矽水凝膠VS水凝膠
    我本科畢設的時候接觸過水凝膠,而第一次聽說矽水凝膠是看了徐璐小紅書推薦的美若康矽水凝膠隱形眼鏡,號稱可以佩戴午睡,那麼矽水凝膠和普通水凝膠有什麼區別?矽水凝膠真的是智商稅嘛?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水凝膠,水凝膠是一類極為親水的三維網絡結構凝膠,它在水中迅速溶脹並在此溶脹狀態可以保持大量體積的水而不溶解。
  • 簡易科普:1分鐘了解什麼是水凝膠?有什麼用?
    水凝膠也具有高吸收性(它們可以包含90%以上的水)天然或合成聚合物網絡。「水凝膠」一詞在文獻中首次出現是在1894年。最初,對水凝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這種相對簡單的化學交聯聚合物網絡上,以研究其基本特徵,例如溶脹/溶脹動力學和平衡,溶質擴散,體積相變和滑動摩擦,以及研究此類應用。如眼科和藥物輸送。
  • 高光輝《JMCA》類似皮膚機械行為DNA啟發的水凝膠機械受體
    他們使用DNA啟發的單磷酸腺苷交聯的季銨化殼聚糖網絡和含NaCl的聚丙烯醯胺網絡構建水凝膠。水凝膠具有低模量,高韌性,自剛度和快速自恢復性。結果,水凝膠機械受體對應變和壓力表現出高靈敏度,並且即使在大變形(應變為500%)下也表現出可忽略的機電滯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水凝膠可充當可靠的可穿戴傳感器,用於檢測全身運動和生理信號,包括各種關節運動,面部表情,發聲和呼吸。
  • 中科院傑青周峰團隊《材料化學》可控表面解離性的分層水凝膠,可...
    【科研摘要】 開發具有特潤滑,承重和抗磨性能的生物啟發水凝膠材料對於耐用的潤滑性植入物或設備而言是必要的。儘管對水凝膠材料的潤滑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是由於其較差的機械性能,通常難以在當前系統的潤滑和承重之間達到平衡。
  • 羅布麻纖維素納米纖維增強殼聚糖基複合水凝膠的製備與表徵
    將納米材料添加到聚合物基質中是增強複合材料力學性能的一種可行的手段。在這項工作中,以殼聚糖為基質製備了由纖維素納米纖維(CNF)增強的殼聚糖基水凝膠。研究了CNFs(1vt%,1.5vt%和2vt%)在力學性能、溶脹性能、pH敏感性和抗菌性能等方面對其結構-性能關係的影響。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王曉龍團隊實現雙網絡水凝膠的3D列印,高強韌性...
    水凝膠因高強韌的性能被廣泛應用,其製備工藝也已經和 3D 列印技術結合,目前單網絡水凝膠已經能夠通過 3D 列印很好實現。近期,具有更高強韌性能的雙層網絡水凝膠也搭上了 3D 列印的便車。  」  PVA+CS 雙網絡水凝膠:3D 列印 + 高強韌  雙網絡水凝膠因其強度和韌性高於單網絡結構,目前已經應用在強韌需求更高的生物醫學、仿生機械等方面,而王曉龍團隊此次通過 3D 列印技術構築雙網絡超高強韌水凝膠,為高強韌水凝膠器件的設計與製造提供了新方案。
  • 如何用「果凍」發一篇Nature/Science?玩轉生物質材料—明膠
    受自然生物體中(如變色龍)的自發顏色變化,2018年,東南大學趙遠錦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心肌組織-反蛋白石水凝膠膜的動態可變虹彩色材料。研究人員在甲基丙烯酸酯化的明膠(GelMA)上復刻了反蛋白石模版圖案。
  • 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木質素水凝膠驅動器
    背景刺激響應水凝膠的形狀或機械特性能夠受到外界刺激可逆改變,在仿生和組織工程材料中具有廣泛應用。pH響應水凝膠是研究最深入的智能材料和驅動器之一,它們的結構和性能在受到外部pH改變刺激時會變化。但是,通常pH的調節會改變離子相互作用,氫鍵和疏水相互作用,從而導致可逆的微相分離或自組織現象。
  • MIT海歸開創軟材料新型仿生設計,力學性能堪比人體組織|專訪
    受啟發於人體組織的結構性能關係,南方科技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系助理教授劉吉開創性地提出軟材料的極限性能設計理念,並首次實現了抗疲勞人工生物材料和界面的構建,解決人體技術領域相關材料的設計與製造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趙選賀教授實驗室做博士後期間,2019 年 1 月,劉吉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 Science Advances 雜誌上發表論文,標題為 Anti-fatigue-fracture hydrogels,受啟發於肌肉組織的結構性能關係,他們開創性地提出了抗疲勞水凝膠的設計原理:讓疲勞裂紋在擴展中遇到並且破壞比一層高分子鏈強韌很多的物質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劉維民院士團隊綜述貽貝啟發水凝膠
    與常規有機彈性體基質相比,水凝膠具有與人體皮膚相似的生理和機械性能,被認為是與人體相關的電子應用的更好替代品。特別是,受到貽貝啟發的導電水凝膠在自粘可穿戴電子產品中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從而消除了傳統的基於聚合物/水凝膠的電子產品中對膠帶或帶子的需求。
  • 美國杜克大學AFM:循環10萬次高疲勞強度、修復軟骨的水凝膠
    水凝膠已被用作軟骨替代品,因為與軟骨一樣,水凝膠主要由水組成且滲透性低,其摩擦係數(COF)非常低。但是,當前的水凝膠在循環載荷和磨損條件下沒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耐用性來代替承重的軟骨。如果要使用合成水凝膠替代軟骨,則其至少應具有軟骨強度,使其在恢復正常活動時不會失效。水凝膠替代品還應具有與軟骨相同的時間依賴性機械特性,以確保正常的應力分布,疲勞強度和耐磨性以確保耐用性。
  • 西北大學李創《Science子刊》光磁激發快速編程運動水凝膠機器人
    【背景介紹】由生物體激發運動和形狀變化以響應外部刺激的水合軟物質設計仍然是一項重要的科學挑戰。為實現該目的而設計的水合結構和機理最終可能對開發具有機車能力的水化學材料或增強生物系統功能很有用。水凝膠提供了在水中起作用的可能性,並且還具有與水性環境交換流體的能力。以前關於宏觀水凝膠的研究表明,受光,熱,化學或電化學刺激可激活彎曲,行走或遊泳行為,但除非將其縮小至微米級別,否則所有這些系統均會顯示出緩慢的運動驅動動力學。將功能納米級組分摻入水凝膠提供了產生新興性質和性能的強大策略。
  • 傷口敷料-水凝膠
    水凝膠敷料簡介水凝膠敷料是是由明膠、多糖、多電介質複合物和甲基丙烯酸樹脂組成的三維立體網狀吸水性多聚體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最近,趙雙良教授和重慶三峽學院宋先雨博士(原華東理工大學趙雙良教授團隊博士生)利用耗散粒子動力學(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和拉伸分子動力學(Steered Molecular Dynamics)系統研究了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界面作用機理,闡釋了納米水凝膠內化路徑同時受水凝膠機械強度及包封能力的界面調控機制。
  • 《AFM》綜述:為水凝膠的應用量身定製膠凝機理
    同時,共價交聯也已被研究作為形成聚合物-納米顆粒水凝膠的一種途徑。靜電相互作用:水凝膠網絡也可以通過靜電相互作用來穩定。例如,金屬藻酸鹽水凝膠由螯合在相鄰生物聚合物鏈上的羧酸鹽的二價陽離子(例如Ca2+,Mg2+,Ba2+)組成,三價陽離子(例如Al3+,Fe3+)可以與三個羧酸根基團相互作用形成更緊密的網絡,從而生成具有改善機械性能的金屬-藻酸鹽水凝膠。
  • 把Nature發遍,從尿不溼到人造皮膚,這位科學家把水凝膠做到極致
    趙選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師從國際著名力學家鎖志剛教授。目前該課題組的研究目標是:了解和設計具有空前性能的軟材料和探索新型軟材料的非凡功能。題為:Highly stretchable and tough hydrogels(高度可拉伸且堅韌的水凝膠)他們報告了一種由形成離子和共價交聯的雙網絡聚合物合成水凝膠。儘管這類凝膠含有約90%的水,但它們的拉伸強度可以超過其初始長度的20倍,這些材料的斷裂能非常高:即使含有通常會引發水凝膠裂紋形成的缺陷,它們的拉伸強度也可以超過自身長度的1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