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極度天才,來自極度天真!附:蒙克經典畫作高清全集(186張)

2021-02-08 中外藝術

蒙克自畫像

蒙克極度壓抑,來自於極度天真

文\張鑫彬


蒙克把內心的極度壓抑幻化為視覺的狂歡,怒吼不止,他的畫作享譽世界,畢卡索、馬蒂斯等一代代的藝術家無不驚嘆和學習。當然,他的畫作技法在今天並不稀奇,可是蒙克如此極度的視覺狂歡,卻來自於他天才般的純真以及他所經歷的一切。

他心理外化的表現手法被延續至今,而他卻一生都活在死亡的恐懼當中,無法自拔。他五歲並失去了母親,十三歲失去了他心愛的姐姐;他和精神分裂症的妹妹相依為命,絲毫感受不到愛與溫暖。

因此,我們在他畫作中看到了絕望和傷痛以及對愛的極度渴望,但同時也能看到他畫作中對大自然的觀察。他把大自然的色彩轉化為筆下豐富的情緒表現,他真是個徹頭徹尾的純真天才。

愛德華蒙克油畫作品《吶喊》

"一天傍晚,我和朋友走在路上,一邊是城市,另一邊是腳下的峽灣,我感到渾身不舒服。"蒙克敘述他畫這幅代表作《吶喊》時的靈感來源。"我停下來眺望峽灣,落日將雲彩染成血一般鮮紅。就在那時,我想我聽到了大自然不停地尖叫。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蒙克

只有如同大自然一樣純粹,天真的人,他才能在遠離真正大自然的人群中感受到大自然賦予人類最為純粹的、真實的情感,才能使自己沉浸在其中,沉浸在充滿自由想像的內心世界裡。

愛德華蒙克油畫作品《青春期》

在蒙克畫作《青春期》中描繪了一個赤裸著上身獨坐在病床上的小女孩,而這個正值青春期的女孩或許就是蒙克的妹妹;她那無助而充滿懷疑的肢體,眼神,呈現了許多人在青春期所遭遇的成年世界的打擊,交叉的雙手和緊閉雙腿,如此麻木和無助。在奧斯陸美術館中的介紹是這樣的:"赤裸上身的女子無助地坐在病房裡,青春期就像在一間病房,無法信任的醫生,不是秘密的秘密,被欺騙與哄騙的真相,還有社會逼你服下的不知由什麼東西製成的藥片。」

許多人青春期的陰影都被投射在了他這幅畫作的牆上,那牆上的陰影如同青春期純真的消失,如同不可知的未來,如同成人世界中的不安。

愛德華·蒙克《瑪多娜》

然而蒙克的另一幅不受那麼多關注的畫作《瑪多娜》卻極其放鬆,「瑪多娜」就是「美女」意思。蒙克畫作下的這個女人嘴微張著,眼睛很享受的閉著,手也伸開著,露出自己孕育了生命的身體。蒙克說:「這是身體的微笑,生命將要向死亡伸」。這幅畫預示著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如同一個希望。

愛德華·蒙克 《生命之舞》

蒙克在《生命之舞》中集中呈現了一個女人的愛情變化,左邊的白衣女子如同處女期待著戀愛的到來,而中間的戀人已經沉浸在了戀愛之中,然而右邊黑裙的女人卻因愛情失意、憔悴。可是後面的男男女女卻陷入了肉慾和瘋狂的舞蹈中。這圖解式的愛情,如同一個人的一生以及許多人的命運。

當那些青年們純真地渴望著浪漫的愛情到來,但這世界卻處處肉慾橫流,許多人面對的就只是荒誕不經的人生命運。

愛德華·蒙克 《巴黎裸女》

愛德華·蒙克 《畫家與他的模特》

愛德華·蒙克 《次日》

愛德華·蒙克 《病中的女孩2》

愛德華·蒙克 《 男人與女人》

愛德華·蒙克 《割乾草者》

愛德華·蒙克 《狗頭》

愛德華·蒙克 《藍衣女子》

愛德華·蒙克 《馬拉之死1》

愛德華·蒙克 《女人的三個階段(斯芬克斯)》

愛德華·蒙克 《斯塔尼斯洛·普雷比斯維奇》

愛德華·蒙克 《弗雷德裡奇·尼採》

愛德華·蒙克 《雅各布·布拉蘭》

愛德華·蒙克 《有酒瓶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 《憂慮》

愛德華·蒙克 《雨》

愛德華·蒙克 《蒸汽火車》

愛德華·蒙克 《浴男們》

愛德華·蒙克《 岸上的樹》

愛德華·蒙克《 奧斯高特蘭的街道》

愛德華·蒙克《 阿爾伯特·科爾曼》

愛德華·蒙克 《在埃克裡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 柏林女孩》

愛德華·蒙克《 奧斯高特蘭的女孩》

愛德華·蒙克《 奧斯高特蘭的夏夜》

愛德華·蒙克《 春日》

愛德華·蒙克《 達格尼·尤爾》

愛德華·蒙克《 病中的女孩》

愛德華·蒙克《 傍晚的卡爾約翰街上》

愛德華·蒙克《 分離》

愛德華·蒙克《 丹尼爾·雅各布森教授》

愛德華·蒙克《 風暴》

愛德華·蒙克《 伐木工人》

愛德華·蒙克《 孤獨的人們》

愛德華·蒙克《 患西班牙流感後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 紅色維吉尼亞爬山虎》

愛德華·蒙克《 歸途上的工人們》

愛德華·蒙克《 灰燼2》

愛德華·蒙克《 嫉妒》

愛德華·蒙克《 妓院場景》

愛德華·蒙克《 妓院裡的聖誕節》

愛德華·蒙克《 康特·哈裡·科斯勒》

愛德華·蒙克《 黃圓木》

愛德華·蒙克《 建造冬之畫室》

愛德華·蒙克《 拉斐特街道》

愛德華·蒙克《 老艾克教堂》

愛德華·蒙克《 歷史》

愛德華·蒙克《 老樹》

愛德華·蒙克《 臨終(高燒)》

愛德華·蒙克《 林德先生的四個兒子》

愛德華·蒙克《 呂貝克港及霍爾斯坦門》

愛德華·蒙克《 母校》

愛德華·蒙克《 妹妹英格爾肖像》

愛德華·蒙克《 裸女1》

愛德華·蒙克《 母與女》

愛德華·蒙克《 橋上的人群》

愛德華·蒙克《 女病人房中的死神》

愛德華·蒙克《 女兇手》

愛德華·蒙克《 清晨》

愛德華·蒙克《 人生的四個階段》

愛德華·蒙克《 窮困中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 逝去的母親》

愛德華·蒙克《 聲》

愛德華·蒙克《 痛苦之花》

愛德華·蒙克《 手》

愛德華·蒙克《 塗色景觀》

愛德華·蒙克《 吻 4》

愛德華·蒙克《 臥榻上的模特》

愛德華·蒙克《 西斯特·安格爾》

愛德華·蒙克《 吸血鬼 2》

愛德華·蒙克《 小路上的謀殺者》

愛德華·蒙克《 星夜》

愛德華·蒙克《 眼疾期間的自畫像2》

愛德華·蒙克《 眼疾期間的自畫像I》

愛德華·蒙克《 憂鬱》

愛德華·蒙克《 浴男》

愛德華·蒙克《 月光》

愛德華·蒙克《 人聲》

愛德華·蒙克《 漁夫》

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 站在鍾與床之間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1》

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2

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3

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在鍾與床之間》

愛德華·蒙克《 自汀格沃德》

愛德華·蒙克《安格爾的畫像》

愛德華·蒙克《岸邊的少女》

愛德華·蒙克《岸上的月光》

愛德華·蒙克《岸上的夫妻》

愛德華·蒙克《奧古斯特·斯汀伯格》

愛德華·蒙克《白夜》

愛德華·蒙克《波希米亞人的婚禮(蒙克坐在最左邊)》

愛德華·蒙克《波浪》

愛德華·蒙克《窗邊》

愛德華·蒙克《春犁》

愛德華·蒙克《抽菸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春日的卡爾·約翰街道》

愛德華·蒙克《打呵欠的女孩》

愛德華·蒙克《村莊街道》

愛德華·蒙克《冬天的克拉格羅》

愛德華·蒙克《妒忌.(選自綠房間系列)》

愛德華·蒙克《對視》

愛德華·蒙克《法學》

愛德華·蒙克《飛奔之馬》

愛德華·蒙克《豐饒2》

愛德華·蒙克《 自畫像夜遊人》

愛德華·蒙克《工人與孩子》

愛德華·蒙克《歸途上的工人們》

愛德華·蒙克《哈裡·格拉夫·科斯勒》

愛德華·蒙克《紅房子與雲杉》

愛德華·蒙克《紅雜草》

愛德華·蒙克《花園裡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紅與白》

愛德華·蒙克《地獄裡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喚醒人們》

愛德華·蒙克《灰燼》

愛德華·蒙克《回家路上的工人們1》

愛德華·蒙克《會面》

愛德華·蒙克《街上的孩子們》

愛德華·蒙克《簡斯·蒂斯》

愛德華·蒙克《卡爾約翰街的夜晚》

愛德華·蒙克《臨終之時1》

愛德華·蒙克《克裡斯汀·桑德伯格》

愛德華·蒙克《輪盤賭》

愛德華·蒙克《路德維格·卡爾斯特恩》

愛德華·蒙克《馬隊》

愛德華·蒙克《裸女》

愛德華·蒙克《絕望》

愛德華·蒙克《面具下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蒙克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吶喊》

愛德華·蒙克《男人與女人 1》

愛德華·蒙克《謀殺者》

愛德華·蒙克《女孩點燃火爐》

愛德華·蒙克《年輕男人與妓女》

愛德華·蒙克《女人》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女士們》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2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3

愛德華·蒙克《男人與女人2》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5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6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7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4

愛德華·蒙克《橋上的少女》8

愛德華·蒙克《去往森林2》

愛德華·蒙克《青春期》

愛德華·蒙克《森林》

愛德華·蒙克《少女與死神》

愛德華·蒙克《熱夏2》

愛德華·蒙克《聖克勞德的酒館》

愛德華·蒙克《手持畫刷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聖克勞德的漫遊者》

愛德華·蒙克《受難地》

愛德華·蒙克《梳頭髮的少女》

愛德華·蒙克《死亡之廳》

愛德華·蒙克《太陽》

愛德華·蒙克《索瓦爾德·司唐》

愛德華·蒙克《託腮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瓦納蒙德的老人》

愛德華·蒙克《吻》

愛德華·蒙克《夏夜之神秘》

愛德華·蒙克《丘比特與賽姬》

愛德華·蒙克《雪地裡的工人們》

愛德華·蒙克《雪落小徑》

愛德華·蒙克《亞當與夏娃》

愛德華·蒙克《夏之夜》

愛德華·蒙克《遊廊前的模特》

愛德華·蒙克《憂鬱》

愛德華·蒙克《遊廊上的女人》

愛德華·蒙克《與鱈魚頭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月光》

愛德華·蒙克《浴男》

愛德華·蒙克《在伯爾根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在雅各布森醫院中的自畫像》

愛德華·蒙克《在咖啡桌邊》

愛德華·蒙克《作家漢斯·耶格》

愛德華·蒙克《坐在搖椅上的卡倫姑姑》

愛德華·蒙克作品《桑·克勞德之夜》

愛德華·蒙克《吸血鬼》

相關焦點

  • 愛德華·蒙克經典作品高清全集(186張)
    蒙克是挪威表現主義油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1940年4月9日,德國納粹軍隊侵攻挪威十四天後,畫家蒙克留下遺書:「這個房屋和全部作品,捐贈給奧斯陸市。」1963年奧斯陸市興建的蒙克美術館正式開放,館中收藏有蒙克的一千件以上作品、照片原稿和個人資料。這些豐富的藝術收藏,不但提供後來藝術學者作學術研究,也經常外借巡迴世界各大都市展覽。因此也促使蒙克的藝術在近年來受到極高的評價。
  • 蒙克的吶喊!
    」蒙克後來回憶道「在挪威,從來沒有一幅畫激起過如此大的憤怒。。。」Moonlight on the Beach,1892精神極度緊張和焦慮的蒙克1893年根據親身經歷創作了《吶喊》「那天夕陽餘暉,天色如血
  • 世界名畫家——表現主義大師蒙克《吶喊》賞析
    《吶喊》(挪威語skrik,也譯作《尖叫》,作於1893年),是蒙克的代表作,表現人類苦悶的偶像級作品。像蒙克的許多其它作品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令人震顫的、色彩混淆的天與河、蔓延到天際的無止境的道路,一個骷髏一般的人,雙手放在耳朵上,聲嘶力竭地大聲尖叫,好像一個人的夢魘。
  • 愛與焦慮 | 愛德華·蒙克
    她主要負責德國傳統畫家的版畫和素描作品,出版的作品《有阿爾布雷希特·丟勒和他的遺產》(Albrecht Düer and his Legacy,2002年)和《來自私人藏品的德國浪漫主義畫作》(German Romantic Drawings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2011年)。藝術與自然相反。藝術作品來自人類的內在靈魂。
  • 愛德華·蒙克 在時鐘與床之間
    1944年1月23日,愛德華·蒙克於奧斯陸附近的艾可利安靜地離開人間,留下了約1000幅油畫、1.54萬幅版畫、4500幅水彩和素描、6件雕塑作品,以及諸多筆記、文章等文字資料。藝術家個人的不幸,卻是藝術史的大幸。今天,蒙克的頭像被印在了挪威最高面值1000克朗的流通紙幣上。1892年,29歲的愛德華·蒙克應邀參加柏林藝術家聯盟在11月份舉行的畫展。
  • 愛德華·蒙克
    蒙克敘述他畫這幅代表作《吶喊》時的靈感來源。"我停下來眺望峽灣,落日將雲彩染成血一般鮮紅。就在那時,我想我聽到了大自然不停地尖叫。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在畫面最前面是骷髏又像是幽靈的人,就是畫家蒙克自己。與其說他邊扭動著身體邊呼喊,不如說是他自己被[貫穿大自然的吶喊]所穿透,忍受不了那可怕的聲音,忍不住掩起自己的耳朵。
  • 蒙克除了《吶喊》還畫過哪些名畫?
    1893年底,蒙克在柏林展出了50幅油畫,其中就包括了《愛》系列的六幅畫作,這是他此後最著名的《生命的飾帶——關於生命、愛情和死亡的詩篇》組畫的起點。而該組畫系列中最耀眼的當數1893年完成的那幅舉世聞名的《吶喊》(The Scream)。  1900年,他創作了《生命之舞》,可謂是《生命的飾帶》系列的核心作品之一。
  • 雙十一優惠|蒙克展特惠票限時開售!
    53件(47件版畫及6件油畫),橫跨蒙克最精彩紛呈的30年。 除了那張知名度媲美蒙娜麗莎的「驚悚臉」,這件作品背後還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呢?為什麼愛德華·蒙克創作了一共5個不同版本的《吶喊》?一起來這個展廳一探究竟吧! 02 「吶喊之聲」
  • 蒙克、畢卡索、康定斯基丨表現主義大師的情感釋放
    國外的表現主義藝術大師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蒙克、畢卡索和康定斯基。愛德華·蒙克畫中的地點是從厄克貝裡山上俯視的奧斯陸峽灣,有人認為該作品反映了現代人被存在主義的焦慮侵擾的意境。蒙克自己曾敘述了這幅畫的由來:「一天晚上我沿著小路漫步,路的一邊是城市,另一邊在我的下方是峽灣。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峽灣那一邊眺望,太陽正落山,雲被染得紅紅的,像血一樣。「我感到一聲刺耳的尖叫穿過天地間,我仿佛可以聽到這一尖叫的聲音。我畫下了這幅畫,畫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樣的雲。
  • 翠西·艾敏/愛德華·蒙克:探索「靈魂的孤獨」的異同
    同時,和艾敏作品一起展出的是來自挪威奧斯陸的19件蒙克的油畫及水彩畫作。將兩者放在一起看,兩位藝術家所探索的黑暗領域和原始情感將隨著對悲傷,迷茫和渴望的不斷探索而浮現。翠西·艾敏於1998年創作的白色霓虹燈出現在陰沉的綠色牆壁上,它在那閃爍著,充滿著恐懼感。
  • 鑑賞|上海「蒙克展」中的版畫,也是畫家的心靈日記
    蒙克是從挪威峽灣走出的天才畫家,他的藝術道路可謂一場「逆襲」。他在長達超過60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優秀的繪畫作品。這其中,油畫及版畫無疑是最為重要且出彩的部分。而此次展覽的重點無疑是他的版畫作品,通過這些作品可以讀到他筆下的孤獨、絕望、焦慮、死亡和愛的感受,這也是畫家的心靈日記。
  • 樺樹風景畫:樺樹的樹幹、雪中的白樺樹-蒙克|美術作品
    樺樹風景畫一:秋天的樺樹樺樹風景畫二:樺樹的樹幹樺樹風景畫三:樺樹幹與森林樺樹風景畫四:白樺樹和扛著樹枝的人樺樹風景畫五:雪中的白樺樹樺樹風景畫六:白樺林中的男人01秋天的樺樹>美術作品:秋天的樺樹_Birch Trees in the Autumn-愛德華·蒙克美術作品作者: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 蒙克一生的作品都在這裡了!
    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射手座),挪威畫家,蒙克被稱為「現代表現主義之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蒙克13歲那年,年長兩歲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蒙克與姐姐關係十分相好,感情極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經。接下來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
  • 「現代表現主義之父」,《吶喊》的作者愛德華·蒙克一生的作品全在這裡
    1909年,蒙克回到家鄉挪威,更多地表現出對大自然的興趣,他的作品變得更富於色彩,減少了悲觀的成分。1916年蒙克在奧斯陸附近為美麗的大自然和勞動人民的純樸生活所吸引,創作了一組色彩歡快的畫面。其中表現勞動人民的作品有油畫《掃雪工人》、《工人回家》等。20世紀20年代起,他為易卜生的劇本作插圖。但始終未能完成。
  • 春雨樹帶你看名畫|愛德華·蒙克的《吶喊》
    所有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人都會忍不住想一個問題,這樣的人物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家才能創造出來的?畫家為什麼要這樣畫,畫中到底隱含著什麼深意呢?深藍色的海灣和城市,是血與火的空間,朋友相繼前行,我獨自站在那裡,突然感到不可名狀的恐怖和戰慄,我覺得大 自然中仿佛傳來一聲震撼宇宙的吶喊……於是我畫了這幅畫,將雲彩畫得像真正的鮮血,讓色彩去吼叫。」蒙克的故事
  • 天才藝術家達利的高清作品欣賞
    往期精選熱文 這個時代屬於極度瘋狂的自拍狂們,而她註定孤獨!他是瘋狂的攝影天才,因失憶成了純粹的天才萬瑪才旦:當觀眾適應了一種類型的電影,就會帶來不適感在沒有把藝術當真的社會環境裡,電影是就是侮辱?!
  • 世界名畫價值之最:蒙克代表作《吶喊》
    蒙克的《吶喊》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價格最昂貴的藝術畫作。世界最著名的畫作之一《吶喊》(又譯《尖叫》Scream)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以1.2億美元(7400萬英鎊)的價格被匿名買家奪得。這幅拍賣作品是蒙克創作的4幅《吶喊》之一,使用的是彩色粉筆和蠟筆,也是4幅《吶喊》中唯一由私人收藏的作品。另外3幅《吶喊》目前都由挪威的博物館收藏。不過,蘇富比說拍賣的這幅作品是這個系列裡色彩最鮮豔的。而且,這也是唯一一幅畫框上有蒙克自創詩歌的畫作。他在詩中表述了創作《吶喊》系列的靈感。
  • 人物肖像畫:克裡斯蒂安·蒙克-蒙克|美術作品
    圍繞著煤油燈01克裡斯蒂安·蒙克美術作品:克裡斯蒂安·蒙克_Christian Munch-愛德華·蒙克02克裡斯蒂安·蒙克坐在沙發上(一)美術作品:克裡斯蒂安·蒙克坐在沙發上(一)_Christian Munch on the Couch-愛德華·蒙克
  • 他的畫充滿惡魔色彩,一生流連於娛樂場所和精神病院,極度渴望愛
    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愛德華·蒙克,他也患有遺傳性精神病。不知道愛德華·蒙克?那這幅畫一定不陌生。哦,不對!是這《吶喊》這幅畫叫《吶喊》,是一幅具有傳神且感召力強的作品,以至於它成為了藝術史上僅次於《蒙娜麗莎》的世界第二名畫。
  • 月明望莫奈蒙克,秋夜讀白石黑石
    展出從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總計53件,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包括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的《吶喊》。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這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 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 展期:2020年7月31日—11月15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