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街道:醫養結合送關懷 深深打動社區老人

2020-12-23 東南網廈門頻道


圖:醫生為黃奶奶提供健康諮詢。

10月,是愛心敬老月,集美區衛健局、集美街道與和欣社工聯合,於10月22日-27日舉辦了「醫養結合·健康久久」敬老愛老活動,為轄區老人送祝福與關懷。

「血壓計、測糖儀、棉籤、酒精……」10月22日上午7點,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護士一如既往地在健康小屋內清點物資,準備到轄區孫阿姨家做健康檢查。與往常不同的是,此次上門還有和欣社工。「現在的美好生活離不開過去老一輩的付出,祝阿姨和叔叔節日快樂!注意身體!」社工拿出精心準備的重陽禮包並送上真摯的節日祝福。孫阿姨連忙表示感謝,「你們總能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

無獨有偶,集美街道轄區內的30多位老人都得到了同樣的祝福與關懷。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集美區衛健局特意邀請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醫生為老人們提供專業的健康諮詢服務,獲得長者們的高度認可。

集美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醫養結合送關懷活動,讓轄區老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雖然活動已暫告一段落,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和欣社工會發揮資源連結的優勢,連結專業資源,盡力為更多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服務。(文/圖 通訊員 鄒美  來源:集美報)

相關焦點

  • 「醫養結合」助老人安康
    長寧區民政局與區衛計委、區醫保辦等部門緊密配合,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工作,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對更加便利的生活照料和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今年,長寧區會同上海師範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開展了「長寧區社區失能老人生活狀況及服務需求調查」,對全區2000多名失能老人的生活狀況、存在困難及服務需求等情況進行調研。
  • 江蘇徐州市泉山區構建醫養結合新模式
    如今在泉山區,還有很多像李大爺一樣的老人可以通過家庭病床模式接受居家醫療養護服務。泉山區是徐州市三個主城區之一,常住人口73.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18.2%。近年來,針對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空巢化的趨勢,該區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探索形成了具有泉山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
  • 敦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醫養結合探索新思路 「孝親敬老」傳承美德
    關愛社會福利中心老人,院領導每逢節日都會帶領黨員幹部職工到5家社會福利中心看望老人,獻上文藝演出,送去節日禮物。醫院承擔民政患者醫療救治工作,長期收治老年病患,每逢元旦、春節來臨之際,領導班子會率領黨員幹部職工為他們送上親手包的餃子。孤寡老人生日,醫護人員為老人準備蛋糕共同慶祝生日。
  • 煙臺市區15家醫養結合機構 提升居家老年人幸福指數
    水母網8月3日訊(YMG記者 於明君 通訊員 王長新)記者從煙臺市衛計委獲悉,芝罘區著眼提升居家老年人幸福指數,實行「五個融合」,統籌推進機構、社區、居家醫養結合……目前全區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5家,醫養結合床位2570餘張。
  • 鄭州將再添一新型社區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們老有所依、更老有...
    ,抱團養老、候鳥養老、養老社區等養老新形式不斷湧現,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它們主要面向健康活力老人,但因為「缺醫少藥」,是無法承接慢性病老人的院外延伸治療和安寧療護的。 「只有建立醫療康復保健與養老相結合的『醫養結合』新型服務模式,才能打通養老的堵點和痛點,有效解決老人的養老及就醫問題。」在楊庭樹看來,所謂醫養結合便是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以區別傳統的單純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養老服務。
  • 古美路街道「醫養康護一體化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啟動
    看病不方便、家人不懂護理、養老機構難入、優質老年餐難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10月21日,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醫養康護一體化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啟動。 倪耀明參觀服務中心 升級版為老服務中心將新時代黨群服務「古美益站」建在社區老年人身邊,發揮社區共建單位、居民志願者等作用,組建「愛心助老聯盟」,建立「樂齡互助站」、睦鄰點等,推行自治、互助式為老服務,為社區養老服務注入持續動能
  • 東營市率先實現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單位 市、縣兩級全覆蓋
    至此,東營市率先實現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單位市、縣兩級全覆蓋。自2017年山東省啟動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以來,東營市認真貫徹上級關於醫養結合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示範創建為抓手,著力完善政策,強化措施,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醫養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 永昌街道馬灑營社區108位老人有了「爸媽食堂」
    69歲的張趕年從上個月11日起,每天都會到社區「爸媽食堂」吃午餐,以前因為自己行動不便,吃飯成了生活裡的老大難問題,「出去吃花銷大還不健康。」為了減少出門買菜的次數,子女們每次會給他送夠一周吃的菜,可即便如此,張趕年的吃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在西山區永昌街道馬灑營社區,還有許許多多個「張趕年」。他們都有著共同的訴求,「想在家門口吃上一頓健康營養又便宜的熱乎飯」。
  • 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北京平谷:「醫養聯動」破解農村養老...
    結合醫療布局和醫養聯動工作實際,構建「區、鎮鄉街道、村和家庭」四級醫養聯動的功能和結構體系,滿足不同類別老人的醫療、護理和養老需求。1.戶級-醫養家庭。平谷區搭建醫護到家服務平臺,成立醫護到家公司,藉助醫療機構醫生護士等優勢醫療資源,採取多點執業方式,提供上門換尿管、胃管、褥瘡護理三項服務,解決居家養老不能外出、需要專業護理人員的護理需求。
  • 鄭州北龍湖將再添一座醫院 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不再奔波於家與...
    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體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亟須推進醫養結合。不僅讓民眾「老有所依」,更讓他們「老有所醫」。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河南美爾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和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聯合,在鄭東新區龍湖區域建設一新型醫養結合社區並配建一座專科醫院,滿足更多老年人的養老及就醫問題。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 養老需求與醫療需求不斷疊加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數大。
  • 肥西縣: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 提升「添油加力」
    近年來,肥西縣民政局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與落腳點,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新路徑,為肥西縣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添油加力」,切實提升了全縣集中供養機構1658名老人的獲得感與安全感。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醫養健康篇丨山東醫養健康產業全面起勢 產業...
    專業化個性化護理 讓老人願意「一直住下去」「威高醫養結合中心目前有140多位全國各地的常住老人,我們為每位老人制定了長期健康檔案和個性化護理計劃,為他們提供『生活照護、康復護理、心理照護、慢病管理、臨終關懷』五位一體的專業服務方案。」
  • 東營區辛店街道百合社區:愛心送福,情暖社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永興 通訊員 董海英為了向社區居民送去關懷,營造團結、友愛、互助的社區氛圍,12月8日,辛店街道百合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入戶慰問了老黨員、見義勇為模範、優秀志願者家庭,並為他們送上了全家福。
  • 新北街道:寒冬情暖轄區老人
    「今天是小寒,這麼冷的天氣大家還專門給我們送來慰問品,太溫暖了,感謝社區還一直惦記著我們這些老年人!」近日氣溫驟降,新北街道裕川家園社區、迎賓園社區聯合鶴童服務機構為轄區的空巢老人送上了羽絨服、護腰等慰問品。收到慰問品後,老人們紛紛表示感謝。
  • 小龍坎街道34戶困難老人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
    近兩年,小龍坎街道對34戶特困老人家庭進行了居家適老化改造。適老化改造改什麼、怎麼改?會給老年人居家生活帶來怎樣的便利?12月29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陳曉玲家裡的這些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是小龍坎街道今年根據他的實際情況量身配備的。5年前,陳曉玲患上嚴重的腦梗,身體半身癱瘓,長期與輪椅為伴。「這些助殘設施,是我生活的依靠,有了街道和社區的關心幫助,我心情好多了,生活的信心也更強了。」陳曉玲表示,以前家裡沒有助殘設施,起身落坐擔心跌倒,坐輪椅不能出門,坐久了還很難受,現在有了電動輪椅,可以到小區走走,曬曬太陽,買菜購物也很方便。
  • 「醫養結合」輕運營模式撬動旅居養老,奧園健康打造康養差異化競爭...
    11月3日,新華社授權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其中指明要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好風憑藉力,11月10日,奧園健康啟動江門新會區康養服務項目,將根據江門優質度假資源與環境,以「健康管理」理念提供特色康養度假產品和服務,傾力打造康養產業化的樣板度假中心。
  • 十年磨一「件」 海鹽經開醫養結合提升群眾幸福感
    而在養老中心東側,一座參照乙級醫院標準建設的現代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進行緊張的內部裝修,預計下個月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它將為區(街道)近10萬居民提供更為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極大地提升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十年的堅持,值了!」看著酒店式的養老中心、聽著老人們的歡聲笑語,海鹽縣人大代表方善良、金勤萍等人的內心感慨萬千,縈繞在他們心裡的這塊「心頭石」終於落了地。
  • 「心繫老人 讓愛綻放」——青島即墨潮海街道和順社區情暖重陽三部曲
    ,作為重陽節慰問品,免費發放給轄區年滿70周歲的老人,並向他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領到慰問品的丁奶奶說道:「每年重陽節社區都想著我們這些老人,這是我們的福氣,也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要好好的享受。」  重陽敬老,福壽久長  活動當天,即墨區潮海街道社區黨委書記韓琳與福之星國學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負責人一起看望了社區獨居老人
  • 山東出臺「21條」: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委《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全省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 集美街道銀亭社區黨委:黨員「雙報到」助力基層治理
    集美街道銀亭社區黨委:在職黨員就近「入列」 常態化「雙報到」助力基層治理環境更優美、出行更方便、社區更文明……這一系列變化,來自集美街道銀亭社區黨員「雙報到」活動的持續性、常態化推進。激活「一盤棋」構建共享共治格局8月15日,農商集美支行、房屋事務中心集美工作站、區廣播電視臺等共建單位的70餘名「雙報到」黨員齊聚銀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他們穿著「紅馬甲」,戴著「小紅帽」,利用周末參加社區開展的文明創建清潔家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