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助老人安康

2021-01-09 華龍網

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長寧區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佔戶籍總人口的31.5%,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長寧區民政局與區衛計委、區醫保辦等部門緊密配合,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工作,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對更加便利的生活照料和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今年,長寧區會同上海師範大學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開展了「長寧區社區失能老人生活狀況及服務需求調查」,對全區2000多名失能老人的生活狀況、存在困難及服務需求等情況進行調研。長寧區民政局局長章維介紹,調研顯示,這些老人年齡集中在80歲至94歲,大多數與配偶或子女同住,總體支付能力不強,他們是最需要社會關注的群體。

調研發現,老人的醫療照護需求主要有:提供家庭醫生、家庭病床,幫助上門康復、提供檢查身體服務和臨床護理等。生活照料需求主要有:洗頭、助浴、理髮、就醫陪護、緊急呼叫等。調研報告提出,在未來的「醫護康養」格局中,以「醫」佔60%、「養」佔40%為宜。章維說,「我們正在和區衛計委、區財政等部門進行研究,看如何將調研成果落地為政策支持」。

長寧區今年還重點推進了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建設,根據老年人不同的需求狀況進行評估,以便提供不同層次的醫療養老服務供給。老年照護需求評估主要應用於社區居家老年照護、機構老年照護等兩大類四小類服務。截至7月底,系統已完成評估87人。

章維介紹,評估受理對象主要是60周歲以上、有照護需求的戶籍老人,以及70周歲以上、參加城保、居住在長寧區的高齡戶籍老人。有照護需求的老人可以到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去申請評估。目前長寧區已成立了區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完善了操作流程,上海申諾養老評估中心等三家第三方評估機構和上海文杰護理院等5家社區護理站(院)也已建立,已培訓評估人員86人。

此外,長寧區還在整合「機構+機構」,推進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發展,多部門聯合合理配置養老和老年護理床位,將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等功能進行融合,促進區域內養老機構和相關醫療機構的醫養協作、雙向轉診,提高養老床位資源的使用率。目前,長寧區38家養老機構中,設有內設醫療機構的有11家,其中9家納入醫保聯網三段結算,今年還將增加2家內設醫療機構。

長寧區積極整合「社區+社會」,探索「醫養結合」向社區延伸,扶持社會辦老年護理機構,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目前已完成4家社會護理站設置,增設社區老年人醫療門診部,提供專業的醫療康復、護理保健等服務。

長寧區民政局與衛計委等部門聯合,先後在多家養老院與護理院、醫院之間開展床位「雙向流轉」試點。在逸仙第二敬老院(文杰護理院)試點開設老年護理床位99張,實現護理院和養老院之間的相互轉床。金福第二敬老院與上海電力醫院開展「醫養結合」合作,為養老院老人提供上門健康保健諮詢等服務。

一年多前,長寧區啟動高齡老人醫療護理計劃試點。區人社局(醫保辦)會同區衛計委、民政局共同確定周橋等3個試點街道及護理機構,形成涵蓋區醫保中心、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院的相關工作機制。截至7月底,累計受理408人,護理機構確認118人次,已護理3244人次。

章維說,長寧區民政局將會同相關部門一起,加快促進「醫養結合」多種模式發展,完善老年照護統一評估體系,整合優化「醫養服務」資源,建立梯度式支付體系和專業化人才隊伍,強化信息化支撐,推動資源的有效對接,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差異化的醫養服務需求,進一步提升區內老年居民的滿意度。

相關焦點

  • 集美街道:醫養結合送關懷 深深打動社區老人
    10月,是愛心敬老月,集美區衛健局、集美街道與和欣社工聯合,於10月22日-27日舉辦了「醫養結合·健康久久」敬老愛老活動,為轄區老人送祝福與關懷。「血壓計、測糖儀、棉籤、酒精……」10月22日上午7點,集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護士一如既往地在健康小屋內清點物資,準備到轄區孫阿姨家做健康檢查。與往常不同的是,此次上門還有和欣社工。
  • 江蘇徐州市泉山區構建醫養結合新模式
    如今在泉山區,還有很多像李大爺一樣的老人可以通過家庭病床模式接受居家醫療養護服務。泉山區是徐州市三個主城區之一,常住人口73.3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18.2%。近年來,針對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空巢化的趨勢,該區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探索形成了具有泉山特色的醫養結合新模式。
  • 肥西縣:為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 提升「添油加力」
    近年來,肥西縣民政局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為出發點與落腳點,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新路徑,為肥西縣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添油加力」,切實提升了全縣集中供養機構1658名老人的獲得感與安全感。
  • 鄭州北龍湖將再添一座醫院 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不再奔波於家與...
    相對獨立的醫療衛生、養老服務體系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養老需求,亟須推進醫養結合。不僅讓民眾「老有所依」,更讓他們「老有所醫」。12月20日,由美爾健康與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聯合舉辦的美爾健康醫養結合(中原)發展論壇在位於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的美爾健康體驗中心舉行,國內權威專家學者與河南省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就醫養結合如何推進、未來養老形態、養老產業如何發展等一系列健康養老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並分享了各自精彩的觀點。
  • 東營市率先實現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單位 市、縣兩級全覆蓋
    至此,東營市率先實現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單位市、縣兩級全覆蓋。自2017年山東省啟動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以來,東營市認真貫徹上級關於醫養結合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示範創建為抓手,著力完善政策,強化措施,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醫養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 煙臺市區15家醫養結合機構 提升居家老年人幸福指數
    水母網8月3日訊(YMG記者 於明君 通訊員 王長新)記者從煙臺市衛計委獲悉,芝罘區著眼提升居家老年人幸福指數,實行「五個融合」,統籌推進機構、社區、居家醫養結合……目前全區共有醫養結合機構15家,醫養結合床位2570餘張。
  • 敦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醫養結合探索新思路 「孝親敬老」傳承美德
    敦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堅持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抓手,積極探索「孝親敬老」、醫養結合新路子並取得長足進展。8月14日,敦化市第二人民醫院被延邊州老齡委評為"孝親敬老"模範單位。
  • 甘肅培訓醫養結合護理人員
    原標題:甘肅培訓醫養結合護理人員(記者王耀 林麗)近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全省醫養結合醫療護理人員培訓,305人分兩期參加了培訓。培訓班邀請了甘肅省內醫養結合護理專家,分別就職業道德、初級急救知識、心肺復甦術、老年常見病護理、康復護理、臨終護理等內容做了重點講解和實際操作培訓。同時,甘肅省衛生健康委要求各地各單位廣泛普及醫養結合護理知識,組織人員對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醫養結合護理質量上臺階,感染事件零發生。
  • 鄭州將再添一新型社區創新醫養結合模式讓老人們老有所依、更老有...
    ,抱團養老、候鳥養老、養老社區等養老新形式不斷湧現,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補充,它們主要面向健康活力老人,但因為「缺醫少藥」,是無法承接慢性病老人的院外延伸治療和安寧療護的。 「只有建立醫療康復保健與養老相結合的『醫養結合』新型服務模式,才能打通養老的堵點和痛點,有效解決老人的養老及就醫問題。」在楊庭樹看來,所謂醫養結合便是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以區別傳統的單純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養老服務。
  • 煙臺榆悅醫養中心老人享全天候醫療保障
    這,就是位於環山路的城發榆悅醫養中心。城發榆悅醫養中心是由市屬國企煙臺城發集團和三甲綜合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合作設立的醫養結合養老項目,將現代醫療、傳統中醫與養老服務有效結 合,為自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長期護理、醫療保障等服務。
  • 山東出臺「21條」: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委《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0號)精神,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發展,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好滿足全省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
  • 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啟動
    健康報訊 (記者王倩)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明確自2020年起開展為期3年的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重點解決影響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到2022年年底,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基本建立
  • 「醫養結合」輕運營模式撬動旅居養老,奧園健康打造康養差異化競爭...
    而奧園健康在打造「醫養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已頗有建樹,並形成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從線下運營方面來看,奧園健康以旗下社區康養品牌奧悅之家為服務窗口,聯合物業開展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生活照料、助餐配餐、醫療保健、日間託管、文化娛樂、情感關懷、安全援助等專業的個性化服務。
  • 山東十強產業巡禮·醫養健康篇丨山東醫養健康產業全面起勢 產業...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立紅 梁雯 孫博洋 辛振東 實習生 賈立源 濟南報導整潔的護理標間、齊全的娛樂設施,伴著悠揚的歌聲,老人們或安靜地練書法、看新聞、下象棋,或高興地學太極、打撞球、養花種菜……在威高醫養結合中心,百餘位老人怡然自樂,享受著養老、醫療、護理一體化的服務,呈現出一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和諧畫面
  • 發布|國家衛健委: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
    為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持續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質量,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決定組織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二、主要目標到2021年底,醫養結合服務相關制度、標準、規範初步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得到提升。到2022年底,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基本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
  • 兩部門發文: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為破解影響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規範、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其中明確,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促進人才有序流動。
  • 《關於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讀
    一、制定背景2019年5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民政部、市監管總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國衛辦老齡發〔2019〕17號)。提出深化醫療和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優化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流程和環境,進一步促進醫養結合發展,並明確要求各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商有關部門制定統一的籌建指導書。為做好我省醫養結合機構的審批登記工作,結合我省實際,我們起草了山西省《關於做好醫養結合機構審批登記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並徵求省民政廳、市場監管局、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形成一致意見。
  • 兩部門聯合發文: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沐鐵城)為解決影響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規範、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明確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 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全省醫養結合醫療護理人員培訓
    為深入推進我省醫養結合事業,加強醫養結合人才隊伍建設,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醫養結合服務,近日,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了全省醫養結合醫療護理人員培訓,全省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護理人員共305人分兩期參加了培訓。
  • 兩部門聯合發文,推動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提升
    到2021年底,醫養結合服務相關制度、標準、規範初步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得到提升。到2022年底,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基本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此外,《通知》還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中醫藥主管部門將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作為年度重點任務進行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