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中藥」魚腥草、蕺菜這草能做菜吃,美味、清熱解毒功效!

2021-01-17 好多啦100
好多啦——精靈魚腥草卡

名字越土越好養

魚腥草

《本草綱目》記載:「其葉腥氣,故俗名魚腥草。」

其另一個耳熟能詳的稱呼是「折耳根」。因為魚腥草的正式中文名叫蕺(jí)菜,民間常挖其根食用,遂有「蕺兒根」的俗稱,後在西南諸省的方言中訛傳為「折耳根」。

搞了半天,正宮在這呢!蕺(jí)菜,記住了嗎?

魚腥草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及諸南各個省份都有分布,尤以西南地區為常食。

有意思的是,西南三省一市都愛吃魚腥草,不過食用方法卻大不相同:雲貴地區喜食根,川渝則偏好葉;雲貴地區喜歡吃熟的,川渝喜歡涼拌。

▲魚腥草根
▲魚腥草葉

所以魚腥草是有多好吃,能讓西南地區的人民如此鍾愛呢?

一說「好吃」,很多人呵呵一笑。

畢竟魚腥草光聽名字就能預感到味道不咋地,更何況它真的、真的、真的太難吃了!

說起能吃、會吃、敢吃,我國的吃貨們絕對榜上有名。什麼重口味都能忍,什麼種類都能吃,各種吃bo、挑戰、排名此起彼伏,吃貨朋友們也總是樂此不疲。

而面對魚腥草,很多人卻敗下陣來:

公認的「難吃的蔬菜」!

氣味獨特,巧妙地混合了「魚腥味、草藥味、肥皂味、洗潔精味」,類似於「臭水溝沉寂多日的死魚味道」,讓人難以下咽!

更有甚者評價:一萬把香菜、一萬把茼蒿、一盤臭豆腐和一顆碩大無比的榴槤,其混合物的殺傷力,也比不上一口魚腥草,突破了人類忍受力的極限!

很多人在嘗試了人生中第一口魚腥草之後,就把這種食物永久拉入黑名單!

魚腥草花

如此讓人「聞之喪膽、品之變色」的魚腥草,為什麼還能受到西南人民的偏愛呢?

從地理位置上看,魚腥草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而西南地區常年溫差較小,降水豐沛,非常適宜魚腥草生長。見得多了,自然也就吃得多了,久而久之,魚腥草便成了大家餐桌上的常客。

其次,魚腥草藥用價值極高,是一種安全的天然抗生素,對於一些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感染有很好的療效。而西南地區常年暖溼,蚊蟲叮咬、上火發炎都是常有的事,魚腥草正好是這些「小毛病」的剋星。

要吃魚腥草,去腥第一步

魚腥草營養價值這麼高,該怎麼吃呢?

常見的是煮水服用,類似於養生茶。其次是涼拌,別有一番風味。也可以入菜、煲湯,魚腥草炒雞蛋、魚腥草炒肉絲、魚腥草豬骨湯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魚腥草排骨湯

但是魚腥草那種獨特的「濃濃香氣」,依然是大家很難突破的一道坎。如何去除或減少這個氣味,便成了古往今來食客和醫家共同的追求。

《齊民要術》中「蕺菹法」,是將魚腥草洗淨灼過,再加入鹽和蔥白。跟現在燒魚、蒸魚時一樣的方法。

新鮮食用時,最好挑選那些埋在土裡的白根,並將其根須除盡,充分浸泡,能有效地去除魚腥味。

作為藥用時,魚腥草在曬乾之後,不但沒有任何魚腥味,還有淡淡的香味。在加水煎湯時,會揮發出一種類似於肉桂的香氣,煎出的湯汁則會有紅茶的成色和口感,芳香而稍有澀味,毫無苦味,且無腥臭,對胃部也沒有任何刺激。

魚腥草茶

還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家裡的吃法:將魚腥草根剁碎,加入麵粉和鹽煎成薄餅即可。據說不僅沒有魚腥味,而且香味十足,特別好吃。

魚腥草根

不可過量食用

魚腥草性寒,脾胃虛寒或非肺熱體質者不能多吃,易引起腹瀉、體虛、胃腸道疾病等。其濃烈的氣味也會帶來口臭等問題。

並且,含有魚腥草成分的注射劑在臨床應用中出現過過敏性休克、呼吸困難、重症藥疹等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有死亡的先例。雖說日常食用的大有人在,但風險較高,沒有藥用需求者還是少吃為妙。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魚腥草!
    乾魚腥草:莖呈扁圓柱形,扭曲,表面黃棕色,具縱稜數條;質脆,易折斷。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穗狀花序黃棕色。辛,微寒。歸肺經。本品質輕辛散,微寒清解,專入肺經。既清解透達,善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為治肺癰之要藥;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為治熱淋澀痛所常用。
  • 魚腥草能致癌?魚腥草的3種吃法,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
    魚腥草能致癌?魚腥草的3種吃法,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文/愛問360在現實生活中,有人不喜歡吃蔥花,有人不喜歡吃薑末,有人不喜歡吃大蒜、有人不喜歡吃香菜等等,而有一種草,可以當菜吃,但是人們卻不是很喜歡吃,是什麼呢?這種菜是魚腥草。在之前有傳言說魚腥草會致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黃皮膚中藥說】每天學一味中藥-魚腥草
    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鮮全草或乾燥地上部分。十藥、蕺菜、紫蕺、蕺、葅葉。長江以南各地均產。既清解透達,善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為治肺癰之要藥;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為治熱淋澀痛所常用。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青鳥弄魚(填飽)肚:青:清:清熱;鳥:尿:利尿通淋;弄:膿:消癰排膿;魚:魚腥草;肚:毒:清熱解毒。1、肺癰咳吐膿血,肺熱咳嗽痰稠。
  • 【認識中藥】魚腥草
    嶺南常用中藥系列之——魚腥草魚腥草,別名:岑草、
  • 魚腥草的功效和吃法
    這是王十朋的一首《詠蕺》詩。詩中詠的蕺菜,就是中藥裡的魚腥草,南方一些地區把它叫做折耳根。涼拌折耳根,脆嫩鮮香,一到夏天,我就開始懷念起這道風味獨特的美食了。  魚腥草,是中藥名,它原來是一種野菜。歷史上,有一個人吃魚腥草吃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踐,他帶領越國人打敗吳王夫差的故事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 每日一味中藥-魚腥草
    乾魚腥草莖呈扁圓柱形,扭曲,表面黃棕色,具縱稜數條;質脆,易折斷。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穗狀花序黃棕色。本品質輕辛散,微寒清解,專入肺經。既清解透達,善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為治肺癰之要藥;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為治熱淋澀痛所常用。
  • 魚腥草的故事,你聽說過嗎?北方不常見的魚腥草,原來有這些功效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名醫別錄》中關於它的記載是這樣的"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其根莖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
  • 蕺菜 你不懂魚腥草
    新春佳節,美味佳餚,是極為幸福的事。
  • 魚腥草的養生功效和食用方法
    小編在「吸菸族的藥膳戒菸法」一文中多次提到魚腥草的運用;在「側耳根是我國的一種普通野菜」一文中只簡單介紹了魚腥草的功效和使用。下面詳細說說它吧。魚腥草,又叫芩草、折耳根、九節蓮、肺形草、臭腥草、側耳根、蕺兒菜、紫蕺、臭牡丹、臭菜等。
  • 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
    全國統一零售價:160元,會員價:48元。見過好的就是沒有見過這麼便宜的,見過便宜的就是沒有見過這麼好的。只有在通和商城見到:這麼好又這麼便宜的。魚腥草小知識別名:岑草、蕺兒菜、折耳菜、紫蕺、側耳根、野花麥、九節蓮、肺形草、臭菜、臭腥草禁忌人群:虛寒性體質及疔瘡腫瘍屬陰寒,無紅腫熱痛者忌食。不宜長期服用。
  • 魚腥草 - 專區 - 生物谷
    魚腥草(herba houttuyniae)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乾燥水上部分。產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採收,洗淨,陰乾用或鮮用。名見《名醫別錄》。唐蘇頌說:"生溼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 。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
  • 著青春——魚腥草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炎,肺膿瘍,熱痢,瘧疾,水腫,淋病,白帶,癰腫,痔瘡,脫肛,溼疹,禿瘡,疥癬。禁忌人群虛寒症及陰性外瘍忌服。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藥食皆宜魚腥草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把魚腥草作為野菜佐食。相傳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煉意勵志之時,曾帶領眾人擇蕺菜(魚腥草)而食之,以充飢廢荒;魏晉時起,蕺菜便正式作為藥用,以「魚腥草」之名收入醫藥典籍。在歷史變遷發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藥、食兩用的雙重角色,為民眾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發揮著作用。
  • 【健康】魚腥草怎麼吃?新鮮魚腥草的吃法
    魚腥草怎麼吃?它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了,特別是新鮮的魚腥草的食用價值是很高 ,特別是在夏天吃一些魚腥草能夠很好的解暑。
  • 魚腥草(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清癰排膿,利尿通淋。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藥大辭典》:魚腥草拼音Yú Xīnɡ Cǎo別名岑草(《吳越春秋》),蕺(《別錄》),葅菜(《唐本草》),蕺菜(孟詵),紫背魚腥草(《履巉巖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葅子(《綱目,),臭豬巢(《醫林纂要》),側耳根(《遵義府志》),豬鼻孔(《天寶本草》),九節蓮(《嶺南採藥錄》),重藥(《現代實用中藥》),狗貼耳(《廣州植物志》)
  • 藥食同源話蕺菜
    表面棕黃色至棕色,具縱稜和節,葉片多已切斷,皺縮,暗綠色至褐綠色;展平後,完整者呈心臟形,全緣,頂端漸尖,葉脈上有毛,上表面密生腺點,葉柄細長,基部與託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黃棕色,外有總苞片4枚。具魚腥氣,味澀。魚腥草在我國西南地區特別多,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野菜,是抗癌明星,它對癌細胞分裂最高的抑制率達到40%以上。當地也作為一種食材,大多涼拌著吃。
  • 小黃花居然能吃?雲南還有多少能吃的美味野菜!
    騰衝、龍陵一帶叫雞翅根,又叫兩面刺,中藥名叫大薊,學名牛口刺。採挖根莖,煮食,一般煮排骨或者本地老品種雞,味道鮮美,有股淡淡的中藥味,有滋補身體虛弱的功效。馬蹄菜,又叫積雪草,食用莖葉,可生食、炒食或者做湯,是藥食兼用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止血、利尿、活血功效,用來治療腹痛、痢疾、高血壓等病,近年來食用人群逐漸擴大,開發前景看好。
  • 小小魚腥草,功效這麼神奇!
    魚腥草就是這樣,多少人因其味道望而止步,但又有多少人,因其功效而離不開它。總之,為了身體嘗嘗魚腥草,總比吃藥給自己身體添負擔好吧。十九年間膽厭嘗,盤饈野味當含香春風又長新芽甲,好擷青青薦越王  這是王十朋的一首《詠蕺》詩。詩中詠的蕺菜,就是中藥裡的魚腥草,南方一些地區把它叫做折耳根。
  • 魚腥草根的功效與作用 生吃魚腥草根的功效與作用
    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涼拌折耳根菜品介紹:菜系:雲貴菜工藝:涼拌口味酸辣難度:初級準備時間:20分鐘烹調時間:10-20分鐘熱量:77千卡涼拌折耳根原料食材介紹:黃瓜1根野蔥4根獨頭蒜
  • 小小魚腥草,既然能治這麼多病,神奇大功效
    這是王十朋的一首《詠蕺》詩。詩中詠的蕺菜,就是中藥裡的魚腥草,南方一些地區把它叫做折耳根。涼拌折耳根,脆嫩鮮香,一到夏天,我就開始懷念起這道風味獨特的美食了。植物抗生素,各種炎症都能消。  作為中藥的魚腥草,更為人所熟知。魚腥草是天然而又安全的抗生素,能夠清熱、消炎、抗病毒。
  • 魚腥草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和功效?抗菌,利尿,消炎
    魚腥草原名蕺菜、折耳根。因為其新鮮的葉中有一股濃烈的魚腥味而得名,鮮用入湯的話,此種特殊的腥味使人難以接受,但魚腥草經過陰乾後,腥氣盡散,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煲湯時,還能揮發出一種類似肉桂的香氣。湯色和味道均如淡的紅茶汁,芳香而稍有澀味。魚腥草主產浙江、江蘇、湖北。其莖呈扁圓柱形或類圓柱形,扭曲而細長,長約10-30釐米,粗約2-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