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想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種疾病就像是夢魘一般困擾著患者的生活!只要是不按時服用藥物、飲食稍微有所偏差,血糖就可能會反彈性增長。而且,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不止是血糖升高,同時還會對多個器官、心腦血管造成傷害!
所以,只要是被確診為糖尿病,就需嚴格控制飲食和服用藥物,並定時對血糖進行測試,特別是早餐前的空腹血糖重要性最高,它是全天的基礎血糖,關乎到了一天內血糖的高低變化!
有很多糖友在生活中,一直都按照醫生建議使用藥物,而且飲食上也不敢馬虎。但偏偏進行空腹血糖測試時,發現血糖還是處於偏高態勢,甚至是一直都沒有按時變化。在出現這種情況後,患者第一時間會懷疑是降糖藥物沒有效果;
但實際上空腹血糖偏高,往往與蘇木傑效應有關!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最主要診斷症狀就是高血糖,同時糖尿病患者也比正常血糖人群更容易出現低血糖。而所謂的「蘇木傑效應」,指的就是糖友出現低血糖之後,為了避免血糖進一步下降,身體會自然啟動保護反應,開始分泌大量刺激血糖升高的激素,這包括了糖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從而導致了血糖升高;
如果糖友們由種種因素影響,導致夜間出現了低血糖症狀,那蘇木傑效應就會迅速發揮功效,從而導致清晨的空腹血糖升高。而想要預防這種情況出現,其最關鍵點就是在於預防夜間低血糖!而導致夜間低血糖的因素又有很多,這包括了運動、飲食和藥物等三方面!
比如晚餐吃得過少、晚飯後大量運動等,血糖都可能在夜間下降,從而為蘇木傑反應埋下了伏筆!
但是,蘇木傑反應可不單單是空腹血糖飆升如此簡單,其真正可怕之處時在於,患者有時並不會有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反應,就算是出現了,也會因為在睡夢中而難以察覺。如果突然出現了嚴重的低血糖,患者並因此陷入昏迷,那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想要預防蘇木傑效應,最佳做法就是從晚餐入手調整!
從臨床角度來看,通過晚餐調整就能起到預防蘇木傑效應的效果。但具體的調整方式,要根據患者的實際餐後血糖情況來決定。如果患者餐後血糖較高,已經超過了10 mmol/L,但是睡前血糖偏低,患者可試著將晚餐的1/3調整到晚上9:30~10點左右食用;
而對於餐後血糖正常的糖友來說,可在睡前直接加餐。當然,這種加餐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應選擇對血糖影響並不大的食物,比如4片蘇打餅乾,或者是飲用220毫升左右的牛奶。
另外,糖尿病患者也需警惕「黎明現象」,也就是說在早上5-9點突然出現了血糖升高,升血糖激素佔據了傷風。這種情況僅憑飲食調整遠遠不夠,患者需及時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相關藥物,或調整之前的用藥劑量,以保證血糖控制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