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青綠的千島湖,風景美如畫,帶你領略獨特的魅力

2021-01-10 李一旅遊事

杭州最有名的景點是西湖和千島湖,當然,這裡的杭州是包括淳安、桐廬在內的大杭州,西湖的風景之美自不必說,千島湖很有名,但是看自己的臉的人不多。

和喜歡上一個人一樣,只需要一眼,當水面朦朧,一片綠油油油油的湖水,一片綠油油油油的山林出現在你面前時,你的心就再也抑制不住了,另外,這個大小的千島湖除了少數地區的收費以外幾乎都是免費開放的。

千島湖在杭州市淳安縣旁邊,這是中國第一個由自己設計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電站的堤壩停水而成的人工湖,水域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裡,另外,水很乾淨,保護得很好,所以這裡的水質可以達到國家的水質標準,這在全國大部分的湖上是看不到的。

千島湖上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形狀各異,密密麻麻地排列著,湖島的很多地方都是用蓮藕連在一起的,好像沒有連接起來,因此導致了自來水的蜿蜒,陌生人出船的話,很容易迷路,湖島少,水面寬,有深邃的身影,水霧瀰漫,酷似茫茫大海。

千島湖上一定要做的事是馬行,看了電腦的手機,坐了很久的皮椅子的木凳,吸了很多煙霧的廢氣,到了千島湖就要改變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讓工作生活的煩惱自己散開,另一方面,讓身體熟睡的細胞覺醒,重新恢復原樣,馬行是最好的良藥。

為了提高遊客的騎乘效果,千島湖環湖道嘗試了波浪形路線的路面等智慧和集中力,另外,道路兩旁密集的林木、清新的花、涼爽的風急速湧起,帶來無限的能量。

千島湖的交通已經開發,很多島之間都有橋梁,白橋像紐帶一樣架設在山湖之間,為自然風景增添色彩,千島湖的地形和景觀也很豐富,有千島湖的石林、飛來石等奇特的景色,還有仙潭、金褶幽谷等特色峽谷風景。

千島湖四季景色宜人,湖水的顏色根據季節的不同,從黃綠色變成青綠,天氣也從白霧變為晴朗的天空,湖水秀麗,即使是冬天,去千島湖也能看到不同的美麗,但是,冬天氣溫低,湖面溼氣太多,所以必須採取溫暖的對策,春夏秋冬三季,都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的千島湖不僅蓄水量大,而且自然風景優美,娛樂設施齊全,特色菜也能勾起食慾,為了不遠千裡有更多的人來此旅行,我期待著千島湖也能通過高速鐵路的開通,讓更多的人享受到自然之美。

相關焦點

  • 人們為什麼喜歡青綠山水畫?
    青綠山水又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這種畫以青綠顏色為主,用筆工整,細筆重彩,色彩濃烈,富有生氣。在勾線內用石青石綠著色。色彩濃烈的叫大青綠山水,彩色淺淡些的叫小青綠山水。若加泥金勾勒山稜樹廓,叫「金碧山水」(實際多泥金一色)。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浦君藝術創始人胡桂忠與滿維起合影浦君藝術帶您從滿維起手中取畫如今滿維起的青綠山水在當今畫壇備受矚目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青綠山水畫傳統,如何成時代表達的創新
    這是一種「青綠閃爍、金彩輝煌」令人驚訝的青綠,猶如藍綠寶石交相輝映。這種光芒越過千年,激發著今天的觀眾對中國青綠山水的探尋與興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尋與熱愛。  一  中國山水畫發端於魏晉,其表現形式初始就是青綠設色。而水墨山水畫起始較晚,應說興起於盛唐。五代時期出現了兩種繪畫樣式,一種是描繪北方大山大水的氣魄雄渾之作,一種是代表江南意趣的南方山水畫。
  • 汪採白:對傳統青綠山水的再創造
    陳傳席先生講:「汪採白山水畫最具特色的是青綠山水,他用挺勁而瘦峭的線條勾出山石和松雲,然後用青綠、赭石反覆渲染,再用石綠、石青提醒,清新而醒目,厚重而流麗。」汪採白師承新安畫派,一生致力於繪畫黃山,他的最大成就是對中國山水畫中傳統青綠法的突破和超越。他的青綠黃山俊逸新奇、清快可喜,迥別於其他畫家,他的青綠黃山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具有寫意性。
  • 青綠也分大小?中國畫的色彩才叫驚豔~ | 踏歌行
    佛山電臺書畫藝術欄目——《踏歌行》 與你相遇,從此我們相約,一起徜徉於中國經典詩、書、畫藝術殿堂。 穿越時空,歌詠古風。 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見詩如見畫。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構思、構圖、勾勒、設色「周密不苟」的佳作。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赭石色來表意山體裸巖。石綠和石青用色於樹木青苔。顏色厚重華麗。
  • 山水畫技法分解——青綠山水畫法
    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相似,基本的技法都差不多,唯青綠山水多以工整為特色。青綠山水是比較傳統的畫法,隋唐時代已開始盛行,也稱工筆重彩山水,畫面富麗堂皇,具有裝飾效果。分為小青綠、大青綠、金碧等幾種。青綠山水中的石青和石綠,因色調較鮮,不沉著,容易浮在畫面,顯得俗氣,所以一般先用有色紙來畫。
  • 跟著許俊學習青綠山水畫
    學習青綠山水畫技法,包括構圖章法、用筆用墨、設色敷彩和畫面整體處理等諸多方面,但其關鍵還是在於著色。對於設色敷彩這一點來說,古今一些名家雖然論述各有主見,且並不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藝術貴在出新,貴在獨創),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對青綠重彩的敷色,都強調濃而能清雅,明而能古厚,薄而能深沉,這就是一張青綠山水畫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 藍瑛山水畫深得宋元人筆意,單憑「青綠荷葉皴」,就能傲立畫壇
    文|夏紹毅【摘要】:藍瑛的山水畫從宋元人築基,並深得其筆意,但未被束縛,自創「青綠荷葉皴」,在山水畫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烙印。本文通過藍瑛的存世山水畫,試分析他的的「青綠荷葉皴」有何特點,他是如何入古出新的?
  • 養雞技術|青綠飼料、微量礦物質飼料等的特點及對雞生長的作用
    一、青綠飼料和草粉青綠飼料是指天然含水量為60%及60%以上的植物新鮮莖葉,如草地牧草、田間雜草、栽培牧草、水生植物、樹葉嫩枝及青菜等。雞能消化利用的青綠飼料有質地細嫩的青草、青菜、苜蓿和某些樹葉等。青綠飼料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雞採食一定量的青綠飼料能增加抗病力,對雞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作用,並使雞肉鮮美,雞蛋風味獨特。 鮮嫩的青綠飼料適口性好,雞愛吃,但由於含水量大,雞在白天採食了較多的青綠飼料後,晚上應飼餵配合飼料。
  •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跨界舞繪《千裡江山圖》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力打造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裡江山圖》,作為雙方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正式發布。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為背景創作。作品以時間為主軸,以「青綠」為視覺主色調,站在歷史時空的視角,以舞蹈的語彙繪製一幅精妙的《千裡江山圖》。故宮博物院將為該劇提供學術支持。
  • 色彩明豔:脫離儒家崇尚的黑白正色,隋代《遊春圖》中的青綠山水
    引言中國山水畫發展到隋唐時期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而「金碧輝映」的青綠風格成為這一時期山水畫的主流樣式。隋代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標誌著中國山水畫的開端,以及山水畫青綠樣式的形成,是傳統青綠山水畫的基石。
  • 《千裡江山圖》明年8月將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搬上舞臺
    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明年8月將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搬上舞臺——11月26日,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新聞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舉行。
  • 許俊的青綠山水畫,有著來自自然山水寫生的原型
    在他的作品中,山川丘壑,形象多變,情景物象,各不相同,可見他長年堅持寫生、釀化自然的深厚積累,而他以青綠山水為專攻,在傳統的青綠山水格式上,注入了當代的感覺,賦予當代的意境,並彰顯出一種內在的睿智和澄明的心性,反映出他個性的山水美學理念。
  • 長城故事會:秘史榮光②|瞻彼淇奧,綠竹青青——「長城」那一抹青綠...
    用顏色寓意品牌,在各行各業早已是司空見慣,然而「長城」這一抹青綠,卻用意頗深。「長城」的這種特殊色彩選用,直接來源於對中國古代文化精髓的繼承。一習習古風映「長城」要說「長城」青綠背後的古風意蘊,這和中國歷史上的「宮體詩」流派大有關聯。
  • 春回大地——畫家王寧筆下青綠山水畫作賞析
    這是畫家王寧筆下青綠山水畫的畫作之一,他筆下的作品博得了畫界同仁和眾多書畫愛好者的青睞,多幅作品曾被國內知名的藝術機構收藏及作為外交國禮饋贈國外政要。王寧最新力作青綠山水畫作品《春回大地》春風入我懷,畫作春水流。欣賞《春回大地》,迎面撲來一股春天的氣息,遠山青翠,浮雲繚繞,讓人不禁陷入遐想。
  • 唐宋神韻/古法青綠:畫家楊青才老師紮根傳統青綠山水的創作之路
    楊青才(原名楊倩才)1979年生於廣西來賓市號岜鳳山人,遇龍堂主人廣西師範大學藝術繫結業現為:中國青綠山水研究會理事
  • 偏愛青綠山水的青年畫家蘇淼在國大恆廬帶來中國畫作品展
    青年藝術家蘇淼帶來了自己的100多件書畫作品,其中既有大尺幅的青綠山水,也有雅致的水墨條屏、精巧的扇面,還有花鳥、書法等作品,展覽形式豐富,題材多變。這也是32歲的蘇淼首度在杭州舉辦個展。「大部分作品都是我今年上半年創作的。」蘇淼透露,他原本準備了150多件作品,但由於場地有限,為了更好地展示作品,這次精選了100多件。
  • 《聖地·聖經·冷知識》八集匯總,帶您領略聖地的魅力,重踏耶穌的足跡,重新發掘聖言裡的點滴!
    上主,你是我的產業,是我的杯爵,我要得你的基業,有你為我守著。.繩尺正給我落在優雅的地域,我的產業實在令我稱意滿心。我要讚頌引導我的上主,我心連夜間也向我督促,阿們。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他使我臥在青綠的草場.又領我走進幽靜的水旁還使我的心靈得到舒暢.他為了自己名號的原由領我踏上了正義的坦途.我的靈魂仰望著上主.他是我們的保障和扶助。
  • 中國青綠山水畫的開山之作《遊春圖》
    全畫的主色以青綠為主,鮮明濃麗,後人稱之為「青綠法」。在構圖方面,畫面左半部分描繪厚重的山石樹木,與右半部分稀疏、低矮的山石形成對比,使畫面在視覺感官方面更顯穩重。雖然《遊春圖》以細線勾勒山石樹木的輪廓,但觀者仍能感覺到畫家行筆輕重、頓挫的變化,人物雖小但卻形態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