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初見鬱非,精幹的短髮,個子瘦小戴著眼鏡,咬字清晰準確語速飛快。1992年底從學校畢業,就進入第一食品,從一個普通的營業員到如今的南京東路店一樓後商場領班,鬱非說自己是站了21年食品櫃檯,當了21年的銷售「救火員」。「所謂『救火員』,就是處理緊急事件。包括顧客的退換貨、服務投訴,要儘量滿足顧客的要求。」鬱非說平凡的崗位要經得起時間的磨礪。
顧客的要求儘量滿足
在上海,幾乎沒有一家實體食品店願意送貨,即便有,也是在面對大額定單時的單一指定送貨。除了堅持傳統的櫃檯式傳統服務,提供郵寄、甚至為顧客送貨上門,從張慧英、華振銘、袁鋼華等一代代老勞模處傳承而來,如今擔子落到了鬱非身上。
一次,一位陌生的新顧客電話鬱非,稱是第一次想在第一食品購物,她所需要的是一款進口罐裝食品,為其在病中的父親購買,唯一的要求是希望鬱非能送貨至病床。一箱約24罐的該商品總共不過200餘元,儘管素未謀面、且消費金額很小,但鬱非接到電話後還是決定為這位顧客先行墊付費用,並如期將這一進口商品送到上海中醫院的指定病房。鬱非說,金額再小,也是顧客的需求,能夠為顧客送達的儘量滿足,是鬱非所堅持的。
每件商品都要落下實帳
2009年,第一食品中環百聯店開張,這是鬱非第一次擔任領班。除了菸酒外,如進口商品和現制現售的食品,都是鬱非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她感到自己無從著手。
商店應當早晨10點開門,鬱非卻堅持每天早晨7點趕到門店,這比同事們早到的3個鐘頭裡,她就在店裡熟悉商品,並一遍一遍地「點帳簿」。
「進口商品一般只有6—8個月的保質期,至多1年,部分進口商品的保質期僅為30天,稍有不慎商品過期則會出現食品安全的大問題。」鬱非告訴記者,為了精準記錄每一樣商品的生產日期、銷售情況、何時到期,她率先開創了自己的一套記錄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必須得有一筆落下筆的實帳。」
如今在南京東路店,鬱非將總數超過3千樣商品每天逐一記錄在冊。鬱非的記錄本每周一查,定檢保質期。從2009年至今,從中環百聯店到如今的南東店,鬱非的記錄本整整超過5年。
散裝零售也要包裝體面
食品禮盒化成為趨勢,第一食品是上海老店,過去消費群體年齡偏大,如今也逐漸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目光。於是包裝創新,成了鬱非和同事們鑽研的課題。
「創新才能領先!2個巧克力就能隨機變化,小小的點綴商品就是不一樣。」鬱非說,為了讓散裝食品也能變得「高大上」,鬱非絞盡腦汁,前後試驗多次。「如今,散稱零賣的鴨肫肝、鴨舌,小核桃肉、香榧子,都能搭配小禮袋、禮籃、禮盒,再洋氣些還能搭配竹籃、皮籃,配上拉花。」鬱非告訴記者,30多種包裝,都是她和團隊的營業員們每天空閒時反覆試驗得來,且基本都是為消費者免費包裝的。
「增值服務也是一種服務創新,導購、禮品包裝、貴賓接待等服務舉措,讓零賣散稱卻也同樣讓顧客賺足面子,銷售量不降反升。」如今,鬱非所在的第一食品推行模式、商品、營銷、服務和質量等五大經營創新,實現了商品經營到商業模式經營的重大突破,亦不斷保持了其自身的行業領先地位。
對話鬱非
問:營業員這份職業之於你意味著什麼?
答:儘管普通,卻意味著一份巨大的責任。每天面對大量的顧客,要儘自己所能讓大家滿意。營業員和顧客之間,不僅僅是售賣關係,而應該用服務和顧客成為朋友,用誠意和努力得到他們的認可。
問:你覺得當營業員最重要的是什麼?
答:是誠信和口碑。要站在顧客的立場,以顧客為本、更要將心比心。
問:工作如此忙碌,如何處理好「小家」和「大家」的關係?
答:如今女兒上初三,她的學習壓力也特別大,作為一個母親我卻沒有太多時間去陪伴她。過去她常常不理解,有一次我把她帶來店裡跟著上一天班,的確忙碌的狀態讓女兒從心底裡理解了我。感謝家人的支持,現在我和女兒的關係更像是朋友,她也鼓勵我既然幹了這一行就要把工作做好。
問:創新對營業員這個職業意味著什麼?
答:創新能夠提高效率,我們創造一套新的科學方法,一步一步通過傳幫帶的形式讓新老營業員都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確保食品安全的同時,也能夠快捷的工作,團隊氛圍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