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魯智深是割了草才發明了鋸子,但不是發明了鋼,鋸片是用什麼做的?
魯班是中國土木工程行業和木匠行業公認的祖師爺,這個名字本身就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即使到今天,"魯班"依然象徵著中國建築行業的巔峰存在,只有足夠優秀的建築作品,才能獲得"魯班獎",甚至很多大學校園裡,依然有魯班的雕像和畫像。可見魯班對歷史的影響之深遠。
傳說中,生於公元前507年的魯班,由於出生在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接觸了大量的土木建築活動,掌握了極其豐富的勞動實踐經驗,並能根據生活中看到的各種事物融入到自己的生產活動中,發明了許多極具實用屬性的工具,比如鋸子。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據說他是在深山裡伐木時突然倒地的。慌亂中,他抓住附近的一把野草,救了自己,才沒掉下山道。起床後,他發現自己的手掌很痛,仔細一看,是在流血。
魯班仔細看了看自己抓來的那一把野草,發現野草的兩邊都長著密密麻麻、細細的、尖尖的牙齒,而他手掌上的傷就是這些牙齒的作用。他又試著在手上輕輕劃了一下這些牙齒,結果劃出了一個巨大的口子,驗證了這顆牙齒的功能,於是他高興地跳了起來。
魯班在製作的過程中用到了很多的木材,但是當時的人們在處理木材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刀和斧子,費時費力,而且效果也不是特別好,他一直在想有什麼更先進的工具能夠讓人們更有效地處理這種木材,為此他想了很久。
魯班被這些長著"牙齒"的野草割傷後,欣喜地發現自己苦苦思索終於找到了答案,於是他模仿這些野草的牙齒,在一種長工具上裝上了又尖又密的牙齒,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新的工具:鋸子,而那種長工具叫鋸條,那些牙齒叫鋸齒。
現在我們看到的鋸片基本上都是用鋼做的,但是魯班生活在沒有鋼的時代,他用什麼材料做鋸片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想不出答案,那就是鋸子,其實並不是魯班發明的。
雖然過去的歷史記載和傳說都說鋸子是戰國初期魯班發明的,但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聰明、勤勞、善良的中國人就已經成功地發明了鋸子。
鋸子最初是用燧石,也就是堅硬、緻密的矽巖,在石頭的邊緣敲出一些鋒利的稜角,那是最原始的鋸子,後來隨著人們使用材料的進步,鋸子開始從石鋸向青銅鋸轉變,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鐵質材料,於是戰國時期的魯班製造了鋸子。很可能是用鐵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