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石頭鋸子,距今上萬年歷史,魯班造鋸的傳說是假的?

2020-12-15 隨手談詩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班,按照男子稱氏不稱姓的社會規則,他叫做公輸班,尊稱公輸子,但由於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因此稱為魯班。

相傳,魯班是一個大發明家,取得了後世官方和民間雙認證的:中國建築鼻祖、木匠鼻祖。魯班到底發明過多少新鮮玩意兒,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從完全考證,但民間出於對魯班的尊重,也熱衷於造神,所以把許多發明創造都掛在魯班名下,可以說,是一個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於一身的人。

魯班的主要工作是木匠,他在長期的生活時間中,留心觀察,發明了許多木匠工具。

魯班發明鋸子

木匠必備的鋸,相傳就是魯班發明的,但那個時代還沒有鋼,他用什麼做的鋸條呢?

有一次魯班進山砍樹,一不小心被野草刮破了手,魯班隨手採了一根草仔細觀察,發現這種草兩邊都有鋒利而且細密的齒,在手上輕輕一滑,就會留下印子。魯班由此受到啟發,就根據草的形狀,發明了鋸子,讓他在木匠工作中如魚得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傳說,古代的人不知道鋸子到底從何而來,又急於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才編出了這麼個故事。

鋸子的由來

鋸子的發明,要比魯班的年代早上好幾千年。

石器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金屬工具,都是用石制工具,用刀或斧子切割物品,有聰明的先民就發現,如果石刀或石斧上面有鋸齒,更容易切割物品,這就是最早的石頭鋸子。石器時代人們發現蚌殼邊緣有鋸齒,於是也用蚌殼作為天然的鋸子使用,還有動物骨頭製作的骨鋸。當人類掌握髮現並掌握青銅冶煉技術之後,在石頭鋸子、骨鋸的基礎上,發明了青銅鋸子,這大概是最早的金屬鋸子了。

許多考古發現都能證明,至少在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發明鋸子,並熟練掌握了鋸的使用。

但石頭、蚌殼等物品的硬度和鋒利程度,都不足以切割更堅硬的物品,咋辦呢?就在此時,人類在隕石中發現了鐵,古埃及人甚至認為,鐵是從天而降的神物,對鐵充滿了敬畏。世界上其他民族,如古羅馬、古希臘、中國,都在同一時期,先後發現了鐵,又根據早已掌握的青銅冶煉方式,用來冶煉鐵器,人類正式進入鐵器時代。

金屬的鐵製鋸子,細長而纖薄,擁有鋒利的鋸齒,為了方便實用,還有木質把手,中國人最早發明的鋸子,可以上溯到夏朝,也就是公元前2070~前1600年,古埃及差不多也在同一時期發明了鋸子,或許還更早一些。

有一種刀劍式鋸子,細長似刀,是埃及人發明的,古希臘、古羅馬在古埃及人的發明上進行了創新,在刀劍式鋸子鋸子的三面加上了木質邊框,這就是框鋸,推拉使用,如果要切割龐然大物,則可以把框鋸做得超大,兩個人一人一邊,你推我拉,十分方便。

後來,人們的冶鐵技術越來越發達,製作的工具也越來越精細,在最初的鋸子上進行了細分,切割木料用橫鋸、切割曲線形狀用挖鋸,順著木紋切割用豎鋸,同時根據需要切割物品的大小、厚薄,還發明了不同大小鋸齒的鋸子,切割越大的物品,就用更大更粗的鋸齒。

相關焦點

  • 新科技助力考古 山西西侯度遺址確定距今243萬年
    此項課題研究,對近年來在山西芮城西侯度兩個舊石器時期遺址點採集的樣品,進行鋁鈹同位素比值埋藏測年分析,表明:西侯度遺址的同位素年齡為距今約243萬年。這一研究成果的面世,歷經10年,是對西侯度遺址發現60周年的最好紀念,為東亞地區最早人類的腳踏地提供了新證據。測年:讓新科技助力考古年代測定,對考古研究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該研究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成為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重大突破。 儘管夏河人的發現極大地推動了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和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但它所揭露的信息卻也非常有限。夏河人是從何時開始生活在世界第三極?
  • 考古專家坐在石頭上抽菸,無意中看見石頭上的圖案,讓他十分激動
    這塊巖石代表著的是新石器時代的城背溪文化,該文化遺址產生於距今7000年之前,這也是長江中上遊地帶的一處原始文化遺址。這一塊石刻表達了華夏地區原始先民們對於太陽的崇拜,對於太陽神的景仰,而專家們發現這塊太陽石刻的過程也非常有意思。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甘南一地考古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青藏高原首次發現10萬年前古人類DNA 神秘古人類——丹尼索瓦人 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跡 我州白石崖溶洞遺址考古研究具有世界性意義
  • 亞特蘭蒂斯傳說與考古發現對應
    (凱西創立的「探索與領悟協會」) 第一章 亞特蘭蒂斯傳說(上)同樣的報導也在同一天登上「紐約時報」的頭條:「3400年後人們發現了亞特蘭蒂斯的一部分,米諾斯城。」 兩篇報導都在說米諾斯城的發現,這是一座湮沒在30英尺火山灰中的城市,位於愛情海中的錫拉島(火山島,據克裡特島約70公裡)。負責考古挖掘的是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詹姆士•W•美弗博士和「威爾斯利大學」的藝術與希臘語教授,艾米麗•未繆勒女士。
  • 中國考古遺址沉積物中首次成功提取16萬年前古人類DNA
    2019年,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報導了研究成果:上世紀80年代發現於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頜骨化石,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鑑定其為丹尼索瓦人,利用鈾系測年方法將其年代確定為距今至少16萬年。
  • 一件古埃及文物出土,距今5000多年,西方考古家:記載了蚩尤之戰
    根據一些現在的研究,都覺得古埃及文明是在距今6000多年前所形成的,他們的證據就是考古家所在埃及發現了一些距今6000多年的文物或者是一些符號,這些符號是古時候的文字雛形。但是在那個時候還不屬於人類文明的早期,所以發展的形態還是相對來說比較落後的,文明形式大都是以一些部落形式所存在的,並沒有形成一些統一的國家。
  • 全世界都關注了這件距今1.35萬年的靈井鳥雕
    全世界都關注了這件距今1.35萬年的靈井鳥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10 星期四     近日,《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文化遺產研究院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該考古成果於今年6月份以「中國河南靈井遺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鳥雕像」為題發表,李佔揚為論文第一作者,歷史文化學院方輝教授和法國波爾多大學弗郎西斯科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這項成果發表後,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 考古中的高科技「神器」
    人類製作工具的歷史就是材料利用史。早期人類對石頭進行冷加工,從粗糙的打制石片、手斧到精緻的細石葉,石器的形態和工藝反映了人類從200多萬年到1萬多年前的遷徙和文化交流情況。至少在1萬餘年前,中國先民掌握了旋轉鑽孔技術。
  • 1至10萬年前,紹興被海水淹了3次,2萬年前的舟山群島外面還有大片陸地
    從今天開始,老越打算來說一說紹興這片地方的歷史,也就是來挖一挖越文化的根。 要說,咱就從人類誕生之初說起吧。 據說,人類大概起源於距今300萬年前,300萬年,那是什麼概念?無法想像。 當然,這只是說起源。
  •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鳥身線條簡潔流暢,形態完美,靜中富有動感……12月6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這個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栩栩如生的微型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據悉,這個評選結果由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Archaeology》雜誌公布,稱靈井鳥雕是「中國最早的雕刻藝術」,河南考古再次以昂揚自信的姿態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今年6月11日,一個來自中國、法國等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公布了靈井鳥雕這項重大考古成果。這個鳥雕具有1.35萬年歷史。研究者認為,它的發現將東亞雕塑藝術的起源提前了8000多年。
  • 魯班發明鋸子時還沒有鋼,那他是用的什麼材料做的鋸條?
    例如,鋸子也是由他創造出來的,可那個時候並沒有鋼,他是靠什麼來做成鋸條的呢?圖片:能工巧匠魯班劇照在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曾聽說過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講的是他有一次在山坡上,被茅草割破了手。細看之下,魯班發現這茅草邊緣是鋸齒狀的,非常尖銳。受此啟發,魯班回去之後就發明出了鋸子。
  • 火星男孩提到的利莫裡亞文明,疑在大西洋被發現,距今80萬年
    對於很多歷史學家來說,地球上那些失落的古文明一直都是未解之謎,而在這些古文明之中,有一個關於利莫裡亞大陸的傳說,則讓很多歷史學家更為好奇和心動。根據傳說記載,在80萬年之前,地球上曾經存在著一個結合了身心靈健康的超級文明,不過卻因為一場災難的降臨沉入了海底,在歷史上,利莫裡亞文明是與亞特蘭蒂斯文明一樣神秘的存在,與它齊名的而還有姆大陸文明和瑪雅人預言中的根達亞文明。同時,在傳說中也曾表示,利莫裡亞文明的創辦者並不是地球人,而是來自火星,這一點與火星男孩中的一些言論不謀而合。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01 考古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中華5000多年文明是怎麼起源、形成的?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實證夏代存在的信史考古發現是什麼?「三皇五帝」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這些都是事關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問題。
  • 埃及考古專家重大發現,距今約2500年
    近日,埃及主管旅遊和文物的高級官員阿納尼宣布,埃及考古隊在埃及吉薩省的塞加拉地區發現了100具彩繪木棺,此次考古發現有助於進一步揭開木乃伊的神秘面紗。這些木棺保存相對完整,同時出土的還有面具、雕像等文物,此批文物全部挖掘出土後,再經過專家處理,將會被安排在博物館展出。
  • 4萬年前貴州古人吃啥?考古學家發現了這份「人氣菜單」
    歷時5年發掘,貴州招果洞發現大量古人類活動遺物遺蹟2016年,由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組成的考古隊,歷經5年,累計工作時長800多天的連續挖掘,最終確認——招果洞遺址中的古人類活動的遺蹟
  • 一個業餘考古家,偷埋了幾塊骨頭,製造出人類進化史上最大騙局
    文/快哉風世界考古史上,誕生過很多轟動一時的著名騙局。風哥此前寫過,日本有個考古假大師藤村新一,通過偷埋舊石器,讓日本歷史一下提前了70萬年。查爾斯·道森道森是個熱衷挖掘化石的業餘考古家,他曾成功發掘出一枚恐龍牙齒、一尊古羅馬雕像、一個礦石裡的蟾蜍化石和若干新石器時代石斧,品種五花八門,在英國考古屆小有名氣,被稱為「擁有驚人的發現技巧」。這一次,他的發現最為驚人。
  • 讓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
    2019年,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帶領的團隊發表研究成果——經過古蛋白分析等方法鑑定,確定白石崖溶洞遺址內的古人類下頜骨化石屬於丹尼索瓦人,利用鈾系測年方法將其年齡確定為距今至少16萬年。  丹尼索瓦人因其最早的化石標本發現於西伯利亞丹尼索瓦洞而得名,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對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有助於釐清現代人起源的秘密,因此是國際廣泛關注的研究熱點。
  • 裴李崗遺址發現距今26000年前鴕鳥蛋殼串珠「項鍊」年測舊石器晚期
    先科普一下1974年,在河南省鄭州市南的新村鎮西裴李崗村的一處崗地,一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石磨盤和石磨棒,經考古專家鑑定這裡有大型墓葬區和生活區,命名為裴李崗遺址。這裡重點要說的是:裴李崗遺址發現了距今26000年—30000年前的鴕鳥蛋串珠飾品,證明了當時就有人類在此生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