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教育中,我國獲得了很大的進步,中國教育下的人才確實數量突出,但是在這種樂觀的數據下,卻有著一種令人不容樂觀的現狀:人才數量龐大,但是人才流失嚴重。這種狀態甚至可以和印度的人才流失狀態比肩。很多學有所成的人往往會選擇留在國外深造發展。不過,隨著祖國的不斷強盛,也有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選擇回歸,姚期智就是其中的歸國之子。
姚期智出生於20世紀40年代,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就帶著他前往臺灣。姚期智也就在臺灣開啟了他的求學之路。姚期智在其早年的求學生涯中,展現出對物理的極大興趣。因此,在其長大成人後,便進入臺灣大學物理系進行深入研究,畢業後,不滿於現有物理知識水平的他,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深造,並順利取得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在那個年代,外國的教育世界人人嚮往,但是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姚期智偏偏做到了突出。
獲得博士學位時,姚期智才26歲,在這個正值恰好的年齡,又恰好在物理領域有著突出的學術造詣,當所有人都覺得姚期智的學術專供已經塵埃落定之時,他又再一次踏上了一個新的領域:計算機科學技術。決定跨越新領域後,姚期智便前往伊利諾大學計算機系進行系統的學習,並在3年內一舉拿下該校的計算機博士學位。此後,他還先後任教於麻省理工、史丹福大學、普斯林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斯林頓大學還聘請姚期智為終身教授。
作為學者,姚期智的一切都顯得順風順水,此時的他也是前途坦蕩。這時,人們也在理所應當的認為他會選擇停留並開始沉澱。然而,姚期智在工作多年後,再一次轉換了方向:他公開表示,自己要放棄普斯林頓大學給予的終身教授職務,選擇回國,而且是永遠的回國!他沒有給太多的理由,我想,或許,他本來就有歸根的意識,而他也知道,祖國需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