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玩什麼:《腦葉公司》衍生新作,蒂姆·波頓風黑暗童話

2021-02-13 觸樂

我們推薦了《廢墟圖書館》《Neversong》《全面坦克模擬器》《貪吃蛇巴士》《全心愛你》這幾款遊戲。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遊戲,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遊戲的多個視角。

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李惟曉:《廢墟圖書館》(Steam)

關鍵詞:卡牌、策略、戰鬥、劇情豐富

一句話推薦:腦葉補完計劃。

上個星期,《腦葉公司》(Lobotomy Corporation)的製作組Project Moon發布了劇情上承接前作的策略遊戲——《廢墟圖書館》(Library of Ruina)。《腦葉公司》是一個怪物管理題材的模擬遊戲,但這一次,玩家不再是以主管身份管理公司裡的各種異想體,而是要操作各樓層的司書(圖書管理員)接待訪客,收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書頁。

通過收集這些書籍,這座建立在腦葉公司廢墟之上的圖書館將有機會得到宇宙中獨一無二的至理之書。在一切結束之後,這延續自《腦葉公司》的旅程或許可以擁有一個更美好的結局。

玩家負責「接待」來賓,當然,這個「接待」是物理意義上的

正義圍毆,猶豫就會敗北

遊戲的主要玩法是「圖書館戰鬥模擬器」,說人話就是卡牌戰鬥遊戲。在遊戲中,玩家需要使用已有的書頁向圖書館外的世界發出邀請函,而那些收到邀請函且願意造訪圖書館的賓客,會在圖書館的各個樓層裡和各位司書展開激烈的戰鬥。若玩家輸掉戰鬥,賓客便會帶著書頁離開;若賓客輸掉戰鬥,圖書館擁有的神秘力量便會將他們轉化為書籍,豐富庫存。

那些由賓客轉化而來的書頁所記載的內容大多是關於他們自己以及這個世界的故事,對系列遊戲的世界觀感興趣的玩家不妨花些時間來閱讀這些碎片化的故事,深入了解這個世界的一切。

從這些書頁中讀到敵人的故事

劇情中也會補充和前作《腦葉公司》相關的大量情節

在發出邀請前,玩家需要調整各位司書的裝備、卡牌,而在戰鬥開始後,除了要擲骰和出牌外,還要在情緒等級提高時選擇合適的異想體卡牌,通過這些異想體卡牌,玩家可以獲得普通的增益,或是在某些方面被削弱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增益。目前,圖書館裡出現的異想體卡牌均來自於前作中玩家管理的怪物,相信對前作內容有印象的玩家一定不會陌生,而且會很親切。

音樂方面,《廢墟圖書館》延續了前作的高水準,不僅有出色的背景音樂,還有由日本音樂團體Mili演唱的主題曲《神權政治之繩》(String Theocracy),曲調輕鬆可愛,歌詞也很好地貼合了遊戲主題。在主唱momocashew輕柔的嗓音下,舞臺的幕布徐徐拉開,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隨即展現在玩家面前。

Mili是一個來自日本的獨立音樂團體,成立於2012年8月,曾向雷亞旗下的音樂遊戲《Cytus》和《Deemo》提供歌曲

劇情方面,《廢墟圖書館》的敘事水平相比前作有了一定的提高,過場劇情的CG和各種演出效果更加出色。在這座圖書館裡,前作中被玩家親切地稱作「盒子精」的各位部長(Sephirah)成為了各個樓層的圖書管理員,並重新獲得了人類的肉體,不再是只有人類大腦的機器人。玩家在劇情裡將跟隨新主角羅蘭的視角,和這些「轉生」的部長們一同遵循協議,為前作中背叛公司的「二五仔」安吉拉工作。

目前,遊戲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劇情剛剛做到三分之一左右,樓層方面只開放了總類層、歷史層、文學層、藝術層和科技層。同時,遊戲系統仍然存在各種問題,數值和機制方面仍在不斷完善,幾乎每天都會發布三四次更新。對於那些沒有接觸過前作的玩家而言,遊戲目前的狀態顯然是不盡人意的,它的玩法不夠有趣,劇情也有些難懂。但是,對於前作的愛好者來說,《廢墟圖書館》更像是一次「腦葉補完計劃」,至於它能否真正填補安吉拉內心的空缺和《腦葉公司》結局的缺憾,讓我們拭目以待。

「正於此地,願你找到自己想要的書。」

《廢墟圖書館》裡較多地運用了這種分鏡式的CG,表現力較前作更生動

10級「話療」大師羅蘭,在遊戲中主要負責跑腿和協調各位NPC之間的關係,治癒他們的心靈

《腦葉公司》和《廢墟圖書館》同人GMV——「整裝待發,一路向前」

陳靜:《Neversong》(Apple Arcade、Steam)

關鍵詞:橫版、動作、解謎、音樂

一句話推薦:成長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Neversong》是Apple Arcade上的優秀作品之一,如今也登上了Steam。這是一個帶有解謎要素的橫版動作冒險遊戲,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的暗黑童話故事。流程不算長,快的話三四小時即可通關,慢的話也就六七小時。

《Neversong》的Key Art

主人公皮特(Peet)是個內向的小男孩,生活在紅風鎮。他最要好的朋友是女孩列恩(Wren)。列恩改變了皮特孤獨的生活,她和他一起玩,教他彈鋼琴。某天,他們又一次出去玩,不小心闖進了一間廢棄精神病院,一個可怕的怪物抓走了列恩,而皮特嚇得昏了過去。

當皮特醒來,發現消失的不只是列恩,鎮上所有的大人也都不見了。為了救出列恩,皮特手持列恩喜愛的球棒,和寵物小鳥一起踏上冒險之路。

作為動作遊戲,《Neversong》手感流暢,關卡設計也比較豐富。儘管只有6章,但每章場景各有特色,主角解鎖不同技能後與場景物品互動可以成為推動解謎的工具,Boss的造型和技能也十分巧妙。一些地形和敵人對玩家的操作是種考驗——不要覺得打小怪能百分之百回血就掉以輕心,小怪扎堆(尤其是在空中亂飛的那些)有時候比Boss還難搞……

假如主角並非滿血,打小怪就一定會補1格血,收集到100顆星星可以增加1格血上限

遊戲的解謎內容圍繞著「喚醒Boss」的目標展開。主角與其他孩子對話,從中獲得線索,再通過達成條件去喚醒沉睡中的怪物。所謂的條件有時是幾種不同的味道,有時是一些噪音,有些時候還要皮特推著小夥伴西比恩來完成。

《Neversong》開篇就把懸疑氛圍拉滿:在皮特的記憶中,列恩是被怪物抓走的,為什麼其他孩子都說她因為沒有吃藥而死亡?跳繩的喬恩告訴皮特,鎮上的大人是因為去尋找列恩才一起失蹤的,但只要玩到第一章結尾,就知道主角辛苦喚醒的怪物們正是這些孩子的家長。

下方這個球狀小胖子就是西比恩,上面的Boss……是他媽媽

通過帶點兒蒂姆·波頓風格的畫面和以鋼琴為主的配樂,《Neversong》透露出一種暗黑童話般的美感。「鋼琴」是貫穿遊戲始終的重要元素。列恩教皮特彈鋼琴,兩人一起譜寫樂曲,這些樂曲成了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

遊戲中,列恩的屋子裡有一架鋼琴,皮特每打敗一個Boss就能學會一段樂曲,當他回到鋼琴前演奏出這些樂曲,可以從寶箱中解鎖關鍵物品。就連遊戲名字「Neversong」,也是列恩與皮特一起創作的一首奏鳴曲。

收集樂曲還不夠,玩家需要在列恩房間裡的鋼琴上彈奏出來

《Neversong》的主題是成長。遊戲初期對成長的描述有種既天真又殘酷的味道:要救回朋友就必須殺死父母,但每個孩子都不在意這件事,死亡對他們來說似乎只是一個玩笑。不過最終,遊戲還是留下了一個富有希望的結尾。

《Neversong》原名《Once Upon a Coma》,改編自獨立遊戲製作人Thomas Brush 2009年的Flash遊戲《Coma》。遊戲中的鋼琴曲也是由這位Thomas Brush自己一手包辦的,堪稱多才多藝。他的代表作還有《地獄救援》(Pinstripe)。

眾籌時,這個遊戲還叫「Once Upon a Coma」

Thomas Brush的另一部人氣作品《地獄救援》,《Neversong》風格和它也有些像

《Neversong》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一是有些場景切換時怪物設計不太合理,小怪經常刷新在離玩家很近的地方,經常還沒反應過來就猛掉血。二是漢化問題,遊戲文本質量不低,開場動畫那一段押韻令人印象深刻,中文翻譯也文縐縐的(雖然還是有點機翻味),但漢化的嵌入相當馬虎,錯字、丟字、漏字實在多了點,讓這個本可以令玩家細細咀嚼的遊戲顯得有點尷尬。

牛旭:《全面坦克模擬器》(Steam)

關鍵詞:策略、射擊、多視角、戰爭模擬、沙盒、單機

一句話推薦:不止坦克,它可以讓玩家模擬一整個戰場,且為所欲為。

彩色的坦克、蒼白如布偶的士兵、場景像是打翻了調色盤……《全面坦克模擬器》(Total Tank Simulator)有個不那么正經的「賣相」,但千萬別被這些表象給誤導了,這款遊戲的主角並非只有坦克,而是整個宏大的虛擬二戰戰場。

在《全面坦克模擬器》,玩家可以像真正的指揮官那樣在地圖上布置屬於自己的鋼鐵雄獅,從步兵到坦克、火炮和各種固定防禦設施一應俱全。當戰鬥開始以後,玩家除了可以像策略遊戲那樣看著各單位殊死搏鬥、感受爆炸和流彈從面前划過,還可以直接操控某個單位投入戰鬥,用細微的優勢扭轉戰局。空戰、坦克戰、步兵對戰一應俱全。

可以隨時切換自己的視角,從空中到地面

你的確看到了一頭熊背著炮塔,後面我會解釋這個的.

就像我們此前推薦過的《全面戰爭模擬器》那樣,《全面坦克模擬器》的玩法基於數塊被分隔開的區域,玩家需要參照對手已經設置好的陣型和火力強度布置自己的部隊,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儘量讓不同兵種的配合達到最優,以最少的損失來贏得戰鬥。但比起《全面戰爭模擬器》注重戰鬥帶來的「笑果」,《全面坦克模擬器》更側重策略,絕大多數裝備也還原自歷史。用來分辨這些設備的不只是晦澀的名字和數據,開發者為不同兵種寫下了簡單的介紹語,這樣,就算玩家不那麼了解二戰歷史,也能組合出適合的陣型。

在單人內容部分,玩家可以扮演6個不同國家的指揮官,進行一系列經典戰役,這其中有依據真實歷史的部分,也有完全虛構的戰場,玩家得精心計算每次戰鬥中投入的資源,並儘量不輸掉任何一場戰鬥,因為一旦戰鬥失敗,除了不能得到資源獎勵,沒法升級科技樹、購買指揮官之外,玩家還要面臨攻擊次數用光,導致進度重頭再來的風險。

遊戲中出現了不少二戰時期的經典武器和裝備

不過也許是平衡、也許是還沒做完內容,這些武器和裝備並沒有完全做到寫實,像是蘇聯人裝備AK-47的競品、英國人裝備德國突擊步槍什麼的.

《全面坦克模擬器》的難度並不低,就算是最簡單的難度下仍舊需要玩家冥思苦想才能攻破敵人陣地,敢於挑戰自己的玩家或許能在遊戲過程中收穫「燒腦」帶來的快樂。

能做到這些,除了關卡本身的精心設計,讓敢於挑戰自己的玩家滿足外,一些小問題也是導致《全面坦克模擬器》門檻較高的原因。

遊戲中不同兵種都面臨一些小問題。比如飛機如果沒有機場就變成了一次性使用工具;坦克大多數時候沒有陣型,只能一窩蜂衝擊;步兵更是常常在進攻過程中原地發呆,AI的攻擊欲望時強時弱,但槍(和炮)法全都神準,玩家如果直接投身戰場中間,那麼大概率啥都沒看清就被射成篩子。

由於遊戲玩法本身屬於「撒手將軍」的類型,玩家不能在戰鬥開始後以小隊方式指揮部隊,只能指望AI自己調整攻擊和配合(基本上等於沒有配合)。這往往導致目標優先級無法調整,造價昂貴的精銳部隊最終被固定炮臺甚至普通步兵擋住不動,然後被勢單力薄的火炮逐一獵殺。

如果覺得難度太高,可以先試試「影子模式」,在這個模式下,玩家可以不斷挑戰自己布下的陣型,順便琢磨兵種之間謎一樣的配合應該怎樣妥善利用

萬幸,《全面坦克模擬器》還是保留了一些胡鬧內容,供玩家收穫策略戰鬥外的樂趣。遊戲中每個陣營都有自己的特別裝備,像是德國人尚未投入過實戰的巨型坦克,法國人高價打造卻沒派上用場的馬奇諾防線,從現代穿越過來的美國五角大樓,甚至是一頭扛著坦克炮塔的巨熊……你猜對了,這玩意兒來自蘇聯陣營。

玩家可以在沙盒模式中滿足自己「撒豆成兵」的樂趣,比如看看多少步兵能幹掉一輛巨型坦克(這事兒的最大槽點其實是真的幹掉了)

或者測試一下德軍硬攻馬奇諾防線,法國投降的時間會後延多久

或者拿地圖編輯器「整個活」

總得來說,《全面坦克模擬器》是一款很有潛力的遊戲,它的現有內容可以供玩家消磨幾十小時都不感到膩,如果對性能、細節和操作鍵位等內容作出更多優化,再開放創意工坊,那麼它也有可能拋下一眾表現中庸的模擬器,成為帶著這一後綴的遊戲中的佼佼者。

錢雨沉:《貪吃蛇巴士》(PS4、Steam、Switch、Xbox One)

關鍵詞:貪吃蛇、放鬆、荒誕

一句話推薦:突破諾基亞功能手機時代貪吃蛇的限制。

如果你用過諾基亞的功能手機,那麼你一定玩過《貪吃蛇》。在Android和iOS還沒流行的年代,《貪吃蛇》曾經讓很多人痴迷,也包括我。但是在84×48像素的屏幕上,玩不了多久你的蛇就會首尾相接,然後死去。

如果有一個足夠大的「空間」,我一定能讓蛇變得很長很長。時隔多年,我終於在《貪吃蛇巴士》(SnakeyBus)裡驗證了這一想法。

《貪吃蛇巴士》的玩法非常簡單。你在遊戲中駕駛巴士,把客人拉到指定位置後,你的巴士就會變長。和傳統貪吃蛇不同的是,碰到自己並不會死。只有你的車頭無法前進(被自己卡住)或者掉下深谷才會讓遊戲結束。

遊戲地圖有大有小,甚至還有無限大的(實際上限可能取決於你的電腦配置),你可以一邊聽著很有律動的「沙發音樂」風格的配樂,一邊努力讓自己的巴士出現在地圖上的每一條路,甚至每一處空間裡。

長到每一條路上都是我

《貪吃蛇巴士》的亮點之一就是它的地圖設計,幾個有限空間的地圖有平面上道路蜿蜒曲折的,有立體化縱橫穿梭的,這給了玩家對路線規劃的空間,同時也是挑戰。隨著巴士越來越長,你得想辦法不讓自己被自己卡住,那麼就要儘可能利用迂迴的道路。對於那些有高低差的地圖,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空間想像力。

看到自己的「屍體」,我腦海裡蹦出了「拓撲學」這3個字

切換成車內視角開車能讓遊戲體驗變得更刺激一些

在單人模式下,《貪吃蛇巴士》是一個非常休閒的放鬆減壓遊戲。你可以用霓虹燈塗裝的派對車在邁阿密地圖裡享受充滿律動的背景音樂,也可以在灰色的都市裡聽著雨聲悠閒地拉客人。和諾基亞手機上的《貪吃蛇》比,《貪吃蛇巴士》有著更廣闊的遊戲空間,從而也讓樂趣翻了好幾翻——熟悉地圖後你能開出幾百節的超長車,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不管在哪個地圖,用舞龍車都很有韻味

另外,遊戲還提供了亂鬥多人模式——在同一個地圖裡一起開車,你可以獲得武器,從而破壞別人的巴士。這個模式下,《貪吃蛇巴士》就成了我們常見的「沙雕遊戲」。

我用火箭轟殺了對手!

熊宇:《全心愛你》(Android、iOS)

關鍵詞:點擊、解謎、治癒

一句話推薦:得想辦法把女朋友拼回來。

一開始,你的女朋友就炸了。好消息是,她是一個機器人,你還可以把她拼回來。

壞消息是,她炸得比較猛烈,以至於碎片散落到了整個宇宙中,所以,你需要跑到不同星球去尋找碎片。

或許上面的開局會讓你覺得這個遊戲有些不正經,但其實整個遊戲的氣氛非常溫馨自然。《全心愛你》(Love You to Bits)帶有幾分科幻背景,遠超當今科技的機器人、頭比身體大的外星人、看起來像是黑洞的武器……但這些東西都只是表象,究其根本,它是一個比較正統的點擊解謎遊戲。

玩家需要操作主角科斯莫(Kosmo)前往宇宙各處尋找機器人女友諾娃(Nova)的零件,零件散落在不同的關卡中,每一個關卡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碎片。有的時候,你需要打敗對手獲取碎片;有些時候,你只需要幫別人一個小忙……這一切都是通過解謎來實現,而且,儘管遊戲是科幻背景,可絕大多數的謎題都可以通過常識來解決。

當然,也不用那麼在意許多東西是不是符合常識……

遊戲的謎題設計中規中矩,但氛圍非常優秀,不同的關卡的主題各異,畫風卻頗為統一。而且,解謎的玩法也被融合進了場景之中,在陰暗的地下通道中,你將採用更具侵略性的方式來奪得碎片;在遍布兒童的公園中,你的解謎目標卻是想辦法獲得一串能夠飛起來的氣球……

在每一個場景中,音樂、畫風、解謎內容都是統一的

我尤其喜歡這一關,它的確讓人回憶起童年

這款遊戲目前也已經上架了TapTap,當前半價打折,售價12元。

(推薦遊戲由發行商苦柚Games提供。)

文中遊戲購買連結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上周推薦:周末玩什麼:太空無人機模擬器,異星球史萊姆養殖模擬

編輯甄能達

業外

歡迎在微信關注觸樂,閱讀更多高品質、有價值或有趣的遊戲相關內容。丨

相關焦點

  • 香港票房:《颶風營救3》蟬聯 蒂姆·波頓新作墊底
    香港票房:《颶風營救3》蟬聯 蒂姆·波頓新作墊底 時間:2015.01.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分享到:
  • 周末玩什麼:後啟示錄風角色扮演遊戲,《塊魂》製作人童趣之作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也可能是集體品評一款熱門或有特色的遊戲,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款遊戲的多個視角。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
  • 丨腦葉公司
    《腦葉公司》是由韓國Project Moon製作的一款以管理怪物為主的模擬經營類遊戲。遊戲的靈感來源於那些在小說,遊戲和電影中登場的怪物們,例如《SCP基金會》、《林中小屋》等等。玩家將在遊戲中扮演公司的主管與AI助手Angela一同管理那些被公司收容的怪物。作為腦葉公司的主管,玩家們必須竭盡全力的讓員工們遠離危險,同時保證能源的生產效率維持在最高水平。
  • 周末玩什麼:禪意、硬核,腦洞、瘋狂,你應該試試這些夏促遊戲
    「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每周末,我們都會各自推薦一款當周的新遊戲(偶爾也會有老遊戲),它們可能是PC或主機遊戲,也可能是手機遊戲,來供大家參考、選擇。當你在周末賴床,沒決定接下來玩點什麼好的時候,不如來看看我們的選擇裡面是否有你感興趣的,也歡迎讀者和開發者朋友們向我們尋求報導。本周我們重點介紹的是一些夏促當中的遊戲。
  • 蒂姆·波頓《殭屍新娘》:在童話與現實的對比中詮釋愛與自由
    《殭屍新娘》同樣瀰漫著濃烈的「蒂姆·波頓」風。它不單純迎合「哥德式」詭異畫風,而穿上浪漫純真的外衣,為我們營造出詭譎怪異又溫馨浪漫的美麗幻象。你以為它是搞怪童話,它將冷酷現實血淋淋撕碎給你看;你以為它是暗黑殭屍片,猝不及防的脈脈溫情又直擊你內心。
  • 蒂姆·波頓這次終於放過德普大叔了
    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又出新作了!扯遠了~~~原諒哥,咱們繼續看過蒂姆·波頓作品的不難發現,這是一個風格獨特的導演他的所有作品都帶有濃厚的個人風格會散發一種美妙的恐怖,即便在兼收並蓄的好萊塢也是個另類說起蒂姆·波頓
  • 【每日特惠】腦葉公司
    腦葉公司」是一款管理怪物的Rogue-Lite模擬遊戲。 遊戲的靈感來源於那些在小說,遊戲和電影中登場的怪物們,例如《SCP基金會》,《林中小屋》,《第十三號倉庫》等等。「如果這些怪物都是真實存在的,而你的工作就是管理它們,那會發生些什麼呢?」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製作了這款遊戲。
  • 黑暗童話,機械迷城新作《Creaks》好評如潮 果玩遊戲代理關注
    黑暗童話這一題材,往往被用於表現深刻與人性之惡,在電子遊戲中也不乏推崇者,最著名的莫過於冒險解密遊戲《與狼同行》(The Wolf Among Us),在那部遊戲中,所有我們熟悉的經典童話人物都成了社會角落中的一員,而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現的大灰狼,卻成了一個孤獨的硬漢偵探,在迷霧中尋求真相。
  • 周末玩什麼:適合新手的打牌RPG,適合酷蓋的樂隊怪遊戲
    我們推薦了《影之詩:巔峰對決》《殘酷樂隊生涯》《腦葉公司》《刺客信條:英靈殿》這幾款遊戲。
  • 《第五人格》:用「蒂姆·波頓」式畫風凸顯「非對稱競技」的魅力
    這位成長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電影「鬼才」將近半生都獻給了電影行業,憑藉著其波雲詭譎的想像力與獨樹一幟的黑暗藝術風格,收穫了不計其數影迷與粉絲們的殷切喜愛。在2007年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之上,被授予終身成就獎的蒂姆·波頓也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才華橫溢。
  • 黑暗童話風迪士尼公主,濃濃的煙燻妝,也掩蓋不了臉上的厭世感!
    然而,變成黑暗童話風的愛洛真是陷入生氣全無,一副頹廢至極的狀態,紫羅蘭色的美麗雙眼完全失去了以往的神採,金色的秀髮也變得暗淡無光,猶如得過且過,超級厭世的阿宅,打算一輩子懶洋洋度日。黑暗童話風的白雪,看上去並不像其他公主那般頹廢,煙燻妝襯託下的黑色瞳孔甚至看起來有點「惡毒」,配上這拿著毒蘋果就啃的模樣,頗有無所畏懼的灑脫感,若是被惡毒王后看見如此「喪」的白雪公主,想必也不敢隨意招惹!
  • 黑暗童話風格冒險遊戲《Lost in Random》專題站上線
    中文名稱:隨機消失英文名稱:Lost in Random製作公司:Zoink Games發行公司:Zoink Games遊戲類型:冒險遊戲AVG遊戲平臺:XBOXOne PS4 PC
  • 迪士尼真人童話電影《小飛象》能否在國內票房市場「起飛」?
    媒體預計,《小飛象》北美首周末票房或將超過5000萬美元,也有消息預計在6000-6500萬美元之間,全球首周末票房則在1.37-1.55億美元。以這個預測成績為參考,《小飛象》收回成本有一定壓力。從迪士尼真人童話電影整體來講,近幾年能夠在口碑與票房市場上獲得認可的作品並不多。
  • 《格林》:黑暗童話or人獸大戰?格林童話細思極恐
    《格林童話》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裡面大多描述了王子和公主戰勝了壞人,從此過上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因為《格林童話》的受眾非常廣,因此近幾年也誕生了不少建立在童話故事上的「黑暗童話」。最近我花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看完了一部名為《格林》的美劇,作為連載六季的大型連續劇,這部產自美國的黑暗童話《格林》講述的故事細思極恐。
  • 黑暗童話風推理遊戲《童話舞會》有什麼亮點,是否應有更高的關注度?
    2019年推出的《童話舞會》也是一款相當出彩的「弱嘴炮、強推理」偏輕策桌遊。背靠童話主題和精彩的暗黑系畫風,遊戲講述的是2-5名玩家在化裝舞會上隱藏身份,試圖獲得自己想要的道具並勝出。我在去年就關注到了這款遊戲,奈何英文版不知什麼渠道入手。
  • 小時候看童話很美好,長大後才發現,原來童話故事最黑暗
    小時候的我們,認為這樣的結果是美麗的,是美好的,是讓人信服的,但是故事終歸是故事,而它會隨著我們的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而衍生出來不一樣的感受的。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只是一個故事,等到了自己長大後,看到的其實就是人性了。而在童話故事中被安排好的人性,卻從來沒變過。
  • 周末玩什麼:純文字組成的解謎遊戲,軟萌外表下的硬核卡牌
    我們推薦了《文字遊戲:第零章》《奧利亞》《全網公敵》《黑暗卡牌》這幾款遊戲。「周末玩什麼」是來自觸樂編輯們的每週遊戲推薦。
  • 《機械心》:法國導演的哥德式童話,演繹別樣的風情
    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哥特文化,散發著黑暗、孤獨和腐敗的氣息,與此同時,又夾雜著對現實的掙扎、反抗,以及對美好的嚮往。20世紀初期誕生過幾部哥特風格的電影,並將吸血鬼作為主角。吸血鬼象徵著死亡、黑暗、腐敗,與此同時,又透露出高貴、悽美的氣息,是哥特文化的典型代表元素。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哥特電影,題材比較單調,也不成氣候。
  • 腦葉公司,新主管遇到機率最大的異想體攻略方法,詳細資料
    #腦葉公司#小編第一章寫新主管遇到機率最大的5位異想體攻略,後續小編還會繼續更新各種腦葉公司相關文案喜歡的話可以點點關注。
  • 原版《格林童話》為何被稱為黑暗童話
    童話是為滿足孩子對世界的美好想像而設計出來的脫離實際的故事。在常見的童話故事《格林童話》中,王子和公主令人豔羨的愛情故事是貫穿整本書的主線,善惡有報也是每個故事最後的結局。美好的結局看似都是童話的最終歸宿,但真正的故事卻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