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張治中:主席為何說你日記吹噓我,張說春風化雨的感覺

2021-01-10 騰訊網

毛主席與張治中:讓你做彭德懷副手委屈了吧?你的日記盡在吹噓我

留在北平,促成新疆解放

1949年,時年60歲的張治中經過反覆思想鬥爭,決定留在北京,並發表了著名的《對時局的聲明》,以此表明自己的態度。他說:"我多年來所積累的內心苦悶與之一掃而空,真是精神上獲得了解放!"毛主席對張治中慰勉有嘉,希望他參加新政協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張治中表示:"過去這一階段的政權是我們負責,今已失敗,成為過去了,我這個人也已成為歷史了。"毛主席笑著說:"過去就算過去了,等於過了年三十,今後就從年初一做起好了。"

張治中當即感動地說:"聽從您的吩咐,好好為新中國服務。"隨即毛主席要張治中出面促成新疆和平解放。於是,張治中憑自己與新疆陶峙嶽、包爾漢等人的關係,三次去電指出:"兄等應為革命大義,新疆和平亦為全省人民和全體官兵利害計,及時表明態度。正式宣布與廣州政府斷絕關係,歸向人民民主陣營。"不久,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新疆省主席包爾漢通電起義,新疆獲得了和平解放。

留守西北,做彭德懷副手

新疆和平解放後。毛主席十分高興,命令彭德懷以西北軍負責人名義飛赴烏魯木齊。同時對張治中說:"希望你到西北去與彭德懷合作,我們再來一次國共合作吧。"張治中說:"現在是您的領導,談不上什麼國共合作,不過西北不少人和部隊常常懷念我,我也常常想念他們,您認為我有必要先去新疆。我願做彭老總的顧問。"毛主席笑道:"你去做彭德懷的副手,委屈了吧。你過去是西北四省的軍政長官,現在當副手,委屈了吧?"張治中忙說:"我誠意接受,聽命令,聽吩咐。"毛主席又說:"你有時還得回北京,今後可往返於西安、烏魯木齊、北京之間。"張治中表示:"請您放心,我一定和彭主席合作好。"

張治中上任後,先受彭德懷的委託,對起義部隊做了大量的、細緻的工作,為穩定西北局勢,促進西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對此彭德懷說:"張治中先生起到了我們無法起到的作用。他與我們合作得很好。"

的確,張治中與西北局領導人彭德懷、楊明軒、張稼夫、汪鋒、趙壽山等相處得很融洽。在西安,彭老總把楊虎城的公館修繕一新,給張治中夫婦居住,張治中也經常送一些食品給西北局負責同志。在工作中,張治中更做到了肝膽相照。當時西北軍政委員會的幹部大多是從陝甘寧邊區政府調來的,習慣於陝北的生活,每天只吃兩頓飯,既影響工作,又影響身體健康。張治中認為很不合理,就向彭德懷進言:"現在進城了,條件變了,為了保證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應改每天兩頓為每天三頓。"這個意見立即得到了彭德懷同志的採納,很快付諸實施了。

參政議政,成為主席諍友

1954年,張治中調回北京工作,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民茨中央副主席等職。張治中調回北京時,正值全國人大第一屆第一次會議開幕前夕。他聽說毛主席在會議上不準備講話,就通過周總理和彭真同志向毛主席建議說:"人民領袖應該在人民代表大會上講話,這是人民的意願。"但後來周總理和彭真告訴他,毛主席還是決定不發表講話。

於是,張治中便直接寫信給毛主席,說:"這次人大會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會,您是國家主席,開幕式時又是主持人,怎能不講話?"過了兩天,毛主席找到張治中說,"就只你一令人希望我講話。"張治中說:"不是的,不只我一個人,全體代表和全國人民都希望您能講話,聽到您的聲音。"毛主席沉吟了一陣,然後默默地說:"那讓我考慮一下再說吧!"到了開幕那天,毛主席果真發表了著名的講話:"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大會休息時,毛主席幽默地對張治中說:"你勝利了,本來不準備講話,誰知一拿起筆越寫越多,真成了一篇講話。"張治中說:"這是人民的希望,您的講話太鼓舞人心了。"

不久,全國人大緊接著舉行第一次常委會。會後,張治中提了個書面建議,主張每個常委每年都要出去視察,了解地方情況,聽取民眾意見,這樣開會才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劉少奇委員長收到建議後,認為很好,就轉給毛主席看了。毛主席看後,立即批道:"此建議很好,可把範圍擴大到全國人大代表。"以後,毛主席又"加上全國委員",這一制度形成後,到今天已有30多年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是張治中先生首先提出來的。

的確。張治中對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在政治上是十分坦率的。張治中知道毛主席、周總理和劉少奇同志日理萬機,常常通夜不眠。所以碰到他們,張治中總是認真地問:"您昨晚到底睡沒睡,如果不注意休息,我是要提就見的。"對方只好苦笑搪塞過去。1959年,毛主席表示要退居二線,內部傳達座談。張治中發言說:"這也好,讓毛主席多些休息時間,好多考慮大問題,是件好事。"張治中還多次對周總理說:"像這樣不知疲倦地工作,長此下去,是難以為繼的,我真為您擔心,您也太不聽我的勸告了。"

為出版日記,與毛主席爭論

1958年,毛主席決定到中南和華東部分省市視察,特地邀請張治中隨行。杭州是這次巡視的最後一站,下榻賓館後,張治中把20多天中所寫的近4萬字的日記整理裝訂成一本小冊子,取名《真摯、親切、爽快、率直、英明、偉大的人民領袖——隨從毛主席視察日記》,並送給毛主席審閱。

毛主席看了題目後,當著柯慶施、陳不顯等人的面說:"你的日記我是不看的,你盡在吹噓我。""不過,我是想發表的,還是請您先看看。"張治中堅持道。"我不看你就不能發表。"毛主席笑著說。張治中也笑著爭辯說,"我有言論自由權。"毛主席說:"你寫的是我的事情,我不答應,當然不能隨便發表。過去蕭三也寫過一篇文章,我也曾不讓他發表。"張治中見事情有些僵了,就進一步解釋說:"我寫的都是親身見聞,是合乎實際的,有一句說一句,一點也沒有誇大。您應看了之後才能表態,如既不看又不準發表,那我不服。"毛主席最後表示:"那好,我再考慮考慮,但是你只能說服,不能壓服!"

幾天後,在由滬返京的列車上,張治中再次向毛主席進言說:"我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覺得主席存著一種戒心。""什麼戒心?"毛主席問。"您好像隨時存在著怕造成個人崇拜的戒心。"張治中說。"說下去。"毛主席回答。"您是中國的列寧,不是中國的史達林,您不像史達林那樣會造成個人崇拜的。"毛主席說:"你的目的是要我同意發表你的日記吧?"張治中說:"我的日記發不發表關係不大,您完全可以決定。但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兩本《毛主席在群眾中》的書,出版後大受歡迎,大家爭相傳閱,您看到了沒有?"毛主席見張治中將自己的軍,就強硬地說:"凡是說到我的,我向來不看。我知道後,就不許出版。"張治中最後承認這次爭論失敗了。回到北京後,朋友們問他此行的感受如何,他高興地說:"一句話,隨主席考察20日,天天如在春風化雨之中。"

晚年生活,得到主席關心

張治中在新中國的土地上平靜地生活了19年後,到1969年時,不幸辭世,享年79歲。在張治中生命的最後兩年,他的生活也遭到了一定的打擾,但他還是有幸得到了毛主席的關心,最後辭世也走得比較安詳。

據記載,1968年10月1日,張治中已經身患疾病,但遵照他的意願,周恩來總理還是安排他上天安門城樓歡度國慶節,不過,當時他已不能行走,上城樓基本都是靠著警衛員推輪椅才上去天安門的。當靠近毛主席時,張治中拉了拉毛主席,緩慢地對主席說:"您的步子走得太快,我是難以跟上的。毛主席聽了沉吟了一下,然後握著張治中的手說:"你好好養病吧,保重身體。"

張治中回到家後,病情加重,到了10月17日時病情更重,他在病床上口授了自己的遺囑,他說:"我的病體已不行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已近八十,自無遺憾。理明牽掛少,心閒歲月寬。我請求在我死後能追認我為共產黨員。遺憾的是我不能再為祖國和平統一盡力了……"1969年4月6日,張治中先生與世長辭了,終年79歲。4月9日,張治中的遺體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周總理親臨主持告別儀式。

其實,在那個時期,毛主席曾明確指示說:"張治中先生是我們的朋友,是民主黨派負責人,大家要清楚,在共產黨以前就有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 周總理也強調說:"毛主席去重慶談判,是張治中接去的,毛主席回延安也是張治中去送的,他是我們的真朋友。"

生平軼事,為了和平受好評

張治中先生一生軼事不少,最明顯的有兩件:一件是關於他終於愛情的故事,另一件是關於他直言進諫的故事。

張治中與妻子洪希厚,兩人十八九歲就早早就結婚了,當時張治中家境貧寒,但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尤其難得的是,他的妻子從來不幹涉他的工作,而且除了張治中帶兵在外徵戰之外,夫人洪希厚幾乎從不與他分離,兩人相守一直到終老。洪希厚到1976年,83歲病逝。

張治中在國民黨政府任職時,經常向蔣介石直言進諫,有明確記載的就至少有四次,包括皖南事變後上萬言書,1945年為反對內戰再上萬言書,1948年建議下野的蔣介石親蘇和共,1949年時還給蔣介石寫了長篇改革建議。但總得來說,張治中對蔣介石的直言進諫並未讓蔣介石改弦更張,這可能與其最後決定留在北平,加入新中國建設有一定的關係。

針對張治中留在大陸的評價,很多人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比如蔣介石就因此痛罵張治中說"革命叛徒,文白無能喪權辱國",蔣經國則說"他太天真了,將來死無葬身之地"。毛主席評價張治中說,"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周恩來則評價說,"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正是張治中這種不論在曹在漢,都心繫和平,為中國和平奔波的精神,所以被後人尊稱為"和平將軍"。

相關焦點

  • 毛主席和張治中:張說「高興、舒服」,主席為何說「還有距離」
    毛主席邀請張治中視察,張談了肺腑之言,主席為何說「還有距離」毛澤東主席與張治中將軍的交往,始於1945秋重慶談判前,張先生三到延安聯絡之際開始的。在後來長期的接觸中,他們之間的交流逐漸變得無拘無束和互相關懷。
  • 重慶珍檔丨重慶談判時,毛主席戴的帽子暗藏什麼玄機?
    毛主席決定去重慶,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的電報打亂了蔣介石原來的設想。也就是說,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張治中和駐中國的美國大使赫爾利來到延安,讓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去重慶進行了交涉。1945年8月27日,張治中,赫爾利乘坐美軍飛機抵達延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林伯渠等親臨延安新修機場,解決了他們的安全問題。主席的形象也很重要,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一些領導人的形象,一直被國民黨反動派肆意歪曲。
  • 周恩來總理床前囑託勿忘臺灣兩個人,一個是張學良,另一個是誰你...
    那天上午11點左右,周恩來醒來,說:「我要見羅青長。」 1993年9月筆者在京訪晤羅青長同志時,曾問他周恩來當時和他說了什麼。羅青長告訴我,總理主要是交待他不要忘了臺灣人民,更不要忘了在臺灣的朋友,像張學良、張鎮等人。
  • 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你失去了一個兒子,我也失去了一個兒子,他們犧牲得光榮」。1953年4月,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參加全國婦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緊握鄧芳芝的手,動情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 理髮師回憶:毛主席髮型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縱觀毛主席一生雖然起伏跌宕,但每一程路皆是步履堅定,自信從容。作為黨和國家的領袖,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造成深遠影響,因此他一向嚴格自我要求,令自己任何方面趨近於完美。一如最後一次出席全國代表大會之時,毛主席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待會議結束之後已經無法站起來,因此堅持讓所有代表先行退場,說出了那一句「你們不走,我也不好走。」
  • 劉燁爆演毛主席很緊張 除了身高都比主席渺小
    劉燁:我的戲份已經拍了五分之一,目前為止一切順利。  廣州日報:聽說為了演毛主席,你特意去吃辣椒學韶山話?  劉燁:我找了一個韶山朋友,教我一些韶山話,然後錄下音,我在劇組天天聽,跟著學。韶山話有自己的特色,比如z和zh部分,h發音成f,「開慧妹妹」會說成「開費妹妹」,這些都是比較有特色的話。
  • 毛主席很節儉,身邊人看得眼淚都出來了!一國領袖為何如此簡樸?
    晚年時,有一次他的生活管理員給他做了八兩的紅燒肉,毛主席說:「紅燒肉你們也不常給我做,做一次也不給我吃夠了,你們啊,太小氣了。」後來工作人員給他做了1斤2兩的紅燒肉,結果毛主席別的都沒吃,就把紅燒肉給吃了。除了紅燒肉,毛主席還愛吃魚和蝦,吃的非常細和巧,魚骨頭和魚刺乾乾乾淨淨放在小碟裡。
  • 毛主席經常「失眠」,需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這是為何?
    毛主席也是一個經常「失眠」的人,在他留下的遺物中有幾件令人過目難忘,其中就包括好幾玻璃瓶的安眠藥。他們伴隨主席走過了大半生。毛主席睡眠問題形成的原因,黨史有個段落是說在指揮三大戰役期間,毛澤東經常會因為戰事的緊張,一天中有十幾、二十幾個小時堅守在地圖旁邊,作息時間的不規律和喜歡夜間工作,打亂了他的生物鐘。1949年建國後入睡困難的問題仍然一直伴隨著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回憶在中南海,毛澤東對於住所的要求只有一條就是絕對安靜。
  • 毛主席一天生活標準只有二錢油、三錢鹽,但毛主席還說太多了
    作為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的主席,毛主席一天的生活費標準竟然只有二錢油、三錢鹽,而且這還不是節省後的標準,而是需要節省的「奢侈標準」。不要說跟國民黨的大員們相比,就是國民黨最低級的小吏看來,這個標準也是不值一提的。可是,即便是這樣的微薄耗用,毛主席還說太多了,要繼續節省。
  • 毛主席髮型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第二天我去給主席理髮,我的心情突然有點緊張,我深知自己手中的刀剪的分量,這畢竟是在給主席理髮啊。如果理不好,將會影響主席的光輝形象。主席好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和藹地說:「小錢,你先坐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說,「我的頭髮有不少時間沒理了……到我這裡來工作習慣不習慣?」主席和我東一句,西一句地閒聊著,我緊張的心情鬆弛下來。
  • 淞滬抗戰前夕,何香凝送張治中一件女衣,張主動請命帶兵抗擊日軍
    她不僅僅是一位女權活動家,更有非常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反抗意識,對日本的入侵行為非常尤其痛恨,在這方面比許多熱血青年更為強烈,大有巾幗不讓鬚眉之勢。在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之前,她寫了一封信並連同一件女褂子交給張治中,要他傳達黃埔學生和將領。張治中是當時中央軍校的教育長,負責培養中國軍事人才。
  • 毛澤東對周恩來說:這頂帽子,我戴了
    根據負責談判期間安全保衛工作的黃浦軍校第二教導大隊副隊長張居遠描述:「在張治中的部署下,我安排了中共代表團住址周圍的警衛,設立了桂園周圍的警衛隔離帶,以及中共代表團參加重慶方面安排的各種大小活動期間的警衛,談判期間代表團所有代表外出活動及路線的隨行警衛工作。」為確保毛澤東和中共代表團的安全,張居遠對保衛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
  • 毛主席廚師長回憶:主席情有獨鐘的紅燒肉不能放醬油
    「每次做飯之前,我要寫一份菜單上報,批准之後我再抄一份帶到廚房,等飯做完了,我就得把手裡的菜單解決掉。」程汝明對這個工作流程的印象很深。紅燒肉、豆豉臘肉、豆豉苦瓜、辣椒圈、魚頭豆腐、鹽水雞、扒雙菜和一小盆三鮮餡餃子,加上中午的剩菜,年夜飯齊了。「那天做完飯之後,我特別想接近他,想和他說說話」,程汝明說,「所以我情不自禁就湊到了他跟前。」
  • 毛主席到延安開會。其中有一位大將陳賡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毛主席身邊有很多員大將,級別都是最高級別的。在1943年,毛主席到延安開會。其中有一位大將陳賡讓人印象十分深刻。那一次會議中毛主席講了很久,天氣又很熱,大家都有點口乾舌燥了,但也不敢說什麼,害怕打擾到毛主席的重要講話!
  • 十大最美基層工會主席|王冬家:春風化雨,為職工辦暖心事
    「我記得我第一屆當選工會主席時,萊西市總工會徐志純主席對我的要求和囑託,他說做好外資企業的工會主席並不容易,一定要為員工維好權、服務好!做好職工娘家人!」在這11年的工會工作中,王冬家始終把這句囑託牢記心中。  他和工會委員團隊始終將維護職工權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優秀企業文化,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增強員工歸屬感。他充分發揮工會職能作用,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 毛主席見外賓拒穿皮鞋:外賓是要見我毛澤東,還是要看我的皮鞋?
    毛澤東主席是新中國外交的靈魂。他在多方面的外交禮賓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那就是崇尚自由自在,不受條條框框約束。毛主席的服裝1954年8月24日,毛主席會見英國工黨領袖、前首相艾德禮,工作人員見他穿著一條屁股上扎滿了羅紋補丁、膝蓋等處磨得發白的褲子,勸他換一條。他說:「不要緊,誰看我後面呢?」穿著補丁褲子接見外賓,這在各國領導人中恐怕是沒有的。
  • 理髮師回憶:毛主席的經典「大背頭」髮型是如何設計的
    毛主席標準照。資料圖 我是在1958年下半年正式調到毛主席身邊工作的,當專職理髮員。一天,當時的浙江省委書記江華,省公安廳警衛處處長伍一突然通知我,馬上整理行裝到武漢。武漢當時正在召開一個中央會議,我的具體任務就是給所有到會的中央首長理髮。 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的秘書羅光祿馬上把我接到主席下榻的武漢東湖賓館,這時我正式成為毛主席的專職理髮師。
  • 理髮師錢水桃:毛主席穩重大氣的大背頭髮型,是這麼設計出來的!
    在天安門的城牆之上,懸掛著一張巨大的照片,這上面的人就是我們敬愛的毛主席。你們一定很好奇,他那看起來就很嚴謹、大氣的髮型到底是誰設計出來的,接下來就聽我為大家娓娓道來。英雄出少年毛澤東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小鄉村,父母都是老老實實的農民。他幼兒時期在外婆家長大,那裡交通很不便利,和外界幾乎沒有什麼交流。那會他和舅舅他們生活在一起,舅舅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在村裡開了個小學堂。
  • 想不到說毛主席是轉輪聖王的竟然是他!
    所以在釋迦以後的說法歲月中,多處強調轉輪聖王的雄偉和功德。」 當時我就猜測毛主席是轉輪聖王。而南懷瑾說「像周朝的周穆王,是最好的帝王,等於鐵輪聖王」(轉輪聖王分金輪聖王、銀輪聖王、銅輪聖王、鐵輪聖王四種。轉輪聖王具有七寶莊嚴,如有有德、有賢的皇后,有很好的財政大臣,有很好的交通工具等。)我認為是瞎掰。為什麼?因為最好的封建王朝、奴隸社會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劉備打仗為何從不帶諸葛亮?眾人摸不著頭腦時,毛主席一語道破
    劉備打仗為何從不帶諸葛亮?眾人摸不著頭腦時,毛主席一語道破 在三國時期,有很多的英雄豪傑,他們中的哪一位讓你難以忘懷呢?在我的印象中,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劉備,為什麼是他呢?首先,我覺得他很堅強,很小的時候就過著漂泊的生活,但是他沒有輕易放棄,而是不斷的努力,最後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