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毛岸英犧牲過程的匯報後,毛主席的一席話說得彭德懷老淚縱橫

2020-12-26 奧古說歷史

「你失去了一個兒子,我也失去了一個兒子,他們犧牲得光榮」。

1953年4月,我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母親鄧芳芝參加全國婦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後,毛主席緊握鄧芳芝的手,動情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70年前的11月25日,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上。

1950年10月7日晚,彭老總出徵朝鮮在即,為給他送行,毛主席特意在中南海菊香書屋內為其設下家宴,宴席上只有毛主席、彭德懷和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

然而,毛岸英出現在這家宴上,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替彭老總送行那麼簡單。為了能出現在這裡,在前些日子,他可是與自己的父親毛主席徹夜長談了一次。

為什麼毛岸英要「費盡心機」的讓自己的父親同意他入席這次家宴呢?

因為毛岸英想參加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作為主席的兒子,毛岸英自然不同普通人,不是想參加志願軍就能參加的,若沒有得到主席與彭老總的同意,是沒有人敢擅自作主,讓毛岸英參加志願軍的。

如此,這就有了毛岸英與毛主席徹夜長談那一幕。

顯然,那一夜長談,毛岸英說服了主席,所以才有了10月7日晚,那場僅有他與毛主席、彭老總三人的家宴。

宴席上,當毛岸英說出向彭老總請求上前線時,彭老總最開始是斷然拒絕的,他不同意毛岸英上前線的請求,說:「不行,去朝鮮有危險,美國飛機到處轟炸,你還是在後方,搞建設也是抗美援朝!」

可是毛岸英卻是態度強硬,他搬出各種理由:上過蘇聯的士官學校、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伏龍芝軍事學院,當過蘇聯紅軍坦克兵中尉,參加過蘇德戰爭……。

就在毛岸英試圖說服彭老總時,毛主席也插話道:「德懷,你就收下他吧!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免不了要跟蘇聯人美國人打交道啊!」

見毛主席都同意毛岸英入朝參戰,且毛岸英態度也很是強硬,彭老總見事已至此,只得說:「那就讓岸英當我的翻譯官吧!岸英可是咱志願軍的第一個志願兵啊」

事後,很多人都趕來勸毛主席,說岸英是主席的希望,不能讓他去冒險,畢竟戰場上槍彈無眼,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毛主席怎麼承受的住。可是毛主席卻說:"誰叫他是我的兒子,他都不去誰願意去"。

臨行前,毛主席對即將趕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毛岸英囑咐道:「你是共產黨員,又是毛澤東的兒子,到了朝鮮戰場上,就更要吃苦在先,犧牲在前」

1951年3月,毛澤東在與老友周世釗的談話中講道:「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就這樣,10月19日,毛岸英跟隨志願軍入朝參戰。

1950年11月25日上午,入朝的志願軍打響第二次戰役的第二天,時任志願軍司令部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的毛岸英正在朝鮮北部大榆洞的志願軍司令部裡緊張工作。

中午11時,4架美軍轟炸機突然向大榆洞襲來,最初毛岸英等司令部對美軍轟炸機並不在意,因為美軍的轟炸機經常在他們頭上掠過,前往北面轟炸,所以都見怪不怪。此時,這4架美軍轟炸機也的確是向北面飛去,因此毛岸英等參謀更是不在意,只是心裡默默想著,前方的戰士能夠平安躲過這次轟炸。

但是,同樣在大榆洞司令部辦公的洪學智副司令員卻很是警覺,從防空洞匆匆趕來,為以防萬一,他要求毛岸英等參謀火速收拾東西轉移進防空洞。這時,多數參謀缶聽從洪學智的命令,火速轉移進防空洞,只有毛岸英和另一名高瑞欣參謀因收拾電文的緣故,留在司令部。

就在毛岸英和高瑞欣抓緊收拾電文時,剛飛往北面的美軍4架轟炸機突然從北邊折了回來,轉眼就飛到了我軍司令部的上空,從機肚子裡甩下了上百枚凝固汽油彈。

在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只有50多平方米的作戰室木屋瞬間烈焰沖天,消失在一片火海之中,來不及撤離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壯烈犧牲在火海之中。

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傳到彭德懷的耳中時,他驚呆了,許久未說出話來,之後他將自己關在居所中,一天都不吃飯,也不說話,就這樣走來走去,一宿都未睡。

次日,彭德懷讓通訊參謀拿來一張電報紙,親自給毛主席起草電報。

電報是這樣寫的:

我們今日七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十一時,敵機四架經過時他們四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四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二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這封短短的電報,彭老總寫了足足一個多小時。

電報傳到中南海後,接收這份電報的收報員一時間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辦?之後他將這份電報上報給自己的上司,詢問他該怎麼辦?上司思考片刻後,就決定不直接交給毛主席,先交給周總理,由他決定該如何。

周總理接到電報後,一時間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眼含淚水,久久不說話,就這樣呆立著。許久後,他放下電報撥通了劉少奇和朱老總的電話,兩人接到消息後是急忙趕到周總理的辦公室,一起商量該怎麼向毛主席匯報。

經過慎重考慮,他們決定先暫時不要告訴毛主席。

直到1951年元旦後的第二天,因毛岸英久久未給毛主席發電報,毛主席隨之開始起疑,多次詢問彭老總岸英怎樣,見事情已經瞞不住,周總理這才將電報與他附的一封信交與毛主席秘書葉子龍,由他轉交毛主席。

在信中,周恩來提到「毛岸英同志的犧牲是光榮的」,他建議「勝利之後,當在大榆洞及其他許多戰場多立些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烈士墓碑」

事後,經毛澤東同意,毛岸英烈士和千萬個志願軍烈士一樣,長眠在朝鮮的國土上。

當時毛主席正在中南海勤政殿辦公室辦公,據毛主席衛士李家驥所說:「主席聽到後很突然,又拿煙,又把煙丟那兒。回過頭,他又點菸。本來那個火柴盒就在他前面,他不知道,還在口袋裡找。淚汪汪的,但是不明顯地讓你看出來他在哭,但是我們心裡明鏡得很,他的淚水比我們還要多,還要疼,那是他最親愛的兒子」

接到這封讓任何一位父親看後都會痛徹心扉的電報,毛主席卻顯得異常平靜,毛主席不是不傷心,但是毛主席知道自己不能哭,毛主席知道朝鮮戰場上不只他一個父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還有千千萬萬的父親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他不能倒下,他還得帶領著中國人民打贏美帝國主義的霸權,走向繁榮昌盛。

毛主席看了很久,就對站在一邊的葉子龍說了一句話,他說:「打仗總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1990年,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在整理毛主席留下的遺物時,意外發現在毛主席居所的一個柜子裡藏有幾件衣物,事後得知,這幾件衣物是毛岸英留下的。

誰都不知道毛主席偷偷地將毛岸英在朝鮮犧牲後留下了兩件棉布襯衣、一頂藍色軍帽、一雙灰色沙襪、一條毛巾疊得整整齊齊放在身邊,悄悄地珍藏了26年。

通過這件事,可以知道毛主席對長子的犧牲是有多麼的傷心,他細心地把兒子用過的毛巾和襪子都收藏著。不難想像,在無數個深夜裡,毛主席就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普通父親一般,將自己孩子犧牲前的衣物一件件地拿出,輕輕撫摸,悄悄落淚,回憶著與他的點點滴滴。

不久,彭老總回國向毛主席匯報志願軍在前線的情況,並詳細匯報了毛岸英犧牲的經過。

彭老總心情沉重地對毛澤東說:「主席,你把岸英託付給我,我沒有保護好他。我有責任,我請求處分!」

這時,毛主席久久地沉默著,煙一支支的抽著,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的心情有多糟糕。毛主席就這樣抬頭凝望著窗外那早已蕭條的柳枝,輕輕地念叨著《枯樹賦》:「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許久過後,毛主席長長地嘆了口氣,似乎想通了什麼。

毛主席對彭老總說道:「搞革命嘛,總是要死人的。岸英是個普通戰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盡了一個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就不該為中朝兩國人民共同事業而犧牲,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呀!哪個戰士的血肉之軀,不是父母生的?」

一席話,說得在場的人直落淚,彭老總更是老淚縱橫。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常伴左右呢!誰又希望白髮人送黑髮人呢?可是為了實現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毛主席犧牲了包括妻子、兒子在內至親至愛的6位親人。

這就是我們最最敬愛的毛主席。

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有197653名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回歸祖國。2014年至2020年9月,共有716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魂歸故裡。

這盛世,如你所願吧,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相關焦點

  • 親歷者憶毛岸英犧牲真相:憑手錶殘殼才確認是他
    彭德懷聽後站立不穩、一言不發,許久才喃喃說:「岸英和瑞欣同志犧牲了,犧牲了……」說著,他走出防空洞來到出事現場,心情十分沉重,午飯也沒吃。後來,彭德懷親自起草電報,向毛澤東作了匯報。  「毛岸英烈士的遺體當時已無法辨認,只有憑蘇聯手錶的殘殼才確認是他。」楊鳳安在書中回憶道,「他犧牲時只有28歲,身上還穿著我送給他的呢子大衣。」
  • 毛岸英下農村,李敏上學不提父親名字,毛澤東:不能和我同桌吃飯
    好在,彭德懷元帥理解毛主席,每次和毛主席匯報時,都會專程交代一下毛岸英的情況,而毛主席每次都埋怨彭德懷亂用軍線。然而,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毛岸英原本被安排在彭德懷身邊做事,但是,在一次空襲中,毛岸英為了保護戰友,不幸犧牲。當彭帥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後,內心十分悲痛,但是他卻不知道該怎麼和主席交代。
  • 毛主席晚年真情流露:審閱周總理悼詞淚如泉湧
    談到毛澤東晚年讀的中國古典詩、詞、曲、賦,就需要說一說毛澤東在疾病纏身的最後的歲月裡還一遍一遍吟誦《枯樹賦》的往事。心情悲涼送戰友事情是這樣的:1976年1月8日,深受全國各族人民愛戴的周恩來總理逝世。周總理是毛主席最忠誠的戰友,與毛主席一起並肩戰鬥了近半個世紀。
  • 楊開慧胞兄楊開智,建國後欲求廳長職位,毛岸英:我非常替他慚愧
    可惜楊開智在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後,雖然打消了進京謀取好工作的念頭,但仍然不死心,轉而想在長沙謀取職位。但此時已經不好意思再去打擾毛主席了,因為電報內容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向三立。向三立是楊開智舅舅向理卿的兒子,他此時就在北京工作。
  • 彭德懷提三年大西北振興計劃,因抗美援朝戛然而止,現在全實現了
    見他們如此緊張,中央又命令他今天就得走,彭德懷是片刻不敢耽誤,趕忙跟西北局其他領導交代了工作,之後就遂這兩位幹部匆忙上了飛機。彭德懷最初以為中央是想了解下西北的經濟工作開展的如何,所以他在飛機上一直在盤算著該如何跟主席、總理匯報西北工作。
  • 彭德懷入朝作戰,主席設宴壯行,只讓一個人作陪,此人是誰?
    他對彭德懷說:「德懷,你就要出徵了,我沒有別的東西送你,只有一言一物相贈。」一言,就是他再三叮囑彭總,美國人擁有制空權,千萬注意安全,戰略上藐視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彭總連連點頭說「記住了」。彭總儘量放鬆自己幽默地問:「老毛,一言已經給我了,一物是何等寶貝?」
  • 得知楊開慧犧牲後,毛主席致電楊家:「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恩師的愛女惦著腳尖和他比身高,青年的心微微動了動,那一抹嬌俏的背影吸引了青年毛澤東的眼神,老師說什麼他都沒有聽清楚,只聽老師說了一聲,「她是我的女兒——楊開慧。」很多年後,一個名叫斯諾的記者採訪毛澤東,偉人的眼中滿是留戀與遣眷,他用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從容和柔情坦然說道:「我遇見並且愛上了楊開慧。」
  • 毛主席的神來之筆,滅敵2個師又8個團,蔣介石嘆為「奇恥大辱」
    多年後的1956年,毛主席在說到打仗時,講人是沒有不犯錯誤的,打仗也會有打敗仗的時候,並且說自己這一生也打了4次敗仗:高興圩、南雄、土城、魯班。毛主席清醒地分析了土城青槓坡戰鬥失敗的原因,他認為遵義會議一結束就提反攻,就提決戰,是不明智的、不理性的。敵人內線作戰,力量雄厚,紅軍外線作戰,人員裝備不足,川軍以逸待勞,人地兩熟,紅軍則長途轉戰,人地生疏。
  • 毛主席「早晨八九點鐘太陽」的講話記錄稿、毛岸英的入黨申請書...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1年,國家大規模選派留學生赴蘇聯留學70周年。朱逸森夫婦資料照片90歲高齡的華師大退休教授朱逸森,激動地回憶起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學講話的場景。就在那天,毛主席對在場青年學生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青年人朝氣蓬勃,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作為當時大會的記錄員之一,朱逸森有幸坐在主席臺上。他說,毛主席講話結束後,注意到右側的三位記錄員,徑直走來和他們一一握手。「我當時因為太激動了,雙手一直緊緊握住主席的手不放。」大會上那份珍貴的記錄稿,朱逸森珍藏至今。
  • 毛澤覃30歲犧牲,半年後主席才得知消息:怨我,是我沒盡到責任
    毛主席看到兩個弟弟一起來也十分開心,帶他們走進屋裡還連聲說:「你們都回來了就好,都回來了就好啊!」毛主席說:「我在27年年初的時候又去了湖南的許多農村進行考察,我一個月跑了好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新鮮事物,家鄉韶山也大有變化,農民運動進展得很順利。」兩個弟弟聽著大哥講這些經歷和見聞也很感興趣。
  • 「彭大將軍」在大三線:重走長徵路,見老船工,淋雨悼念犧牲紅軍
    如果是深夜到了,他就找當地領導了解情況,領導拿著小本本向彭德懷匯報,他只說:「你不要照本宣科,知道什麼說什麼,想到什麼講什麼。」常常警衛員都已經睡著了,彭德懷還在工作,甚至有時候到了第二天,警衛員已經睡醒了,彭德懷還沒有休息。在漢源考察時,彭德懷因為長途奔波,患上了重感冒,發起了高燒,嗓子也疼痛起來。
  • 星辰文藝丨為有犧牲多壯志(有聲作品)
    女:從毛岸英犧牲到毛主席逝世隔了26年,我們不知道,毛主席是在怎樣的悲痛和寂寞中把兒子的這些衣物珍藏在身邊的,這26年裡,主席在北京的住處,至少搬了5次,我們也不知道,他是怎樣瞞過所有的工作人員,沒有讓任何人經手過這些衣物。
  • 抗美援朝,朝鮮提出一個無理要求,彭德懷說了16字,字字戳心
    20世紀50年代初,金日成欲統一朝鮮半島,經過和史達林會談後,史達林統一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但是前提是美國不幹預和中國領導人同意。 在這樣的前提下1950年6月,朝鮮開始南進作戰,意圖攻破韓國,統一半島,韓國在朝鮮軍隊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韓國不得不求助美國進行武裝救援,而美國則看中了韓國緊鄰中國的地理位置,迅速出兵,可謂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毛主席和張治中:主席為何說你日記吹噓我,張說春風化雨的感覺
    留守西北,做彭德懷副手 新疆和平解放後。毛主席十分高興,命令彭德懷以西北軍負責人名義飛赴烏魯木齊。同時對張治中說:"希望你到西北去與彭德懷合作,我們再來一次國共合作吧。"張治中說:"現在是您的領導,談不上什麼國共合作,不過西北不少人和部隊常常懷念我,我也常常想念他們,您認為我有必要先去新疆。我願做彭老總的顧問。"
  • 毛主席默然神傷哭說:「小小八裡莊,竟損我一員大將!」
    1938年參加抗日戰爭,率兵前線,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在八裡莊不幸中流彈犧牲,年僅37歲。毛主席稱彭雪楓為大將,對彭雪楓給予充分肯定。彭雪楓跟隨毛主席參加過多次反圍剿戰役,一起度過兩萬五千裡的長徵,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為人正直,和毛主席也發生過爭執,還發展到拍桌子相互發脾氣,毛主席不計前嫌,依然屢委以重任,毛主席稱他為大將是在彭雪楓犧牲後,即便不是大將,在毛主席心裡他的地位舉足輕重。
  • 朝鮮戰場上,彭德懷:要不是你老兄,我今天就死在這兒了
    已經撤出後,又進去取東西的毛岸英和另外一位參謀犧牲了……洪學智將彭德懷騙進防空洞對於彭德懷和和志願軍總部的安全,洪學智最為擔心的是防空問題。志願軍沒有制空權,敵人的飛機可以隨時來轟炸,司令部的安全受到威脅,彭德懷偏偏痴迷於作戰,不到萬不得已,總不願意進防空洞。
  • 蔣介石拉攏不成暗恨彭德懷:不識抬舉,早晚有人收拾你
    建國後先在北京,後調到我們哈爾濱工作。80年代劉坤模還是哈爾濱政協委員,寫了本《和彭德懷在一起的日子》,對老彭還是一片深情。1987年劉坤模老奶奶回湖南烏石彭總故居參觀,寫下一詩:「橫刀人不見,烏石緬雄風,華廈開新宇,猶憶大將軍」。讀之令人落淚。
  • 紀念毛主席誕辰127周年,毛主席是如何熬過事業低谷走向偉大崛起的?
    羅明聽後大受啟發,回去後傳達毛主席指示,以遊擊戰方式向敵人力量薄弱地區發展。1933年1月,臨時中央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博古一行進入中央蘇區,路過福建時羅明去接,羅跟他匯報工作,說正在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開展遊擊戰,這使博古非常惱怒,打斷不聽了。
  • 劉濱:她是毛新宇的妻子,毛主席的孫媳婦,育有一兒一女,巾幗不讓鬚眉!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停留10秒鐘,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鄒小姐說歷史」,然後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您覺得文章不錯
  • 劉坤模十二歲嫁給彭德懷,後與他人同居生子,彭德懷說不要怪她
    彭德懷的第二任妻子蒲安修迫於形勢,忍著悲痛離開了與彭德懷一起居住的吳家花園。彭德懷不禁悲嘆道:要是坤模,她決不會離開我的!這裡的坤模正是彭德懷的結髮之妻。彭德懷逝世後,1980年由彭德懷養大的侄女彭鋼去哈爾濱拜訪已經70歲的劉坤模老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