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防禦、圖強,便利店何去何從?

2020-12-13 零售商業財經

說起便利店,日系三傑從以往的光彩奪目到如今黯然失色,進入中國後,似乎長期水土不服,完美的商業模式雖然有效,遺憾的是,時代變了。

目前規模最大、門店最多、發展最快還是以本土係為主,本土系區域品牌在與日系品牌近身肉搏戰時,沒有絲毫畏懼,表現出的是敬畏和奉陪到底。

1992年,全球便利店霸主7-ELEVEn在深圳開出首店。1996年華聯與日本羅森便利合資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2004年全家便利進入中國,總部設在上海,至今沒有走出「舒適區」。7-ELEVEn、全家、羅森在中國市場有不同的區域發展側重,在速度和門店數量上有的具有先發優勢,有的後發先至。

截至目前,7-ELEVEn便利自入華以來,似乎選錯了陣地,在京深耕多年,門店始終沒有突破200家。前期主要業務全靠深圳撐著,最近幾年好像才緩過神,開始瘋狂下沉,分別在成都、重慶、青島、天津、福州、西安、長沙、鄭州等地以區域加盟的形式開拓市場。據傳,7-ELEVEn武漢大有不可逆之勢,兩家門店已經倒戈Today便利店。推薦閱讀:7-Eleven入華16年,為中國便利店帶來了什麼?

羅森便利戰略最為犀利,首戰陣地選在上海,與華聯的聯姻,讓後來者羅森在滬站穩了腳跟,「覺悟」較高的羅森讀懂、且深刻理解了國情,開啟下沉市場之路。分別與中百、中商等中字頭企業在當地與本土系競爭中拔得頭籌。目前全國門店突破3000家。據悉,羅森中國入華22年之久才開了2000家店,最近兩年瘋狂擴張,新開門店1000家。羅森24年來,至今未盈利。推薦閱讀:羅森便利 | 最了解中國國情的日系便利店

輸在起跑線上,後來者全家僅用了一年,在上海門店就破了100家,並於4年後緊追羅森達到200家。一路狂奔的全家,2017年內地門店破2000家,羅森直到2019年才達到這一目標。給自己在中國找到了新標籤:一家在魔都玩得很溜的便利店。如今坐擁近3000家門店,悶聲做著一門超70億元會員的大生意。推薦閱讀:開店2800+的全家便利店,是怎樣管好15000名員工的?

日系便利店品牌在日本及東南亞國家依舊是王者,可在綜合發展如日中天的中國,發展策略不再見效,且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像便利蜂的王紫、每一天的劉越,有家的張磊等人,都是出自日系便利店的優秀職業經理人,他們將日系便利的管理精髓和商業模式有效的與中國實情結合,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論,並在近幾年發揚光大,使得本土系品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推薦閱讀:兩家店相距不到50米,7-Eleven、便利蜂近身肉搏誰會勝出?

以北京的便利蜂來說,創始人莊辰超與王紫就是一對完美的CP,熟悉資本運作和人工智慧、數位化的莊辰超負責管理系統開發及融資等。莊辰超表示:我們先做了一個基金,通過投資摸索各種各樣的領域。我們發現,一個商業模式已經得以驗證、但在中國多年沒爆發的行業,存在巨大潛力——便利店行業。

於是,我們從被稱為「便利店荒漠」的北京出發,3年10個月,在全國的20個城市已開出了超過4000家門店,且實現了盈利。相比之下,在中國門店最多的日系便利店羅森,開出3000家門店花了24年時間。

王紫主要負責門店整體運營及後臺供應鏈等業務,他表示:對傳統零售企業來說,能賣貨是核心能力,也是終極使命。在零售大變革的背景下,這個定理仍然成立。但我們希望強調一個新的維度,就是企業能否獲得高質量、高忠誠度的海量用戶。我們從「人、貨、場」的數據化重構入手,部署和迭代便利蜂的整個智能便利店經營系統。

據CCFA發布的2020年便利店行業報告顯示,便利店行業是近三年來中國銷售額增速最快的零售業態之一,其年均銷售增幅達到約20%,年均門店增幅接近10%。

品牌便利店發展仍有巨大的想像空間。一方面,相較日本等發達國家,不論是單店覆蓋人口數、單店坪效,還是銷售額佔社零總額比例,中國的便利店行業仍處於區域化自治階段,缺乏全國一盤棋思維;另一方面,中國連鎖便利店目前仍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的一二線城市,西北部地區存在更多的市場增量。推薦閱讀:揭秘便利蜂:燒15億美元,用算法革命7-11們

據了解,按照便利店行業規律,一家便利店從開業到盈利一般要經過7年的營運周期,但便利蜂卻只用三年就在北京地區實現盈利,實屬難得。

再拿武漢Today便利為例。「昨日已去,未來可期,活在當下,把握時機。」這是宋迎春賦予Today的美好寓意。

「誕生」於南寧的Today便利店,自2008年創立以來,6年時間都在苦練內功。2014年進軍武漢,同時進入資本視野,一躍成為資本眼中的「香餑餑」,先後獲得紅杉資本、蒙牛創始人牛根生A輪5500萬、仟吉集團A+輪3000萬投資。隨後又獲得中利集團領投的B輪2億多元投資,2018年5月,獲得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3億元B+輪投資,Today估值一度超30億元。

作為中國本土品牌的代表之一,Today抓住了華中地區便利店的發展黃金期,在供應鏈優化、差異化商品研發、信息系統應用、門店管理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優勢和創新,通過強管控的加盟擴張能力和區域性的精耕細作,成為華中地區連鎖便利店的頭部品牌。

據Today工作人員介紹,拿到融資後的Today將大部分資金投入於武漢、長沙兩座城市,不斷對門店、商品進行刷新迭代。具體策略包括提升商品研發能力、營運效率、鮮食供應鏈、重倉新零售新技術、自建零售雲平臺等。

Today2020下半年開啟了合伙人計劃,定下以三個月為周期,「快速搶佔下沉市場」。創始人宋迎春親自把關,並由各部門高管分別負責相應的城市發展,規模、業績雙維度,並以結果為導向。目前已經覆蓋湖北12個地級市和縣級市。

Today採用雙線同驅策略,將特許加盟改為委託加盟,加盟商出資,Today公司管理,實現緊密加盟政策,對門店進行直營店式的管理。另外一種策略則是合夥制的「創客」模式,將門店長培養成經營者。

運營與經營的最大區別則是,前者是努力,後者是拼命,白熱化競爭的今天,努力只能及格,而拼命才能做到優秀。推薦閱讀:Today「下沉」:推行城市合伙人制度,鮮食銷售佔比高於武漢

再看看各地區域品牌的發展情況及戰略布局

東部地區:見福、十足

曾拿到過紅杉資本的極客張利2006年創立見福便利,截至目前,門店總數1800家左右。2015年投資了佔地75畝的現代化倉儲物流中心,2017年初引進工業4.0自動化分揀系統與設備,並不斷投資提升信息化系統與建設,一套組合拳下來,得到了京東的青睞,今年8月7日京東投資見福便利(具體金額不詳),天眼查顯示佔股20%,如今的見福便利繼續領跑福建便利店行業。推薦閱讀:京東集團戰略投資見福便利店 以智能供應鏈聯通便民消費網絡

十足便利店隸屬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15家子公司及門店主要分布於江浙地帶,門店2300餘家。十足便利總經理歐再福表示,便利店發展應該聚焦區域、做深做透。發展慢一點,把一個區域經營好,把一個相對的區域經營好。

西部地區:紅旗、每一天

紅旗連鎖創建於2000年6月22日,目前在四川省內已開設了2800多家連鎖超市,建設有三座物流配送中心,2020年7月23日,與蘭州國資利民資產管理集團共同成立甘肅省紅旗連鎖便利有限公司,蘭州國資利民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佔股80%,紅旗連鎖股份持股20%,計劃在蘭州開設門店300家,首店於9月9日正式開業。推薦閱讀:蘭州首店 | 紅旗連鎖便利進軍蘭州市,計劃開店300家

張培彥在中國便利店大會上講到,每一天便利用了10年從小到大,未來的10年則是從大到強的轉變,同時發願將做透陝西地區,據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信息顯示,西北地區龍頭便利店每一天門店數量已超1500家。更多每一天資訊參見《快訊 | 每一天便利店迎來10周年慶,大咖雲集》。

南部地區:美宜佳、天福

東莞美宜佳創立於1997年,是東莞市糖酒集團發展起來的連鎖便利店企業。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店鋪超過21000家,遍布廣東省21個城市、福建省6個城市、湖南省3個城市、湖北省多個城市等。推薦閱讀:中國店王,美宜佳便利23年開20000家店背後的秘密

天福自2004年成立後高速發展,在珠三角2300多家店,總裁歐陽華金表示,未來1年,天福走出廣東,實現贛州全市覆蓋。打造適合江西市場「小而全、小而美」的便利的社區生活服務中心。

北部地區:便利蜂、唐久

在2019年(武漢)中國便利店大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副秘書長王洪濤,在對話環節問及7-ELEVEn董事長內田慎治、羅森(中國)總裁三宅示修二人,最看好的中國本土便利店品牌時。兩人的回答不謀而合,都提到了唐久這個品牌。推薦閱讀:唐久,被低估的老牌國產便利店。

中部地區:Today、鄰幾、有家、可多、匯米巴、鄰幾、豆樂家等

江西的豆樂家,武漢的可多,安徽的鄰幾、湖南的匯米巴,都是區域品牌的佼佼者,對於絕大多數區域品牌來說,2020是本土便利店品牌尋求擴張、數位化轉型、展開跨區域布局和重點向下沉市場滲透的一年。

但誰都沒預料到,社區團這一把火燒到了自己的頭上。大批社區小店倒戈社區團購企業,淪為了巨頭們的搬運工。0.01元的秒殺,0.99元的超值搶購,正在打破零售領域的生態和諧。1.樂豆家-玩轉二線城市便利店市場 2.肥東肥西「肥」合肥 | 合肥為什麼這麼「肥」?

小賣部;中國社會進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臺階,也許不是你我的選擇,它依舊在角落發光,發熱,經營著最「樸實無華」的商品,也是眾多下崗者和孤寡老人的唯一的收入來源。

社區店;人情社會的重要樞紐,鄰裡之間的和諧往來的支柱,被賦予「社區的保姆」的美稱。

便利店;零售領域職業經理幾十年的心血,無數的日以繼夜打造出的城市「新名片」。據多名便利店行業高管透漏,近期銷售額下滑明顯。

法國著名學者費爾南·布羅代爾曾經說過:沒有市場就沒有城市。這背後,更多是基於歷史背景下,市場對於人口聚集所起到的關鍵作用的綜述。

商業是人類文明最為重要的先決條件,背離商業本質的競爭將直接導致社會資源浪費和文明退化。即使是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依舊有菜市場的存在,這足以說明,我們需要帶有煙火味的生活場景。

繼續剖析社區團購,自媒體、人工智慧時代有「信息繭房」之說,也就是推薦你想看的,讓你無止境的沉浸下去。巨頭們的平臺所謂的千人千面不正是在打造「購物繭房」嗎?你愛喝可樂,那就給你推薦全世界的可樂,你喜歡薯條,同樣如此。愛吃雞肉的人,冰箱很有可能被各種打折促銷的雞翅,雞腿,雞胸肉堆滿。長此以往,必然是營養失衡。

寫到此,「奶頭樂」理論應聲浮現,後背一涼。

據筆者調研,目前沒有一家購物APP會根據年齡,身體狀況為顧客推薦所需商品,巨頭們只關心GMV。在他們眼裡,唯一參考的維度就是「毛利率」。

難道,實體零售人都是在給巨頭們做嫁衣嗎?

在網際網路巨頭的眼中,不管是社區物業,麻將館,乾洗店或是社區門口的早餐店,還有我們的便利店,都只是一個「存貨」倉庫而已。

網際網路玩的社區團購,本質上就是利用大額補貼搶佔消費者心智,將網上「便宜」這一觀念植入消費者心中。且他們便宜,正是他們沒有門店租金,也沒有前臺運營成本,用批發思維做著零售模式的生意。看似經營的產品當下和便利店的不衝突,實則是為了讓經營者放鬆警惕。

當顧客消失在熱鬧街道,沉浸在巨頭們的APP時。所謂的團長和店主們,便會淪為巨頭們的搬運工,好好的門店只能變成真正的倉庫。要知道當巨頭的城市倉建設完成,網格站配套完善,供應鏈成熟的那一刻,各類優選APP一夜之間便會上架囊括小店的所有商品。或許是TOP500,那麼,真正動銷的商品又能有多少呢?不妨查查系統,看看數據。

11月24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便利店分類》、《便利店服務類別及運營規範》兩項行業標準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尋求反饋。這也是兩項行業標準分別自2012年和2014年確立後的首次修訂。便利店的快速鋪開和下沉也催生新業態——社區團購。除了興盛優選等老玩家,美團、滴滴等網際網路平臺也更加重視這塊業務。以便利店為載體的社區團購不能一味野蠻生長,已經到了需要引導其規範發展的階段。本次修訂中,增加了品牌連鎖便利店、延伸服務、社區提貨站等術語定義,有利於進一步規範化,建立相關流程控制標準,促進行業有序競爭。

隨後,人民日報評論發聲,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畢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 ,14億人的菜籃子怎能交給幾家團購公司?

社區團購熱到發燙,正是因為巨頭們算明白了這本帳。燒錢、補貼、成為寡頭,但人民的菜籃子,政府是不會願意看到全國同質化,更放任巨頭們短兵相接、惡性競爭擾亂市場秩序,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費。另一方面是維護以農產品為生的底層人士。

實體商業面對繞不開的三高,高租金、高人力、高成本。眾多個體店主沒扛得住巨頭們「釋放」的紅利的誘惑,殊不知「飲鴆止渴」。但區域品牌便利店們依舊深諳其道,各司其職。便利店是個長期主義的生意,不是巨頭們想像的那樣,有了規模,達到臨界點就能盈利的資本模型。

可品牌連鎖便利店又能抗多久呢?2020零售的核心戰場在社區,社區的核心業務是生鮮,便利店還沒來得及入場,市場已被瓜分。品牌便利在門店裝修、施捨設備,陳列布局、場景營銷方面下足了功夫,團購巨頭們的湧入,告訴消費者,你們只需要在家點一點,下樓取一下。

風起豬飛,風停豬落,沒有靈魂的社區團購,沒有了資本的輸血,最終將是一盤散沙堆起來城堡,血盡,沙「凋」。

作者 | 王拓 編輯 | 小京零 審核 | 鶴翔

零售商業財經原創文章

零售行業知名服務商:智簡會員、觀遠數據、碼上贏、店播雲

相關焦點

  • 重慶開展便利店連鎖行動,3年內超7000家,私人小賣部何去何從?
    根據重慶最新發布的通知,為了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給重慶市民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重慶將開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三年行動。什麼是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呢?品牌化,就是將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便利店品牌做大做強,形成商業化,且更具品牌效應的便利店品牌。
  • 共建圖強勇擔當 浙中崛起會有時
    |二論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 共建圖強勇擔當 浙中崛起會有時 |二論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
  • 中石油湖南銷售開通美團外賣便利店
    中石油湖南銷售開通美團外賣便利店「滴滴滴,您有一條新的美團外賣訂單,請注意查收!」,3月6日,湖南銷售株洲西環加油站便利店傳來了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女聲,湖南銷售分公司第一筆美團外賣訂單產生。但是,本身就因為疫情減少了外出的人流量,再加上客戶進站不需下車的服務,便利店人員稀少、非油商品嚴重滯銷等問題凸顯,非油銷售無奈陷入艱難的「防守戰」。「肺炎疫情下的非油何去何從?行動支付下的非油何去何從?電商肆虐下的非油何去何從?」如何變被動為主動,湖南銷售將目光投向了「網際網路+」,客戶不出門,我們就給送上門,加油站「固定小黃人」不夠,我們找「流動小黃人」湊。
  • 農夫山泉便利店浮出水面 便利店競爭蔓延至產業鏈前端
    不過,由於傳統便利店的成本高、競爭激烈等問題,農夫山泉選擇更加輕體量的無人店模式切入,顯得更為明智。同時,從芝麻店的形態上看,農夫山泉似乎在刻意模糊「無人便利店」和「自動販賣機」的界線,從目前上線的有限的商品來看,一組自動販賣機(分別銷售食品、咖啡機、飲料)已經可以滿足農夫山泉自有商品的SKU。與真正的便利店從商品數量上看,還有較大差異。
  • 【圖強小常識】水洗牛皮紙雜物籃、收納紙盒創意製作方法圖解教程
    7放在家裡也很美觀。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僅需一秒鐘當你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身邊的朋友時,你在他們的心裡會變得更有價值。點擊右上角「…」按鈕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圖強教育是隸屬於連雲港市圖書館的下屬單位,致力於中小學全科培訓的專業輔導機構。十年教育經驗,專家治校,名校名師任教,規範管理,為學生提供最科學、最有效的輔導,現已成為連雲港市優質品牌培訓機構。名師任教是我們圖強的最大優勢。「只請最優秀的老師、最有責任心的老師」是我們的承諾。
  • 大興安嶺圖強森林公安分局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冷凍食品安全工作...
    近日,大興安嶺圖強森林公安分局針對媒體爆出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情況,結合當地實際在轄區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和冷凍食品安全工作檢查,為居民冷凍食品消費加裝「安全閥」。圖強森林分局民警深入轄區各大市場、飯店、特種經營行業等經營場所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和食品安全執法檢查。
  • 日本便利店24小時營業算違法了
    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24小時營業、提供各種服務的便利店,可謂為日本的便利生活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這種便利的背後,卻隱藏著從業者們的莫大的苦衷。日本自由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自貿會)於9月2日宣布,便利店總部強制加盟店24小時營業涉嫌違反行業壟斷法。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另外,一年前,日本全家與臺灣頂新集團就中國大陸全家的經營權問題展開了訴訟,雖然最終以日本全家敗訴而告終,但隨著日本全家對中國大陸全家的品牌授權即將到達20年期限,中國大陸的全家便利店未來該何去何從?在便利店競爭趨於白熱化的中國市場,伊藤忠入主全家後將如何下這一盤棋?
  • 鮮食,便利店的超級品類
    走進一家便利店,最吸引你的是什麼?我想可能是熱氣騰騰的關東煮、散發焦香味的烤火腿及各種包子、糯米雞等鮮食。鮮食,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是專打到店引流、顧客心智、利潤獲取,便利店從供應鏈到門店運營的整體企業能力的超級品類。,那麼鮮食這一超級品類,對於便利店來說好不好做呢?
  • 便利店貨架 超市貨架 開便利店的錯誤思想
    開便利店首先要注意的是什麼呢?那就是選址,地址選好了,就等於是贏在了起跑線上。選址要怎樣選呢?那要看你是想主要吸引的是哪一類的顧客了,如果是想吸引的是小朋友的話那建議地址設在學校附近,如果是想普遍一點的,建議選在小區的門口,小區門口的人流量較大,商品的需求種類較多。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據CCFA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便利店市場已趨於飽和,不僅面臨著開店成本與日俱增的挑戰,門店資源的稀缺性也在持續擠壓行業發展空間,開店難度不斷增加。  另一方面,較低的市場集中度意味著競爭激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利潤率的提升。
  • 日本便利店觀察(三):泡沫之後
    人們的消費觀念開始發生改變,只購買真正想要的東西,同時,各個行業內部的競爭也開始激化,這些都對新興產業的便利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儘管與百貨商店、量販店等既有的零售企業相比,便利店仍然在持續發展,但從1991年開始,便利店行業的發展勢頭明顯開始放緩。之前一直以兩位數急速增長的狀況不再重演,1993年開始,與前年相比首次出現個位數的增長。
  • 上海便利店簡史
    大家都想達到規模,所以競爭比較激烈。」 經過數年的市場競爭,到2000年,上海的便利店公司從20家歸併至5家,出現了聯華便利、良友、可的、梅林正廣和、華聯羅森「五虎爭雄」的局面。 五 1998年,上海平均4萬人擁有一家便利門店。
  • 《便利店新星》池昌旭金裕貞在便利店玩捉迷藏,露半臉警戒著周圍
    SBS金土電視劇《便利店新星》池昌旭、金裕貞將在便利店捉迷藏。 《便利店新星》製作團隊在今天(10日)第7集播出之前公開了崔大賢(池昌旭飾)和丁新星(金裕貞飾)在便利店內玩捉迷藏的場面。
  • 便利店:韓國不同便利店裡的小秘密!(下)
    當你來韓國旅遊時,到處都可以找到便利店。在商場,地鐵站,街道和所有街道。隨著便利店的增多,便利店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很難在一兩件城鎮商店裡站穩腳跟。韓國有很多品牌便利店,其中最著名的是GS25,CU,7-11和Mini stop四家店。
  • 日本便利店有哪些品牌 全球前三名的便利店品牌都是
    對於擁有全球排名前三名的便利店品牌來說,日本應該是便利店大國了。    而近日,據日媒報導,日本連鎖便利店正在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目前日本三大連鎖品牌已在中國開店約5500家。截至今年4月底,日本全家便利連鎖店在華開店約2300家;截至3月底,日本7-11便利店在華開店約1640家;日本羅森在華開店約1600家。
  • 做好一個便利店,要懂得給便利店的經營定位
    便利性便利店能否滿足顧客即刻需求,這是便利店最基本的經營定位。由於便利店的目標顧客主要是上班族、丁克族(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沒有孩子的年輕夫妻)、單身族、青少年、部分家庭主婦、大學生、白領職員或工人,這些人多是快速選取想買的東西,買後即走。
  • 7-Eleven便利店進駐福州 將與三福百貨合作
    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7-Eleven籤約福州,即將火速布局。   微博大V曬出的相關資料顯示,7-Eleven即將落地福州!   喜歡在便利店裡吃美食、喝飲料,度過閒暇時光的市民,今後將能享受更國際化的體驗。同時,福州的便利店市場自此將迎來國際化的競爭格局。
  • 上海便利店簡史-虎嗅網
    大家都想達到規模,所以競爭比較激烈。」經過數年的市場競爭,到2000年,上海的便利店公司從20家歸併至5家,出現了聯華便利、良友、可的、梅林正廣和、華聯羅森「五虎爭雄」的局面。五1998年,上海平均4萬人擁有一家便利門店。
  • 加快進化 便利店漸成年輕人打卡地
    回顧過去一年,便利店行業加速進化,賦予顧客更便捷、安全和無縫的購物體驗,在考驗多、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  便利店作為最貼近百姓、社區的業態,一直發揮著便民惠民的重要作用。2020年,在疫情發生後,便利店更是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市場供應。回顧過去這一年,從中央到地方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進便利店行業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