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的品牌紅利時代來了

2020-12-26 GPLP

作者:王騏驥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歧視經濟學》作者加裡·斯坦利·貝克爾(Gary Stanley Becker)曾表示,品牌經濟是以品牌為核心整合各種經濟要素,帶動經濟整體運營的一種市場經濟高級階段形態,它是企業經營的高級形態,也是市場經濟高級階段形態、一種新高度的經濟文明,它是生產力與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在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今天,加裡·斯坦利·貝克爾倡導的品牌經濟正在不斷上演。

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就詮釋了品牌經濟。

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進行時

2020年10月22日,拼多多宣布全面升級2018年底啟動的「新品牌計劃」。

拼多多全面升級的「新品牌計劃」將讓更多企業充分享受到「品牌紅利」:

一、在2021年-2025年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實現1萬億銷售額;

二、合作夥伴由頭部代工企業擴展道全國優質製造企業服務,數量達到5000家;

三、服務升級,整合拼多多的強勢資源進入「扶持資源包」,為企業提供定製化品牌推廣方案;

四、幫助代工企業實現自主品牌等系列品牌再造計劃。

小家電製造商新寶股份旗下自主品牌「凱琴」就享受到了「新品牌計劃」帶來的紅利。

作為伊萊克斯、飛利浦、松下、西門子等國際品牌的生產商,新寶股份此前一直是一家典型的代工企業,雖然曾努力嘗試創立自主品牌,然而一直沒有達到預期。

「凱琴」選擇加盟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後,拼多多立即派團隊駐場調研,不僅建議「凱琴」在原有技術基礎上推出89元的電餅鐺、49元的絞肉機、35元的攪拌器等高性價比產品,而且還對「凱琴」進行流量傾斜,這使其各類產品上線後銷量火爆,其中電餅鐺銷量近18萬件,絞肉機銷量超過10萬件。

上海老字號化妝品牌「蓓麗」則是另外一起典型案例。

作為老字號化妝品牌,蓓麗曾是上海名媛的標配,然後,其品牌影響力逐漸下滑,最終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2020年5月,在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幫助下,蓓麗開始煥發新生——據悉,在近百名拼多多數據團隊成員和專家的支持下,蓓麗新品牌實驗室專家團隊迅速啟動,該團隊很快就確定了生成產品的選品、功能、及定價策略,將首批產品確定為潔面乳、面霜和精華水3樣產品,並在強調補水功能的基調上,儘量融入玻尿酸、多肽、煙醯胺等平臺大熱的化妝品元素。

煥然一新的蓓麗很快就實現了銷售冷啟動。

「這是公司歷史上第一個反向定製項目,它的數據和分析主要來自一個電商平臺,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蓓麗方面項目負責人說。

據悉,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自從2018年底啟動以來,截至2020年9月底,已有1500多家企業參與定製研發,推出4000多款定製化產品,訂單量突破4.6億單,2020年三季度,拼多多日均定製化商品銷售量超過200萬單。

「『新品牌計劃自啟動以來,拼多多先後收到了數萬家製造企業遞交的申請,其中有很多不是品牌代工廠,但具備優質產能,還有一些已經有了創新品牌探索」,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本次「新品牌計劃」升級,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平臺全域消費者、消費大數據、技術優勢,聯合產業各界力量,支持更大範圍中國製造企業「擁抱新消費,打造新品牌,實現新智造」,助推中國經濟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在中國實現消費升級、製造業升級的背景下,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有效幫助了大量中小企業實現了轉型,意義重大。

對此,同濟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程名望表示,「『新品牌計劃』是一項開放性的共贏體系,既為中小企業作出了針對性的服務,也能有效拉動內需,作為主體平臺,拼多多則能從中收穫穩定高質的增長。」

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品牌經濟

對中國品牌,不同年齡層的群體會有不同的答案。

曾經,在一代40歲以上的人看來,中國品牌意味著「品質低下」,或者在很多人的概念當中,中國企業只是適合組裝、製造,成為海外企業的「血汗加工廠」,做著最苦的工作,然而,卻收穫了最低的收益,甚至付出了環境汙染等重大代價。

然而,在年輕人看來,中國品牌意味著「經濟」、「實惠」、「耐用」。

在過去10年間,中國品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手機、電子類產品等某些產品還讓年輕人成為了他們的「忠粉」。

對此,知名學者吳伯凡表示,「中國社會已經形成了一股力量巨大的『經濟適用潮』,在雙循環背景下,這個時代很多消費品牌,包括整個新國潮、新品牌,都進入了一個共同語境,『好的生活並不太貴』」。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品牌升級已經不僅改變了一代企業及消費者,而且還改變了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地區的經濟,由此可見,拼多多正在進行的「新品牌計劃」的價值。

南通疊石橋地區產業帶的變化就是其中的典型。

作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家紡產業地,南通疊石橋儘管工廠成熟、產量巨大,然而這麼大的一個產業基地,居然沒有一個知名品牌。

對此,在該產業帶調研一年後,南方生活創始人林燊開始思考,既然做一個品牌這麼貴,為什麼不能讓產業帶商家「拼單」做一個品牌呢?

後來,在拼多多團隊及流量傾斜的扶持下,「南方生活」品牌就此誕生——僅四個月,該品牌就銷量4500萬,成為拼多多歷史上首個月環比保持200%增長的企業。

「拼多多性價比的規則讓產業帶工廠自帶優勢,爆款運營的邏輯也契合工廠生產邏輯,賣出幾個『10萬+』爆款後,疊石橋最大的幾個工廠都在跟我們談」,林燊表示,即便是經歷了疫情,不過2020年南方生活的銷售目標依舊爭取超6億元。

南方生活整合產業帶優勢工廠、電商運營企業,持續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商品。(攝影:裡予)

廣東陽江的廚具生產企業金輝刀剪也同樣經歷了這一過程。

雖然「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然而,在接手「王麻子」之後,金輝刀剪副總經理鍾嘉良卻頗感無奈,市場依舊買單者寥寥無幾,儘管作為雙立人、WMF等世界頂級廚具品牌的生產商,金輝刀剪的品質無可挑剔。

後來,他們遇到了拼多多,在拼多多運營團隊支持下,金輝刀剪研發了一款「王麻子」砍切兩用菜刀,成功打開了內銷市場,重新喚起了消費者對「王麻子」的記憶,實現了「王麻子」相關刀剪近5000萬元的銷售。

「知名品牌子品牌打造、產業帶新銳品牌扶持、國貨老品牌再造,加上此前的代工企業自主品牌培育,新品牌計劃跑通了中國主流製造企業、產業帶常見場景的品牌塑造流程。品牌是整個中國製造的需要,現在是時候也有條件將這些模式推廣到更多場景」,陳秋表示說。

而拼多多電商平臺的精準人群也為中國新消費品牌的崛起天然提供了土壤。

對此,清華全球產業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崔桂林分析表示,拼多多幾億活躍中用戶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電商新增群體」,該群體對於品牌的要求是平價高質、好用夠用,這與「新品牌計劃」覆蓋的製造企業相當契合。

「英國製造、美國製造、德國製造、日本製造都是這樣過來的,中國製造也正在經歷這個過程,因此,如今學藝多年的中國製造品牌正處於空前的紅利期。中國品牌也將基於當前政策、技術及消費市場等方面紅利,通過不斷探索反向定製,最大深度和廣度地滿足消費者『意中有、語中無』的需求。」

相信在拼多多等眾多中國企業的努力下,中國企業將在成功實現品牌升級及經營升級的基礎之上,最終帶動中國經濟整體達到新的市場經濟高級階段。

相關焦點

  • 青山資本張野:品牌最大的紅利將是審美紅利
    在創業邦舉辦的2020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上,青山資本創始人張野做了主題為《中國品牌,萬事俱備?》的演講,他認為,未來十年最大的時代紅利是審美紅利,相信審美的力量。
  •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真的結束了?
    2009年,吳曉波在其年終秀上表示,到2017年底時,中國的網際網路人口已達10.85億,2018年是11.3億,2019年11.4億。「意味著其實從2017年的四季度開始,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就已經吃完了。很多人說2019年我們並沒有看到很多發生變化,因為它已經是一個停滯的產業了。」
  • 國貨品牌崛起 中國製造乘勢而上
    從過去提及「國產」避而遠之,到如今的國貨品牌深受大家喜愛,近年來「中國製造」迎來高光時刻,格力、李寧、紅旗等本土品牌重新煥發生機,國貨的崛起意味著中國製造在創新、探索,增強市場競爭力,不斷向「中國質造」和「中國智造」邁進。
  • 新銳品牌,如何抓住消費分級時代新人口紅利?
    無獨有偶,麥肯錫諮詢公司最新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在2018年下半年出現下滑後,2019年重拾升勢,創下10年來新高。與以往「消費升級」或「消費降級」不同的是,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正在分化,由過去各消費群集體增長轉為更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模式。
  • 舒蕾|」中國製造「到」中國質造「,打響中國品牌
    「Made in China」一詞的內涵近年來在中國正悄然地發生轉變,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中國製造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且日漸成為消費者們的心頭好,並被稱為國貨之光,引燃了新一輪的國潮熱。新消費時代下,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已經發生變化,他們不盲從國際大牌,對中國品牌更有認同感。而中國品牌也正在積極自主創新、提升產品價值,樹立中國品牌消費信心、挖掘消費潛力,進而引領消費升級。
  • 國貨+國潮,中國品牌的最大紅利
    在廚電品類當中,「煙火味」是中國美食文化的重要內容,在這一品類中,同樣有著「國潮紅利」。例如定位於「全系專業,時尚不凡」的中國廚電品牌——華帝,與快手平臺一齊,聯合千年文化大IP「敦煌莫高窟」,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舉辦了「煙火·相融國風文化盛典」暨華帝2020年品牌發布會。
  • 生態品牌——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12月18日,《物聯網生態品牌發展報告》由全球領先的洞察和諮詢機構凱度集團,攜手百年頂尖學府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與海爾集團聯合編著,新華出版社權威出版發行,這本被譽為「物聯網時代品牌發展燈塔之書」的著作正式給出了中國企業在物聯網時代品牌轉型的新答案與新範式。
  • 金嘉成旗下高端智能裝備品牌利建華,決勝中國製造2025,締造智能...
    進入21世紀的20年來,網際網路、AI、精密製造……高端技術突飛猛進,人類的生產技術卻進展步伐跟不上了,工業化的人口紅利也面臨枯竭的危機,也就是生產技術成為生產關係的瓶頸,導致世界經濟面臨百年不遇的轉型陣痛期,
  • 性價比品牌報到!國潮美妝如何抓住新紅利?
    但是,國際大牌佔據TOP位置不意味著國產品牌沒有機會,越來越多新興國貨美妝品牌正在崛起,狙擊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傾銷」。國貨美妝品牌越來越出彩,有人認為是後疫情時代人們預算吃緊後的所謂「消費降級」導致,實則不然,這一趨勢在疫情前就已發生。國貨美妝崛起早已成為「潮水的方向」相對於發達市場而言,中國消費者接受美妝文化更晚一些。
  • ARROW箭牌家居集團參加「新製造時代」2020 中國網際網路製造峰會
    2020年9月9日,由中制智庫舉辦的「新製造時代」2020 中國網際網路製造峰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ARROW箭牌家居集團受邀參與此次峰會,分享箭牌家居是如何在工業 4.0 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朝著全球領先的智慧家居企業集團前進。
  • 弘太正選:流量紅利時代,服裝行業也要緊跟消費端變革風口
    原標題:弘太正選:流量紅利時代,服裝行業也要緊跟消費端變革風口中國是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和生產國,服裝業的發展大大推動了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 《人心紅利》和它背後的諾貝爾獎心理學原理
    《人心紅利》本質是一本「存量博弈下的企業增長方法論」在《人心紅利》一書中江南春用《孫子兵法》的理論來演繹品牌創造的一系列講座,已經成為業內對這一領域最鮮活、最生動的應用。所以,《人心紅利》這本書,更可以看作是「存量博弈下的企業增長方法論」。
  • 拼品牌,中國製造「免疫」路上的新變量
    轉型圖變的背後,是「中國製造」對如何「免疫」的快速思考。面向不斷擴大、下沉的內需市場,利用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和直播、拼購等新營銷模式,老牌外貿企業積極求變,利用產能優勢,發力內需市場;傳統電商企業積極轉型,擺脫惡性競爭困境。它們遇到的挑戰各有不同,但最終渡過眼下之危,更找到發展之機,讓自有的「新品牌」「拼品牌」熠熠生輝。
  • 正版音樂進入紅利時代,誰來保護「小而美」的創作平臺
    「得版權者得天下」,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迎來紅利時代近年來,騰訊音樂重金收購高質量音樂版權,奠定其音樂市場競爭中的領先優勢,而以蝦米音樂為代表的阿里系一直試圖在發現和推廣原創音樂人方向尋求突破,市場定位各自不同。
  • 後疫情時代,竟有品牌操盤手逆勢創辦倫敦美學品牌?
    基於以上洞察,EXACTING將品牌總部設在倫敦,研發製造中心設在日本。也正因為得以站在全球美妝趨勢的第一現場洞察行業走向與用戶需求,才讓EXACTING在產品上有競爭紅海的底氣。圖片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Z時代趨勢美妝消費洞察報告》可見,中國消費者在美妝領域的消費趨勢,正呈現從「一味盲目跟風、追求大牌」到「自成成分專家、尋找品牌共鳴度」的變化。
  • 2020年普通人的時代紅利是什麼?
    作為5G時代,最大的紅利,短視頻平臺,已然站在的風口浪尖,網紅帶貨的變現數字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也一次又一次精準的打擊到了還在苦苦掙扎的實體商人們。網紅帶貨數字衝擊著我們的認知有韭菜的地方一定有人在等著收割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去年下半年,有天突然接到我一遠在安徽小縣城開店的大哥電話,簡單寒暄過後,想讓我幫他問問,在我們這邊大學裡,招聘做文案的學生,需要多少薪資。
  • 營銷翻車 全棉時代廣告紅利還能吃多久
    原標題:營銷翻車 全棉時代廣告紅利還能吃多久  擅長營銷的全棉時代這一次在營銷上翻了車。就廣告宣傳被指侮辱女性事件,1月11日,全棉時代相關負責人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事件已由公司專人負責處理,目前不方便回復。」
  • 「得版權者得天下」,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迎來紅利時代
    「得版權者得天下」,中國在線音樂市場迎來紅利時代   近年來,騰訊音樂重金收購高質量音樂版權,奠定其音樂市場競爭中的領先優勢,而以蝦米音樂為代表的阿里系一直試圖在發現和推廣原創音樂人方向尋求突破,市場定位各自不同。
  • 中國的紅利已經過去?可能是你看不到罷了!
    雷軍老師在社交媒體上提過一個問題,同樣作為國產手機,為什麼華為被稱之為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小米,卻不能成為民族的驕傲呢?所以我想一反常態,採用平鋪直敘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因此裡面可能會有違禁詞。
  • 特斯拉如何瘋卷中國紅利?
    特斯拉股價一年上漲近6倍,背後是特斯拉中國工廠提供的龐大產能和中國市場狂漲的銷量。饕餮中國紅利之餘,這頓大餐還可以吃多久?這背後,今年特斯拉中國區交付量佔到全球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而在二季度,其北美工廠因為疫情停擺兩個月時,上海工廠依然在正常運轉。不能不說,中國市場是特斯拉神奇一躍的關鍵變量。但特斯拉一邊在饕餮中國紅利之時,也在一邊消耗著自己的明星光環和中國用戶的好感。「現在有些客戶進店就說特斯拉『做工差』、『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