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總盼著過年!長大了,卻害怕過年…

2021-03-03 快快樂樂又一天

.

小時候,總盼著過年,年是母親油鍋裡的炸丸子,年是父親趕集買來的魚肉。

長大了,卻害怕過年,年是我們逐漸增長的年齡,年是我們漸漸老去的容顏。

小時候,總期待過年,年是家裡長輩給的壓歲錢,年是穿新衣服洋溢的笑臉。

長大了,卻擔心過年,年成了商場裡的熙熙攘攘,年成了吃飯時的客套寒暄。

小時候的年,是說不出的喜悅,是道不明的激動。漫長而又期待,滋味滿滿…

長大了的年,是講不出的心累,是難言明的疲憊。很短又很平淡,惴惴不安…

人生,走了一程又一程,過了一年又一年,領悟一段又一段。到最後才發現,生活就像這麼平常一般,沒有啥歲月的波瀾,過的簡簡單單,就是好福。

.

小時候的年,回憶再美回不去!長大了的年,父母在家盼著你!擁有的,我們要學會珍惜,不論長短,得到的,我們要懂得知足,感恩相伴。

小時候的年,是嚮往又珍惜的年。長大了的年,是無奈又珍貴的年。不變的是,風景依舊的四季,花開花落,變了的是,日漸憔悴的朝夕,華發早生。

一輩子不長,珍惜身邊的感情,珍惜荏苒的時光,珍惜親人陪伴的每一分鐘,珍惜辛苦跋涉的每一段路。

年越來越近,不管是歡心還是疲倦,不管是苦澀還是香甜,人生難得團圓,好好珍惜相伴。歲月難得隆重,定要回家過年!

.

.

推薦閱讀:

1、我退出了同學群,所有的

2、一個女人,經濟上一定要獨立....

3、要是沒有疫情,那該多好...

4、對別人太好,就是對自己不好...

5、再見,再也回不來的所有...

6、人生一輩子,靠誰不如靠自己

.


相關焦點

  • 小時候過年是一串鞭炮的歡愉,長大後的年味兒是媽媽炸的紅薯丸子
    小時候盼著過年,因為過年了就有新衣服穿,有很多平日裡很少做的各種好吃的,有壓歲錢,還可以和一群小夥伴一起肆無忌憚的放鞭炮,除夕晚上還可以看平日裡熟悉的表哥和舅舅畫上眉毛,塗上口紅,戴著頭巾扮演丫鬟和船娘到每家每戶「玩船」。
  • 你過年放煙花了嗎?
    過年對小孩來說煙花是不可少的,也是孩子們最愛的。小時候家裡不管多窮都會給孩子買幾個煙花放,雖然這些在現在看來無疑是浪費錢但是父母也不能在大過年的時候掃孩子的興!煙花對父母來說就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多幾分笑容,孩子玩煙花笑了父母看著孩子也笑了。也許這就是愛吧。
  • 要過年了,害怕過年嗎?有什麼事情是你過年害怕的
    說實話,做現在的我來說,還真的怕過年說實話,做現在的我來說,還真的怕過年,為什麼這樣說勒?就是那句老話說的小孩望過年,大人怕過年。,所以我過年最怕的就是回去錢不夠用。如果在珠海過年在廣東這邊過年,深圳這些地方過年的話,這裡又是一名城市,一到過年基本上街上看不到人,農貿市場超市都是關門的,也沒地方買東西,買個菜也沒有。
  • 怎樣過年才有儀式感?
    新年一天天臨近,不少人抱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在上一次的推送中我們也討論過這個問題。過年沒有年味,是不是某些事件的缺失讓新年少了一些新儀式感呢?那麼,你認為新年最有儀式感的事情是什麼?過年不放煙花真的會顯得特別冷清,但換個角度想想,也算是為環保做貢獻了吧。@剛睡醒的小羊小時候總盼著過年,不僅有壓歲錢還有新衣服穿。過年買新衣服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了,前幾天和我媽打電話她還問我有沒有新衣服呢。
  • 還有58天過年,我猜你又沒錢了
    前天跟廠子裡大叔聊天,這不是快過年了嘛,就聊到了過年上,他是七零後,說到現在的新年跟以前的新年那是真的沒法比,其實不單單是他,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我老媽也是七零後,總跟我說起她們小時候過年如何如何,那個年代物質生活不像現在,姥姥家裡條件還算不錯,所以每年過年我姥姥家都會殺一頭年豬。相比之下老爸家裡過年就差了很多,據老爸說,他小時候過年家裡可沒見殺過豬。
  • 我們為什麼沒有小時候那樣喜歡過年了?
    說到年味,記憶最深刻的總是在小時候。我小時候大部分時間在北方生活,記憶中,從小年開始,那邊大概就算是正式進入過年了。小年夜一大家人就會團聚在一起,包餃子,做團圓飯。從這天起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是過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親朋好友們會帶上禮物挨家挨戶串門拜年。今天在你家吃飯,明天在他家吃飯。
  • 春節已不像過年,頂多就算是放假!
    殺年雞,雞、魚、肘子、排骨是小時候過年的標準套餐,小時候吃的雞都是小笨雞,最有營養的雞,皮薄發黃肉質緊實不疏鬆,燉出來的湯都是油黃不膩的,花了大價錢買的,小雞燉蘑菇!下面這一桌滿滿的幸福,看哭無數人,那時的我們以為每一次過年都會更加快樂,沒想到長大後的過年竟是這般滋味。可能真正在過年的永遠是那些孩子們吧!
  • 不再放鞭炮、不再盼著穿新衣、不再盼著過年,如何讓孩子明白過年
    馬上要過年了,我家4歲的兒子早已放了年假,他剛剛上小班,這是他的第一個假期。自從放假以來,兒子就屢屢問我,媽媽我為什麼放假啊?我每次都回答道:「因為要過年了啊!」我這才發現過了快三十個年了,至今還不明白過年的意思,在我的記憶裡,過年就是闔家團聚、穿新衣服、貼春聯、放鞭炮、走親戚、吃好吃的......我趕緊到網上查閱了很多關於過年的資料,惡補了一通,繪聲繪色的給兒子講關於灶王爺、門神、財神、以及關於過年傳說。
  • 保定原創:過年,你買新衣服了嗎?
    今天臘月十七了吧,要不是陪著閨女買新衣服,竟然一點兒過年的感覺都沒有。昨晚在惠友,先硬掐吧著老伴兒在海瀾之家買了兩條褲子兩件襯衫,然後我們就陪著閨女一個一個櫃檯的轉。老伴兒說,你也買件子把,我堅決說,我才不買呢,過年我就穿我的旗袍!老了!好多年不在年前突擊買新衣服了。過年有什麼新鮮的?穿什麼衣服不是過年?再說,平時缺什麼看到合適的立馬就買了,幹嘛非要等到過年?而且,我也不盼著過什麼年,一天比一天歲數大,年不年的真的沒什麼意思。總感覺,這年過得是越過越沒勁,和自己小的時候一比,現在的年味兒太淡了!
  • 長大了,你依舊渴望一份過年紅包
    「媽媽先幫你存著,等你長大了就給你。」「錢先放我這,等上街了給你買玩具和新衣服。」
  • 以前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充其量只能算放假
    殺年雞,雞、魚、肘子、排骨是小時候過年的標準套餐,小時候吃的雞都是小笨雞,最有營養的雞,皮薄發黃肉質緊實不疏鬆,燉出來的湯都是油黃不膩的,花了大價錢買的下面這一桌滿滿的幸福,看哭無數人,那時的我們以為每一次過年都會更加快樂,沒想到長大後的過年竟是這般滋味。可能真正在過年的永遠是那些孩子們吧!
  • 泗縣人20年前過年的樣子!看哭了!
    又要過年了可是一點也沒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也沒有挨家串門的熱鬧好像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儀式感和期待感小時候,一到臘月就開始置辦年了一直到年三十,家裡天天蒸汽瀰漫,香氣瀰漫殺年雞,雞、魚、肘子、排骨是小時候過年的標準套餐,小時候吃的雞都是小笨雞,最有營養的雞,皮薄發黃肉質緊實不疏鬆,燉出來的湯都是油黃不膩的,花了大價錢買的,小雞燉蘑菇!
  • 啥叫過年?這個回答絕了!
    老人說:一年就盼這一天,兒孫全都聚身邊;這個給買新衣裳,那個還要給紅包;其實啥都不需要,兒孫一堂最幸福!辛苦操勞一輩子,不圖子女多回報;只求心裡常惦記,勿忘回家多看看!辛苦一年了,年頭歲尾,總要回家好好歇上幾天。陪陪父母,見見平時沒機會見面的老朋友,在老家馬路邊的小吃攤子上坐坐,和過去的人,聊聊小時候的事情。
  • 以前過年和現在過年,看完後讓我深深懷念曾經的大家庭
    收壓歲錢70後:每天就盼著過年了,能收到壓歲錢啦!80後:瞧你那點出息,十幾塊錢的壓歲錢收完就得上繳,我們都自己存著!.當然還不忘帶幾把塑料花,這兩樣就是新年最重要的裝飾品了.對了,回家路上總有一個鄰居爺爺毛筆字寫得倍兒棒的,所以鄉裡鄉親的春聯當然就都指望他了.
  • 二十年前的春節才叫過年,現在只能算放假!
    又要過年了可是一點也沒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沒有花花綠綠的裝飾,也沒有挨家串門的熱鬧好像少了小時候的那種儀式感和期待感小時候,一到臘月就開始置辦年了一直到年三十,家裡天天蒸汽瀰漫,香氣瀰漫下面這一桌滿滿的幸福,看哭無數人,那時的我們以為每一次過年都會更加快樂,沒想到長大後的過年竟是這般滋味。可能真正在過年的永遠是那些孩子們吧!
  • 女生過年必備的三件套:染髮、美甲、種睫毛!太真實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小時候最期待額就是過年了,不僅可以有好吃的,還會有新衣裳新鞋子穿。小編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買新衣裳了,提前到集市上去挑自己喜歡的衣服,看到媽媽給買了新衣裳之後別提有多開心了!雖然內心是迫不及待想要馬上試一下的,但是還是會等到過年的時候才穿上新衣服,所以總是會盼著新年的到來!
  • 朗誦 過年的幸福
    現在,早已實現了我們兒時的夢想:天天吃肉當過年。我們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雖然沒有經歷上一輩人衣不蔽體、食不裹腹那樣的艱難歲月,但在兒時也是品嘗過餓肚皮的滋味的。我小時候家裡窮孩子多,父母每每為了不能填飽我們的肚皮而發愁。平日裡吃的都是以紅薯、苞米麵為主的食物,很多時候連紅薯和玉米面也是吃不飽的。
  • 你不一定知道的東北,小時候,我們是這樣過年的
    2020年的春節,因為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小夥伴都沒有回去過年。其實阿爽不瞞大家,我已經11年沒有回老家過年了。身為一個東北人,在外闖蕩數年至今依然毫無建樹。對於在外漂泊的自己,總有許多無奈。相信很多朋友會跟阿爽一樣,閉上眼睛總去思念那個在遠方的家鄉,懷念那裡的空氣,那裡的山林,那裡的節日,還有那個陪你一起長大的TA……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一個人坐在電腦旁邊欣賞閃爍的屏幕,喜歡找一些很有鄉土氣息又不乏傷感的圖片,喜歡聽一些別人都認為老掉牙的歌曲……其實我心裡早已經有了答案——我想家了!
  • 今年回家過年嗎?
    少年時,總想離開家去外面闖一闖。真正到了外面,又總盼著回家看看。對於大多數在外漂泊的年輕人來說,春節是唯一的回家機會。疫情讓這次機會變得無比珍貴。漂泊的年輕人有時像一部手機,不充電不行,充滿電又總想擺脫線的束縛,家就是這個充電器。人們習慣於用過去的經驗決定未來的行動。不同的是,去年的經驗是被迫留在家中,今年的行動是提前回家。
  • 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
    摘要:一組農村過年走親戚的老照片,畫面很溫暖,老農:這才叫過年文/農夫也瘋狂臘月十五就到了,從這天開始也要迎來春運了。今年的春運來得有點早,從1月10日就開始了。這也意味著今年的春節來得早,在1月25日就要迎來農曆2020年的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