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觀點:「雙循環」格局下如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華財經

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雪松控股集團聯合主辦,雪松國際信託承辦的「新變局·鏈未來——聚焦十四五 解碼雙循環」論壇於13日在廣州舉辦。

論壇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參加主題為「聚焦『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鏈安全」的圓桌討論,共同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形勢的變化、挑戰、機遇與應對策略進行深入而廣泛的討論。

圖為圓桌討論現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構建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須強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其中,要尤為加強三個方面建設:第一,要著力擴大內需,建設強大的國內市場;第二,要儘快加強創新引領驅動能力,從引進為主向引進和自我創新並重轉變,最後向自我創新主導轉變;第三,要持續深化改革,在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快速取得突破。

雪松控股集團副總裁韓剛作為此次圓桌論壇中唯一的企業家代表也表示,雪松控股集團在供應鏈行業深耕二十餘年,從國內走到國際,建立覆蓋全球的供應鏈網絡,在大宗商品領域已經是全球化網絡最健全的民營企業集團,切實為中國製造保原料供應,為中國企業保國際市場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雪松控股持續拓展大宗商品供應鏈國際網絡,在供應鏈建設方面進行了大量布局和實踐。韓剛舉例介紹,雪松控股集團憑藉其專業、紮實、健全的大宗商品供應鏈國際網絡,在今年疫情期間幫助我國一家高端特鋼生產龍頭企業成功對接,打入歐洲汽車生產供應鏈體系,體現了其供應鏈服務對中國關鍵製造企業的有力支撐。

「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民營經濟的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但其發展在體制框架層面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和限制。」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原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黃劍輝表示,我國對民營經濟的支持還有兩方面需要加強:一方面,民營企業家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目前得到的尊重和支持還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要加強打造一個強化市場型的政府,通過數位化轉型等手段,為民眾和企業家提供一個強化市場公共服務體系。

在保證供應鏈和產業鏈的暢通方面,金融機構作為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主體也具有重要作用。雪松國際信託獨立董事、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華南理工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楓表示,信託機構可以在企業生產經營的環節提供諸如應收帳款信託、預付款信託、項目信託等服務,為支持供應鏈的暢通運作發揮獨特作用。

為了有效解決傳統供應鏈體系中存在數據孤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等問題,雪松控股集團開展了供應鏈金融平臺創新。徐楓介紹,雪松控股集團通過雪松智鏈科技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非對稱的加密等特性,創新解決了大量現有供應鏈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困難和阻礙。

本次「新變局·鏈未來——聚焦十四五 解碼雙循環」論壇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雪松控股集團作為主辦單位,雪松國際信託作為承辦單位共同舉辦。本次論壇邀請企業、金融機構代表及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十四五」規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背景,聚焦微觀市場,分享前沿觀點,參與圓桌討論,探討如何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開展金融創新,推動產業鏈升級,打造數字金融新生態,促進各類資源合理規劃、高效配置和最大化利用,為助力中國「內循環」與全球「外循環」良性互動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 劉佳

相關焦點

  • 暢談雙循環下產業鏈 建言「十四五」布好局
    」為主題,研討雙循環新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的融通與賦能,為「十四五」布好局起好步建言獻策。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新的戰略轉變。石化產業應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把創新作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產業結構升級作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點。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創新進取、共克時艱,為實現石化強國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
  • 圓桌論壇二:「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及品牌升級?
    來源:證券日報主持人:第二場圓桌,我們大論壇的主題,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及品牌的升級,我們要有請參與本場圓桌對話的來賓。我們有請吳少虹:魏靜:朱國剛:朱輝:朱丹蓬主持人:講將您認識當中的變與不變。朱國剛:我是這樣想的,雙循環下國內國際循環相輔助,那國際循環未來會發展越來越好,雅士利在國內循環這塊和國際循環都已經先期的進行,那未來我們這塊也將會提速。那整個形式乳業的形式在這個雙循環也會加速。
  • 提升產業鏈 融入雙循環
    推介會以「提升產業鏈融入雙循環」為主題,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相關指示精神,全面推進「民企入桂」活動,加快發展廣西現代產業體系,主動融入雙循環新格局,更好對接東協大市場,提升廣西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 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何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國際國內合作新的發展格局?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雪松控股以全球化布局和平臺化創新發展服務「雙循環」戰略
    今年疫情下,中國的進出口總額繼續保持增長,尤其是11月份以來出口的大幅增長說明我國製造業的優勢、完整的產業鏈短期內是無可替代的。就大宗商品市場而言,儘管許多商品的價格受到了疫情影響,比如說原油受到了打擊,但整體大宗商品的價格是上漲的,尤其是金融屬性較強的白銀、銅、鋁、黃金等。
  • 全球產業鏈出現區域化碎片化趨勢,新發展格局下如何鍛「鏈」長板?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圓桌丨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引擎作用 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應對當前國際發展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的必然戰略選擇。在實現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數字經濟是重要的支撐力量。這些思路和舉措環環相扣、彼此支撐,可以預見,新基建將成為「十四五」期間的投資熱點,其拉動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也將不斷彰顯,但新基建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傳統基建的底盤支撐,我們需要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高度,探索新基建與傳統基建乃至制度層面和資本市場「軟基建」在頂層設計上如何有效協同,以期效果最優化。
  • 如何解讀雙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解讀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解碼雙循環格局下的新發展機遇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講述中國高端...
    11月27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原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秘書長張燕生表示,未來30年,作為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需要講好三個新故事:第一個故事是科學、技術、人才、創新;第二個故事是合規,也就是要講規則、歸置、管理、標準;第三個是我們未來要講好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如何走向高端的故事。
  • 雪松拓展全球供應鏈,助力鋼鐵產業「雙循環」
    如何滿足國內市場的「鐵胃」,穩定鋼材供應,成為保障國內新基建和製造業復甦的重中之重。作為大宗商品行業國際化網絡非常健全的中國民營企業,雪松控股通過充分發揮旗下斯坦科等公司成熟的國際鋼鐵貿易營銷網絡優勢,為製造業上下遊客戶提供了急需的保產、保供服務,為加快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助力。
  • 張大衛:雙循環新格局下的數字貿易——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動能
    今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第七次會議上強調了「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兩大問題。他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基點,使生產、流通各環節更多依託國內市場實現良性循環」,「要著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力爭主要產品和供應渠道都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形成必要的備份系統」,「拉緊國際產業鏈對我國的依存關係...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企業機構代表共話如何分享消費升級紅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企業機構代表共話如何分享消費升級紅利加快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市場參與各方,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企業在此過程中,如何追求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在推動消費升級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來自萬華化學公司的...
    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已經嵌入全球產業鏈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這個大背景下,要進一步提高價值鏈和產業鏈的水平,產業要向中高端攀升,要提高產業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這些都需要儘可能地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吸引聚集優質資源。
  •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權威發布)
    在重點領域布局一批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權威發布)  今年我國新增約58萬個5G基站,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5G終端連接數已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給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是供需矛盾的焦點所在,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要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 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供應鏈安全宣言在京發布
    製造業首份供應鏈安全宣言。」,「保障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外資零部件   保產業鏈供應鏈,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保企業生產,穩住中國製造。今年以來,面對疫情衝擊,我國工業加快復工復產,打通產業鏈「堵點」「斷點」成為其中關鍵。
  • 積極打造連結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意味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廣泛多樣,品質要求不斷提高;意味著我國發展的理念、方式和動力必須創新,追求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推動產品、服務和產業升級,增加有效供給;意味著我們必須加快提升創新能力、鞏固農業基礎、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加快補齊生態環保、民生保障、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的短板。
  • 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底線思維的集中...
    本網訊 見習記者張弛報導 12月15日,由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舉辦的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信用市場展望」為主題的2021年信用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誠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底線思維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中國經濟政策》的主旨演講。
  • 數字金融如何賦能雙循環?20個關鍵詞即將發布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業如何打造好數位化底盤,驅動未來經濟發展?後疫情時代,金融機構如何利用數字科技手段降本增效,服務好普惠客群?以此發軔,論壇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和金融機構代表前來,共同研討數字金融如何在驅動雙循環中發揮作用。
  • 信也科技李鐵錚:助力打造雙循環格局下的數位化底盤
    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新經濟之王」們未來如何煥發新的魅力,回歸初心融入新格局,再度崛起助力新經濟。在本次大會上,信也科技創始人、總裁李鐵錚發表了題為「助力打造雙循環格局下的數位化底盤」的主旨演講,同時,信也科技榮獲「WISE2020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稱號。
  • 智庫報告|國研智庫:充分發揮多層級優勢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建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深刻理解其戰略深意,充分發揮我國多層級的發展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在促進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多動力。在新冠疫情、經貿摩擦等多重衝擊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斷裂風險上升,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持續受阻,國際大循環的有效運轉受到多方阻力。加之美國對華政策出現系統性調整,對我國打壓持續升級,使得我國產業鏈安全遭受嚴重威脅。而我國在經過多年的出口導向發展後,傳統比較優勢逐漸喪失,外需對經濟發展的拉動能力逐漸減弱,疊加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持續衰退帶來的複雜局面,使得我國須轉向以內需為主的新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