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理
愚人節上線播出的《成化十四年》迅速落進口碑漩渦——原著粉因為劇情改編進行聲討,沒看過原著的觀眾則稱讚其畫面質感高級、劇情輕鬆搞笑,兩方觀眾戰況焦灼,在社交平臺上的討論量也不斷攀升。
《成化十四年》真的不好看嗎?作為一部IP改編作品,它走了哪些彎路?又有哪些亮點?
本期線上圓桌,娛理工作室邀請到兩位資深電視劇編輯俐心(看過原著)和小魚,從事電視劇宣傳工作多年的芝士桃桃,有媒體工作經驗且閱劇無數的電視劇愛好者阿po,以及普通觀眾肺柿一起來公平公正地討論:《成化十四年》到底值不值得一看?這部劇真的像網友攻擊的那樣一無所長嗎?
肉英:最開始看《成化十四年》的原因是什麼?
肺柿:感覺IP挺有名的,又是懸疑破案類型,所以就想來看看,也是第一時間就看了更新的內容。
阿po:明朝的故事這兩年才多一點,也是因為這點,就打算看一下。雖然是雙男主,但傅孟柏看起來好直男的樣子,好奇地想看下油膩不油膩。看下來覺得還不錯,整體質感還是在線的。
芝士桃桃:最開始是因為有認識的朋友參與其中,我就了解了一些,還有就是官鴻的長相是我的菜,雙男主的設定有戳到,再加上還有美食元素,就還挺感興趣的。
小魚:我剛開始是被海報物料吸引的,後來了解了題材,又去看了一點原著,感覺不錯就追劇了。而且感覺成龍監製網劇,還挺新奇的,不會覺得氣質不搭,反而會更期待成龍和這個IP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俐心:我是看過原著的,還挺期待能改編成什麼樣子,還有成龍監製的原因。
《成化十四年》宣傳海報,成龍
肉英:雙男主戲份的很多同類型改編作品都比較吃香,兩位主角的性格和人設改編如何?如果沒看過原著,可以談一下對兩位男主角人設的感受。有給到你驚喜的角色是誰?
俐心:這部戲改編的應該是雙男主變三男主,原著裡唐泛要精明一些吧,畢竟最後是做了宰輔的人,在官場上沒有那麼白目,吃貨屬性也沒有那麼明顯,劇版的唐泛比原著更傻白甜了一些。
我當時看原著的時候,就很喜歡汪公公,是個很酷、拽、狂又很可愛的人,劇中的表現也不錯。以往明朝劇對東西廠的描寫通常都不好,不過這裡的汪植人設太好,倒是弱化了大家的態度。
阿po:因為汪植戲份比重也不少,現在看來是三男主的樣子。唐泛太像個寶寶了,隋州和唐泛有父子即視感。因為沒有看過原著,我一直以為汪植會是一個反派,沒想到竟然不是。這個角色可真是討喜了,看著亦正亦邪,其實三觀、雙商都在線。
《成化十四年》劇照,劉耀元飾演汪植
小魚:感覺兩個男主人設都不是特別鮮明出彩,唐泛略微有點浮誇,隋州目前感覺比較冷。
肺柿:唐泛挺可愛的,愛吃這點挺招人喜歡的,也的確有點傻白甜。反倒是汪植,看起來更聰明。
芝士桃桃:唐泛的人設和想像中不太一樣,從彈幕上也可以看到,他的強被削弱了,甚至延展給了新角色,導致他甜到浮誇。隋州就是撲克臉,會做菜的傻大個。
汪植很神奇!我之前做的功課,他在原著裡也是有一批擁躉的,因為亦正亦邪。但是,演員拍這部戲的時候成了片方的藝人,所以感覺劇本有調整。劉耀元過於胖了,導致廠工不像花,像個憨憨,但也是不失可愛的。
當然我覺得汪植的人氣很高,有一部分原因在於雙男主沒有立住,男一還有CP線,所以內容亮點就落在了汪植的身上。
《成化十四年》劇照,劉耀元飾演汪植
肉英:探案部分的節奏掌握如何?案情部分有吸引到你嗎?劇中的美食、生活有吸引力嗎?
小魚:開頭的節奏有些慢,韓早和鄭誠兩個案件一起講稍微顯得有點亂,不是很吸引到我,後面到了真假汪植那塊稍微好一些。
芝士桃桃:我只看了第一個案件,覺得虎頭蛇尾,想要把盤子鋪大,結果破案的過程很小兒科。線索不是找出來的,主要靠臺詞說出來。真的,不能當破案劇看,最近探案劇太多了,沒有一部做得好,主要都是在賣人設。
阿po:本人對推理不苛求,主要是案子裡有不少人物插科打諢的小日常,覺得還行,還怪有煙火氣的。就是整體做得還挺有人情味兒的,但又不完全是明朝的那種有年代感的內容,反而因為影射現代人的生活習慣,還更有共鳴的感覺了。
肺柿:案件的部分,其實我也是大概看了一下,就感覺大家沒怎麼幹活,最後男主突然智商上線,然後說了一堆好像很厲害的話,就結案了。
俐心:原著本身我就覺得其實案情一般,感情戲也不是太突出的那種,但是對成化年間的朝堂局勢和風土人情寫得很好,這一點在劇中展現得也不錯,就是有煙火氣。
《成化十四年》劇照
肉英:官鴻、傅孟柏表現如何?兩位演員的表演經歷其實都不是很多,好的地方和青澀的地方是哪裡?
小魚:官鴻的顏還是可以嗑的,而且他古裝比現代裝好看,就是演得稍微有點浮誇,可能和人設有關係;傅孟柏的原聲挺好聽的,聽習慣了感覺和角色是搭的,就是造型上,鬍子和想像有出入,有點面癱臉。
感覺官鴻的演技不至於到可怕的程度,而且也能看出來,和他之前的作品相比,演技是有進步的,希望後續能夠漸入佳境吧。現在可能還是人設和配音的鍋,讓觀眾覺得他的表演有問題。
肺柿:唐泛有時候有點楞,有點誇張;隋州比較面癱臉,臺灣腔我聽著有時候有一點點出戲,有時候又還好,沒有特別不適應的感覺,其實不考慮口音的話,隋州的聲音是好聽的。
芝士桃桃:我最開始看預告的時候是接受不了隋州的臺灣腔的,但是後來看了正片,比起唐泛的浮誇,我覺得他還行。而且傅孟柏顏值很像修杰楷混合趙又廷,形象很好。
《成化十四年》劇照,傅孟柏飾演隋州
官鴻雖然在劇中的表現如此浮誇,但我還是覺得顏值沒崩。感覺他被配音坑了,不貼臉,特別是表演誇張的時候,壓不住,導致演技看起來更爛。正經破案的時候就還好點。
阿po:雙男主的表現一點都不油膩,結果後面就越演越幼齒。隋州我覺得還OK,官鴻就還是有點幼稚,不是少年氣的那種,然後兩個人的配音不太CP,不像一個次元的。
俐心:唐泛在劇中的人設導致官鴻表現出來的就像個大小孩,隋州主要是外形上和想像差別太大。
《成化十四年》劇照,官鴻飾演唐泛
肉英:男女主角到底是不是BG線?在同類型IP改編中,情感線改動是被差評的原罪嗎?
小魚:感覺是的,目前原著粉狙的點都是BG線,但是據我了解,朵兒拉的存在並不是和男主的BG線,其實她是之後的案件引導,也是個功能性人物。但是她也有一些立體的情節設置,比如她是為了尋找自己以前的愛人等等,但現在觀眾把她理解為女主,這個點對於這部劇也是誤解吧。
阿po:要看IP有多大,原著粉有多少吧。現在做雙男主的戲,也很少有真正的女主了。我不是原著粉,單從看劇的角度來說,如果是BG線,從情感上看就是兩個小毛孩兒打打鬧鬧,問題在於太磨嘰了,兩個人一開始就沒擦出火花,後來又都給磨沒了。
這兩個人的感情線本質是像兩個小孩,但兩個小孩應該可愛點啊,那個女主從一開始就板著臉,看著好抑鬱,兩個人的拉鋸戰也不像歡喜冤家的逗比日常,就很認真在互相報復,笑不出來。
《成化十四年》劇照,鶴男飾演朵兒拉
俐心:我覺得,不管原著粉有多少,基本要求就是不能把感情線改成BG。而且也要看女主角劇情的多少,如果是不得已添加,內容也不多,那就略過不看就是了。
原著其實感情線也沒有很濃,所以其實是很容易改編成兄弟情的,我是覺得對於原著粉來說,改動感情線就是捅了馬蜂窩。
芝士桃桃:《成化十四年》口碑的大規模坍塌就是從觀眾覺得朵兒拉和唐泛是BG線冒頭開始的。因為他們播出前完全規避了女主存在,雙男主有刻意設計互動,導致我現在看也覺得唐泛在搞事情,前三集女主的戲份不多,而且我知道後面的戲份也就還好。
現在看下來最大的疑惑是不知道他們想拍給誰看,目標受眾到底是誰。真的有點兩頭都要,但兩頭都不討好的感覺。我覺得從他們的預告開始就沒想明白,所以什麼都想囊括進去,成了大雜燴。
《成化十四年》劇照,唐泛和隋州
肉英:這部劇有成龍監製,你們有感受到打戲部分是給這部劇加分的嗎?對哪一段打戲印象比較深刻?
芝士桃桃:我和彈幕裡一個想法,打戲不搞慢動作升格已經不錯了。據我所知,這部劇起碼打戲是成家班的人在做,所以能看得出設計感,就這部分來看,還是給這部劇加分不少的。
小魚:打戲的部分真的有提升質感,隋州在酒館的那一場打戲是有給我驚喜的,畢竟之前同類型的作品,打戲部分只要求過關就好,但是我覺得那一場戲竟然讓我看到了熱血和武俠的感覺,每一個動作、場面調度,能看得出來很用心。
阿po:打戲沒有任何問題,比重不多,整體視覺畫面也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觀眾現在不會脫離人設和故事為製作買單,這個問題很現實。就感覺還是沒想清楚要做什麼、要給誰看,什么元素都有,又什么元素都只做了一點。
《成化十四年》劇照,傅孟柏飾演隋州
肉英:類似IP題材改編的作品後面還有很多,你們覺得同類型題材的改編作品,紅利空間還有多少?
阿po:《成化十四年》還是很清新的,因為我真的很怕雙男主太親密看得我肉麻,這部劇就完全不會,根本看不出太多原著的屬性,生活氣息濃鬱、案件輕鬆、喜劇感十足。有煙火氣,雖然不算美食劇,但生活化的感覺做得都挺好的。
芝士桃桃:《成化十四年》整體質感不Low,主演顏值都在線,打戲也可以。我覺得這類型IP改編紅利永遠有,只是看片方有沒有本事吃。改編好的前提肯定是尊重原著的閃光點。
俐心:同類型改編總是要做出自己的一些特色的,《成化十四年》裡的喜劇元素,還有美食就算是特色吧。不能指望每部作品都和《陳情令》一個風格的。還有就是演員的顏值非常重要,要長得好看呀,觀眾的審美在進化,醜的真的就算了吧。
還有就是故事本身要有張力,《陳情令》粉絲多,是因為原著的情感寫得好,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很足,改編也在線,基本做到了尊重原著,反觀有些其它故事,可能就比較平庸。
《成化十四年》人物海報
圓桌信箱
娛理線上圓桌開啟主題徵集
你想看我們討論
什麼劇、什麼電影、什麼綜藝
......
你想聽誰來聊這部作品?
(主要是娛理主筆主聊哈~)
說出你的選擇
翻出你的牌子
有機會在【娛理】看到喲~
本文下方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