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醫美行業在我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公交上、電梯中、大街上隨處可見整形機構的廣告,層出不窮的醫美方式更是讓眾多愛美人士目不暇接。
化學換膚作為一項由來已久的醫美項目逐漸在國內流行起來,並漸漸成為許多愛美人士的新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關化學換膚的那些事兒~
化學換膚可以說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古埃及人就曾使用含有乳酸的酸奶洗澡而使皮膚變得光滑。現在的歐美國家,化學換膚也是備受親睞。美國整形外科協會連續3年統計的微創美容項目中,化學換膚都在前5名。
化學換膚的作用原理就是通過利用人體自身的修復機制,將皮膚的損傷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破壞部分或全部的表皮,來刺激膠原蛋白重組,最終重新生成健康的表皮和真皮。
隨著化學換膚的不斷發展,化學換膚的家族成員也越來越多。根據化學換膚使用藥物的不同,化學換膚分為以下幾類:
化學換膚類型
淺表換膚藥物舉例
α 羥基酸(果酸)
β 羥基酸(水楊酸)
三氯醋酸
複合酸
維A酸類藥物
甘醇酸、乳酸
水楊酸
≥20%三氯醋酸
Jessner液(水楊酸+乳酸+間苯二酚)
水楊酸+杏仁酸
甘醇酸+其他酸
維A酸、維生素A
目前在我國,使用最多、最被人們熟知的化學換膚就是果酸換膚。很多人都知道果酸換膚能夠祛痘、美白等等。但其實除了果酸換膚,國際上運用最多的就是複合酸換膚。複合酸換膚也在漸漸走入國內愛美人士的視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讓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複合酸換膚。
大家都了解什麼是單酸,單酸其實就是指α羥基酸(果酸)、β 羥基酸等單一配方的酸,在這些單一配方中加入多個酸即為複合酸。大多數淺表換膚酸都可以組成複合酸:如乳酸/三氯醋酸、水楊酸/甘醇酸等。我們這裡說的複合酸是指不同種類的單酸組合在一起,像甘醇酸、乳酸、檸檬酸等多種果酸混合在一起的一般稱之為複合果酸,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複合酸。
複合酸根據是否需要中和劑中和分為兩類:需要中和的複合酸和自行中和的複合酸。目前比較經典的複合酸是Jessner液,它屬於自行中和的複合酸,是由14%乳酸+14%水楊酸+14%間苯二酚組成的乙醇溶液。國際上,大多數複合酸配方多為廠家專利保密配方。
複合酸通常適用於Fitzpatrick皮膚分型中的各型肌膚,能夠同時改善多種皮膚問題,比如:色斑、色沉、膚色不均、膚質粗糙等光老化問題,痤瘡問題等。
目前我國市場上常見的的單酸主要為果酸和水楊酸,因為果酸家族成員較多,所以果酸中也陸續出現了複合果酸;而複合酸中的成分包含的不僅有α羥基酸(果酸),同時還會有β 羥基酸(水楊酸)或者維A酸。
另外,針對不同的肌膚問題,許多複合酸配方中還會額外添加一些特定作用的成分,如黑色素生成抑制劑(如曲酸、間苯二酚),保溼劑(如大豆異黃酮)、抗炎成分(如紅沒藥醇)和抗氧化成分(如L—抗壞血酸、綠茶提取物)等組成加強版的複合酸。通過添加不同的功能性成分,有利於更好的解決各種不同的肌膚問題。
單酸通常以濃度來區分,如α羥基酸(果酸)常用濃度為20%、35%、50%、70%;而複合酸的濃度則不盡相同,通常都是不同濃度的淺表換膚酸組合在一起,如常見的自行中和的酸的組合:20%的水楊酸+10%杏仁酸。部分複合酸廠家會根據不同的肌膚問題選用相應的複合酸換膚液。
在使用複合酸或單酸時通常都多是採用6次治療為一個療程,但是複合酸和單酸在收費上有所差異。複合酸的組成是需要技術支持的,所以在國際上使用複合酸換膚的費用也會相對更高一些。通常在國外一次α 羥基酸(果酸)換膚收費在65—150美元,複合酸換膚收費在95—200美元。
複合酸在臨床使用中的優勢:
1、複合酸換膚液綜合了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換膚液成分,減少了單一酸的使用量,從而儘可能提高療效,減少各個酸潛在的副作用,降低對肌膚的刺激性。
2、許多複合酸廠家針對不同的肌膚問題添加特定功效性組成加強版複合酸配方,效果會更加顯著。
不管是使用複合酸換膚還是果酸換膚,都是為了讓我們自己擁有更加完美的肌膚,因此在這裡一定要提醒大家不要在家嘗試DIY,不要自己隨意搭配或者操作。
化學換膚類的產品都是需要有專業的醫生在正規的機構進行操作的,在專業治療前會進行斑貼試驗,以確定對該換膚藥液是否過敏或存在藥物不良反應;在專業治療後還需要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日常的護理,這樣才能既擁有了完美肌膚又不會對肌膚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