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逛北方菜市場,100塊錢能買到什麼菜?買完後愛上北方

2020-12-15 一單科技

對於普通人家來說最能體現家長裡短的場所就是在去菜市場的路上了,碰上鄰居和朋友難免寒暄幾句,買了點啥菜?怎麼吃好吃?放點什麼調料?走吧,上我家吃上一頓吧!就這麼熱熱鬧鬧的生活也是很令人豔羨的。一個城市的菜市場總是各種紛繁複雜的商品叫賣著,不同地區的人們為著一口吃的來到這裡,享受挑選的樂趣和人間煙火氣的薰陶。

這就是一個城市最熱鬧的所在,也是人們靈魂最自由的地方。我們國內的菜市場每個城市都做得各不相同,不過他們大多都能反映出本地人對飲食的喜好和偏愛。有一個外國老頭,年過八旬,卻喜歡在國內一個小城市的菜市場定期閒逛,因為他喜歡那裡的煙火氣和人們之前和諧自在的交流方式。

我們懷揣這一百元錢也去西安的建國門菜市場去逛一逛,看能帶回家些什麼好東西?!

讓人意外的是來到門口看到肉攤上擺的十分顯眼的竟然是南方比較常見的臘肉和臘腸。這也是比較難得的發現,趕緊問了問價格,竟然要30左右。平日我們吃臘腸也就是10幾塊的價格,不過今年的豬肉的確是漲了很多,這價格也算是合理的。而且老闆的臘腸口味也很多,既然吃臘腸就吃地道的廣式臘腸口味吧。一斤臘腸到手,花去了30幾塊。

到了北方本以為蔬菜會比較大氣粗狂甚至是豪放,不過我發現建國門菜市場有不少的南方蔬菜,可能這裡的人也有不少是南方人過來打工的吧!也許是他們帶來了更新鮮的吃法和味道,這黃心菜本來在南方價格也不便宜,不過這價格倒是很便宜,才兩元一斤。可能是本地種植的吧,我挑了一些。有老天太說這菜很嫩很甜,我心滿意足,這東西怎麼做都好吃。

西葫蘆和黃瓜本來口味不太相同,不過都可以和雞蛋搭配來炒菜。對於北方人來說,西葫蘆似乎更習慣烙餅用,也是一大特色了。個人並不感冒西葫蘆的口感,覺得很淡。冬瓜就完全不一樣了,冬瓜擁有和不同東西做就會變換不同口味的超能力。如果你喜歡嘗試可以多選幾塊回家操作。

另外我看到了特別驚奇的景象,大蔥竟然一大捆一大捆地出現了!他們的價格也是著實便宜,菜一元一斤。幾塊錢的大蔥能吃半個月了,這在南方是很少見的。南方人大多吃的都是小蔥。

好了,買了一圈我的一百元還沒花完,但是這食材已經可以美美的做一頓好吃的了。作為一個南方人來逛北方菜市場還是發現了不少驚喜的,我朋友還說,我住在北方太幸福了。大家都喜歡去菜市場逛嗎?來分享下吧!

相關焦點

  • 南方人逛北方菜市場,看看100元都買了啥?朋友說:北方真幸福
    南方人逛北方菜市場,看看100元都買了啥?朋友說:北方真幸福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來西安,我也不例外,和同行的吃貨們又來到建國門外的菜市場,找找當地的特色美食,順便看看,揣著100塊錢,能在西安菜市場買些什麼?
  • 拿著100塊和北方婆婆逛菜市場,看看都買了啥,朋友:物有所值!
    拿著100塊和北方婆婆逛菜市場,看看都買了啥,朋友:物有所值!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前段時間,趁著假期,回了趟婆家--山西。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跟著婆婆去菜市場,都別笑話,每到一座城市,我最喜歡去的都是當地的菜市場。在菜市場裡,你除了能感受比對到物價的不一之外,北方一些特色的瓜果蔬菜更讓我欣喜,現在物流也很方便,看好了可以直接下單,讓攤主把你想買的食材,用快遞的方式寄到家裡,人還沒到家,買的東西早已抵達。話不多說,兜裡揣上100元現金,和婆婆到菜市場,看看這100塊到底能買些啥?
  • 南方論根買,北方論車買,南北菜市場差距究竟有多大?
    後來我才頓悟南方人買菜的標準是:嗯,今天夠吃了;北方人買菜的標準是:只要我還拿得動。沒被塑膠袋勒的滿手紅印,都不好意思走出菜市場。因為這不同尋常的購買量,小推車成了北方人逛菜市場的標準配置、靈魂戰車。每次去菜場都能看見北方阿姨們人手一輛滿滿當當的小推車,人車合一,遊走於各個攤位之間。對於北方人來說,每一次買菜就必須經歷一次小型爆倉。來感受一下北方人買菜的量詞:一扇排骨、一捆蔥、一車白菜...一次買夠南方人一年的量。
  • 北方人:頭一次知道買蔥可以買一根。南方人:什麼?買半噸白菜!
    買辣椒麵花椒,你可以買到兩元錢的。大概就是一份涼拌菜用多少,你就買多少。老闆用電子秤,甚至幫你精確到0.01元。買蔥更有意思,大方的老闆會送你一兩根,或者幾毛錢賣你兩根。這就是南方的菜市場。現買現做,今天買的今天吃,最多兩天的量。第一次逛南方菜市的北方朋友,估計心裡的想法就是:一斤肉還要切絲?只買一個番茄?你是要飯的嗎?
  • 北方菜市場,體驗豪爽;南方菜市場,體驗「五星」服務
    北方人豪爽,南方人溫婉,這事大家應該都曉得。動不動就搓澡,時不時就拿大海碗吃涼麵,與南方人相比,北方人確實活得比較糙一些。沒有南方人的婉約美,北方人更多的是豪放派。在南方菜市場,你可以只買一個土豆,還能換來老闆的削皮服務。買了帶葉子的菜,老闆還會問你是否留葉,來決定如何幫你處理好菜品。在北方,你如果跟老闆說要一個土豆,老闆大概會丟給你一句:不想買就走,別在這兒耽誤我生意。
  • 北方的澡堂子,是南方人看不懂的異次元
    南方人的新世界關於南北差異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引起人們的爭論。可讓南方人聞風喪膽,北方人見怪不怪的只有它——北方的澡堂子!「北方澡堂都沒有隔間?不忍直視啊!」......甚至還有人在知乎情真意切地提問:「在澡堂泡澡有沒有染上皮膚病?」,可見北方澡堂在南方人心目中是一個多麼不能理解的存在。對於第一次進澡堂的南方人而言,這簡直是他們活了小半輩子面臨的最大考驗吶。
  • 北方的澡堂子 是南方人看不懂的異次元
    據說在冬季,沒有什麼比到吃到熱氣騰騰的美食更有幸福感了。如果有的話,一定是北方人的澡堂。為什麼強調北方?因為在南方人眼裡,北方的澡堂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可怕到「不忍直視」。其實南方人也不是沒見過澡堂子,只不過在他們的印象中,澡堂至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隔間,拉上帘子你隨意,可是,北方的澡堂卻是這樣的,完全沒有遮擋,初次進到北方澡堂的南方人都傻了。
  • 南方人怕下雨,會導致堆積成山腐爛,北方高價吃不起,會是什麼?
    讓南方人害怕下雨導致積堆成山腐爛的東西,其實是柚子,今年南方遇到了乾旱,很多果子農民都早早的賣掉了,但也有些外賣的農民想賣一個好價錢,但是又害怕突然下雨,把柚子都給弄裂了。前期我們可以了解到柚子的價格還是不錯的,但是過了不久很快就會跌下來了,幾毛錢一斤,到處都是。就很多農民沒早早的賣掉,還對柚子的價格保持著觀望的狀態,希望價格能夠升一升。
  • 同樣吃蔥,為啥北方吃大蔥,南方吃小蔥?南方人還超嫌棄生吃大蔥
    先從買蔥說起,今年上半年新浪微博熱搜有這樣一條,吐槽北方菜市場太粗獷,應該學學南方菜市場的服務,連魚都給切成魚片,買蔥直接給拍掉土、扒掉蔥皮。說實話,作為杭漂,沒想到水土不服竟是菜市場帶給我的。到菜市場之後買蔥,按照我以往的習慣,喜歡買一捆大蔥囤著,後來菜販問我買幾根?我看了下其他菜攤上挑大蔥的大爺大媽,他們居然就買兩根甚至一根,一下刷新我的三觀。結帳臨走時,店家還送了我一把小蔥,初到杭州的我,心想這店家真善良,直到後來再去,發現送小蔥這件事。
  • 南方人去北方旅遊,回家後哭訴:再也不敢去北方洗浴中心了!
    南北方差異是正常的,因為這本來就是一種千百年來形成的各自思想,並沒有什麼地域黑的嫌疑。我們要正是這些差異,沒有必要爭論誰對誰錯。總的來說:北方人豪爽,南方人則是多了一些細膩的心思。除了性格上的差異之外,在很多飲食以及生活方式上也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 南方人花100元買了2天的菜,肉菜全齊,北方朋友:幸福的廣東人
    但我每次去菜市場買菜,都能滿載而歸,每次買菜基本會買上2-3天的菜,肉類也會有,並不全是素菜。昨天也不例外,趁著有時間,早點去菜市場逛了一圈,又買了不少回來,2天的菜大概花了100塊,還沒花完。大家都說廣東物價不貴,廣東人民幸福感挺強的,你們覺得呢?來看看我在菜市場都買了些啥?
  • 小軌遛彎|逛翻大理菜市場,人間有味是清歡
    觀音塘菜市這是離大理的小院子最近的菜市了步行20分鐘可到我一般開車去十點去都能吃上早餐稀豆粉,米線,包子,油條(不過最近為了保護洱海,稀豆粉沒得賣了)種類雖然不多,勝在方便快捷吃完一抹嘴,抬腿去買菜 經過幾個水果攤,啥新鮮的,來一斤;來到大菜市的南門,門口時賣花的老大娘,5塊錢買一大束,可以在花瓶裡開好久呢。
  • 去北方搓澡的南方人,懂得:有些人一旦「搓」過就不在
    之前看到一個綜藝,受邀的嘉賓在聽到南方人從未搓過澡後,臉上流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還說懷疑這會搓出麵條一樣的汙垢。這引起了我深深的懷疑,雖然南方人不搓澡,但南方人天天洗澡啊,哪還有那麼多汙垢?於是南方人小方決定前往北方嘗試一下搓澡,並深深體會到了歌詞「有些人一旦'搓'過就不在」的含義。眾所周知,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南方人洗澡都是進了衝涼房再脫衣服,但是在北方洗澡,進衝涼房之前你就得脫得一絲不掛的地步。作為一個害羞的南方人,眾目睽睽之下漏四點,想想都刺激。
  • 這款除溼機有點狠,能讓北方人愛上南方
    南方人和北方人,歷來都是兩個對立的物種,不管是在飲食習慣和生活作風方面,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南方人和北方人也都各自理解不了對方的各種習慣,就拿冬天取暖這事來說,江湖一直傳言著「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
  • 花60元在南方菜市場能買些啥?北方朋友:夥食費用不了2000塊吧?
    朋友說,南方的菜市場是絕對能讓北方人著迷的地方,因為在南方菜市場買菜,可以刷新你對菜市場的所以一切不好的印象,南方的菜市場服務太到位了。早上去菜市場,花了60塊錢買菜,看看我都買了些啥?還有北方朋友問,這物價能買這些,一個月夥食費用不了2000塊吧【本地紅莧菜】2塊錢一斤,在本地菜市場門口擺攤的阿婆手上買的,都是自己種的蔬菜,數量不多,而本地紅莧菜現在正當季,阿婆們都是把紅莧菜稱量好了一捆捆地擺放著,也不用帶秤桿,一把紅莧菜大約在1斤出頭,相當實在。
  • 北方月餅VS南方月餅,南方人表示餡料要豐富,北方人:花裡胡哨
    當然雖然在吃月餅這件事上南北方難得統一了意見,但是飲食習慣的差異依舊還是存在著,儘管都是月餅,但是南方和北方的月餅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今天就來看一下北方月餅VS南方月餅,到底存在著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到底哪一種更受歡迎。
  • 北方朋友來做客,一桌家常火鍋不過100元,都說和北方不一樣吃法
    北方朋友來做客,一桌家常火鍋不過100元,朋友們都說有地方特色大家好,又到了黑貓分享每日家常菜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聊聊火鍋!事情是這樣的,昨天周五,老公單位的同事從東北分公司調過來出差,昨天是在廣東出差的最後一天,忙碌了好幾天也沒顧得上品嘗當地特色美食,都說「食在廣州」,但無奈時間緊湊第二天還要趕飛機回去,品嘗美食的機會只能留待下一次。
  • 南方人無法理解的北方:啥料都能包餃子,還能包成一朵花?
    原標題:南方人無法理解的北方:啥料都能包餃子,還能包成一朵花?題:南方人無法理解的北方:啥料都能包餃子,還能包成一朵花?作者 閆姣 高瑩南方網友:剛給朋友「種草」了紫皮蒜餃子,沒想到你們北方還有「花」餃子,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北方網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包不了的餃子!
  • 廣州菜市場因為太好服務上熱搜,北方人羨慕:請賜給我一個南方老闆吧!
    這個季節應該吃些什麼,飲食應該如何搭配,這種蔬菜、這種肉應該怎麼煮才好吃......只要不是「買菜高峰」,他們基本上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買菜了,一圈市場逛下來,你也許就獲得了不少的養生常識、烹飪寶典。 怪不得說「食在廣州」,原來在市場裡的每個檔主,都是隱藏的廚神。
  • 廣州菜市場因服務太好上熱搜,北方人羨慕:請賜我一個南方老闆吧
    這個季節應該吃些什麼,飲食應該如何搭配,這種蔬菜、這種肉應該怎麼煮才好吃……只要不是「買菜高峰」,他們基本上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地買菜了,一圈市場逛下來,你也許就獲得了不少的養生常識、烹飪寶典。怪不得說「食在廣州」,原來在市場裡的每個檔主,都是隱藏的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