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後感-由狼性到人性的解讀

2020-12-17 媽侃

從小到大,我們對狼的認知,無異於兇狠,殘忍,他們是叢林裡的殺手,是森林中最大的威脅,甚至於老虎獅子都很少敢去惹它們。 終於有機會閱讀姜戎的《狼圖騰》 ,這是一部神奇的佳作,充分的用狼的故事講述了狼是如何生存的。

狼是機智的,他們之間有與生俱來的智慧與默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心有靈犀,可謂是天衣無縫,它們骨子裡有與生俱來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還有自身的靈敏,它們會根據周圍的環境,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佳的時機,什麼時候出擊,有時候它們甚至會為了集體犧牲自己,他們的精神是我們要學習的。

狼讓人談之色變,是人們口中的汙言穢語,但是,狼的精神卻是好多人都看不懂,學不來的,它們懂得團結,懂得協作,它們為了集體可以奮不顧身的去犧牲自己,它們勇敢,為了生存,它們不顧一切,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去體會的,狼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連狼的精神都學不會。

人們都說狼天生狡猾,它們狡詐,不懂得感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白眼狼」,但是在我看來,它們不是狡猾,也不是狡詐,它們是為了生存,試想一下,在環境惡劣,甚至無法生存的環境,要想活下去,沒有智慧怎麼去尋找生存下去的辦法。與其說狡猾,何不如說為了生存。狼再怎麼狡猾,也擋不住人類的殺戮,與狼相比,人類其實更可怕更兇殘,狼的貪婪狡猾,在人類裡簡直是溫柔的,有的時候人性比狼性更可怕。

《狼圖騰》不只是說了狼的狼性,讓我們對狼的膜拜,其實真正的內涵意義是關於人性的思考,與其狼性取代人性,也不能讓人性變得扭曲!

這本書的讀後感,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先生所說:讀了《狼圖騰》,覺得狼的許多難以置信的戰法很值得借鑑。其一,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時機出擊,保存實力,麻痺對方,並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突然出擊,置對方於死地。其三,最值得稱道的是戰鬥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商戰中這種對手最恐怖,也是最具殺傷力的。正如張瑞敏先生所言,若是我們學會這些,又何愁不成功呢?

順便立個flag,十年後(2030),人至中年之時,還要再讀這本書。不知那時,又會是怎樣的想法。

相關焦點

  •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感
    果敢堅韌 鍥而不捨--《狼圖騰》讀後有感一次偶然的機會拜讀了《狼圖騰》後,我深深地被狼的精神震撼《狼圖騰》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姜戎作為一名知青自願到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親身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與小狼共同患難的故事。書中將數十個狼的故事串聯起來,充分體現了蒙古草原狼的智慧。捕獵時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群中每匹狼的角色扮演以及狼王的英勇無畏,母狼的偉大,舍死護子、不屈不撓的精神讓人深深震撼。
  • 《狼圖騰》讀後感
    在這個酷熱的夏天,我又在眾多的讀本裡發現了《狼圖騰》,從沒有哪一本書可以讓我如此的愛不釋手,如此的痴迷。她猶如鮮嫩多汁的西瓜,讓你迫不及待狼吐虎咽起來,生怕被搶走了再也吃不到這香甜可口的美味了——吃進腦海裡,體會狼圖騰,草原魂……狼圖騰是一部精神的盛宴,她是自我和民族的思考!她是一部史詩一樣的情懷!
  • 《狼圖騰》給我的啟示(讀後感)
    在讀《狼圖騰》這本書之前,我還是一個只想不做的人,所以我常常缺少破釜沉舟的決心與堅持不懈的毅力,到頭來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雖然父母不斷勸導我,可我還是左耳進右耳出,我行我素。後來,在一個巧合的機會,我看了《狼圖騰》,領略了草原狼的精神與智慧,重新認識了自己。
  • 《狼圖騰》蒙古民族狼性精神的畫卷
    電影《狼圖騰》講述的是城市青年陳陣到內蒙古大草原插隊,住在畢力格老人家,分配當了馬倌。去場部辦事,回來時,因不聽畢力格老人的叮囑,抄近路,被狼群圍攻,驚恐之即,陳陣用敲擊鉄馬蹬擊退狼群。這次與狼的較量遭遇,讓陳陣對蒙古草原狼著了魔,由恐懼進而敬畏和痴迷。
  • 《狼圖騰》後16年,姜戎出新作《天鵝圖騰》
    2004年,一部並不具備流行文學特質的小說《狼圖騰》,一經出版卻奇蹟般席捲文壇,成為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作品。書中傳遞的「狼性精神」、「狼性文化」等理念,更是滲入到企業文化甚至日常生活之中。小說熱度退潮之後,這些詞依然持續存在於生活之中時常被討論。
  • 這部豆瓣評分8.0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告訴你人性與狼性的碰撞
    一天,彼得偷了爺爺的鑰匙打開院門,與鴨子和小鳥一起去湖邊玩,卻撞上一頭兇惡的狼。混亂之中鴨子被狼吃掉,憤怒的彼得決心為好友報仇,生擒了狼,並與爺爺一起把狼送到了鎮上的動物園。電影情節與原曲故事情節不同的是,狼在被拉到鎮上後,動物園因為狼不服馴化而要將其屠殺,善良的彼得最終將狼放歸山林。
  • 毀經典系列之改編很失敗的電影《狼圖騰》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箏箏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小說改編電視劇電影改編的好就是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不好就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部電影《狼圖騰》。小編可以說從小就看《狼圖騰》看到大,這本書就是小編最喜歡的書沒有之一。聽說這部小說要反派電影,小編真的是雀躍了好久,片子一上映第一時間就衝進電影院看了,然後看了沒一半就跑了。怎麼說呢這部電影的特效做的十分的不好,狼群圍獵殺掉了要供給軍區的馬群,這裡凍著的馬真的太假了!而且為什麼要改成巴圖死了?給陳陣和嘎斯邁加感情戲?為什麼!
  • 專家:蒙古族史上無明確圖騰 以狼為師是臆想
    蒙古族史上沒有明確圖騰  小說《狼圖騰》於2004年問世後,曾掀起一陣「狼文化」的熱潮。電影取材自部分小說內容,片名沿用了《狼圖騰》。北京作協的作家郭雪波是蒙古人,他近日發表微博稱,「狼從來不是蒙古人的圖騰,蒙古所有文史中從未記載過狼為圖騰。」
  • 《狼圖騰》:人狼大戰,狼哪是對手,只剩殘存的一絲尊嚴
    兩個下鄉的知青來到內蒙,知青之一的陳陣一去就愛上了這片草原,當陳陣第一次遇見狼時,他緊張、害怕,用鐵器擊打的聲音驅散了狼群。然後他看見了騰格里給予他的微笑,像是遇險之後的慶幸,這也開始了他與狼的不解之緣。
  • 《狼圖騰》作者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蒙古狼、蒙古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它)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
  • 人性,狗性,狼性(深刻)
    叔本華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被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 汪峰《狼圖騰》中首秀英文 《滄浪之歌》英文版錄製完畢
    汪峰《狼圖騰》中首秀英文 《滄浪之歌》英文版錄製完畢 來源:紅網綜合 作者: 編輯:胡弋 2015-01-21 10:33:09
  • 公司宣傳狼性文化,員工議論:老闆不割肉,我們怎麼有狼性?
    最近幾年,狼性文化大行其道,看到了華為的成功,基本一夜之間,所有公司,無論規模大小,都在模仿和學習華為,但是很多老闆們故意避開了狼性的精髓---回報,只誇誇其談員工需要努力工作,究其原因還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那一套,華為壓榨員工夠狠吧,經過聽到有人給累出病來的,但是不但沒人抱怨,大家反而削尖了腦袋想進去,這是為什麼了?
  • 老俞閒話丨《狼圖騰》之後,為什麼還要《天鵝圖騰》
    12月2日晚上,在北京坊的PageOne書店,和白巖松、李敬澤一起,為姜戎的新書《天鵝圖騰》做了一場對談直播,現場聽眾也到了100多人。姜戎大家應該很熟悉。一部《狼圖騰》紅遍了中國,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響,被翻譯成了幾十種文字。
  • 為什麼先有《狼圖騰》 後有《天鵝圖騰》
    天鵝和狼都是自由神,但天鵝還是愛神和美神。    我想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對精神上至高無上的信仰、信念和理想的追求,為此我可以付出一切。寫出《狼圖騰》的時候,我已經58歲了,從醞釀到完成,幾乎花費了半生歲月,真是半生磨一劍。寫《天鵝圖騰》,又把後半生拼了進去。    我從小熱愛美術和音樂,在《天鵝圖騰》裡,我把自己所掌握的美的因素全都揉了進去。
  • 《狼圖騰》:不止是經典更像是一本奇書,從出版到問世一波三折
    《狼圖騰》不止是經典更像是一本奇書,從出版到問世一波三折,爭議不斷,輕輕鬆鬆幾百萬銷量,證明了讀者對他的喜愛程度。狼在國人文化中大多以負面形象,動漫卡通都將狼為壞的代名詞,甚至連人類的朋友狗也受到牽連,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等。本書作者主要寫在草原狼群為啥就能霸住草原?
  • 《狼圖騰》:臆想的人類進化歷史
    最近,我又買了一本《狼圖騰》,本來這本書我是不想買的,但是我不在那家書攤上買點什麼,就覺得欠人家一點什麼似的,畢竟以前都在人家攤子上買書都佔了許多便宜,都已經在別人攤子上買了書,不在她攤子上買本書就顯得交情不夠深。於是我就挑了這本《狼圖騰》買了。畢竟這本書原來就是暢銷書,但後來就不行了。
  • 姜戎:天鵝是比狼更早走入我內心的圖騰
    姜戎新著的長篇小說《天鵝圖騰》以此開篇。從52歲正式動筆寫作《狼圖騰》,到今天的《天鵝圖騰》,「表明我完成了再現草原遊牧文化中最有代表性、最有精神價值的兩個圖騰的重任,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了內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狼、天鵝的自由剛勇和愛與美的風貌與性格。我相信更多的人會愛上他們的,並從中吸取和補充精神營養。我只寫了兩部書,但我花費的時間和心血,要比別人寫十幾本書所花費的還要多。」
  • 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美
    龍是黃帝部落發展起來的,原先是蛇,後來不停地徵戰,吞併周圍部落,把他們的圖騰紋樣中美的元素與特徵融入到自己的圖騰中,慢慢地就演化成龍的形象。可見在這個過程中先人們對美學的不斷升華,由最初的蛇,演變成後來由蛇身,鹿角,鷹爪,魚鱗,馬臉組合而成的龍,傳承至今。傳統圖騰的美還反映了古人心態,濃縮了古人強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希望。
  • 最張狂的3大星座,有野心,有狼性,比狼能忍,比狼更狠!
    有人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但為什麼,少年時我們曾猖狂一笑,到了中年卻是倉皇而逃?為什麼越活越成功了,越是失去了個性,活出了別人眼裡的自己!張狂,不是一個傲慢的態度,卻是一種傲骨的選擇,渾濁的世界,清醒的我,格格不入,所以選擇了張狂而笑,不求世人理解,但求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