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扔掉半個家,刪掉200位好友,他最後成了人生贏家!

2021-01-12 遼寧臺真情對對碰

什麼是「斷舍離」?不太了解的人可能認為,就是扔東西。「斷舍離」的創始人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2008年,早已踐行斷舍離多年的山下英子,在寺廟裡感悟人生,找到了正確生活的方式: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第二年,《斷舍離》這本書一經推出,就受到各方人士的關注。之前在網上,有人分享了自己斷舍離的過程,獲得100多萬人的圍觀和點讚!

現在的社會,大部分人都會頻繁地換手機,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手機充電器、耳機、手機殼等等。有的人就喜歡留著這些東西,想著自己總有一天會用到,結果就是一兩年了,東西還在那裡。

生活中,我們總是嫌棄自己生活的地方狹小,但如果把那些不用的東西整理一下,送去它們該去的地方,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生活的空間其實並不小。

從來沒有用過的手機殼,耳機;因為漂亮被收集起來,卻不用的收納袋;現在不喜歡,放在房間佔空間的衣服、鞋子;早已過期的藥物……

《斷舍離》中說:「生活的主角從來都不是物品,而是我們自己。」當你願意放棄這些無用之物的時候,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除了物品之外,在感情上更要學會斷舍離。

你有數過自己的微信裡有多少人嗎?一個月沒聯繫過的有多少?超過3個月沒聯繫的又有多少?應該有很多吧。

人生一世,難得有一二知己,三五好友。真正能和你成為朋友,肝膽相照的其實很少,就那麼幾個而已。

曾經在一檔節目中,和汪涵一起工作十年的錢楓吐槽:汪涵把自己的微信刪了,自己去問他的時候,他還說『我把陳坤和範冰冰都刪了』。

我們總是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很多不相關的人身上,這些人既對你的事業沒有幫助,和你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交集,留著幹什麼呢?與其將精力花在這些毫無意義的人和事上,不如把時間都留給自己。

47歲的山下英子,因為被婚後繁雜且無趣的生活所困擾,毅然決定斷舍離。在離婚後,她去寺廟修行,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義。她說:「我再一次重見光明時,已經50歲了。」

斷舍離不僅僅只是扔東西,而是要更好地愛惜自己。如果你現在還在被雜亂煩瑣的生活幹擾著,那就可以讀一讀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它曾使無數內心荒草叢生的人看見新的希望,想必它也一定會讓你發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可以通過對外物的「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自在的人生。

正如山下英子在專訪中說的那樣: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術;但從深層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斷舍離:扔掉半個家,刪掉200位好友,他最後成為了人生贏家
    扔掉半個家之前在某個社交軟體上,看到了一個博主分享自己斷舍離的全過程,獲得了100多萬的點讚。但是沒想到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網友紛紛表示:這就是自己!最後好不容易完成斷舍離後,發現相當於扔掉自己半個家……這些堆積的雜物,看起來只是佔了很多空間,但其實無形中給自己增添了負擔。其實扔東西,不僅是和物品告別,更是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 斷舍離:杭州姑娘扔掉半個家,刪掉200個好友,最後成為人生贏家
    扔掉生活中不重要的百分之九十,剩下的百分之十會讓我們得到更多。「斷舍離」這一概念進入公眾視野,並迅速得到公眾的認可。斷舍離,是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的生活概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不需要的物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 斷舍離:扔掉半個家,刪除200位好友,他最終成了人生贏家!
    斷舍離的宗旨就在於,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把對物品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明白斷舍離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扔掉半個家之前在某個社交軟體上,看到一個博主分享自己的斷舍離全過程,獲得了100多萬的贊。沒想到東西實在太多了,網友紛紛表示:這就是自己!
  • 90後女生斷舍離:扔掉半個家,刪掉200個好友,最後成為人生贏家
    扔掉半個家最開始,Susan為自己定下了30天的斷舍離計劃,第一周丟掉不需要的衣服不喜歡的鞋子第二周,扔掉過期的化妝品和零食還有雜物第三周整理廚房的用具,丟棄發黃,發黑的杯子或者是不用的鍋碗瓢盆。並且在此期間不能購買任何東西。
  • 斷舍離:杭州姑娘扔掉半個家,刪去200個好友,最後成了人生贏家
    扔掉半個家剛開始,小張為自己定下了30天的斷舍離計劃,第一天舍一件,第二天舍兩件,第三天舍三件,這樣類推。並且還要求到自己,在這期間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不再去買其他多餘的東西。在一個月後,小房間就變得清爽很多,雖然少了「半個家」但看起來舒暢不少,能夠體會到其中的舒適,小張再也不想一股腦的買很多東西放家了。刪去200多個好友斷舍離最高的境界,就是去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小張就發現自己的好友列表,有非常多不常聯繫的人。她慢慢就發現,自己的社交圈看起來很豐富,但其實沒啥營養價值,只會給自己增添煩惱罷了。
  • 斷舍離:蘇州姑娘扔掉半個家,刪掉200個好友,最後成為人生贏家
    扔掉半個家小夢先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月的斷舍離計劃,在這期間絕不購入除了生活必需品以外的其他多餘的東西,她要求自己第一天捨棄一件、第二天捨棄兩件、第三捨棄三件,以此類推堅持持續30天。第一天時,小夢扔掉了一個壞掉的檯燈;第二天,丟掉了一個用不到的太陽眼鏡和過期的藥品;第三天她丟掉了廢棄的充電線和多餘的手機殼……在踐行「斷舍離」的過程並不是這麼順利,一些很有意義的禮物和對自己來說充滿了回憶的衣服、飾品之類的,小夢都捨不得扔掉,但是跟隨著自己「斷舍離」的節奏,猶豫再三後還是選擇了丟棄,因為她漸漸明白:留著會使自己更加焦慮
  • 扔掉半個家,刪除列表200多位好友,「斷舍離」的人生原來這麼爽!
    為了生活,我們背負了多少個「萬一」,把自己的人生弄得如此複雜,到頭來只是苦了自己!享受清爽的人生,就要從斷舍離開始做起。對此,大家是不是深感贊同,對於促銷打折的商品總是忍不住要買,可看著這堆無用的東西又覺得棄之可惜,對於物品的斷舍離已經需要這麼多的心理建設了,在感情、工作中的斷舍離更是難上加難了。那斷舍離的人生真的會比囤物來得更爽嗎?
  • 汪涵:「我刪掉了範冰冰的微信」,一份簡單的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也就是說,斷舍離,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紛繁複雜的人生減負。如今,我們的生活大多覆蓋在信息交流之下,便捷的網際網路成了大家獲取知識、聯絡感情的重要方式,所以,越來越多碎片化的信息與無意義的社交,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手機裡的微信聯繫人,好像看起來很多,實際上真正有交集的就那麼幾個。
  • 斷舍離:想清楚你想要的是什麼?有時候扔掉,就是獲得
    「斷舍離」這個概念由山下英子提出的,此概念來源於瑜伽的「斷行、舍行、離行」,山下英子將放棄心中的執念提煉成「斷舍離」,運用到日常生活整理,人際關係、思考方式等各個方面。什麼是斷舍離?新陳代謝:除掉廢物、垃圾、灰塵;刪掉「停滯運」,「腐敗運」。狀態:放下執著,了解自己。有時候,扔掉,就是獲得。在《斷舍離》一書作者山下英子的專訪中,主持人問,什麼是幸福?
  • 淺析《斷舍離》: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問題一:你的通訊錄裡有多少個好友?大家都淡定地回答:少的有一兩百,大多數人都五六百,甚至有的達到了一千多個。問題二:去把那些不經常聯繫的人刪掉。人生在世,無非是三個問題:人、事、心。這些年,「斷舍離」風靡全球《斷舍離》是日本山下英子創作的家庭生活類著作,於2009年首次出版。
  • 三十而立,從主動刪掉朋友圈的「好友」開始!
    」人到中年,30歲以後,為了更好的「舍妄存真,舍虛求實」,我們需要主動扔掉4樣東西:一些沒有意義的酒局,那個不愛你的人,那些看不起你的親戚,還有那些虛情假意的朋友。其實,這樣做就是主動放棄無用社交。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人生,有得必有失,不破不立,我們要想立定某項東西,就是先懂得捨棄其他東西。三十而立,從主動刪掉朋友圈的「好友」開始。
  • 斷舍離,扔掉的僅僅是東西嗎?
    拉開抽屜是幾十根口紅堆放在一起,其實裡面常用到的就只有零星幾個顏色;打開衣櫃是琳琅滿目的衣服,每次出門至少挑剔半小時才打扮完畢;兒時動漫雜誌贈送的廉價本子即使再也用不上了,放著也覺得是個兒時的紀念……不捨得扔掉的東西已經很多,每當打開淘寶的時候,滿屏的李佳琦們高喊著「買它!」
  • 斷舍離清單:你最該扔掉的24樣東西,沒用還佔地方,別再猶豫了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通過為人生做減法,放棄不值得的人和物,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對人生的整理。如果我們連捨棄的勇氣的都沒有,那還想著擁有什麼東西呢?
  • 從汪涵到名嘴白巖松:人生後半段最好的活法,是做減法
    錢楓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問汪涵:你為什麼要刪掉我的微信?在場嘉賓聽到都不敢相信,汪涵回答說:我不僅刪掉了你的,把陳坤的微信也刪掉了。汪涵說,做了這個舉動之後,感覺整個人非常的輕鬆,感覺自己的人生也發生了變化,覺得所有的時間都是屬於自己獨有。汪涵曾經說過,人生後半段最好的活法,就是做減法。他覺得,如果自己的微信好友達到100人,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那他就會適當刪掉一些人。
  • 《斷舍離》最經典的10句話: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問題一:你的通訊錄裡有多少個好友?大家都淡定地回答:少的有一兩百,大多數人都五六百,甚至有的達到了一千多個。問題二:去把那些不經常聯繫的人刪掉。進行完這個環節之後,大多數人的通訊錄中只剩下了二三十個,大家開始沉默起來了。問題三:除了家人之外,能有幾個說得上話的朋友?
  • 「斷舍離」就是違背人性:你真的讀懂《斷舍離》了嗎?
    視頻中女主表示,這些繁雜的物質並沒有讓她的內心感到快樂,所以她要「斷舍離」。女主表示,這一次「斷舍離」並非是對家居空間的整理,更多的是對人生旅途中生活的一次梳理。視頻結尾,女主表示隨著年輕的增長我們逐漸擁有了更多的情感及物品,簡單反而成了最奢侈的需求。
  • 山下英子《斷舍離》:人生走到困境,要學會「斷舍離」
    有時候你的煩惱來源於你擁有的太多,比如同一天卻有不同的好友向你邀約,你無法選擇該去參加誰的派對,又或者你決定好參加派對,但好看的衣服太多,你拿不定主意選擇哪一件禮服,這一切都可以用「斷舍離」的思維來處理。
  • 30歲以後,多做「減法」,儘早刪掉朋友圈中多餘的好友
    人生,有得必有失,不破不立,我們要想立定某項東西,就是先懂得捨棄其他東西。三十而立,從主動刪掉朋友圈的「好友」開始。30歲以後,要多做人生減法,儘早刪掉朋友圈中多餘的好友。有三五個好友就很知足了,魯迅先生更是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所以,為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更高,我們也有精簡朋友圈,主動刪掉那些久未聯繫的「殭屍好友」。
  • 人生哲學,斷舍離
    《斷舍離》這本書曾經風靡全球,它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作者山下英子是一名雜物管理師,她從多年收拾家居的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一套理論,並上升到行為哲學的高度。這一套理論也適合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那麼,什麼是斷舍離呢?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 《斷舍離》|人生有舍才有得,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對於「斷舍離」你首先需要認清現狀,其次停止對自我的否定,最後,以「必要合適愉快」為基準進行取捨。比如說:你家的舊衣服,家裡小孩可以繼續穿嗎?你的衣服還想要繼續穿嗎?清理雜物是直接扔掉?其實整理收納是有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