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斷舍離」?不太了解的人可能認為,就是扔東西。「斷舍離」的創始人山下英子說:「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
2008年,早已踐行斷舍離多年的山下英子,在寺廟裡感悟人生,找到了正確生活的方式: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第二年,《斷舍離》這本書一經推出,就受到各方人士的關注。之前在網上,有人分享了自己斷舍離的過程,獲得100多萬人的圍觀和點讚!
現在的社會,大部分人都會頻繁地換手機,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手機充電器、耳機、手機殼等等。有的人就喜歡留著這些東西,想著自己總有一天會用到,結果就是一兩年了,東西還在那裡。
生活中,我們總是嫌棄自己生活的地方狹小,但如果把那些不用的東西整理一下,送去它們該去的地方,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生活的空間其實並不小。
從來沒有用過的手機殼,耳機;因為漂亮被收集起來,卻不用的收納袋;現在不喜歡,放在房間佔空間的衣服、鞋子;早已過期的藥物……
《斷舍離》中說:「生活的主角從來都不是物品,而是我們自己。」當你願意放棄這些無用之物的時候,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好。
除了物品之外,在感情上更要學會斷舍離。
你有數過自己的微信裡有多少人嗎?一個月沒聯繫過的有多少?超過3個月沒聯繫的又有多少?應該有很多吧。
人生一世,難得有一二知己,三五好友。真正能和你成為朋友,肝膽相照的其實很少,就那麼幾個而已。
曾經在一檔節目中,和汪涵一起工作十年的錢楓吐槽:汪涵把自己的微信刪了,自己去問他的時候,他還說『我把陳坤和範冰冰都刪了』。
我們總是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很多不相關的人身上,這些人既對你的事業沒有幫助,和你的生活也沒有什麼交集,留著幹什麼呢?與其將精力花在這些毫無意義的人和事上,不如把時間都留給自己。
47歲的山下英子,因為被婚後繁雜且無趣的生活所困擾,毅然決定斷舍離。在離婚後,她去寺廟修行,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義。她說:「我再一次重見光明時,已經50歲了。」
斷舍離不僅僅只是扔東西,而是要更好地愛惜自己。如果你現在還在被雜亂煩瑣的生活幹擾著,那就可以讀一讀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它曾使無數內心荒草叢生的人看見新的希望,想必它也一定會讓你發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可以通過對外物的「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自在的人生。
正如山下英子在專訪中說的那樣: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術;但從深層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
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