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窺宇宙之大

2021-02-19 愛讀

文丨余光中

摘自《長長的路 我們慢慢走》

 

翻譯是神遊域外,天文學則更進一步,是神遊天外。我當然是天文學的外行,卻愛看阿西莫夫等人寫的入門書籍,和令人遐想欲狂的星象插圖。

王羲之在《蘭亭集序》裡有「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句子;但就今日看來,晉人的宇宙觀當然是含糊的。王羲之的這篇名作寫於四世紀中葉,當時佛教已傳來中國,至晉而盛。佛教以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再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裡一共是十億個小世界。

據現代天文學家的推斷,像太陽這樣等級的恆星,單是我們太陽系所屬的銀河裡,就有一千億之多,已經是大千世界的一百倍了;何況一個太陽系裡,除九大行星之外,尚有三十二個衛星,一千五百多個小行星,和若干彗星,本身已經是一個小千世界,不只是小世界了。

這些所謂小行星(asteroids)大半漂泊於火星與木星之間,最大的一顆叫西瑞司(Ceres),直徑四百八十英裡,幾乎相當於月球的四分之一。


太陽光射到我們眼裡,要在太空飛八分鐘,但要遠達冥王星,則幾乎要飛六小時。這當然是指光速。噴射機的時速六百英裡,只有光速的一百一十一萬六千分之一;如果太陽與冥王星之間可通飛機,則要飛六百九十六年才到,可以想見我們這太陽系有多敻遼。

可是這比起太陽和其他恆星之間的距離來,又渺乎其微了。太陽和冥王星的距離,以光速言,只要算小時,但和其他恆星之間,就要計年了。最近的恆星叫人馬座一號(Alpha Centauri),離我們有四點二九光年,也就是二十五兆英裡。

在這難以體會的浩闊空間裡,什麼也沒有,除了亙古的長夜裡那些永恆之謎的簇簇星光。這樣的大虛無裡,什麼戈壁,什麼瀚海,都成了渺不足道的笑話。人馬座一號不過是太陽族的隔壁鄰居,已經可望而不可即,至於宇宙之大,從這頭到那頭,就算是光,長徵最快的選手了,也要奔波二百六十億年。


「仰觀宇宙之大」談何容易。我們這寒門小族的太陽系,離銀河的平面雖只四十五光年,但是跟盤盤囷囷的銀河渦心卻相距幾乎三萬光年。譬如看戲,我們不過是邊角上的座位,哪裡就覷得真切。

至於「俯察品類之盛」,也有許多東西悖乎我們這小世界的「天經地義」。

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時嗎?木星上的一年卻是地球上的十二年,而其一日只等於我們的十小時。

水星的一年卻只有我們的八十八天。太陽永遠從東邊起來嗎?

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會看太陽從西天升起,因為金星的自轉是順著時針方向。

我們常說「天長地久」。地有多久呢? 直到十九世紀初年,許多西方的科學家還相信聖經之說,即地球只有六千歲。亥姆霍茲首創一千八百萬年之說,但今日的天文學家根據巖石的放射性變化,已測知地球的年齡是四十七億年。

天有多長呢? 據估計,是八百二十億年。今人熱衷於尋根,可是我們世世代代紮根的這個老家,不過是漂泊太空的蕞爾浪子,每秒鐘要奔馳十八英裡半。而地球所依的太陽,卻領著我們向天琴座神秘的一點飛去,速度是每秒十二英裡。我們這星系,其實是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

說到頭來,我們這顯赫不可仰視的老族長,太陽,在星群之中不過是一個不很起眼的常人。即使在近鄰裡面,天狼星也比他亮二十五倍,參宿七(Rigel)的亮度卻為他的二萬五千倍。我們的地球在太陽家裡更是一粒不起眼的小丸,在近乎真空的太空裡,簡直是無處可尋的一點塵灰。

然則我們這五尺幾寸,一百多磅的欲望與煩惱,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呢? 問四百六十光年外的參宿七拿破崙是誰,它最多眨一下冷眼,只一眨,便已經從明朝到了現今。

讀一點天文書,略窺宇宙之大,轉笑此身之小,蠅頭蟻足的些微得失,都變得毫無意義。

從彗星知己的哈雷(Edmund Halley,1656— 1742)到守望變星(Variable star)的赫茨普龍(Kjnar Hertzsprung, 1873—1967),很多著名的天文學家都長壽:哈雷享年八十六,赫茨普龍九十四,連飽受壓迫的伽利略也有七十八歲。我認為這都要歸功於他們的神遊星際,放眼太空。

據說太陽也圍繞著銀河的渦心旋轉,每秒一百四十英裡,要二億三千萬年才巡迴一周。物換星移幾度秋,究竟是幾度秋呢?天何其長耶地何其久。大宇宙壯麗而宏偉的默劇並不為我們而上演,我們是這麼匆忙這麼短視的觀眾,目光如豆,怎能覷得見那樣深遠的天機? 

在那些長命壽星的冷眼裡,我們才是不知春秋的蟪蛄。天文學家說,隔了這麼遠,銀河的渦心還能發出這樣強大的引力,使太陽這樣高速地運行,其質量必須為太陽的九百億倍。

想想看,那是怎樣不可思議的神力。我們奉太陽為神,但是太陽自己卻要追隨著諸天森羅的星鬥為銀河深處的那一蕊光輝奔馳。那樣博大的秩序,裡面有一個更高的神旨嗎?「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兩千多年前,屈原已經仰天問過了。

仰觀宇宙之大,誰能不既驚且疑呢,誰又不既驚且喜呢? 一切宗教都把樂園寄在天外,煉獄放在地底。仰望星空,總令人心胸曠達。

相關焦點

  • 渺小與偉大——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
    看見星空,我就開始做夢。 ——文森特·凡·高(1888年) 每每仰望夜空之時每次抬頭看向星空,我們都會看到那些渺小的星星,但天文學知識告訴我們,每顆星星都比太陽大。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曾走過一段坎坷而卓越的認知之旅。
  • 仰望星空,和劉慈欣一起探索宇宙
    作為屢次獲得國際科幻大獎的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被業界認為是「憑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水平」。山東文藝出版社是如何籤下劉慈欣獨家授權出版的?科幻作品改編成繪本,是出於什麼考慮?1月10日,記者採訪了山東文藝出版社圖書編輯王懷瑞。
  •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 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像映在頭頂的星辰大海 照耀著無數埋頭疾走的後人 試想,當你仰望星空 曾幾何時出現在時間和空間的某處
  • 江山散文|仰望星空
    最清心的其實還是明月之夜。   有時候,不用上夜班的夜晚,我獨自一人。靜悄悄坐在圓石凳上,仰望星空。   暗藍色的無邊無際的夜幕,無聲無息地鋪展著空靈和靜謐。鑲嵌在夜幕上的月亮和星星,在高空,恬恬靜靜地高懸著。月亮將溫柔的光默默灑向大地,灑進我的小庭院,又透過稀疏的竹影,斑斑駁駁灑在我身上,我就坐在了斑斑駁駁的幻境裡。
  • 一整個觸手可及的宇宙星河,把仰望的星空搬進婚禮,繁星璀璨
    擷取星河裡最璀璨的星,化為心底永恆的珍藏,星空,總是如此的撩人。讓人無限遐想,只有神秘的星空才能詮釋,她 獨一無二的美麗。在這個冬夜,我們創造出一整個觸手可及的宇宙星河,把仰望的星空搬進你的婚禮,獨角獸,馬車,漩渦,冰冷而寧靜的藍和白,碰撞出童話般的神秘世界。
  • 一個民族需要一部分仰望星空的人
    仰望星空者,心懷寥廓,天下皆倉庾,四海可居宿,深邃者行遠。其人心靈孤潔,天地我友,花草我伴,怡得而不流俗;遇下風則隱忍,處上風不飄蕩,縱橫今明而使弘道遠。其窺寰宇於深邃,徹塵霾於不蒙,悲處不沮,絕處不喪,雖壯烈而無憾,大利面前不唯小安。故曰,學不唯風雅,歷不唯悅花,虛實並舉學無虛用。向使一個民族沉迷於燈紅酒綠、鶯歌燕舞,高歌之後必將沉吟。
  •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璀璨星空,終將讓我們的漫漫人生路與眾不同
    我喜歡黑夜,因為黑夜仰望星空時,星星賦予我們無盡想像。白天,不懂夜的黑。猶如深陷腳踏實地「陷阱」之人,往往難以理解仰望星空的美。星星,作為一種肉眼可見天體,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曾留下無數吟誦它們的作品。仙女座大星系離地球220萬光年,因此我們看到的仙女座星光是它220萬年之前的光。有可能我們看到天上的某個星星時,這顆星星早就不存在了,我們只是看到它數年前所發出的光而已。天荒地老、天長地久、海枯石爛,這些用於形容時間長久、矢志不渝的成語,其時間並無一顆距離地球3.6萬光年的巨星年齡大。
  • 閒看雲天,仰望星空(心情美文)
    我的回答是:閒看雲天時,仰望星空後。《幽窗小記》裡有言: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能和雲天想媲美的,當然是星空了。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 望星空燦爛,猜宇宙起源
    燦爛的星光,迷人的夜色吸引了無數有情(佛教術語,指人與動物)抬頭仰望。偉大如佛陀在黎明時睹明星而見性成佛;卑微如螻蟻奔波覓食之餘或許也曾仰望過星空,暫時獲得安寧;浪漫如詩人更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探尋世間真理的科學家更是對星空充滿遐思……我們普通人誰又沒有仰望過星空發出驚嘆和遐想呢?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可以比其它多些思考:這宇宙是如何產生的呢?茫茫星海有沒有邊際呢?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其它星球上有沒有外星人居住呢?
  • 仰望星空不肯入睡,永遠是男孩
    男孩子小的時候大多喜歡仰望星空,少年馬化騰在迷上計算機之前,最大的興趣也是抬頭仰望,他當時唯一的課外班是深圳中學天文興趣小組。財經作家吳曉波在《騰訊傳》裡寫到,1986年,初三年級的馬化騰用一架準專業級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哈雷彗星的回歸,從中學時代到今天執掌萬億騰訊帝國,他一直訂閱《天文愛好者》這本雜誌。
  • 在人們都熟睡的時候,我在仰望星空
    在人們都熟睡的時候,我在仰望星空
  • 華僑城中學有座天文臺,孩子們在這裡可以仰望星空
    天文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領域,對老師要求很高,馬曉嬌老師認為,天文對一個人的思維、眼界、認識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除了科普天文知識,校園天文臺更大的作用是在讓大家在仰望星空、探索浩瀚宇宙時,對科學、天文學產生興趣,同時利用天文望遠鏡做一些課題研究,為學生以後的人生開啟科學的大門。
  • 仰望星空的人
    她拒絕在平庸等待、碌碌無為中接受企業被市場無情淘汰的命運,選擇做一個「仰望星空的人」,在設備管理、維修、自動化、信息化等方面一次次顯露出紮實深厚的技術功底。海石灣鎮,地處蘭州和西寧兩座西北省會城市地理中心的「衛星城」,在這個許多人都感到陌生的地方,有兩樣東西同屬亞洲最大、世界第二,一個是馬門溪龍化石,一個是炭素材料。
  • 宇宙星空、3D動漫彩繪……福清市區這兩處公園大變樣!
    抬頭仰望 星辰大海近在咫尺 置身其中 仿佛墜入浪漫無垠的宇宙世界 啾啾啾…… 一陣清脆婉轉的鳥叫 原來這裡是福清新晉的網紅公園 甲飛蘭公園 跟著小編遨遊宇宙星空吧
  • 致敬那些仰望星空的人
    ■本報記者  段江山  譚靚青盯著方寸電腦屏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工程師高宇腦海裡閃現的卻是浩瀚星空。高宇的描述,呈現了「牧星人」仰望星空的特殊方式。眼睛看不見,並不妨礙「牧星人」的心與太空緊緊相連。技師何龍每次看天氣預報都感覺特別親切:「提供天氣數據的風雲衛星是我在『管』,算是『老戰友』了。」
  • 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生態園小學|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觀察月相活動紀實 2020-03-11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我們和五月天一起仰望星空
    「那一年我們望著星空,有那麼多的燦爛的夢,以為快樂會永久,像不變星空陪著我」。歌聲響起,仰望星空,那還會是那片星空嗎?那片屬於年少時的快樂星空。在這疫情即將慢慢褪去,百業待興之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五月天以他們這樣的方式,面對著空曠的場地,隔著屏幕,在五月的最後一天,在如此美麗的星空下,在無數星星般閃耀的螢光棒組成的星海的簇擁中,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全新的演唱會,帶給還身處疫情中的我們有一次激勵和感動。
  • 「仰望星空•青年北侖」音樂夜市,你在現場嗎?
    「仰望星空•青年北侖」音樂夜市,你在現場嗎?•青年北侖」音樂夜市在青年體育公園啟幕,為北侖這座青年理想之城帶來了新的活力。「這一天,我開始仰望星空發現,星並不遠夢並不遠,只要你踮起腳尖……」音樂會現場,9名準大學生、在校大學生和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實習生登上了這場屬於他們的音樂舞臺,唱響了每個人心中的青春夢想。一首首熟悉、青春的旋律,仿佛把大家拉回到了那段最青蔥的歲月。然而現場的美好又豈止如此。
  • 沒有人可以拒絕,對於星空的嚮往,在星辰宇宙中結婚的究極浪漫
    人類對世界的好奇總始於仰望星空我們無數次想觸碰這蒼穹下的點點繁星梵谷筆下的「星月夜」霍金終其一生的追逐>梵谷看到的星空,無盡絢爛,繁星閃爍的背後是來自他,乃至每個人心中的火。而霍金看到的星空,推敲著時間與空間的內在原理,是人類的起源,我們的歸宿。「我所探尋的宇宙之所以有趣,因為它是我所愛之人的家園。」
  • 仰望星空,追逐一個細分市場
    【品橙旅遊】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在大地之上的這片神秘之所在,一直被嚮往、研究,與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