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紋龜體色華麗、活潑好動,體質健壯、適應力強,它們對人有一種天生的親和感,互動性極佳,絕對是適合作為寵物飼養的夢幻品種!
且不說鑽紋那出眾的外形以及迷彩的皮膚,就說說它的性格。鑽紋入手之後很快就會認識飼主,每當主人餵食便會浮到水面張著嘴巴向飼主要食物。時間長了還能分辨出誰會餵它,誰只是看它。
它們對食物的追求可謂永無止境.一天到晚都很活潑,與人的互動性不輸於黃緣和鋸緣。爬的速度有時比人走的都快,更好的是膽子大、不怕人,自己的生活不會受人的打擾。而且5cm+的個體就可以養在深水中,喜歡深水養+造景的朋友有福了(但不能用沉木,鑽要鹼性水)。鑽紋活的還長,最多可到50年。更難能可貴的是它能很好的感覺到人的存在,把缸子放在地板上你會發現只要人一走過來它就會發現,遊來遊去並看著你,這一點有點像王者蜥。
鑽紋龜(學名: Malaclemys terrapin )英文名稱Diamondback Terrapin,簡稱DBT,名字的由來源於甲殼上每塊甲片的同心環紋,坑紋的外觀就像被切割的鑽石。
鑽紋龜原生於美國東岸,出現於美國北部大西洋海灣附近,分布由北面Cape Cod, Massachusetts(麻薩諸塞州)至德州的CorpusChristi(柯泊史克利斯特港市),亦是美國唯一一種能夠生活在鹹水、淡水、鹹/淡水交界的龜種,主要棲息在河口、有潮汐的小河和鹹水的沼澤,那兒的鹽度與海水接近或相同。
與一般水龜不同,鑽紋龜比較適合生活於微鹹水之中。鑽紋龜在這種環境中數量興旺,捕食美味佳餚例如螃蟹、蝸牛、小蝦、蚌類、蛤以及其他各種甲殼類動物。
鑽紋龜是龜類中身體上最富變化的品種(沒有之一),甚至在同一亞種、種群的個體之間也存在著背甲圖案,皮膚顏色、斑紋和形狀的巨大差異。然而,所有鑽紋龜都有一個共有的特徵,那就是它們富有紋路的、有同心的圖案的、鑽石形的盾板,它們正是由於這些複雜的斑紋而得名。
鑽紋龜背甲的顏色變化多樣,從黑色、褐色、灰色、橙色、橄欖色到茶色,它們的圖案從同心的大理石花紋、圓環紋到無圖案。
它們皮膚的顏色和圖案同樣變化多樣,顏色範圍從灰色、白色、橄欖色、深藍灰色到全黑色,圖案範圍從小圓點、大斑點、細條紋、粗條紋、圓點和條紋混合到無圖案。
此外,它們的背甲上有深深的或細微的凹槽紋路,突變出巨大的脊稜或小瘤,都是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的地方。
鑽紋龜屬中型龜種,和它們共同的親緣地圖龜(Graptemys sp.)一樣,它們的兩性「異形」,在性成熟時,雌性的大小往往是雄性的兩倍,雄性成體約5.5寸,雌性成體約9寸,雌性也有著比雄性更大更寬的頭,使她們看上去更結實更巨大。
鑽紋龜最後一個區別特徵是相對它們的身體比例而言顯得巨大的後腳。這能使它們在強大的潮流和回頭浪的衝擊下更加靈活。
朋友們對鑽紋最多的提問莫過於「我的是什麼品種」,鑽紋龜一共有七個亞種,地域上由北部至南部分別有:
1、北部鑽紋龜( Northern)
2、卡羅萊納鑽紋龜(Carolina)
3、佛州東海岸鑽紋龜(Florida East Cost)
4、紅樹林鑽紋龜(Mangrove)
5、錦鑽紋龜(華麗鑽紋龜)(Ornate)
6、密西西比鑽紋龜(Mississippi)
7、德州鑽紋龜(Texas,super Texas)
鑽紋各亞種生活區域分布圖
1、北部鑽紋龜 the Northern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terrapin)
分布:科德海角Cape Cod至哈特勒斯角Hatteras。
背甲:輕微的雕紋,黑色至淡褐色,低的脊稜和同心的斑紋。
皮膚:淡色的小斑點和/或鮮豔的條紋,個別的有粗斑點和潑濺狀斑點,顏色變化從深灰色至白色。
特徵:爬蟲人工繁殖中最主要的亞種。
小的北鑽
這個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鑽紋了,北部鑽紋龜被人類進食龜湯的歷史改變了它們現時的外貌。原本鑽紋龜是一種極受歡迎的龜湯食材,但在1920年時因為巿場對龜湯的需求大減,很多鑽紋龜繁殖場倒閉後就直接將不同亞種的鑽紋龜棄置野外,導致野外北部鑽紋龜開始與其他亞種雜交,造成了今天北部鑽紋龜即使是同一亞種,但亦有很多不同的體色。因為一些北部鑽紋龜外貌與卡羅萊納鑽紋龜極為相似,要正確分辯北部鑽紋龜及卡羅萊納鑽紋龜是很困難的,即使是有關鑽紋龜的書籍或是美國專業繁殖家亦有不同的介定。
北部鑽紋龜有很多不同的殼色,包括黑、深啡、淺啡、橙、黃及橄欖色。而每塊甲片都會有一個同心環紋(全黑殼的北部鑽紋通常看不見同心環紋)。頭部較細小、窄及尖,頭部皮膚膚色分別由全灰色以至白色皮膚上小芝麻點亦很常見,四肢皮膚通常為灰色,殼上脊骨有如卡羅萊納鑽紋龜一樣沒有珠榴。而有一些個體在嘴上會有兩條黑紋,就像人的鬍鬚。而生長在美國ChesapeakeBay的北部鑽紋龜外更是特別,在它們面部皮膚上有黑色的粗條紋頭花,一般被稱為「大花」,但因為卡羅萊納鑽紋龜亦有外貌相似的「大花臉」,所以一般較資深的國外玩家通常會稱「北部大花」為「Chesapeake」。背甲上同心圓圖案的北部大花個體,漂亮程度甚至遠超於卡羅萊納鑽紋,同時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鑽紋龜亞種,價格上和一般的卡鑽差不多。
2、卡羅萊納鑽紋龜 the Carolinan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centrata)
分布:哈特勒斯角Hatteras至佛羅裡達洲的弗萊格勒郡Flagler County, Fl。
背甲:平滑的,黑色、橄欖色至象牙色,幾乎沒有脊稜。背甲邊緣往往趨向幾乎互相平行。呈現出同心斑紋且有時褪色,造成一種大理石花紋的效果。
皮膚:淡色的小斑點和/或鮮豔的條紋,個別的有粗斑點和潑濺狀斑點,顏色變化從深灰色至白色。
特徵:背甲的特徵及大頭。
普通的卡鑽
我們最常說的小花、大花就是指這個和它的亞種同心圓卡羅萊納鑽紋。
在此,首先解釋一下關於「小花、大花」的稱呼:小花、大花並不是鑽紋龜的一個亞種,而是玩家根據鑽紋龜頭部的黑色條紋或芝麻點的不同特點而衍生出的稱呼,可以看做是區分某一亞種頭紋的依據。
大花
小花
一般卡羅萊納鑽紋龜與北部鑽紋龜外貌極為相似,殼色包括深啡、淺啡、黃及淺橄欖色。每塊甲片都會有一個同心環紋。頭部及四肢皮膚大多為白色或明顯偏白以及有的黑點紋。甲殼平滑,殼上脊骨亦沒有珠榴。注意頭部黑斑較小、較多。
普通的卡羅萊納鑽紋龜臉上的黑紋都較細短,但有如北部鑽紋龜,卡羅萊納鑽紋龜亦有一些特出個體,同樣在分類學上並無再分支節。普遍認為卡羅萊納大花是由卡羅萊納鑽紋龜以及佛州東岸鑽紋龜雜交而得出。它們皮膚以及四肢為白色,在純白色的皮膚上有粗大黑點紋或條紋,外貌與北部大花有點相似,所以通常都被統稱為「大花」。
小龜可以看頭部,這隻同心圓頭部黑斑大而少。
區分北部鑽紋龜及卡羅萊納鑽紋龜有以下幾點。一是卡羅萊納鑽紋龜甲殼呈橢圓形,在甲橋後的甲片沒有特別明顯增大,甲殼兩邊成平行線。二是卡羅萊納體色通常較淺,皮膚較白。三是北部鑽紋龜(包括雌性)頭部比其他亞種都較細小,部分的頭上菱斑很乾淨呈灰色或淺灰色。有如一些美國繁殖家所言,因為北部鑽紋龜雜交情況已久,已經沒有一種100%肯定的方法去區分兩個亞種,就算以上條件有一些亦會於北部鑽紋龜身上出現,所以只能說如果滿足以上條件,屬於卡羅萊納鑽紋龜的機會較大。
這個是同心圓,看背甲就可知。
在國內市場充斥著大量的CB個體,這些本來就無法分辨出種類的個體互相雜交,產下的後代連它們的父母都無法說清楚歸屬於哪個亞種,,所以討論國產鑽苗屬於北部鑽紋龜還是卡羅萊納鑽紋龜完全是一種浪費力氣的做法。
這只是小的同心圓。
3、佛羅裡達東海岸鑽紋龜 the Florida East Coast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tequesta)
分布:佛羅裡達東海岸;弗萊格勒郡Flagler County至the Upper Keys。
背甲:深深的雕紋,黑色至灰色且有時有淡色的盾板圓心,低的脊稜。一般沒有同心環。
皮膚:稀少的,主要是小斑點或大斑點;甚至沒有圖案。顏色通常為灰色或白色。通常有須。
特徵:沒有同心的背甲斑紋。
大陸不太常見,容易當成同心圓卡鑽。很多龜友認為只要體色較深,嘴上有啡色或黑色的鬍鬚紋便是佛州東部鑽紋龜,這就大錯特錯了。這些表徵在一些體色較深的北部鑽紋龜亦很常見。
東部鑽紋龜在幼體時還可以在每塊甲片看到同心環紋,但因體色較深而不像卡羅萊納鑽紋龜般明顯。當它們達至亞成體時殼色會完全變成黑色,每塊甲片會有同心環槽圍燒,外圍甲殼形成一個黃色圈圍著整個甲殼,背甲上有明顯的三顆黑色小型珠榴。四肢皮膚呈銀灰或深灰色,頭部皮膚白色且有著黑色的點紋或條紋,頭頂正中菱斑及嘴上的鬍鬚紋為深黑色。東部鑽紋龜整體的深黑色是七個亞種之中獨有的表徵。
個人認為這種比北鑽個性要好一些,當然不排除個體原因。
4、紅樹林鑽紋龜 the Mangrove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rhizophorarum)
分布:佛羅裡達群島the Florida Keys的紅樹林沼澤和大陸的最南端。
背甲:平滑的,黑色至淡褐色,低的脊稜和同心斑紋。
皮膚:斑點或斑紋與灰色的底色形成反差。同時伴有和北鑽和卡鑽亞種一樣的粗斑點和潑濺狀斑點。
特徵:很少見的亞種。
紅樹林鑽紋龜的甲殼呈隋圓形而且兩邊平衡,有如東部鑽紋龜般每塊甲片有著黑色或深啡色的同心環槽圍繞,而每塊甲片正中有著小黃點形成對比,雖然並非像華麗鑽紋龜般的吸引,但看上去亦有一點相像。外圍甲殼形成一個黃色圈圍繞著整個甲殼,脊骨位置和其他南方的鑽紋龜一樣明顯有著3粒珠榴,而珠榴的大小並不會跟隨甲殼的成長而變大。頭部及四肢皮膚呈藍色,面部有著獨特的粗黑花紋。
紅樹林鑽紋龜是鑽紋龜七個亞種之中分布地區最狹小的一種,亦是最罕有的鑽紋龜。雖然在野外的它們還有一定的數量,但因受保護的關係,人工飼養的紅樹林鑽紋龜數目是極其稀少。除美國本土外,世界上鮮有其他地方有人擁有真正純種的紅樹林鑽紋龜。
5、錦鑽紋龜(華麗鑽紋)the Ornate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macrospilota)
分布:佛羅裡達西海岸:從狹長區域Panhandle到拉哥礁Key Largo。
背甲:深深的雕紋,黑色至暗灰色,高的脊稜。盾板中央是典型的橙色或黃色。同心斑紋幾乎完全沒有。邊緣間隔或完全為橙色/黃色。
皮膚:稀疏的,有時使它們的頭部看上去呈粉紅色,通常呈現出淡色的小斑點,但也已知存在無圖案的個體,顏色一般為暗灰色。
特徵:如上所述,這是最漂亮、最容易區別的一個亞種。與其他的暗色背甲形成對比的橙色/黃色的盾板中心的確是惹人喜歡的。
錦鑽是鑽紋中最貴的。錦鑽有多很不同體色的個體,同時亦是鑽紋龜中最受歡迎的亞種。錦鑽(華麗鑽紋)在黑色的甲殼中,每一塊甲片正中都會有黃色或橙色斑紋,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每塊甲片都有同心環糟圍繞。外圍甲片形成一個黃或橙色圈圍堯著整個甲殼。個別個體頭部及四支顏色差異可以很大,分別在藍色、紫色或白色皮膚上有不同大小的黑點,有一些面部皮膚呈半透明、在若隱若現粉紅色皮膚上亦沒有點紋,更有一些全身沒有黑點的白肉個體。幼體甲殼上的脊骨位置有三粒大珠榴,而長大期間珠榴不會隨甲殼長大。
錦鑽可以算是最華麗、最高貴、最狂野、最漂亮的鑽紋龜了。
華麗鑽紋在亞成體時體色最好!
成體
新培育的變異個體,價格就.
6、密西西比鑽紋龜 the Mississippi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pileata)
分布:從佛羅裡達的狹長區域Panhandle到路易斯安那東部。
背甲:深深的凹槽紋,黑色至暗灰色,高的脊稜。與深色的底色形成對比,沒有同心斑紋。
皮膚:稀疏的,主要是淡色的小斑點與褐色或灰色底色形成對比。通常有須。
特徵:最黑的亞種。
密西西比鑽紋龜外貌與德州鑽紋龜十分相似,但整體體色略為深色一點。甲殼每塊甲片被深啡色或黑色的同心環槽圍繞,外圍甲殼翹起形成一個黃色圈圍繞住整個甲殼。幼體脊骨位置有三粒大珠榴,長大期間珠榴不會隨甲殼長大。四肢在白色或灰色的皮膚上有點紋,頭部皮膚多為白色同時有著大小各異的斑紋。生活在與德州鑽紋龜或華麗鑽紋龜交界地區的密西西比鑽紋龜色彩較為鮮豔,有些與德州鑽紋龜幾乎無差異,每塊甲片正中為較淺色,更有一些個體頭頂正中有黃色凌斑。
7、德州鑽紋龜the Texas Diamondback Terrapin (M.t. littoralis)
分布:從路易斯安那東部到德州的科珀斯克裡斯蒂 Corpus Christi。
背甲:深深的凹槽紋,黑色至褐色,高的脊稜。盾板中心有時很淡,同心斑紋由於底色而看不見。
皮膚:淡色的小斑點,深灰色並帶有綠色或藍色的頭部。
特徵:頭部的顏色。
德州鑽紋龜有如華麗鑽紋龜般每塊甲片正中為黃色,橙色或淺啡色,每塊甲片都有啡色或深啡色的同心環糟圍繞,但顏色對比上並不像華麗鑽紋龜般鮮明,而且有一些體色較深的個體整個殼色為啡色。外圍甲片翹起形成一個黃橙圈圍堯住整個甲殼。頭部皮膚分別有白色、象牙色、淺藍色、橄欖色等,同時面部有著不同大小的點紋,頭上凌班為淨色沒有斑點,四肢多為深灰色。幼體脊骨位置有三粒大珠榴,長大期間珠榴不會隨甲殼長大。
這一個亞種中有一些被稱為「超級德州(SuperTexas)」的超白個體,甲殼顏色對比鮮明,皮膚偏白色,頭上菱斑亦有斑點在其中,也有一些個體有著非常吸引人的黃色菱斑。德州鑽紋最近變得常見了,比一般的鑽要貴。
說有點藍皮的就是指他:)
鑽紋分類亞種還算清楚的,不過要針對個體鑑別可以說困難異常,通常幼體和成體變化很大,雌雄之間相貌差異太大,同一亞種由於生態地域差異和雜交等因素,形態各異,還有一些變異,如黃化變異,白板變異(patternless)。
要準確辨別鑽紋龜的亞種決非易事(雖只有7種,可我覺得比15種地圖龜還難區分),通過譯文的前半部分也可以看的出來。本文算是網上找到的比較詳細的一篇了,但也不能僅以此為準。但能夠得到鑽家的肯定,也不容易了。
選購:鑽紋的選購很容易,品相就根據個人喜好吧。先看眼睛,鑽紋的眼睛可是鑽紋的一大特色。感覺有異樣(一般感覺的話就是有點毛病,健康的鑽紋不會讓你有任何不對的感覺)閉眼的不要。健康的鑽紋都相當活波,所以不活波的不要。由於鑽紋愛浮在水面(尤其是小苗),所以無法作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