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遭2顆原子彈襲擊,本可以避免,因翻譯錯賠上十幾萬人的生命

2020-12-26 騰訊網

在二戰末期,日本人拒不投降,並且制定了一億玉碎的作戰計劃,也給同盟軍結束這場反法西斯戰爭造成了極大的阻礙。而當時,美國為了減少同盟軍的傷亡,便做出了向日本境內投放原子彈的決定。在這兩顆原子彈的轟炸下,也使日本出現了數10萬人的傷亡,而這也是日本民眾的不幸。當時世界各界,都對日本裕仁天皇,以及日本主戰派發出譴責。認為他們無視民眾的生命,只是為了滿足自己侵略的野心,毫無人道主義精神。直到多年後,謎底被徹底揭曉,各界才知道,當年日本做出的錯誤決定,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

而這一失誤,卻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日本被兩顆原子彈襲擊,事實上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卻因為翻譯上的錯誤而賠上了十幾萬人的生命。在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國共同籤訂的波茨坦公約,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日本能夠做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而當時還允諾將給日本做出一定的讓步,避免造成各國的重大傷亡。但當時日本將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了蘇聯身上。希望蘇聯能夠從中斡旋,給日本一個與同盟軍談判的機會。並且在28日當天,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在記者招待會上,回應了這份波茨坦公約。

而當時按照日本首相鈴木的願意,是希望同盟軍能夠給日本充足的時間,使國內達到統一意。但由於當時鈴木用詞不夠嚴謹,也導致翻譯人員將整個講話內容,都翻譯得走了樣兒,最終導致,該國沒有抓住免於遭受原子彈轟炸的機會。而在日本方面,等待蘇聯答覆的過程中,也更加堅定了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轟炸的決心。按照鈴木的原意,他做出的回應就是這份波茨坦公約,對於日本政府沒有任何的利益,所以該國並不予以回應,而且會堅定地邁向戰爭的終結。

但最終卻給翻譯成這份公約,對於日本政府沒有重大的意義。而日本方面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只能將這份公約完全忽視,並且為了結束這場戰爭而將戰鬥進行到底。而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第1種公告,所要表達的是,想為日本政府爭取更多的利益。而第二種翻譯,所要表達的卻是,戰鬥的決心。事實上,當時在日本,自從發動戰爭開始,就存在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不同的意見。而那些主戰派,在戰場上的表現也非常的激進,同時,在各個侵略戰場上,展開屠殺行動的軍部,都會受到主戰派的褒獎。

所以才是日本軍部,在各國的侵略戰場上,都非常的殘暴兇狠。而對於主和派來說,他們所提出的意見,輕易不被天皇所採納。並且經常遭到主戰派的嘲笑,當然,各界也對於這名翻譯官的行為,充滿懷疑。也有人認為是故意翻譯成這一版本,主要是為了鼓舞軍部的士氣,讓他們能在戰爭中取得重大的勝利。而其背後,站著的就是日本內閣的那些主戰派。當然,也有人認為,當時鈴木說的話本身不夠嚴謹,並且採用了一個模稜兩可的詞語,也讓翻譯官無法理解,日本政府真正的意圖。

但無論出於哪種原因,翻譯工作都沒有明確的表達出鈴木的真實意圖。同時,日本方面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之前,也沒有等到蘇聯方面的回覆,最終導致30萬人的傷亡。但事實上,日本的主戰派,早就已經制定出了1億玉碎計劃,表示要與同盟軍戰鬥到底。雖然這一事件,最後日本的內閣都可以推卸責任,但也抹殺不了,當時日本人想在戰場上獲得戰略利益的野心。也無論,當時怎樣翻譯,他們也都是殺死該國14萬民眾的罪魁禍首。

相關焦點

  • 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是誤會?40萬人葬身火海,原來是翻譯的「鍋」
    二戰尾聲日本遭受美國兩枚原子彈的突然襲擊,讓廣島和長崎瞬間變成人間地獄,而多年之後謎底顯露,竟然只是個誤會?核武器是當今世界人們最害怕的一種戰略武器,其無與倫比的強大威力讓各個國家都聞風喪膽,而事實上,真正「有幸」體驗過核武器威力的國家,其實只有日本一個。但此前卻有消息稱,當年美國果斷用原子彈攻打日本,竟然只是源於一個誤會。
  • 長崎原本可以避免第二顆原子彈打擊,卻作死失去了三次機會,天意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遭遇了原子彈轟炸。這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唯一遭受核打擊的國家。遭受轟炸的城市是長崎和廣島,其中,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城市,所以更為被人銘記。不過,今天要講的是第二個城市——長崎。原本,這顆原子彈可以避免的。
  • 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前,本是可以避免的,只因翻譯官一個失誤
    說起二戰時期,日本慘遭美國原子彈轟炸的事件,相信很多人的心中是五味雜全,事情已經過去多年,但專家通過查看當年的一些資料後得知,其實那場原子彈爆炸襲擊本是可以避免的。日本被原子彈轟炸前,美中英籤署了《波茨坦公告》。但日方後期召開記者會的時候,只因翻譯官一個失誤,並沒有將日方的態度很好的傳達給美方,引起了美方的不滿。
  • 日本沒有拒不投降?一個詞翻譯錯了!致使日本挨了2顆原子彈
    二戰後期,日本首相曾經發表過一篇聲明,結果因為一個詞語的翻譯錯誤,導致各國誤會日本拒絕投降,這也致使他們經受了兩顆原子彈的轟炸。二戰期間的日本非常瘋狂,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的美國使用了最狠的招數,直接向其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導致的後果是日本大量人員傷亡,各國第1次直觀的認識到核武器的可怕,日本更是因此選擇投降。除了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人去世之外,這件事情的結果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畢竟當年的日軍是出了名的頑固,如果不給他們一個大的教訓,擊垮他們的心理,日本很難選擇投降。事實上,這也是當時眾多國家的想法。
  • 比原子彈還殘忍,50多萬人被燒死,面對質問表示自己不會心有愧疚
    二戰時期,美軍英雄李梅利用燃燒彈對日本發起空襲,被燒死的人高達50萬人以上,800萬人無家可歸,因此,他幾乎成為日本人的噩夢。要說二戰期間令日本人印象深刻的事件,那一定是戰爭臨近結束之前美國投下的兩枚原子彈,使廣島與長崎陷入一片火海,成千上萬人直接氣化,數棟建築灰飛煙滅,時至今日,日本依舊將自己塑造為受害者的形象,多次向聯合國提議禁止再研製核武器。實際上,日本在遭受原子彈襲擊之前,還有一場更加殘忍的人為襲擊,那就是被稱作「李梅燒烤」的事件。
  • 一次翻譯失誤,讓日本嘗到了原子彈的味道
    不過,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也讓美軍傷亡超過8萬人,向來「惜命如金」的美國人意識到,即便是踏上了日本本土,想要強行佔領日本必然還要犧牲上百萬的美軍士兵,這不是一筆划算的買賣。雖然當時美國原子彈研製已經成功,在武力美軍上完全具備促使日本投降的條件,但不到迫不得已,杜魯門還不想把這一秘密武器公諸於世。此外,杜魯門意圖獨佔日本以及考慮到日後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利益,並不再希望蘇聯參與其中。
  • 原子彈爆炸後,讓日本人無法忘記的老照片:背上的小孩已經死去
    我們可以幻想一下當時的場景: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奧唐納認真地聽著領導的講話:請指示。最終,他們決定由奧唐納前往日本長崎,去看一看被原子彈摧殘之後的日本城市變成了什麼樣子。奧唐納像一個軍人一樣接過這一任務,他帶上自己的攝影師,如約去到了日本。可接下來他記錄下來的一幕,讓他難以忘懷。
  • 日本做了什麼?美國扔原子彈的地方,竟成為日本最宜居城市!
    人類對原子彈的第一印象,是從日本的廣島,長崎兩個城市開始的。二戰後期,美軍直逼日本本土,但日本拒不投降。美軍當時估算了一下,如果強行登陸佔領日本,估計要傷亡100萬個美國大兵,於是美軍決定用他們新研究的原子彈讓日本「嘗嘗鮮」,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幾天後日本就投降了。這次原子彈襲擊讓世界看到了核武器的可怕。
  • 原子彈爆炸後,讓日本人無法忘記的老照片:十來歲小男孩背上的小孩...
    我們可以幻想一下當時的場景: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奧唐納認真地聽著領導的講話:請指示。最終,他們決定由奧唐納前往日本長崎,去看一看被原子彈摧殘之後的日本城市變成了什麼樣子。奧唐納像一個軍人一樣接過這一任務,他帶上自己的攝影師,如約去到了日本。可接下來他記錄下來的一幕,讓他難以忘懷。
  • 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1000倍
    二戰末期,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後來,又用氫彈傷害日本人,威力是原子彈的千倍。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發表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不識時務,置之不理。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轟炸機,來到廣島市上空。
  •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裡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
    這次爆炸範圍半徑達750米,共造成2萬餘人傷亡,偌大的京師半數毀於一旦。或許有人認為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天災人禍,殊不知進入到21世紀,我們時刻面臨著比「天啟大爆炸」破壞力更強、危害更大的核爆炸。 1945年美國人在本土新墨西哥州荒漠中引爆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誕生,也標誌著人類從此進入到了核戰爭時代。
  • 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天皇哭了,說了這麼一句話,令人作嘔
    兩個多月後的7月27日至8月2日,美英蘇三國在波茨坦挙行了會議,要求日本政府應立即無條件投降。當時日本仍然想垂死掙扎。7月29日,日本首相鈴木發表聲明,拒絕了三國的勸降牒文,聲明竟然聲稱:「中英美三國宣言無異開羅會議,日本政府毫無關心之必要。」
  • 極限條件下,地球最多能承受幾顆原子彈?
    地球能承受幾顆原子彈其實和人類沒關係,因為到了需要地球來承受的那個時候,人類早就到了無需考慮的範圍之內了!也許這個問題要分成兩個階段來考慮,比如人類能承受多少顆原子彈,再則地球又能承受多少顆原子彈!滅絕人類需要多少顆原子彈?
  • 美軍在海底試爆了一顆原子彈,本應享受成果,卻不知攤上了大事
    早在1939年,德國科學家就發表了關於鈾原子核裂變的論文,經過反覆證實,這一新能源開始在軍事領域運用,用於原子彈的研發。但受當時政治經濟的約束,研究過程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後隨著戰爭爆發,德國在核技術領域的水平開始落後於英美,因戰爭影響,德國物資缺乏,對高濃鈾的生產進展緩慢,最終導致研製失敗。美國後來居上,成為了世界上首個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
  • 如果日本在原子彈的轟炸下仍然不投降,美國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行動?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人身上做的事情,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沒有什麼事情一顆原子彈解決不了的,如果一顆解決不了,那就來兩顆。當美國人的第1顆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後,日本上下並沒有對這顆蘑菇蛋表現出太多的恐慌與關注,於是美國人毫不猶豫的在長期的頭上再砸了一顆蘑菇蛋。
  • 韓戰中,麥克阿瑟明明已經準備了26顆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製造出原子彈的國家,在二戰末期的時候,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因此日本宣布投降,從而結束了持續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就發動了韓戰,韓戰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勝利的戰爭,也是美國戰爭史上的一大恥辱,在韓戰末期的時候,有人叫囂要用原子彈結束這場戰爭,而美國的戰爭狂人麥克阿瑟也正式的向美國總統提出了使用原子彈的報告,並且秘密準備了26顆原子彈,但是最後卻沒有使用。這是為什麼呢?
  • 為何說原子彈下無冤魂,當原子彈落下時,看日本學生在做什麼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丟下了兩顆剛研製成功的原子彈,日本成為美國原子彈爆炸的「試驗品」了!當有人感嘆原子彈下全部是冤魂的時候,有人站出來表明原子彈下並無冤魂,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原子彈落下的時候,看日本學生在做什麼,就全部明了了!
  • 計算機史——曼哈頓計劃、亞里斯多德和原子彈
    41年末,日本偷襲珍珠港,被惹毛了的美國人一想老子之前只能偷偷摸摸的,現在乾脆擼起袖子加油幹了,於是美國正式向納粹宣戰。愛因斯坦此前已經因為厭惡納粹德國而去了美國,他擔心納粹會先研製出原子彈,那樣的話世界會陷入一場難以估量的浩劫。因此他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一封信,描述了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和可能極大影響戰爭走勢的能力,呼籲美國一定要先於納粹德國製造出原子彈。
  • 他殺掉了幾十萬日本人,還拒絕向日本道歉:我每晚都睡得很香
    1945年8月6日,人類戰爭史上首次投放的原子彈「小男孩」在日本廣島爆炸。據估算,當時約有七萬人直接死於「小男孩」的爆炸,大約同等數量的人受傷。隨後再有大量的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有懷孕的母親亦因為放射而出現流產,部分初生嬰兒發育畸形。
  • 那個原子彈爆炸後,背「亡弟」去火葬場的小男孩,後來怎樣了?
    而對於侵略國日本而言,慘烈的二戰讓日本承受的,還有戰敗之外的更殘酷的東西。二戰進入尾聲時,美國還讓他們意識到,在核武器面前,脆弱的人類簡直不堪一擊,就在原子彈發生爆炸後,昔日繁華的廣島和長崎頓時就化為了一片廢墟,毫無疑問,普通的日本民眾就是此次原子彈爆炸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回顧二戰進程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歐洲戰場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