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在於靜養,與運動沒有關係?錯!這樣運動有助延長壽命

2021-12-28 超級高清視頻

長壽不在於運動,而在於靜養?

長壽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十分嚮往的事情。從古至今,上至皇權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希望自己壽與天齊。因此古往今來,我們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儘可能多活在這個繁華的世間。

總有人說,我們一輩子的心跳次數有限,而心率和壽命成反比,運動導致心率加快,新陳代謝加快,細胞分裂和老化必然也會加快?正是因為網傳的這些知識,讓患有高血壓的老王直接不敢運動了。生怕增加運動量之後,自己的壽命好像就短了許多。那麼這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心率與壽命究竟有何關係?

從1997年到2005年開始,科學界確實陸續有研究提到心率和壽命成反比。也就是說,心率越慢,壽命就越長;反之,心率越快,壽命就越短。咋一看,或許好像這麼一回事。但實際上,這樣的說法是缺乏大規模統計資料的,再加上影響壽命的因素多種多樣,一直並未被主流科學界所認可。舉例來說,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很高,但並沒有任何數據證明,日本人的心跳比較慢。

此外,如果要確定一個人的心跳最多到幾次,必須從出生或胎兒開始有心跳開始計算,測量直到死亡的心跳數,並要搜集數百、甚至數千個資料,才能算出人一生的平均心跳數,再去推論心跳數是否有上限或下限。

換言之,我們一輩子心跳次數有限並無實證研究基礎。其實在醫學上,並不一定心率越慢,壽命就越長,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有服用降低心率的藥物,或是心臟出問題,導致心跳很慢,在這些情況下,心率慢卻不代表壽命就越長。

很顯然,心率與壽命並不是成反比關係。此外,影響壽命的因素很多,和基因、生活習慣也有關,心跳不是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再加上我們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也不能與野生動物類比,所以將人與動物類比來推論降低心跳才能長壽,這絕對是錯誤的推理。

壽命與運動又有什麼關係?

眾所周知,在動物界以烏龜較為長壽,而獅子、老虎的壽命卻非常短暫。此外,再看看全世界的體育運動員,調查數據顯示,他們的平均壽命僅僅只有55歲。相反,全世界的長壽人群都是相對運動較少的職業。這是不是正與傳言的說法不謀而合,運動會增加心跳,而心跳快的人壽命較短,因此不建議運動。

根據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各國人民平均壽命,喜歡運動的澳洲人是全世界第四,總體預期壽命82.8歲。有許多因素影響平均壽命,比如整體健康狀況、醫療狀況、營養狀況等等,不能只從運動跟靜養來看。實際上,我們的心臟每次收縮會打出血液,為了打出足夠的血量供應身體運作,會需要增加心跳速率,但長期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心臟輸出功能較強較好,不需要增加心跳次數。

規律運動已經被研究證實能增加心率變異性,降低心跳次數,也能增加心臟收縮力。從這個角度來看,運動能降低休息時候的心率。換言之,運動當下雖然心跳加速,但是有運動習慣的人,在休息時候的心跳次數反而較低、血壓也會穩定。

另一方面,科學界並沒有任何研究指出在健康的人身上,運動會導致壽命減少。而且我們老年之後,在運動訓練下,心臟肌肉只有越來越強壯,不會走向凋亡、死亡。相反,沒有運動的人,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會很高,壽命也不會比有運動的人長。

想要長壽,這樣運動有助於延長壽命

2012年一項針對13篇長期追蹤研究進行文獻回顧指出,相較於活動不足者,從事規律身體活動者的平均壽命多了0.4至6.9年。另外,2019年也有研究發現,相較於低身體活動量者,中等活動量與高活動量者分別多了3.88年與4.51年的平均壽命。因此可知,一般人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有助於延長壽命。此外研究還證實,運動後血壓會降低、心臟負荷也會降低。運動越多,膽固醇降低,血管比較不會堵塞,血糖比較平穩,糖尿病的危害比較少。

首先,運動應該依據我們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同,適合的運動種類、強度、時間就因人而異,要看本身整體健康的狀況、體能的狀況,也和年紀相關。實際上,運動是有利有弊的,而其中最大的訣竅便是了解自己。所以我們在運動時不能一味強調多運動,而是應該講究適度運動,畢竟適合自己的運動量才是最好的。

其次,如果本身有慢性疾病,可以諮詢醫師進行什麼運動比較適合。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醫師也是建議規律運動。因此,肝、腎臟慢性病患者,視體能狀況進行適合的運動,對慢性病的控制有所幫助。實際上,臨床上都會建議大家應衡量身體和體力狀況,維持運動習慣,就算是癌症病友、心臟病患或脊椎手術者,都鼓勵應該要運動。

第三點,如果是扭傷、肌肉發炎的朋友,在前期當然需要靜養一段時間之後,讓扭傷或肌肉發炎恢復後,再開始運動訓練。又比如如果是心肌梗塞、心臟發炎的朋友,可能需要短時間的靜養。在靜養的期間,我們可以讓自己心臟內部的功能穩定,避免發生嚴重的心律不齊。但是過了急性期,仍需要進行心肺訓練來改善器官的功能。

第四點,運動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應該是規律的。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能夠逐漸發展我們運動的信心,更能讓我們繼續堅持下去。而對於初學者,我們一定要獲得家人和親友的支持。因為運動訓練是一系列面對壓力、 適應和成長的過程, 若是本身心態不正確, 或許是過去運動經驗較差, 通常較難克服初期參與運動的挫折感, 若夫妻、 兄弟姊妹、 好朋友一起鍛鍊通常更能維持。

第五點,運動的形式、方法以及運動場所要選對。大部分人剛開始運動時, 都會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 就像是在尋找娛樂自己的方法,但這樣卻往往忽略身體真正需求, 導致無法切實地改善健康。如果使用科學的方式,根據自己狀況去訓練, 一周兩次就能有很好的成果。此外,運動如同汽車進行維修和加油,需要依照自己的生理時鐘安排, 建立穩定的運動時間, 如果訓練地點不便利, 自然會影響運動意願。如果選擇重量訓練,一定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以免受到傷害。

總而言之,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此,壽命的長壽也是各自不一樣的。其實,想要延長壽命,除了正確運動之外,我們還應該改變飲食和生活。或許,多方面的因素綜合在一起,我們才能健康到老,從而實現長壽的夢想。

相關焦點

  • 心跳慢容易長壽,生命應該在於靜養,不在於運動?
    動物的這些心率和壽命長短讓人們也「感同身受」,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心跳慢更容易長壽,生命應該在於靜養,而不在於運動,這是真的嗎?生命應該在於靜養,而不在於運動?可以比較明確地告訴大家,雖然在動物的心率和壽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這並不適用於人類,即便動物存在一定的壽命規律,但人是例外的。因為人掌握了科學和技術。
  • 運動可以延長壽命?研究證實:堅持這4種運動,您會感受到變化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足不但會影響健康,甚至會縮短壽命。很多研究證實,運動不足可能會導致過早死亡。很多人認為運動還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最終還是由自己的身體以更大代價來償還。相反,經常鍛鍊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好處,比如保持肌肉有力、關節靈活、心功能增強,以及肺活量增大等等。這對於延長壽命來說都是極為有利的。
  • 不運動危害大?運動過量 後果更可怕?堅持運動還是放棄 我們該咋選?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有關運動的兩個問題。一是,有種說法挺流行,說運動不能讓人長壽,長壽在於靜養,到底該不該堅持運動?二是,常年運動,感覺胯骨軸或腳後跟有時有點疼,這是不是運動過量了?我們得先解決最基本的問題呀,運動是不是會讓人折壽,長壽是不是在於靜養?長壽在於靜止這一觀點,一是由來已久,二是真的傳很廣,它有一個很重要的論據就是說,哺乳動物心率越快,壽命越短。
  • 靜養適合老年人,還是運動有益長壽?一項研究終於給出結論
    長壽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而要想做到健康長壽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通常人們所認為長壽的秘訣,無非就是健康的飲食,又或者是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選擇長壽的方式不一樣,因此,中間會產生很大的分歧,從而使人無法判斷它們的正確性。
  • 堅持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長壽?醫生:長壽並不取決於運動
    按照人體細胞的自然分裂周期和次數,我們人類的壽命應該是在120歲左右,但是現在的醫學統計,我們的壽命極限是77歲,那就是有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的壽命被縮短了,運動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們人類的壽命是和心率相關的,心率長期一分鐘之內超過80次或者是小於50次都是會增加死亡的機率。因此多運動是可以幫助我們平衡自己的心率,從而達到長壽的目的。
  • 生命在於不運動
    認識的錯誤錯在把「生命在於運動」中的「運動」理解成體育運動了。     「生命在於運動」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 從哲學的角度提出的格言。其內涵是:沒有物質運動就不會有生命的產生;要維持生命體存在,也離不開物質運動;運動又是生命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那麼可以換算得出,每運動1小時,能延長壽命7小時。這個跑量相對於備戰馬拉松的人來說,是非常少的。很多熱愛跑步的人,一周會跑80公裡甚至超過100公裡,那麼運動時間肯定超過了2.5小時了。所以如果運動量過大,延壽效果會不會是同樣的呢?對於這個問題,這項研究並沒有明確指出。
  • 運動緩解抑鬱症?一天運動15分鐘或將延長壽命,最佳運動方式公開
    導語:大家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對人體的好處確實是太多了,比如說健身減肥等等。不過有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運動不僅可以讓人的身體更健康,而且對於抑鬱症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運動緩解抑鬱症?一天運動15分鐘或將延長壽命,最佳運動方式公開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聯合眾多國外知名大學在2019年做了一項調查,通過對120人的走訪研究,發現了健身運動對於抑鬱症的影響。研究顯示,健身本身可以使人體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又能讓人的身心愉悅。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心情非常的重要,而每天運動15分鐘,就能有一整天的好心情。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鍛鍊,比同齡人更長壽
    即使都70多歲了,那些鍛鍊到頭頂冒汗氣喘籲籲的老人,也比只做緩和運動以及不運動的同齡人更健康,更長壽。 10月7日,《英國醫學雜誌》(BMJ)發表了Generation 100研究結果 這樣堅持五年,讓一群70歲-80歲之間的老人平均死亡率遠低於只做緩和運動的同齡人
  • 心跳快慢與壽命有關?醫生:心率要保持在這範圍內,還能有助長壽
    我們也應該都知道,心臟的跳動也是生命的跡象,但是可能有很多的人都不明白心跳的快慢和我們的壽命都是有一定聯繫的,那麼在醫學上心跳快慢,那麼也就是心跳頻率了,簡稱為心率,如果想要長壽的話,心率也應該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那麼今天不妨跟隨我了解一下關於心率和壽命的一些淵源。
  • 65歲後的老人,選擇靜養好還是運動好?看完恍然大悟
    生命在於運動,不過也有不少人覺得上了年紀的老人,適合在家靜養,最好不要鍛鍊,那到底哪個更適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65歲後的老人,到底應該靜養還是運動?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血液流通速度過快,身體承受不住,會導致發生腦出血的情況。還有一些老人因為長期過量的跑步,導致半月板損傷。若是採用靜養的方式,身體的安全性確實提高了,特別是對於一些身體不是特別好的老人,比較適合靜養,若是強制運動,反而會傷了身。不過一直不動,身體的活性就會下降,影響到體內新陳代謝的能力,加速身體的衰老。
  • 壽命「短」的人,身上會有4處「發黑」,若你沒有,偷著樂吧~
    腎是一個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不好,你還談什麼長壽?上面所說的四種變黑情況如果你不幸命中也不要擔心,因為這些因素並不能百分百導致你「短命」。這些異常的情況只是身體出現問題的一種外在表現,只要我們及時調整,相信壽命的長短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如果你沒有被這些問題所困擾,那就恭喜你了,可能你長壽的概率會比較大。
  • 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醫生:心率保持在這個範圍內,有助長壽
    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心跳的快慢跟壽命是有關係的。在醫學上,心跳快慢就是心跳頻率,簡稱心率。如果想要長壽,心率應該保持在合理範圍。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心率、壽命的淵源。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相比較而言,心跳60次/分的人壽命,會高於心率70次/分的人;心率在70次/分的人,又會比心率在80次/分的人活的時間要長。因此有心內科醫生指出,心率應該維持在60——100次/分之間,並且越低越好,有助於壽命延長。那麼,怎麼樣才能保持較低的心率,延長壽命?
  • 究竟是「靜止使人長壽」還是「生命在於運動」?科學給出了答案
    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並且也有很多人熱衷於運動。但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幾乎所有長壽的人都是不經常運動的,而且很多運動員也並不長壽,反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那麼究竟運動和靜止哪一個能讓人更長壽呢?
  • 「朱為模院士運動康復專欄」專業運動員一定短命?運動導致壽命降低?
    我近日在文章中對紀教授「運動應該適量」名下的處方提出了質疑。我還注意到了紀教授在提出「運動應該適量」時是拿運動員的壽命來說事的:「許多運動員都不長壽,因為他的運動強度超過了應該承受的頻度和幅度」。美國紐約心臟醫生Henry A Solomon同年出版的《The Exercise Myth》(運動神話)一書更是火上澆油,讓很多人開始質疑馬拉松這一類大運動量的運動是否能促進健康和長壽。有氧運動之父Kenneth H.
  • 50歲後,壽命長的人往往有這5個表現,若都有,恭喜你與長壽有緣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延年益壽,但生老病死本身就是自然規律,沒有人改變這個事實,不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去延長壽命。好的習慣,無疑會讓一個健康的人變得更加長壽。而長壽恰恰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種狀態,關乎於健康的長壽,其實和很多方面都有關聯,比如說接下來要說的這5個表現。
  • 研究證實:堅持跑步可延長壽命!每天跑多久,可能有效延長壽命?
    研究證實:堅持跑步可延長壽命!每天跑多久,可能有效延長壽命?導語: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年齡階段,如果能夠適當的跑步,是有助於我們身體健康的,同時還能夠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而且經常運動還可以起到一個減肥減脂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還可以促進體內的激素分泌,這樣就可以延緩衰老的速度,有助於身體的健康長壽。堅持跑步對人體有哪些好處?
  • 研究證實:堅持跑步可延長壽命!每天跑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在2017年的時候,美國的一個研究機構曾經調查研究過跑步與壽命的關係,在對5.5萬人進行調查後發現,每天堅持跑步能夠有效地延長壽命。研究稱,跑步或許是延長壽命最有用的鍛鍊方法,與不跑步的人相比,每天堅持跑步的人壽命會長三年左右。
  •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
    有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並且一直也非常熱衷於運動,但是也不免有很多懷疑的聲音出現,因為大部分長壽的人都不怎麼運動,並且有很多運動員也不長壽,反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經過研究表明,兔子、老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心率快但是壽命一般不長,短短僅有幾年,而大型不如類動物,就如鯨魚心率每分鐘只有20次,但是壽命卻可長達幾十年。科學家們認為心率慢更長壽。
  •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
    得了心臟病,需要靜養還是多運動?在運動之後,與心臟病、糖尿病和壽命減少有關的關鍵代謝產物穀氨酸下降了29%;與增加糖尿病和肝病風險相關的代謝產物二甲基胍基戊酸(DMGV)下降了18%;與脂解相關的代謝物1-甲基煙醯胺增加了33%;脂肪褐變增加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