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慢容易長壽,生命應該在於靜養,不在於運動?

2021-12-29 菱角健康有道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樣一條消息,大象心率40次/分鐘,能活80年;烏龜心率10次/分鐘;而老鼠心率450次/分鐘,卻只能活2年。動物的這些心率和壽命長短讓人們也「感同身受」,由此得出一個結論,心跳慢更容易長壽,生命應該在於靜養,而不在於運動,這是真的嗎?

生命應該在於靜養,而不在於運動?

可以比較明確地告訴大家,雖然在動物的心率和壽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這並不適用於人類,即便動物存在一定的壽命規律,但人是例外的。因為人掌握了科學和技術。比如當大象,老鼠生病了,並沒有相應的技術進行治療,但是人有,能夠通過治療和調理改善身體的狀況,避免死亡。

而且關於壽命和心率的關係,其實是一種相互聯繫的關係,而不是一種原因導致另一種結果的因果關係。你可以說動物的壽命和心跳快慢有關係,但不能說是因為心跳過快導致壽命縮短。所以,想通過心跳慢容易長壽,得出生命應該在於靜養的觀點是錯誤的。

其次,運動並不會因為加快人們的心跳而導致折壽,相反的是運動能夠延長壽命。如果人們覺得運動會折壽,似乎可以推導出運動員的壽命比較短。

但事實並非如此,有研究顯示,奧運會中的冠軍得主的壽命要比普通人長2.8年,而在對65萬名40歲以上的中年人的調查研究顯示,每周平均運動75分鐘的人,平均能夠延長壽命近2年,每周運動150分鐘的人,平均至少能夠延長壽命3年。這樣的數據難道不是最好的反駁嗎?運動不僅不會導致短壽,反而會延長壽命。

為何說運動會延長壽命?

主要的原因在於,運動能夠降低人體在平靜狀態下的心率,更容易延長壽命。雖然運動的時候,人們的心率會比較快,但是經過運動鍛鍊後,人們的心肺都能夠得到比較好的鍛鍊,這就會影響人們在安靜的狀態下,靜息心率降低,更容易長壽。

正常人的靜息心率應該在75次/分鐘,上下浮動不超過15次,都是屬於比較正常的範圍。而堅持運動的人能夠將心率降低到60次/分鐘,甚至每分鐘60次以下,這樣的心率代表了心肌功能比較健康,更加強大,那也更容易長壽。

運動能夠讓人們的身體都得到鍛鍊,而且還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維持自己的體重,預防身體出現疾病,能夠幫助緩解糖尿病以及一些慢性疾病。運動有利於健康是已經被科學證實的觀點,毋庸置疑。

所以,雖然運動的過程中,會讓人們的心跳加快,但在運動之外,每天還有超過20個小時的靜息心率都是普遍比較低的,那麼堅持運動的人,總心率也是更低的,更容易長壽。所以,生命應該在於運動,而不在於靜止。

誰說減肥不能吃肉?減肥不是「餓」出來的

男補鋅、女補鐵!原來吃飯也要注意「男女之分」!

祖濟堂冷敷凝膠(頸肩腰腿痛型)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的人送去健康。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請長按上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有更多健康分享

相關焦點

  • 長壽在於靜養,與運動沒有關係?錯!這樣運動有助延長壽命
    長壽不在於運動,而在於靜養?長壽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十分嚮往的事情。
  • 生命在於不運動
    認識的錯誤錯在把「生命在於運動」中的「運動」理解成體育運動了。     「生命在於運動」是法國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1694.11.21-1778.05.30) 從哲學的角度提出的格言。其內涵是:沒有物質運動就不會有生命的產生;要維持生命體存在,也離不開物質運動;運動又是生命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 究竟是「靜止使人長壽」還是「生命在於運動」?科學給出了答案
    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並且也有很多人熱衷於運動。但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幾乎所有長壽的人都是不經常運動的,而且很多運動員也並不長壽,反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那麼究竟運動和靜止哪一個能讓人更長壽呢?
  •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鍊
    1.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鍊,跳舞活躍身心,跑步增強體質,全民健身日,在運動中尋找快樂,在鍛鍊中摟住健康,祝願你多運動,健康相伴,幸福到永久! 2.美女鄙視我們胖子!我們活該!誰叫別人有毅力呢?別人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別人就有資格笑我們不想被人笑,就自己堅持點!
  • 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適當的運動
    對於「生命在於運動」這一經典論斷,不少中老年讀者一定還記憶猶新。
  •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
    有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並且一直也非常熱衷於運動,但是也不免有很多懷疑的聲音出現,因為大部分長壽的人都不怎麼運動,並且有很多運動員也不長壽,反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經過研究表明,兔子、老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心率快但是壽命一般不長,短短僅有幾年,而大型不如類動物,就如鯨魚心率每分鐘只有20次,但是壽命卻可長達幾十年。科學家們認為心率慢更長壽。
  • 靜養適合老年人,還是運動有益長壽?一項研究終於給出結論
    長壽一直都是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而要想做到健康長壽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通常人們所認為長壽的秘訣,無非就是健康的飲食,又或者是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選擇長壽的方式不一樣,因此,中間會產生很大的分歧,從而使人無法判斷它們的正確性。
  • 生命在於運動還是靜養?千餘老人5年高強度鍛鍊,比同齡人更長壽
    運動有益健康,那麼下樓拿快遞、在地鐵上站著算不算?飯後散步半小時夠嗎? 迄今最大規模,歷時最久的關於運動和健康的隨機對照Generation100研究說:不流汗的真不夠!要想更健康,運動要猛點好。
  • 峨眉一小:「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拼搏」
    中國網12月3日訊(張英)近日,峨眉山市第一小學校開展了「我運動,我精彩」冬季體測暨田徑運動會。據了解,此次運動會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學校第一次開展的全校性大型活動,也是學校運動場改造後首次投入使用的一次盛會。
  • 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運動推薦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強化骨骼肌肉、促進心血管和代謝健康、改善呼吸系統、增進食慾、減少肥胖等作用;同時能調節緊張焦慮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改善失眠,培養堅毅的品格,對每位家庭成員的健康都非常重要。那麼,65歲以上老年人對運動有什麼要求呢?身體活動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強度分為低、中和高強度;按類型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和抗阻訓練。
  • 【老年健康宣傳周】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我們運動的目的是提高人體生命細胞對氧的攝取率,促進新陳代謝,吐故納新,改善健康,延緩衰老。   運動之後若心胸舒暢、精神愉快、輕度疲勞、食慾及睡眠較好、脈搏穩定、血壓正常,說明運動量適宜,可繼續運動;運動之後若出現頭痛、胸悶、心跳不適、食欲不振、睡眠不佳、明顯的疲勞感和厭練現象,則說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調整或暫時停止一段時間。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醫生提醒:先搞清楚這個問題
    心臟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它負責把血液運送到身體的各處,從而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一旦心臟出現了問題,我們的身體就會處在一個非常不健康的狀態。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有些人的心臟功能很不好,當一個人的心臟出現問題時,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會把他當成易碎的寶貝一樣,告訴他要好好靜養,以免心臟出現更大的問題。可是問題來了,我們平時又經常聽人說生命在於運動。那麼心臟出現問題之後,到底是應該靜養呢?還是應該運動呢?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
  • 生命在於運動 ー 丸龜工場 於年盛
    生命在於運動大家好,我叫於年盛,是丸龜工廠的一名實習生。
  • 不運動危害大?運動過量 後果更可怕?堅持運動還是放棄 我們該咋選?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有關運動的兩個問題。一是,有種說法挺流行,說運動不能讓人長壽,長壽在於靜養,到底該不該堅持運動?二是,常年運動,感覺胯骨軸或腳後跟有時有點疼,這是不是運動過量了?我們得先解決最基本的問題呀,運動是不是會讓人折壽,長壽是不是在於靜養?長壽在於靜止這一觀點,一是由來已久,二是真的傳很廣,它有一個很重要的論據就是說,哺乳動物心率越快,壽命越短。
  • 400歲鯊魚走紅,長壽因其「生命在於懶」?
    因其成長期緩慢,動作遲緩,格陵蘭鯊被網友調侃其「生命在於懶」,果真如此麼?其實,對於生命,它們的態度可能跟烏龜一樣,「生命在於靜止」。「格陵蘭鯊的青春期很長,沒有壓力的環境可以讓它們安然地按照自身生物發育規律來生長。
  • 90歲的袁隆平院士詮釋:生命在於運動,健康源於運動!
    鍾南山院士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態的秘訣:「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 德高望重的「雜交水稻之父」,之所以90歲高齡依然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他的長壽秘訣最關鍵就是愛好運動。
  • 生命在於運動,而跑步可以治療百病,你怎麼認為呢
    曾經有過這種說法,生命在於運動,而跑步可以治療百病,其實,感覺這種說法有點誇大其詞,但也不可否認,只要堅持,就會有不同的亮點,雖然不能治療百病,最起碼對身體的各個器官健康,還是十分有益的,比如一些初期慢性病,是可以通過跑步,來改善你的身體機制,到達正常數值,下面就有小編為你分享幾點意見
  • 心臟不好的人,應該多運動還是靜養?告訴你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尤其是對於壽命,人們有主動權也有被動權,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會因為年輕時的不注意,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增加慢性疾病的發生危險。而機體內分布的大量血管組織,它們就好比生活中所用的電器一樣,用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問題,有的人在老年極易出現血管堵塞、硬化,甚至是影響大腦、心臟的健康。
  • 65歲後的老人,選擇靜養好還是運動好?看完恍然大悟
    生命在於運動,不過也有不少人覺得上了年紀的老人,適合在家靜養,最好不要鍛鍊,那到底哪個更適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65歲後的老人,到底應該靜養還是運動?上了年紀後,身體中的各項機能會明顯退化,尤其是骨骼和血管,所以建議大家多多鍛鍊身體,通過運動,是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增加血管的彈性,從而預防出現血管堵塞。不過,上了年紀的老人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很多人不建議上了年紀的人鍛鍊身體,就是怕在運動的過程中出意外。
  • 奧林匹克日|拒絕懶惰,生命在於運動
    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啊~~五環你比六環少一環(Sorry,跑題了)俗話說的好,「生命在於運動」,更何況今天是奧林匹克日。平時久坐辦公室的小夥伴們,缺乏鍛鍊的,懶癌末期的,快點動起來好嗎?不然就把你上交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