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適當的運動

2021-02-20 骨科大夫

對於「生命在於運動」這一經典論斷,不少中老年讀者一定還記憶猶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一口號一直激勵著幾代人鍛鍊身體,增強體魄,陶冶性情。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社會,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開始關注運動對於健康的積極影響。

中老年人的生理情況和狀態與青年人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討論鍛鍊方法以前,有必要了解增齡對人的運動系統的影響:

隨著年齡增加,肌肉開始萎縮,這是一個生理性的過程,而長期的不活動造成的靜止狀態又可加速這一過程。隨著年齡增大,肌纖維的數量逐漸減少。在50歲時,肌肉必須比20歲時拉得更長以應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肌腱中的水分減少,這使得肌腱組織僵硬,承受應力的能力減弱。握力比以前小了。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能力減弱,即便如開門時轉動鑰匙和打開瓶罐的簡單動作能力亦有所減弱。隨著年齡的增加,心肌搏出血液到全身的總量減小了,一般的活動就會很快感覺勞累,並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身體的代謝率(身體將食物轉變為能量的速度)變慢,這可能也是造成肥胖和人體中「有害」的膽固醇增加的重要原因。

在人的一生中,骨組織處於不斷的吸收和形成的交替過程,並基本維持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動態平衡。這一過程稱為骨的再塑形(remodeling)。隨著增齡,這種骨的吸收和形成的平衡被打破,出現骨組織的丟失大於骨組織的形成。

此時會有骨組織中的礦物質減少,骨的密度降低,脆性增加。由於骨的丟失,出現了骨質疏鬆。骨質疏鬆不只影響老年女性,最新的研究表明,老年男性也越來越受到骨質疏鬆的困擾。在脊柱方面,骨質疏鬆可以導致脊椎椎體的壓縮性骨折或楔形改變,出現圓背畸形。骨質疏鬆也是引起老年人髖關節周圍(如股骨頸囊內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和手腕(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內因。

我們把軟骨看作是骨與骨之間的襯墊,它可以阻止骨與骨的直接摩擦。這一襯墊此時也出現了化學上的改變。由於水分的減少,軟骨比從前更易受傷。此外軟骨出現退變後,骨關節炎進一步發展。作為連接骨組織之間的重要組織,韌帶較以前彈性減少了,不如以前靈活了。

由於韌帶和肌腱的變化,關節的活動度開始受到一定的限制,靈活性降低

由於軟骨的勞損和破裂,關節內出現炎症和骨關節炎表現

對於老年人來說,鍛鍊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一般而言,鍛鍊可以保持心、肺等重要器官的活力,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就局部而言鍛鍊可以增加骨的強度,延緩骨質疏鬆的發展。

鍛鍊還可以提高肌肉的強度,增加活動的能力。並且可以保持關節、肌腱和韌帶的靈活性。

應該進行一些負重的鍛鍊,如行走(可視為保持骨強度的最佳方法),慢跑,徒步旅行,跳舞和力量訓練等。除此以外,遊泳和騎自行車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需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增加30分鐘的鍛鍊時間,持之以恆,你必將從中受益。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殊需要,為自己設計一個訓練的計劃非常重要。大多數高齡者,即使是那些85歲以上的老人,有一些慢性病或活動不利的,仍可以參加一些強度較小的鍛鍊。但在開始鍛鍊以前,一定要聽取相關醫生的意見,徵得醫生的同意,以策安全。

進行準備活動很重要,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熱身。熱身階段一般可以進行緩慢的、有節奏的活動,如慢走等。慢慢增加活動的強度,直到心率、呼吸節律和體溫上升。此外,也可以進行肌肉的伸展活動。

行走鍛鍊是安全而有效的鍛鍊方法之一。它可以改善回心血流,加強腿部肌肉的強度。應該選擇合適的鍛鍊時間。在進食後不要馬上活動,氣溫較高時也不要急於鍛鍊。開始的兩周中,每天走400米左右,第三周每天走800米,第四周每天1200米,到第五周時每天1600米。第六周起每周鍛鍊五天,每天1600米。

應當指出,對於老年人來說,掌握運動的強度極為重要,不應過度。如果你活動中感覺氣急、噁心,運動後10分鐘呼吸不能恢復正常,或運動後影響了你的睡眠時間和質量,應馬上停止或降低鍛鍊的強度。。

由於中老年人處於一個退行性改變的階段,因此,在鍛鍊中要避免機械性、重複性動作,以免加重退變的進程。如有些老人在鍛鍊中機械性地轉動頭部和頸部、扭動腰部、動輒上百下。殊不知,這樣的鍛鍊對於會加速脊椎的生理結構的退變,有百害而無一利。

此外,反覆的下蹲-站立以及重複性的上下樓梯,對於膝關節的損害較大,長此以往,會造成髕股關節和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應該避免。

倒走,是一種曾經為許多人津津樂道的鍛鍊方法。但至今人們未見到其相對於正常步行的優越之處,倒是在骨科急診,經常可以見到因倒走而跌傷、骨折的病例。

總而言之,老年人在鍛鍊中應該注意:強度不宜太高,幅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速率不宜過快。要重視自我體驗,講求循序漸進。打一個比方,老年人的運動系統就象一臺老化的機器,運作不如從前。應該愛惜使用,保持機器的潤滑,提高機器的性能,這樣才能讓機器用得好,時間用得長。如果不注意鍛鍊,機器就會生鏽,影響使用;另一方面,過分的和不恰當的鍛鍊會把機器折騰壞,同樣不可取。

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適當的運動。

來源:梁裕 上海瑞金醫院骨科 主任醫師 教授

擅長:各種脊柱骨折脫位伴神經損傷。各類脊柱畸形,包括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成人脊柱側彎以及創傷後脊柱畸形等,各類脊柱退行性疾病,包括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椎滑脫等的微創手術治療。對於骨質疏鬆症以及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也有獨到的認識和診治方法。

我們傳播權威的骨科疾病防治知識,教您了解疾病真相和康複方法,讓您有備無患,有患無憂!

歡迎您持續關注骨科大夫,並參加相關疾病知識互動活動,期待未來給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誠邀來稿:歡迎骨科執業醫師提供科普稿件

投稿郵箱:orth@orthonline.com.cn

相關焦點

  • 生命在於不運動
    人的身體如果過度使用(如過多的運動),健康也是會被破壞的。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對健康的期望值比青年人更高。在「生命在於運動」的影響下,他們把「運動」當作每天必須做的工作,把鍛鍊身體當成了任務。每天起早貪黑、1至幾個小時、不知疲倦的走路、跑步、健身。雖然自我感覺很好,血脂、血壓、膽固醇、血糖等也確實下降了,但關節毛病增多了,有的肺結節、肺癌等良、惡性疾病增多了,衰老甚至加快了。
  •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鍊
    1.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在於鍛鍊,跳舞活躍身心,跑步增強體質,全民健身日,在運動中尋找快樂,在鍛鍊中摟住健康,祝願你多運動,健康相伴,幸福到永久! 2.美女鄙視我們胖子!我們活該!誰叫別人有毅力呢?別人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別人就有資格笑我們不想被人笑,就自己堅持點!
  • 峨眉一小:「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拼搏」
    中國網12月3日訊(張英)近日,峨眉山市第一小學校開展了「我運動,我精彩」冬季體測暨田徑運動會。據了解,此次運動會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學校第一次開展的全校性大型活動,也是學校運動場改造後首次投入使用的一次盛會。
  • 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運動推薦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強化骨骼肌肉、促進心血管和代謝健康、改善呼吸系統、增進食慾、減少肥胖等作用;同時能調節緊張焦慮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改善失眠,培養堅毅的品格,對每位家庭成員的健康都非常重要。那麼,65歲以上老年人對運動有什麼要求呢?身體活動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按強度分為低、中和高強度;按類型分為有氧運動、無氧運動和抗阻訓練。
  • 研究表明:生命在於運動,高強度運動更有利於健康
    不過,最近卻有一項研究表明,只有高強度運動才更有利於健康。這項發布於JAMA學術期刊的研究是關於運動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的。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在10年間對40多萬的成年人做了跟蹤訪問,他們發現,人們在中高強度運動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所做的劇烈運動越多,那麼全因死亡的風險則越小。
  • 【老年健康宣傳周】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不息,運動不止!
    我們運動的目的是提高人體生命細胞對氧的攝取率,促進新陳代謝,吐故納新,改善健康,延緩衰老。糖尿病患者每天散步30分鐘,可控制病情的發展,所以健康的運動方式並非活動時間越長越好,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老年人在做運動時,時間不宜過長,速率不宜過快,只要能達到鍛鍊的效果就可以了。   不同時間段的注意事項   01   清晨   運動前需要喝點葡萄糖的飲料或吃少量糕點,空腹運動容易造成低血糖性暈倒;
  • 究竟是「靜止使人長壽」還是「生命在於運動」?科學給出了答案
    人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並且也有很多人熱衷於運動。但也有人對此表示質疑,因為幾乎所有長壽的人都是不經常運動的,而且很多運動員也並不長壽,反而還有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那麼究竟運動和靜止哪一個能讓人更長壽呢?
  • 生命在於運動 ー 丸龜工場 於年盛
    生命在於運動大家好,我叫於年盛,是丸龜工廠的一名實習生。
  • 生命在於運動?但骨科醫生表示:成年人每天7000步左右就夠了…
    生命在於運動?但骨科醫生表示:成年人每天7000步左右就夠了…生命在於運動?但是骨科醫生說不是所有人你都適合跑步……都說生命在於運動,我們的觀念裡就是「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所以稍微有些養生觀念的朋友,都會下意識的選擇多走走。
  •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
    有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於我們的身體有很多的好處,並且一直也非常熱衷於運動,但是也不免有很多懷疑的聲音出現,因為大部分長壽的人都不怎麼運動,並且有很多運動員也不長壽,反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使人長壽,哪種說法更靠譜?科學給出合理解釋經過研究表明,兔子、老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心率快但是壽命一般不長,短短僅有幾年,而大型不如類動物,就如鯨魚心率每分鐘只有20次,但是壽命卻可長達幾十年。科學家們認為心率慢更長壽。
  • 奧林匹克日|拒絕懶惰,生命在於運動
    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啊~~五環你比六環少一環(Sorry,跑題了)俗話說的好,「生命在於運動」,更何況今天是奧林匹克日。平時久坐辦公室的小夥伴們,缺乏鍛鍊的,懶癌末期的,快點動起來好嗎?不然就把你上交給國家!
  • 90歲的袁隆平院士詮釋:生命在於運動,健康源於運動!
    鍾南山院士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態的秘訣:「運動對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 德高望重的「雜交水稻之父」,之所以90歲高齡依然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他的長壽秘訣最關鍵就是愛好運動。
  • 【健康八大要素】之七:生命在於運動
    在這裡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生命若想健康的生存下去,就需要運動這個生存的定律來維持,就不致於得病。2、「適當的運動,乃是一種寶貴的福氣。沒有適當的運動,人的意志不能保持正常的作用,久而久之,變為消沉呆滯,沒有敏銳的活力發展自己的本能。」《今日生活》,在這裡又強調了運動對於人保持喜樂的情緒和充足的精力的重要性。
  • 生命在於運動,這3類運動經常做能長壽,快看看你做對了嗎?
    有很多人都秉承著運動有利於健康的原則 ,去大量的做一些運動,現在的運動各種各樣,可以去健身房,也參加團隊的運動、又或者在室內使用跑步機來鍛鍊,鍛鍊固然是好的但你真的練對了嗎?什麼運動最有益身心健康?運動需要適量做什麼事都是需要講究一個度的,當然運動也不另外,不可否認運動會帶給人體很多益處,但卻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運動,適當的運動有益身心健康,可是如果長期運動量過大反而會對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顯而易見最受傷害的當然就是我們的關節。
  • 生命在於運動,今天你運動了嗎?身體動起來,讓你的脂肪無處可藏
    我們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所以今天你運動了嗎?在一年四季當中,我們很多人都一直在努力的運動減肥,想要瘦,想要健康,就要不斷的努力讓自己去運動。因為人們都常說每個胖子都是潛力股。不要小看任何一個胖子其實那些胖起來的人,一旦減肥成功,也會變得精緻好看,腎是有的變化太大,看不出是同一個人。
  • 生命在於運動,不過需掌握運動的「健康階梯」!怎樣運動才合理?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一點也不假。適度運動能提高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緩解緊張不安的情緒。
  • 小學英語作文記事篇:060 Life is movement 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I like____. Sports____endless fun.C.現在我們每周有超過三節的體育課。我們每天都有不少於一小時的鍛鍊時間。生命在於運動。參與體育運動,享受體育運動。請你用英文描述一下你最喜歡、最享受的體育運動吧。別忘了介紹一下這項體育運動的特點、優勢、注意事項和你對這項體育運動的客觀評價。(不少於80詞。)
  • 生命在於運動,冬季老人也能做這3種運動,以保障身體健康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生命不止,運動不息。但是對於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來說,並不是所有運動都是適合的。不恰當的運動方式不僅不能帶來身體健康,反而會引發各種不適,比如關節和心腦血管的損傷等。那麼哪些運動才是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呢?
  • 生命在於運動 經常運動能帶來哪些健康益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健康生活的重要關鍵之一。進行體育鍛鍊就是把運動納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益於心血管健康,並且可以增加力量、耐力和身體靈活性。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經常運動能帶來哪些健康益處吧。
  •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源於玩咖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每年約530萬人因運動不足過早死亡。"一個人每周至少應參加5次中等強度或3次高強度體育活動,每次運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少於這個指標,就稱為運動不足。  早點戒掉壞習慣,把生命"浪費"在美好事物上,不要等到生病時才意識到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