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速度太慢丟人?堅持慢跑不丟人,慢跑才能跑的更久

2020-12-13 愛跑步的驕陽琪琪

馬拉松比賽中會遇到有跑友跑崩,這樣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止了。剛開始跑步沒多久的朋友,發現自己的膝蓋一跑步就疼。其實仔細觀察一下,不管是跑崩還是跑傷的跑友。大多原因都是因為跑的太快,當然跑傷和距離和體重也有關係。但是跑步的速度也是有很大原因的。

跑的慢才能跑的更久。

跑步的體育館,一個朋友跑了十幾年。他跑步的速度都是慢跑,一點也不快。跑步的速度非常的平穩,從來也不會因為別人人云亦云的建議去跑快。每次跑步都在十公裡以上。即使參加馬拉松,也不會拼命的往前猛衝。這麼多年在跑步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出現跑傷的現象。

剛開始跑步每公裡跑八分鐘,七分鐘。跑久了之後,可能每公裡平均配速能達到六分左右。沒錯,這個就屬於慢跑。這個沒什麼,一點也不丟人。

至少我跑了將近五年,直到&十公裡,基本還是54到60分鐘呢。你說我能不能跑的再快點,當然還可以,跑的更快一點。至少我跟在體校孩子的後面跑,能跑到五分的配速。說實話這個速度對我來說真的是蠻快的,我能跑個一會兒沒問題,但是跑多了,自己都明顯的感覺到真的有點難受。所以何必呢,不管是五分的速度還是六分的速度,能跑下去,真的速度對於業餘跑者來說沒有多大意義。

跑步並不算一件非常難的事,為什麼會有很多的朋友堅持不下去?或者是跑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跑傷了呢?

有人說跑步有風險,其實我更想說什麼沒有風險,即使好好的走在馬路上,也有可能會緣無故的崴了一跤。再說跑步所帶來的好處遠比風險要多得多,而且所說的風險基本上是跑傷的現象,那麼這個風險就可以通過正確合適的跑步方法來最大化的避免。

跑步雖然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但是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出現跑傷不是因為跑步的方式錯誤,是因為跑步的過程中沒把握適量。在跑步的路上,只要注意下面幾點基本上可以儘量的避免別人所說的風險。

一,慢跑。

其實很多跑友都知道慢跑好,跑久了之後,總想自己PB一下。其實自己不管跑的多快,永遠都會有人比你跑的更快。尤其對於業餘跑者來說,即使參加馬拉松,跑430和400,530都是一個待遇。加馬拉松的宗旨不是跑的越快越好,而是安全完賽,平安到家。

學會重在參與就好。不要拿自己和專業的運動員一樣拼命的跑跑跑。因為不管自己多麼拼命,速度多麼快,也無法和專業運動員去相比的。

二,跑量適度。

經常跑步的人,跑久了之後很多人會遇到這個盲點。跑了五公裡,就想跑十公裡,跑了十公裡,十公裡,20公裡。感覺自己的潛力無窮,可以充分的挖掘。

可是對於業餘跑者來說,起跑的時候年齡最少也得三四十,很多都在五六十歲了。跑步不就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麼?潛力潛能什麼的,哎呀,就別再挖掘了。

個人建議是跑步控制在十公裡以內。跑步的時間最好不超過一個小時。不過因為每個人的天分和適合的跑量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跑量。基本上只要不跑的太快,還是跑的比較安全的。

三,熱身和拉伸一樣很重要。

好多跑友都先熱身和拉伸比較麻煩,跑步的時候上來就跑,跑完之後直接就走。

其實相對於跑步的時間來說,熱身和拉伸這個真的站不了多少時間。而且如果不做熱身動作上來就跑,這個沒有給身體適應的時間,沒給身體打招呼。這樣會讓身體感覺到很突兀。

所以跑步之前一定不要忘了做熱身動作,打開沉睡的關節,能儘快的進入跑步的狀態。還能儘量避免跑傷。如果實在不想做熱身動作,那麼可以用慢跑代替。所以剛開始跑步儘量跑的慢一點。拉伸運動,這個是在跑完步之後進行的。緩解跑完步之後給身體帶來的酸痛。還能避免因為長跑出現的粗腿。其實不管熱身還是拉伸,很多的運動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後都要做的。這個對身體只有好處,沒什麼壞處。

四,跑步的環境儘量是跑到或者專門有跑步的地方。

跑步的時候如果是從地上跑的話,這個對膝蓋衝擊是比較大的。所以路跑還是少跑一些距離比較好。

如果離體育館比較近,或者是像廣場公園的地方有跑道的地方,還是建議去有專門跑道的地方去跑。一方面是因為人多跑的比較熱鬧。這一方面就是這樣的,地面相對於更軟一些,更適合跑步,而且跑的更舒服。

其實關於跑步的事情和跑步文章,只有當自己跑了,並且堅持了,才能真正的了解跑步中的一些情況和現象。畢竟經常跑步的人了解的內容,和紙上談兵的人了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只有經常跑步的人才會了解跑步的各方面內在的東西,只有自己去跑,才會了解跑步骨髓的東西。

咱們一般都是業餘跑者,速度或快或慢沒什麼多大意義。所以跑步的時候還是建議儘可能的放慢腳步。只有堅持慢跑,身體才不容易受傷。才能跑的更久。

相關焦點

  • 1公裡配速8分鐘並不丟人,這就是慢跑!
    跑得慢才能跑得更遠,1公裡配速8分鐘並不丟人,這就是慢跑!堅持和時間會讓你變得更加出色!跑步不怕慢,就怕著急!速度一快就容易出問題!很多跑者其實都是從低配速、低跑距開始的,沒有人一開始跑步就能跑出多高的配速。
  • 8分鐘才跑1公裡,都不敢曬朋友圈!真丟人?
    相信在疫情期間,大多數人都至少1個多月沒有戶外跑步了。在跑圈有過一句話,如果你多久沒跑步,那就需要跑多久才能恢復,恢復之前跑步的成績實力。正常停止跑步1個月後,各方面體能逐步下降,肌肉力量也減弱,分解乳酸的能力下降,耐力下降。這時候開始再跑步時,就容易喘氣,容易累,很明顯會感覺力不從心,跑步成績肯定大大下降。
  • 慢跑速度多少效果最好?慢跑的這些好處,你可能不知道
    一、慢跑和快跑的速度區別慢跑和快速跑其實對我們的身體的鍛鍊並不是一樣的,快跑更能鍛鍊我們的力量和爆發力,而慢跑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更適合平時鍛鍊,這種速度對我們身體的促進作用要比快跑更加出色,那麼怎樣的速度才是慢跑呢?
  • 跑得更慢才能跑得更遠?1公裡配速10分鐘並不可恥,這就是慢跑!
    跑得更慢才能跑得更遠?1公裡配速10分鐘並不可恥,這就是慢跑! 慢跑雖然看似簡單到每個人抬腿就可以開始跑,但它確實也是一個技術活。
  • 什麼是慢跑,慢跑什麼速度最好?
    所以運動健身,尤其是慢跑運動,滿足了胖起來的美國公眾對於增強體質、減肥瘦身的需求。據估計當時美國堅持慢跑的人數多達近千萬人。從人口比例上來說,這個數值在今天仍舊高於中國長期堅持跑步運動的人數(相關推算見御行君其他文章)。慢跑運動的興起,除了有這樣的時代背景,當然和這項運動的便利性、低門檻,以及給慢跑者身體帶來的巨大健康利益分不開的。
  • 為什麼說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不好意思在跑群打卡;不敢去操場刷圈,因為一定會被大神套圈,而且是很多圈;不敢和朋友一起跑,因為自己跑得太慢了,跟著他們吧,跟不上,不跟著他們吧,又得讓人家等……其實,跑得慢大可不必這樣不好意思,只是每個人的跑步能力不同,同樣輕鬆狀態下慢跑,人與人之間的配速也有不小差異。
  • 跑步時到底跑多慢,才算慢跑?
    問題:老王老王,我剛開始跑步,你經常說的慢跑有具體標準嗎?不知道我是不是跑得太慢了,沒效果了。快和慢對每個人來說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老王不建議用速度來衡量快慢。因為同樣5分鐘的配速,對你來說可能已經是快速了,而對大神來說可能就是慢跑。比較科學去界定快慢的方法是用心率來衡量。
  • 4分配速是慢跑嗎?慢跑的速度究竟是多少?
    但是,比起跑得快,慢跑才是跑步的主流跑法。跑得快固然拉風,但是對膝蓋腳踝的壓力很大,很容易把自己傷了。慢跑雖然很悠哉,但是它卻能很好的鍛鍊到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可以讓你在比賽中跑得更快更久。那麼,什麼樣的速度才算是慢跑呢?
  • 慢跑好處多,但什麼樣的速度才算是慢跑?你可能不知道
    導語:近些年來,跑步已成為運動的主流方式,作為一種方便、廉價的健身手段,慢跑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但是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慢跑究竟要達到怎樣的速度呢?可能大家都比較模糊,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請繼續向下看。
  • 慢跑可以天天跑嗎?
    對長跑者來說,也不是說想跑多遠就能跑多遠,每天也會有一個度,也就是比較合適的跑步距離和強度,每天一段跑步下來,既不耽誤接下來的正常工作,學習,又讓自己精神飽滿,精神飽滿。因此,選擇適當的跑量和強度,跑步會成為你生活中的興奮劑,不僅不會讓你感到疲倦,而且會讓你感到精氣神十足,做任何事都得心應手,再也沒有什麼煩心事了,一切原本都是soeasy!
  • 跑步的時候多慢才算是慢跑,慢跑到底多慢才好?
    那麼慢跑的速度到底是多少合適呢?到底是多慢才能算是慢跑。  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個難點,那就是對於慢跑的速度根本沒辦法去把握,不知道什麼樣的慢跑速度才是合適的。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速度  對於慢跑的速度能不能有一個數值化?畢竟對於慢的理解,個人都有個人不同的看法或者認知。根本做不到統一思想的那種模式。
  • 4分配速算慢跑?5分配速是快跑?究竟什麼樣的速度才是慢跑呢?
    慢跑雖然很悠哉,但是它卻能很好的鍛鍊到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可以讓你在比賽中跑得更快更久。那麼,什麼樣的速度才算是慢跑呢?什麼是慢跑很多人對慢跑的印象是那種慢悠悠的狀態,比走稍快一點的狀態。其實,慢跑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速度,它是因人而異的。對於初跑者而言,7、8分配速或許是慢跑,5分配速就是快跑了。
  • 快跑和慢跑哪個更瘦腿 慢跑瘦腿多久見效
    而研究證明,同樣時間的快跑和慢跑相比,快跑比慢跑能消耗更多的熱量,慢跑減少的體重遠大於快跑。  快跑的運動速度快、運動量大、但持續時間短,主要以消耗體內的糖分為主;而慢跑速度慢、運動量適中、能持續的時間長,則以消耗脂肪為主。
  • 慢跑三千米的配速要多少?不可以太快也不可以太慢
    那這樣的距離應該跑多快呢?其實我認為是隨便多快都可以的。但事實上,沒有太多運動常識的人,就算是跑三千米,也是有一定風險的。首先當然是不能太慢,如果跑的太慢,你的身體就會處於放鬆狀態。肌肉放鬆的話就無法保護身體,身體會承受很大的衝擊力,甚至影響放內臟。這就跟肚子放鬆被打一拳和腹肌繃住被打一拳的差別一樣的。
  • 慢跑速度多少才合適?中年人慢跑正確起步5件事
    具體到中年人慢跑這件事上,該掌握一個怎樣的跑步速度才是合適的呢?慢跑的要義是「慢」不用去查慢跑的定義,如果你竭盡所能地以更快的速度來跑,那麼無論實際測量出來的速度是多少,都不屬於慢跑。慢跑之所以稱之為「慢跑」,就是因為它以「慢」為主要特徵。不過,無論你跑得多慢,必須維持「跑」這個動作的特徵,即有連續的雙腳同時騰空離地的瞬間。但多慢呢?
  • 如何進行正確的慢跑訓練?長期堅持慢跑,你會發現這幾個好處!
    堅持慢跑訓練,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越來越多人加入了跑步大軍,他們會利用空餘時間進行跑步訓練,比如晨跑、夜跑、馬拉松跑等等。跑步可以鍛鍊身體,但是你平時如果缺乏鍛鍊,這個時候就要選擇適合的跑法進行訓練。如何進行正確的跑步訓練?
  • 跑步一公裡用時6分30秒,算慢跑嗎?冬天跑步又有哪些慢跑的方式
    這也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事情,什麼樣的速度算慢跑,這個其實要因人而異,不過小黑先說說如何科學定義慢跑。一:首先說說慢跑的定義我們都知道慢跑屬於有氧運動,要求跑者的耐力。國外有機構給出了解答:一般認為每小時達到9千米的速度就可以稱作是慢跑,每小時達到12千米屬於快跑。
  • 怎麼跑步減肥,燃脂效果最高?從慢跑過渡到間歇跑!
    原創內容,擅自搬運者必究 跑步訓練是一項門檻比較低的運動,它可以幫我們鍛鍊身體,強化體質,改善肥胖的體型,是一項效果比較高的運動項目。不過,跑步也講究正確的跑法跟跑速,否則鍛鍊效果就會事倍功半。
  • 什麼樣的跑步法最減肥?慢跑嗎?不,是間歇跑!
    沒有玩過間歇怎能稱得上跑步老司機?要提高成績就要練間歇間歇跑不追求時間和距離但追求強度採用間歇跑訓練的好處很多它可以提高你的速度、發展你的速度耐力、提高你的乳酸閾值門檻、提高身體的混氧代謝能力。總之,會讓你跑的更快、堅持的更久。然而,採用間歇跑訓練的前提是你已經對跑步有了一定的經驗(至少應跑過半程馬拉松)、對身體(尤其心率)有了足夠的了解,否則,冒然進行這樣的高強度訓練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造成身體損傷。我身邊的絕大部分朋友,剛接觸跑步時的目的很簡單,減肥。可是跑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怎麼就是瘦不下來?!不是說每次要堅持30分鐘以上嗎?
  • 跑步每天慢跑好,還是隔天跑好,我來告訴你
    跑步是一種大家最常見的運動鍛鍊方式,有的人選擇在戶外跑步,還有的人在室內跑步。但是無論在什麼地方跑步,大多數的人都是以「慢跑」的形式呈現。那麼應該是選每天慢跑,還是隔天慢跑好呢?有的跑友在跑步時喜歡追求速度,追求力量,但是也千萬不能過度的追求跑步的距離,這樣會使我們的身體很容易受傷,而一旦受傷就會使得前面的跑步就白跑了,所以我們應該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跑步的時間,讓身體逐漸的適應跑步,這樣我們才能越跑越快,越跑越遠,逐漸的提高跑步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