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分家,工蜂培育雄蜂后,王臺是如何產生的?答案來了

2020-12-23 蜂部落

關於中蜂在分蜂前期培育雄蜂,後續王臺封蓋,中期有什麼特點的問題,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是關於蜜蜂從產生分蜂熱到蜂群出現分蜂的全部過程,這裡說的中期,其實就是蜂群中王臺是如何產生的,這是在雄蜂出房以後蜂群中做的事情,也就是中期階段,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就知道了。

工蜂什麼時候開始培育雄蜂?

對於工蜂培育雄蜂的時間來說,既然是工蜂要培育雄蜂, 說明蜂群中已經具備分蜂熱的現象,也就是滿足了分蜂熱的條件,蜂群大儲蜜多,空間小,大量哺育蜂剩餘,這就是蜂群發分蜂熱的基本條件,其實要嚴格的追溯發生分蜂熱的時間,蜂部落小編認為可以追溯到蜂群中開始培育雄蜂的前期。

蜂群發生分蜂熱現象,在蜂群中培育雄蜂之前,蜂王會有一個產卵的躍進時期,這個時間蜂王會產下大量的蜂卵,看起來有點像是為蜜蜂分家做準備,所以在蜂群產生分蜂熱之後,雖然蜂王產卵減少甚至停產,工蜂閒工,但是蜂群中的蜜蜂數量並沒有減少,其實就是前期蜂王大量產下了蜂卵。

蜂群中產生雄蜂與王臺封蓋中間發生的事情

很多朋友把蜜蜂分家整個問題看成了蜂王的傑作,所以在蜜蜂分家上造成了較多的誤解。實際上,蜜蜂分家這個過程,並不是蜂王引發的,雖然說與蜂王有關,但是決定是否分家,這是工蜂決定的,因為蜂王在蜂群中就負責產卵,具體的分家以及生產這些都是工蜂在負責。

其實當蜂群中出現分蜂熱現象,也就是工蜂開始培育雄蜂的時候開始,蜂群中就已經可以進行分蜂, 或者說工蜂可以調整這個日齡,因為蜜蜂分家的時候,分走的蜜蜂以幼齡蜂居多,所以這個蜂王在前期的時候大量產卵,工蜂在雄蜂出房後開始培育王臺,實際上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問題。

在這中間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蜂群中建造王臺,建造王臺的時間是在蜂群中已經培育雄蜂,而且有雄蜂出房的時候開始培育,原因是雄蜂性成熟的時間要比蜂王晚,一般蜂王只要出房後5天左右就可以達到性成熟,但是雄蜂需要十幾天的時間,而從在巢房中發育的時間來看,蜂王發育的時間是16天左右,而雄蜂發育的時間需要23天左右,所以蜂群中沒有在培育雄蜂的時候培育蜂王,實際上是工蜂的「優生」策略,在這種策略下,蜂王與雄蜂都剛好可以在達到性成熟的情況下交尾,而中間發生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王臺建造的問題。

在蜜蜂培育王臺上,蜂部落小編認為對這個過程研究比較透徹的是前蘇聯的專家塔蘭諾夫,他記錄了工蜂建造王臺的全部過程,實際上,這個過程看起來蜂王並不情願,但是當蜂群中滿足分蜂條件的時候,不管蜂王是不是情願,只要工蜂建造好王臺,工蜂都會逼迫蜂王在裡面產卵,這是在培育王臺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應該說這就是在蜂群中產生雄蜂和王臺封蓋之前發生的事情吧,至於中途的問題,無非就是幼蟲的培育,而蜂群中蜂多蜜足的情況下,很多蜜蜂已經沒有工作可做,所以蜂群怠工是持續的,加上蜂群中大量儲蜜,蜂王也沒有空間產卵,所以蜂王的產卵也會減少。

相關焦點

  • 雄蜂不是雞肋
    師傅邊割邊向我介紹了雄蜂在蜜蜂社會裡的地位和作用,解釋了他為什麼要果斷地割下脾上未出房的雄蜂蛹。  師傅說,當蜂群發展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蜂群內部食物充足,空間狹小、擁擠,同時,也一致都認為老王要更替,新王要產生,只有在這個大背景的前提下,蜂群裡的工蜂就會自發地將基因的遺傳密碼告訴工蜂,必須營造雄蜂的蜂房,培育未來的父親。
  • 急造王臺幾天能出蜂王?與正常王臺有何差別?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對於蜜蜂來說,我們都知道正常情況下蜜蜂繁殖後代的方式是通過培育蜂王來進行繁殖,但是根據實際情況,蜜蜂培育的蜂王又略有不同,除了我們人工培育的蜂王之外,大致可以分為自然分蜂王臺、自然交替王臺、急造王臺三種。
  • 為啥雄蜂怎麼餵也不會胖?真相在蜂王肚子裡
    其實蜂王比工蜂和雄蜂都要大的一個原因就在這裡。蜂群中產生蜂王是有條件的,一般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是蜜蜂分家,一種是蜂王死亡,一種是蜂王快要死了。在這些情況下,蜂群中都是會培育新的蜂王的,而工蜂在培育蜂王的時候,會臨時的建造一個特別的巢房,這個巢房比較大,大於工蜂的巢房和雄蜂的巢房,一般不同情況引發的工蜂培育這種蜂王的巢房,數量上有所差異,而我們的蜂王就在這個巢房中長大,在蜜蜂養殖中我們把這個巢房叫做王臺。
  • 蜂門雄蜂增多,未必就是好事,3種情況不及時處理,蜂群就毀了
    ,未必就是蜜蜂要分家了,如果弄不好,還有可能導致我們的蜂群毀滅,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蜜蜂自然分蜂是蜜蜂增殖的一種常見現象,因為蜜蜂是一個群體分為兩個群體的方式,兩個群體中都要有蜂王存在,所以在分家前蜜蜂會先培育一隻新的蜂王,而這隻新的蜂王出現的時候,還要蜂群中有大量適齡的雄蜂,所以蜜蜂自然分蜂的時候,蜂群中產生的不光是一隻蜂王,其實還產生了大量雄蜂,主要就是為了滿足新的蜂王的交配(實際上只是一種應急,因為蜂群中的雄蜂基本上不會與本群的蜂王交配
  • 出現雄蜂侍衛圈,蜂群可能面臨3大問題,老師傅告訴你如何應對
    很多朋友沒有了解過蜂群內部的通訊方式,比如蜂群通過巢脾來傳播的信息,可以實現單線或者多線的通話,這些「高科技」,與我們人類的電話相比可以說我們人類輸了無數年,但是卻真真切切的在蜜蜂這個體積只有幾十升的蜂窩中發生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神奇的昆蟲。
  • 數萬隻工蜂的蜂群,為何沒有一隻工蜂與雄蜂「偷情」?做雄蜂真難
    蜜蜂在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下,產下了兩種不同的蜂卵,又形成了我們熟悉的三型蜂,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蜂王、工蜂、雄蜂構成的蜜蜂世界。上面蜂部落小編給大家提到了三型蜂的問題,其實雄蜂是沒有爭議的,因為雄蜂是無性繁殖的結果,比較有爭議的是蜂王和工蜂,因為蜂王和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蜂王和工蜂出生相同,為何最後蜂王成了一個蜂群中的王,享受著動物繁殖所以具備的一切,而工蜂則成了蜂群中的苦力,連一隻雌性動物最基本的」愛情「都被剝奪?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 揭秘蜜蜂:風流又悲催的雄蜂,婚期亦是殞命日
    在蜜蜂的世界裡,雄蜂就是這樣的花花公子。而這些平時生活優渥的雄蜂,或在蜜蜂婚飛日被獻祭,或日後為蜂群所遺棄。蜜蜂的社會,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是「女王」——蜂王,和它的女兒們——工蜂當家作主。雄蜂在他們家族裡似乎是一個異類。蜂王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生來為王。工蜂生來就是工作的,雄蜂則有些不一樣。
  • 工蜂能決定蜂王生死,工蜂與蜂王,哪個更重要?真相是這樣的
    在蜂王被證實為蜂群中唯一的一隻正常產卵母蜂以後,三型蜂的概念被廣大的養蜂人所熟知,知道了一個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蜂三種蜜蜂,尤其是隨著養蜂人的文化水平不但提高,新一代的養蜂人還知道三型蜂的產生方式,知道了蜜蜂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蜂王與工蜂都是受精卵發育而成,雄蜂屬於」無父之子「,是蜜蜂孤雌生殖的產物,與蜂王是否授精沒有直接關係。
  • 雄蜂過多可以人工剔除,但注意交替王產生的雄蜂要警惕
    然而它的一生又是短暫的,只有在蜂群裡產生王臺時它才會出現,在短短的數十天後完成了交配使命後它又會悄然消失。它的一生更是悲哀的,雄蜂在與蜂王交配後它的生殖器官將會脫落在蜂王尾部,沒隔多久便會死去。可以說它是一個好「父親」。
  • 雄蜂能進出其它蜂群嗎?蜂王能產雄蜂卵、為什麼工蜂也能產?
    只要蜜蜂是處在分蜂期,每個蜂群都會接受其它蜂群的雄蜂,當然也包括工產群的雄蜂,所以不管是不是正常分蜂,蜂群裡面的雄蜂都不一定全是本群的雄蜂,可能會有附近所有蜂群的雄蜂也是正常現象。如果我們去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等待交尾的蜂王群裡雄蜂會特別多,而一個正常的蜂群產的雄蜂,根本不會有那麼多,所以足可以證明,交尾群的雄蜂是來自四面八方,當然也包括了工產群雄蜂。
  • 如何區分馬蜂蜂王、雄蜂、工蜂?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導讀:關於馬蜂蜂王和雄蜂以及工蜂怎樣區分的問題,首先我們把上面三種蜜蜂叫做蜂群中的三型蜂,馬蜂也是社會化群居的生物,生活方式與蜜蜂相似,上面提到的蜂王、雄蜂、工蜂其實就是一個蜂群中的三型蜂,在馬蜂的蜂群中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職蜂,實際上我們說的職蜂就是工蜂,所以我們這裡就按照工蜂來分析,不提職蜂問題
  • 揭秘流浪蜜蜂的3大歸宿,蜜蜂也難逃世俗
    ,而我們今天的中心,也是圍繞工蜂來展開的。這裡可能很多朋友對蜜蜂不了解,蜜蜂的交配方式很特別,每一次與蜂王發生交配的雄蜂,實際上很快就會死亡,一般不會超過一天,所以我們看到的每一隻工蜂,實際上是無法看到自己的父親的,所以對於工蜂來說,長輩實際上就只有蜂王和雄蜂,且是工蜂上一輩的蜂王和雄蜂。那麼工蜂對蜂王和雄蜂究竟有多狠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 工蜂會為蜂王「養老送終」,為何卻對雄蜂趕盡殺絕?蜜蜂也認親戚
    提到蜜蜂,我們很多朋友都見過蜂群,在一個蜂群中我們可以看到蜂王、雄蜂、工蜂三種蜜蜂,但是這三者之前的關係又極為複雜,其中以工蜂作為一個蜂群的主體,蜜蜂的生殖方式很特別,是以一隻母蜂對應多隻雄蜂的生殖方式,工蜂則是放棄了生殖權利的雌性蜜蜂,所以整個蜂群裡面的事情,幾乎都是工蜂在做,雄蜂和蜂王的任務,就是繁衍,這也註定了工蜂需要成為一個發蜂群中的主體,同時掌握了整個蜂群中的每個個體的生死大權
  • 蜜蜂自然分蜂的規律!
    三、分蜂前準備分蜂的準備過程順次包括造雄蜂房、培育雄蜂、造王臺、蜂王在臺基內產卵、培育蜂王等。從造雄蜂房到出現王臺的時間不等,可能與蜂種、季節等因素有關,據劉熾松等在廣東對中蜂的觀察,大約需8~13天,楊冠煌等觀察北京中蜂從造雄蜂房到臺基中產卵大約36~50天。王臺中出現卵後,蜂王的產卵量突然下降。楊冠煌等對北京和福州兩地中蜂觀察,蜂群中出現具卵臺基後,蜂王產卵量分別平均下降49%和56%。
  • 蜜蜂養殖知識,蜜蜂王國裡的唯一雄性蜂,最不受歡迎的懶漢:雄蜂
    在蜜蜂王國裡,有一類數量不多,好吃懶做,最不受歡迎的雄性蜂——就是「雄蜂」。它們數量不多,但食量較大,整日無所事事,好吃懶做。養蜂人見到雄蜂蛹就會割除掉,就連蜜蜂王國裡的工蜂們其實也不太歡迎這些雄蜂,在外界少蜜源時常常被工蜂們驅趕。
  • 蜜蜂的信息交換特性——蜜蜂信息素
    同種個體間傳遞的信息素,對它們說來是一種特殊「語言」,接受的個體能了解其中含有的信息密碼,從而產生有利於群體的行為或生理反應。   (1)蜂王信息素   蜂群有產卵蜂王時,蜜蜂巢內外活動秩序井然,一旦失去蜂王,工蜂的採集活動就急劇下降,許多工蜂在巢內外亂爬。這表明工蜂通過某種信息了解到蜂王的存在。
  • 養蜂人怎樣培育種用雄蜂?
    雄蜂是蜜蜂養殖中不可或缺的,是蜂群成功繁殖的重要參與者,它們只負責與蜂王交尾,不參與勞作,在蜂群中大概有幾百、上千隻,體型相比工蜂較大,體格粗壯,食量較大,一般在自然分蜂季節較多出現,秋冬季就會自然消失,是蜂群為了繁殖而培育的,雄蜂的基因好壞決定著下一代蜂群的質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養蜂人怎樣培育種用雄蜂吧!
  • 蜜蜂如何建造蜂巢?蜜蜂如何取材?
    蜜蜂是勤勞的象徵,終其一生穿梭於花叢中,不停的忙碌著採蜜,在天氣不好的時候,蜜蜂會待在蜂窩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蜂巢了,那麼蜜蜂如何建造蜂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什麼是蜂巢?蜂巢是蜜蜂生活和繁衍後代的住所,有巢脾組成,各巢脾在蜂巢內部的空間相互平行懸掛,垂直於地面,每個巢脾的間距一般在7-10毫米之間,這就是「蜂路」。巢脾是由成百上千各巢房連接在一起組合而成的,巢脾是由工蜂蠟腺所分泌的蜂蠟修築而成,呈六角形,用於培育雄蜂和工蜂,底部有3個菱形面,而培養蜂王的巢房,一般稱作「王臺」,形狀酷似下墜的花生,是工蜂在分蜂前臨時修築的,一般位於巢脾的下部或者邊上。
  • 中蜂過冬雄蜂多沒王能過冬嗎?
    一、雄蜂多沒王蜂群的形成原因。中蜂像會過日子的小家碧玉,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在越冬期前,有蜂王的正常蜂群,為節省越冬飼料,會將好吃懶做的雄蜂驅逐、剿殺,或餓死,或凍死在箱外。如果蜂群中有王臺或有處女王未交尾,則會保留雄蜂越冬,於是,那些被驅逐的雄蜂大量湧入這樣的蜂群,形成雄蜂過多、無王的越冬蜂群。
  • 蜜蜂的群體生物學特性!作為養蜂人的你有必要了解一下!(珍藏)
    4.自然分蜂蜂王產卵,工蜂育蟲培育新蜂,只要使蜂群內蜜蜂數量增加,整個蜂群數的繁殖,是以自然分蜂來實現的。當氣候溫暖,蜜粉充足,群勢強大時,蜂群內先產生大量雄蜂,而後出現臺基——蜂王在臺基內產卵——工蜂培育新王,在新王出房之前,老蜂王同大部分工蜂湧出巢門,飛離原巢,另建新巢,組成新蜂群;原巢留下即將羽化出房的新王、雄蜂及部分工蜂,這種現象叫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群體活動。掌握自然分蜂的規律,對於養蜂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