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營|馬拉松成績難突破?試試這套訓練方法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很多人跑步到達一定的速度和距離時,就很難再獲得新突破。要想跑得更快更遠,必須擁有更強大的心肺系統。間歇跑是速度練習中最常見的訓練方法,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馬拉松訓練中的間歇跑。

一、什麼是間歇跑?

間歇跑是指在一次或一組練習後,嚴格控制時間,在機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練習的訓練方法。通俗地說就是,快速跑一陣,休息一下,再接著跑,接著休息,不斷循環。

其核心特徵是高強度跑和休息穿插交替進行。

二、間歇跑有哪些好處?

間歇跑可以有效提高速度和心肺功能,通過反覆高強度訓練,刺激身體逐漸適應較高的配速,能夠適應在更高的心率下奔跑,以及肌肉的乳酸堆積。

在提高配速的過程中,身體逐漸從有氧進入無氧狀態,糖酵解的供能比例增大,分解的乳酸明顯增多,身體就會進入疲勞狀態。間歇跑能提高機體的抗乳酸能力,讓肌肉適應高乳酸環境,從而提高跑步過程中的整體配速。

此外,間歇跑還能提升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增強跑者心肺功能。最大攝氧量是指當達到運動極限時,能夠攝取的最大氧氣量,這個值越高,代表耐力越好。同一配速下,最大攝氧量越高的選手,產生的乳酸越少。

三、這幾個原則要記牢

間歇訓練的強度接近100%最大攝氧量,幾乎是在接近極限有氧強度下進行快速跑,同時還需要將速度維持一段時間。間歇跑設置間歇的本質是:快速奔跑讓身體在幾分鐘內疲勞,通過間歇讓疲勞得到一定程度恢復,但是又不讓疲勞百分之百恢復。

因此,間歇跑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1. 間歇跑不適合初級跑者,建議有4~6周的訓練基礎後再開始間歇跑。

2. 訓練時間和間歇時間比為1∶1。

3. 每次的訓練時間一般在2~5分鐘之間。跑步能力較強的跑者(配速能夠輕鬆進入6分鐘以內),每一組的訓練時間在3~5分鐘。初級階段的跑者(配速6分鐘比較累的)可以按照400米一組進行訓練。

4. 每次跑的訓練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之間。例如,訓練時間為24分鐘,每一組3分鐘,那麼應該訓練8組,加上間歇,實際訓練時間會達到40~60 分鐘。水平較低者可以減為4~6組。

5. 心率應達到最大心率的95%~100%。如果心率達標,而配速尚低於目標配速,以心率為準。間歇時,要求心率恢復到最大心率的65%~79%,再開始下一組。

四、試試「亞索800」訓練法

間歇跑的方式有很多,以「亞索800」訓練法最為著名,原因在於它簡單、好操作,跑者幾乎不需要任何專業背景,只需一個馬拉松目標時間便可以實施自己的訓練計劃。

「亞索800」訓練法是通過多組800米跑來進行馬拉松訓練,並預測完賽成績。

·「亞索800」訓練方式:

根據馬拉松目標完成(時/分)制定出亞索800的每組800米完成時間(分/秒);

按亞索800每組的完成時間進行800米間歇跑,組間以同等時間慢跑恢復;

從賽前2-3個月、3-4組開始時練,努力在賽前兩周可以連續完成10組。

以上就是今天的訓練營內容了,大家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進行訓練,提高配速。

相關焦點

  • 耐力訓練的6種基本訓練方法,是馬拉松訓練的重要方法
    耐力訓練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培養跑步者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承受負荷的能力,在較長跑程內維持恆定速度的能力,以及通過更高效地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的能力。耐力訓練中有6種方法適用於馬拉松訓練,按照這些方法訓練可以增強跑步者的長跑能力並提高其速度。跑步者在訓練過程中可以交替應用這些方法,以便對肌肉施加必要的刺激。
  • 人類如何突破2小時完成馬拉松的極限?
    Eliud Kipchoge取得的驚人成績實際上來自整個 Nike 「突破2」 (「Breaking2」)挑戰計劃團隊——這是一支由科學家、工程師、運動員組成的團隊,多年來致力於通過不斷改良運動員自身條件和跑具性能,突破人類兩小時跑完馬拉松的極限。
  • 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
    很多有跑步或跑馬經驗的人,總是或多或少有一個困惑,雖然自己跑了挺長時間,但是跑步安排總是斷斷續續,也很難有一個成績上的提升,或許這是因為你並沒有形成一個規律的跑步習慣,或者缺乏系統的訓練計劃,導致有時候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倉促上陣,缺乏準備。
  • 提高馬拉松成績的輔助訓練方法,有哪些重要方法?
    馬拉松跑步訓練除了日常的各種快慢外,還有一些其它的輔助練習,也必須要加入到訓練計劃中。在這些練習中,主要是加強核心力量的訓練為主。核心訓練主要包括 脊柱穩定性訓練,臀部和腹部等肌肉訓練。做好交叉練習項目,有助於提高跑者的身體機能,提高跑者的跑步成績。
  • 大數據揭示新的跑步訓練模式,助推馬拉松訓練計劃
    從跑步運動的發展來看,如今的訓練模式和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訓練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但這不禁讓人會問:現在的訓練模式就是最優狀態嗎? 對大部分跑者而言,能夠更多接觸到的是一些精英跑者分享的訓練模式和方法,比如基普喬格的訓練就是這樣一種典型,而更多專業跑者的訓練方式也常常被各種媒體或者教練所引用。
  • 7種基本馬拉松訓練方法 根據自己的短板對症下藥
    關於馬拉松,隨著跑友們參加的比賽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很多人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訓練體系和風格,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現如今推廣在跑友和專業運動員當中的基本訓練方法是相通的,今天,我們馬拉松助手就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各種訓練方法該怎麼練,有怎樣的作用。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
  • 贏了跑量,輸了成績?不如試試練間歇,三個跑法,輕鬆掌握
    2020年,你為了這一年的跑步定目標了嗎?無論是LSD還是間歇跑,又或者是周一的跑休,你準備好了嗎?有的人為了破三、追求PB,堅持不懈地每天黑練,但最終卻是贏了跑量,輸了成績。跑完全馬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想要取得成績的突破,就不得不說到「間歇跑」。
  • 7種馬拉松訓練方法 看看哪種最適合你
    關於馬拉松,隨著跑友們參加的比賽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很多人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訓練體系和風格,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現如今推廣在跑友和專業運動員當中的基本訓練方法是相通的,今天,我們馬拉松助手就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各種訓練方法該怎麼練,有怎樣的作用。1、長距離跑定義:長距離跑,一般指超過26公裡的跑步訓練。
  • 馬拉松成績對照配速表
    馬拉松跑是一項以有氧代謝為主的中等強度周期性運動。特點是運動時間長、能量消耗多。要調高馬拉松的成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根據馬拉松比賽的特點,科學的進行訓練。一般在訓練的時候跑者都會進行配速,這個是馬拉松成績需要,也是跑者訓練的目的,跑者可以用各種跑步軟體詳細記錄。
  • 突破馬拉松2小時人類極限!基普喬格是如何做到的?
    雖然國際田聯並不會承認這個成績,但正如他自己賽前所說:我不知道極限在哪,但我會一直朝他跑去。事實上,在男子百米突破十秒大關後,馬拉松能否跑進2小時,被視為人類競技體育的最後一道極限屏障。周一到周六,每天清晨太陽還沒升起,基普喬格就開始帶著隊員沿著訓練營一起運動,許多年雷打不動。即使已經取得了很高的成績,依然每天和隊員們一起訓練,只有周末的時候,他會考慮回家照顧和家人在一起。周密的計劃和始終如一的自律,是基普喬格始終不變的堅持。
  • 原創 三套'無氧耐力'訓練手段,第二套最適合你
    原創 三套'無氧耐力'訓練手段,第二套最適合你 原標題:三套'無氧耐力'訓練手段,第二套最適合你
  • 男子馬拉松首次跑進2小時!基普喬格突破了人類極限
    一年前的9月16日,在柏林馬拉松上,基普喬格跑出了2小時01分39秒的成績,刷新了馬拉松世界紀錄,而且是一次性將這個紀錄提高了1分18秒。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基普喬格的團隊下定決心再次挑戰人類的耐力極限。「兩年前,基普喬格花了七個月時間不停訓練,然後不停暗示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
  • 2019年轉項馬拉松2020年刷新個人最佳——彭建華期待東京再突破
    在11月29日進行的2020南京馬拉松暨全國馬拉松錦標賽男子組比賽中,彭建華跑出了2小時8分50秒的個人最佳戰績。雖然賽後他坦言「這個成績在意料之外」,但在其他人看來,這個成績對於彭建華而言,又在情理之中。 本次比賽是彭建華馬拉松生涯的第6場比賽。
  • APP上跑個馬拉松 如何用它提升跑步成績
    各種跑步APP的流行,也讓更多人能便捷地接受這一運動。其實不光是普通人,就連專業的馬拉松選手,現在也在藉助專業的跑步APP提升自己。作者 宗義對於中國馬拉松隊而言,使用「咪咕善跑」是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在「網際網路+體育」的時代背景下,馬拉松隊也要積極開拓眼界,尋求發展新思路。「咪咕善跑」豐富的線上、線下資源優勢,會助力中國馬拉松隊全面開啟線上時代,實現線上訓練、線上互動等多維度的新突破,打造中國馬拉松隊的網際網路3.0時代。
  • 2020上海馬拉鬆開跑 刷新「上馬」國內選手最佳成績
    新華社上海11月29日電(記者許東遠)2020上海馬拉松賽(下稱「上馬」)29日鳴槍起跑,賈俄仁加和李芷萱分別獲得男女組冠軍,賈俄仁加2小時12分44秒的成績刷新了「上馬」國內選手的最佳成績。今年「上馬」只保留全程馬拉松(42.195公裡),報名人數突破12萬,參賽人數限制在9000人。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馬甲線 | "EH"高效減脂訓練營-馬甲線養成計劃!
    真正教會你吃的方法,運動健身的方法!我們通常說的腹肌/馬甲線,都是指的我們腰腹部的肌肉以及非常好看的肌肉形狀和線條。每個人都有肌肉,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呈現腹肌/馬甲線。 國家營養師、高級健康管理師; 國家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認證; 健康行業從事4年+,幫助210+朋友指導個人飲食、營養、跑步、健身,幫助95+私教學員成功瘦身; 資深運動愛好者:擔任馬拉松官方領跑員,平均每年參加馬拉松越野賽事等20+,對跑者提供針對性訓練計劃,2021準備帶10+小白學員完成至少一場半程/   全程馬拉松賽事; 在線
  • 馬拉松突擊訓練的小妙招
    11月1日的無錫馬拉松達到了2萬人規模,紹興馬拉松、西安馬拉松、重慶馬拉松成功舉辦,上馬、廣馬、武漢馬……上半年積累推遲下來的賽事一個個都在本年的最後兩個月裡爆發式舉行,跑友們一下子陷入從無賽可比到大賽群至的境地。很多人在報了馬拉松之後才發現,最近一直都缺少訓練,別說創造最好成績了,完賽都會是巨大挑戰。
  • 中國馬拉松歷史上,這5位馬拉松運動員跑進了2小時10分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這五位跑進210的中國馬拉松運動員。1、 胡剛軍:中國第一個全馬跑進2小時10分的人胡剛軍,內蒙古包頭市人,我國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1988年10月進入內蒙古體工隊二大隊進行專業長跑訓練,1992年開始進行馬拉松跑訓練,同年4月在天津第一次參加全馬比賽就以2小時14分08秒的成績獲得冠軍。說到中國馬拉松的發展歷程,離不開北京馬拉松,而說到北京馬拉松,就離不開胡剛軍。